一种可移动式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83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院用品,特别是一种可移动式病床。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使用的可移动式病床,可以非常方便地将病人从病房推至手术室或从手术室推至病房,但是多数采用了脚刹或者纯粹依靠医生、护士的人力来制动。而在急诊过程中或病人出现突发状况,由于时间就是生命,医生、护士需要将病人尽快送入手术室进行抢救时,都会将病床推得飞快,而现有的医院建筑中的走廊设计,都避免不了直角拐弯,因此在快速推动病床的同时又要快速安全的转弯,只能依靠病床前后两名或更多名的医生、护士共同实现,不仅费力而且不安全。另外进入手术室时,医生、护士又需要对病床进行及时刹车,采用现有的脚刹容易出现抱死的情况导致刹车失效,又增加了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前缺点,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病床,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病床,包括床架,床架的一端设有手推架,床架设有四个床脚,床脚上分别设有带电磁制动器的万向滚轮,每个电磁制动器均电连接有刹车开关电路,床架设有内置电源和控制芯片,内置电源为控制芯片供电,每个刹车开关电路分别与内置电源电连接,控制芯片分别控制刹车开关电路的通或断,手推架上设有与电磁制动器一一对应的电容式触摸键,电容式触摸键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通过检测相应的电容式触摸键的电容是否变化来控制对应的电磁制动器是否工作,所有电容式触摸键排成一列,相邻两个电容式触摸键的间距不大于8cm,间隔一个电容式触摸键的两个电容式触摸键的间距不小于8cm。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制动器为电磁粉末制动器,电磁粉末制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磁粉腔,磁粉腔外周绕置有激励线圈,壳体通过竖直转轴与床脚铰接,竖直转轴与床脚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激励线圈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竖直转轴内设有供第一导线走线的中心孔,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万向滚轮包括轮轴和轮体,轮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并伸入磁粉腔中,轮体固定在轮轴上,轮轴为导磁轮轴。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制动器为电磁涡流制动器,电磁涡流制动器包括壳体和绕置在壳体上的激励线盘,壳体通过竖直转轴与床脚铰接,竖直转轴与床脚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激励线盘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竖直转轴内设有供第一导线走线的中心孔,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万向滚轮包括轮轴和轮体,轮轴从激励线盘中心穿过与壳体固定连接,轮体上设有金属环,轮体和金属环套在轮轴上,金属环面对激励线盘。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制动器为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包括壳体、绕置在壳体上的电磁线圈和固定在壳体上的刹车盘,壳体通过竖直转轴与床脚铰接,竖直转轴与床脚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电磁线圈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竖直转轴内设有供第一导线走线的中心孔,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万向滚轮包括轮轴和轮体,轮轴与壳体连接,轮体上弹性连接有衔铁,衔铁跟随轮体转动,衔铁面对刹车盘。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旋转副包括导电内芯体和导电外环体,导电内芯体固定在中心孔内且从竖直转轴的顶端伸出,导电外环体固定于床脚,导电内芯体伸入床脚与导电外环体转动连接且接触导电,第一导线与导电内芯体电连接,第二导线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旋转副包括导电外环体和导电内芯体,导电外环体固定在中心孔内,第一导线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导电内芯体固定于床脚,导电内芯体伸入中心孔与导电外环体转动连接且接触导电,第一导线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第二导线与导电内芯体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床架上设有供内置电源充电的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床架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端,无线充电接收端与内置电源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电容式触摸键来控制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工作,医生、护士在用手抓紧手推架的同时就已经在操作电容式触摸键了,简单方便,需要控制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只需要移动手抓手推架的位置即可;由于电磁制动器不是刚性的制动,而是通过降低万向滚轮转动的速度来实现制动,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具体的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来实现病床推动过程中的有效操控,例如要进行右转弯时,可以对右前方的万向滚轮进行制动,使得病床被推动时自动向右转弯,提高转弯的高效安全性,而在到达手术室时需要制动,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电磁制动器工作来实现病床的减速;另外,电磁制动器可以减少制动时的抱死现象,而在病床上使用的电磁制动器的体积较小,因此制动力不会过大,在确保有效制动的前提下,避免出现急刹现象,保证病床上的病人的安全,不会因为刹车时的惯性太大而摔落;所有电容式触摸键排成一列,相邻两个电容式触摸键的间距不大于8cm,间隔一个电容式触摸键的两个电容式触摸键的间距不小于8cm,也是出于对一般成年人手掌宽度的考量,确保医生、护士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电容式触摸键,可以单手同时操作两个相邻的电容式触摸键,同时又避免出单手同时操作三个电容式触摸键的情况,确保操作使用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手推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电磁制动器、万向滚轮与床脚装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磁制动器与万向滚轮装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电磁制动器与万向滚轮装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病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架1,床架1的一端设有手推架11,床架1设有四个床脚12,床脚12上分别设有带电磁制动器的万向滚轮2,每个电磁制动器均电连接有刹车开关电路,床架1设有内置电源3和控制芯片,内置电源3为控制芯片供电,每个刹车开关电路分别与内置电源3电连接,控制芯片分别控制刹车开关电路的通或断,手推架11上设有与电磁制动器一一对应的电容式触摸键4,所有电容式触摸键4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控制芯片通过检测相应的电容式触摸键4的电容是否变化来控制对应的电磁制动器是否工作,所有电容式触摸键4排成一列,相邻两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间距d1不大于8cm,间隔一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两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间距d2不小于8cm。

