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拖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10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下颚拖抬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下颚拖抬架。



背景技术:

在手术过程中,如何建立和维持病人完整且通畅的气道是保持病人正常通气和呼吸的前提。临床实践中发现,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在麻醉后出现神志模糊、呼吸减弱、舌后坠、呕吐、恶性高热和配合欠佳等现象,从而造成通气不畅、低氧血症甚至窒息、呕吐误吸、术后体温过高过低不能及时发现等潜在危险,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而且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主要是肥胖病人、有齁症史的病人及呼吸道异常的病人,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将患者头部后仰,并托起下颌,尽可能的开放气道。

临床上,下颚拖抬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开放气道需要人工托着下颌,劳动强度较大;加压通气时需要两名医生共同操作配合,浪费劳动力;在头颈部放疗及检查时,病人常出现不自觉活动现象,从而导致摆位重复性差,甚至可能摆动头部,影响医生手术操作,增加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颚拖抬架,可以辅助病人完成下颚的拖抬、固定和位置保持,有效的保障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畅通;节省人力资源,且相比医生手动固定的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以长时间稳定、重复的固定病人的下颚与头部位置,有效的防止病人常出现的不自觉活动的现象,摆位重复性好,降低手术风险。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颚拖抬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支撑架以及与所述底座支撑架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底座支撑架的底座固定器;下颚托架,所述下颚托架包括与所述底座支撑架可转动连接的下颚连杆以及与所述下颚连杆的端部连接的下颚拖垫;及,头部托架,所述头部托架包括与所述底座支撑架可转动连接的头部连杆以及与所述头部连杆的端部连接的头部拖垫。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颚连杆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底座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可分别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所述下颚拖垫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颚拖垫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下颚拖垫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撑架的侧面设有c型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杆容设于所述c型连接块内,以与所述底座支撑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撑架的顶部设有一具有连接腔的第二连接块,所述头部连杆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内,以与所述底座支撑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颚拖垫包括软材层与硬材层。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部连杆包括一中间杆以及分别与所述中间杆的两端连接的两个支撑杆,所述中间杆容设于所述连接块内,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分别连接有所述头部拖垫。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支撑架包括中间架、顶架以及底架,所述顶架与底架分别与所述中间架的两端垂直连接且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固定器包括固定板以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架垂直连接,所述固定杆垂直穿设所述固定板且可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包括定位杆与压杆,所述定位杆垂直穿设所述固定板,所述定位杆接近所述中间架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杆的压片,所述压杆与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中间架的一端垂直连接。

本发明所述下颚拖抬架,该下颚拖抬架主要由底座、下颚托架以及头部托架组成,底座将整个设备进行固定,下颚托架用于拖住病人的下颚,头部托架用于拖住病人的头部,可以辅助病人完成下颚的拖抬、固定和位置保持,有效的保障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畅通;头部托架和下颚托架均可以在底座上旋转,以调整头部拖抬的角度,下颚托架还可以调整方向,根据临床需要固定下颌位置,使用起来很方便;底座可根据手术台的台面厚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手术台;采用该下颚拖抬架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相比医生手动固定的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以长时间稳定、重复的固定病人的下颚与头部位置,有效的防止病人常出现的不自觉活动的现象,摆位重复性好,降低手术风险。该拖抬架还可自由拆卸组装,使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下颚拖抬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下颚拖抬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下颚拖抬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所述的下颚拖抬架100,该下颚拖抬架100包括底座10、下颚托架20以及头部托架30。底座10用于支撑下颚托架20与头部托架30,下颚托架20用于支撑人体下颚部位,头部托架30用于支撑人体头部。

底座10包括底座支撑架12以及与该底座支撑架12连接并用于固定底座支撑架12的底座固定器13。在本实施例中,底座支撑架12包括中间架14、顶架15以及底架16,顶架15与底架16分别与中间架14的两端垂直连接且方向相反,即顶架15与底架16分别位于中间架14的相对两面。中间架14由两条平板组成,顶架15与底架16也为两条平板或者在平板的端部通过另一平板进行连接固定,只要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即可,即中间架14、顶架15与底架16也可为实心平板。底座固定器13包括固定板17以及固定杆18,固定板17与底架16垂直连接,固定杆18垂直穿设固定板17且可沿垂直于固定板17的方向移动,使得可以根据手术台面的高度调节固定杆18的高度。使用时,将中间架14置于手术台面上,固定板17位于手术台面底部,拧动或者上拉固定杆18使得固定杆18的顶部抵触到手术台面的底部即可实现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且该固定板17位于底架16接近顶架15的一面,使得固定板17与手术台面连接后,操作者不会碰到。固定杆18包括定位杆181与压杆182,定位杆181垂直穿设固定板17,定位杆181固定板17螺纹连接,与定位杆181接近中间架14的一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定位杆181的压片183,使得定位杆181与手术台面的接触面增大,固定效果更好。压杆182与定位杆181远离中间架14的一端垂直连接,即压杆182位于固定板17的底部且与中间架14连接,其作用是推动或拧动定位杆181。