利用电容式触摸键4来控制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工作,医生、护士在用手抓紧手推架11的同时就已经在操作电容式触摸键4了,简单方便,需要控制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只需要移动手抓手推架11的位置即可;由于电磁制动器不是刚性的制动,而是通过降低万向滚轮2转动的速度来实现制动,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具体的电磁制动器进行制动来实现病床推动过程中的有效操控,例如要进行右转弯时,可以对右前方的万向滚轮2进行制动,使得病床被推动时自动向右转弯,提高转弯的高效安全性,而在到达手术室时需要制动,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的电磁制动器工作来实现病床的减速;另外,电磁制动器可以减少制动时的抱死现象,而在病床上使用的电磁制动器的体积较小,因此制动力不会过大,在确保有效制动的前提下,避免出现急刹现象,保证病床上的病人的安全,不会因为刹车时的惯性太大而摔落;所有电容式触摸键4排成一列,相邻两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间距d1不大于8cm,间隔一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两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间距d2不小于8cm,也是出于对一般成年人手掌宽度的考量,确保医生、护士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电容式触摸键4,可以单手同时操作两个相邻的电容式触摸键4,同时又避免出单手同时操作三个电容式触摸键4的情况,确保操作使用的安全。

手推架11采用简易的结构,由一根横杆实现即可。内置电源3可以采用蓄电池,例如锂电池等等,在床架1上设有供内置电源3充电的充电接口,也可以采用无线充电方式进行充电。内置电源3也可以采用干电池。刹车开关电路可以采用三极管、场效应管或可控硅等电子开关来实现。控制芯片根据电容式触摸键4的电容变化来判断医生、护士的操作意图,从而确定是否发出开关信号来使刹车开关电路导通。一般的,电容式触摸键4的电容变化则向控制芯片发出高电平信号,否则为低电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为电磁粉末制动器,如图3所示,电磁粉末制动器包括壳体51,壳体51内设有磁粉腔511,磁粉腔511外周绕置有激励线圈52,壳体51通过竖直转轴53与床脚12铰接,竖直转轴53的顶端与床脚12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激励线圈52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521,竖直转轴53内设有供第一导线走线的中心孔531,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522,万向滚轮2包括轮轴21和轮体22,轮轴21与壳体51转动连接并伸入磁粉腔511中,轮体22固定在轮轴21上,轮轴21为导磁轮轴。当刹车开关电路导通后,磁粉腔511内的磁粉9受激励线圈52的磁力作用吸附在一起并紧贴吸牢轮轴21,从而实现制动。可以考虑壳体51外周设置散热翅片来实现散热。

竖直转轴与床脚转动连接可以竖直转轴插入床脚实现连接,也可以是竖直转轴套在床脚外实现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前者。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旋转副包括导电内芯体61和导电外环体62,导电内芯体61固定在中心孔内且从竖直转轴53的顶端伸出,导电外环体62固定于床脚12,导电内芯体61伸入床脚与导电外环体62转动连接且接触导电,第一导线521与导电内芯体61电连接,第二导线522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万向滚轮绕竖直转轴的轴线旋转时,会带动竖直转轴与导电内芯体一起旋转,同时保持电磁制动器到刹车开关电路的整条电路导通。

可以理解的,采用竖直转轴套在床脚外实现连接时,可以选择导电外环体固定在中心孔内,第一导线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导电内芯体固定于床脚,导电内芯体伸入中心孔与导电外环体转动连接且接触导电,第一导线与导电外环体电连接,第二导线与导电内芯体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轴向作用力对导电旋转副的冲击,竖直转轴与床脚之间需要实现轴向定位,例如孔内台阶与轴肩配合实现、利用径向插销穿过床脚和竖直转轴实现等等常见方式。

实施例二:

区别于实施例一的电磁制动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为电磁涡流制动器,电磁涡流制动器包括壳体51和绕置在壳体51上的激励线盘54,壳体51通过竖直转轴与床脚铰接,竖直转轴内设有中心孔,竖直转轴的顶端与床脚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激励线盘54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万向滚轮2包括轮轴21和轮体22,轮轴21从激励线盘54中心穿过与壳体51固定连接,轮体22上设有金属环23,轮体22和金属环23套在轮轴21上,金属环23面对激励线盘54。当刹车开关电路导通后,激励线盘54形成磁场,金属环23一转动就会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涡流,金属环23的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形成制动力矩。由于没有接触摩擦,完全依靠磁力作用,电磁涡流制动器导通时,只要滚轮一转动,就会慢下来,经久耐用。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区别于实施例一的电磁制动器,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磁制动器为电磁摩擦式制动器,电磁摩擦式制动器包括壳体51、绕置在壳体51上的电磁线圈55和固定在壳体51上的刹车盘56,壳体51通过竖直转轴与床脚铰接,竖直转轴内设有中心孔,竖直转轴的顶端与床脚之间设有导电旋转副,电磁线圈55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导线,刹车开关电路与导电旋转副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导线,万向滚轮2包括轮轴21和轮体22,轮轴21与壳体51连接,轮体22上弹性连接有衔铁26,衔铁26跟随轮体22转动,衔铁26面对刹车盘56。当刹车开关电路导通后,电磁线圈55吸住衔铁26,衔铁26与壳体51接触摩擦实现制动,为此,壳体51上与衔铁26接触的部分采用耐磨材料或者安装刹车片。这与常见的离合刹车类似,刹车效果最直接。轮体22与衔铁23弹性连接可以通过导向柱24和弹簧25实现,衔铁26通过导向柱24与轮体22同步旋转,弹簧25套在导向柱24上,导向柱24平行于衔铁26的运动方向,除了弹簧25,也可以利用弹垫等弹性元件。

其他未描述的内容参考实施例一。

上述实施例中的滚轮也可以是万向轮。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