下颚托架20包括与底座支撑架12可转动连接的下颚连杆21以及与下颚连杆21的端部连接的下颚拖垫22。下颚连杆21沿着底座支撑架12转动,从而调整下颚拖垫22的高度,以适应人的下颚高度。下颚连杆21包括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与底座支撑架12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12与第一连杆211通过一连接件213连接,第二连杆212与第一连杆211可分别相对该连接件213转动,下颚拖垫22与第二连杆2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213为两通管,两通管213转向反方向即旋转90度时,下颚拖垫22可位于第一连杆211的不同侧,方便病人进行躺位,使用起来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沿着两通管213的内部旋转时,也可调节下颚拖垫22的高度与角度。下颚拖垫22的背面设有第一连接块221,第二连杆212通过第一连接块221与下颚拖垫22转动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下颚拖垫22的角度。底座支撑架12的侧面设有c型连接块121,第一连杆211容设于c型连接块121内,以与底座支撑架12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11沿着c型连接块121转动时,可调整下颚拖垫22的高度。其中,c型连接块121的开口处与底座支撑架12连接,形成用于容设第一连杆211的容设腔体。在本实施例中,c型连接块121有两个,分别设于顶架15的侧面。下颚拖垫22包括软材层与硬材层,软材层和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使下颚在拖抬的过程中免受伤害,硬材层为金属材料,保障下颚拖垫22的支撑强度并且不会变形。在本实施例中,下颚拖垫22由多层材料组合而成,下层为金属材料,上层为软材料。

头部托架30包括与底座支撑架12可转动连接的头部连杆31以及与头部连杆31的端部连接的头部拖垫32,人体的头部托在头部拖垫32上。底座支撑架12的顶部设有一具有连接腔的第二连接块19,头部连杆31容设于第二连接块19内的连接腔,以实现头部连杆31与底座支撑架12可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块19为u型连接块,使用时,通过螺母锁紧u型连接块的顶部,在u型连接块内形成连接腔。头部连杆31包括一中间杆311以及分别与中间杆311的两端连接的两个支撑杆312,中间杆311容设于第二连接块19内,两个支撑杆312的端部分别连接有上述的头部拖垫3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19设于顶架15的顶部。头部托架30与下颚托架20分别位于顶架15的两侧。

在支撑强度的允许的条件下,下颚拖抬架100可由医用不锈钢、铝合金、尼龙、碳纤维等多种材料制成。

使用时,旋转定位杆181使其下降,使得中间架14与定位杆181之间的距离增加,将该拖抬架100置于手术台面上,中间架14位于手术台面顶面,底架16位于手术台面的侧部,定位杆181位于手术台面的底部,此时反向旋转定位杆181,使得定位杆181上升至抵触手术台面的底部,这时该拖抬架100即固定在手术台面上。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头部托架30在连接块121上的角度,调整角度后通过螺纹锁紧头部托架30在连接块121内。旋转两通管213至90度,使得下颚拖垫22位于第一连杆211远离底座10的一侧,方便病人进行躺位,病人躺好后,由医生调整下颚托架20的位置,先将两通管213转回,相对底座支撑架12转动第一连杆211并相对第二连杆212转动下颚拖垫22,调整下颚拖垫22的位置,至此,完成下颚拖抬架100整体的固定和角度调整。

本发明所述下颚拖抬架,该下颚拖抬架主要由底座、下颚托架以及头部托架组成,底座将整个设备进行固定,下颚托架用于拖住病人的下颚,头部托架用于拖住病人的头部,可以辅助病人完成下颚的拖抬、固定和位置保持,有效的保障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呼吸畅通;头部托架和下颚托架均可以在底座上旋转,以调整头部拖抬的角度,下颚托架还可以调整方向,根据临床需要固定下颌位置,使用起来很方便;底座可根据手术台的台面厚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手术台;采用该下颚拖抬架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相比医生手动固定的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以长时间稳定、重复的固定病人的下颚与头部位置,有效的防止病人常出现的不自觉活动的现象,摆位重复性好,降低手术风险。该拖抬架还可自由拆卸组装,使用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