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3984阅读:1692来源:国知局
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



背景技术:

针对牙齿错位等畸形症状,需要通过正畸或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错颌畸形,牙齿受力发生移动的过程中会有一点轻微的松动,但是矫治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持,牙齿周围的牙槽骨经过改建,牙齿会重新变的和以前一样稳固。

在牙齿正畸过程中,对于前牙深覆牙合问题,需要施加压力来压低下前牙,帮助打开咬合,达到排齐整平的目的。目前针对该问题所使用的矫治器主要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是以上颌的塑料基托为支点,通过钢丝压低下前牙实现,这种方式下,由于施压的力在牙齿唇侧,会产生唇向的分力,这样在压低下前牙的同时会导致下前牙牙齿唇向倾斜的问题。

第二种需要配合矫治器使用,这种方式下,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长,成本相对较高,施加作用力较小,效果不理想,如中国专利cn201220130219.x所示的一种具有压低牙齿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牙套。

同时,上述两种矫治器在矫治时,主要针对某个切牙进行作用,难以实现对整个下前牙区的压低。

上述问题是在牙齿矫治器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或在压低下前牙的同时会导致下前牙的牙齿唇向移位,或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长,成本相对较高,施加作用力较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包括隐形矫治器,隐形矫治器包括覆盖前牙区与覆盖磨牙区,覆盖前牙区的两端分别连接覆盖磨牙区,隐形矫治器的覆盖前牙区的舌侧壁设有压力点,压力点采用一个以上的凸起,压力点抵触前牙舌侧,隐形矫治器的覆盖磨牙区的颊侧壁设有缺口,缺口处粘结托槽,还包括固位组件和压低辅簧,固位组件包括固位附件和空泡,固位附件设于磨牙的舌侧壁上,隐形矫治器的覆盖磨牙区的舌侧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固位附件的空泡,压低辅簧包括施压部和施力部,施力部挂在隐形矫治器的前牙区,施力采用记忆钢丝制成的倒“u”型曲,施力部的端部连接施压部的一端,施压部的另一端插入托槽并由结扎丝固定在托槽中,施压部采用记忆钢丝制成且用于产生压低作用力的施压结构,施压结构包括施压前半部和施压后半部,施压前半部和施压后半部依次沿牙侧设置,施压前半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施力部、施压后半部。

进一步地,施压部采用折弯成型的施压部,施压前半部和施压后半部形成有钝角的倾斜。

进一步地,托槽与压低辅簧均设置在磨牙颊侧。

进一步地,隐形矫治器的两侧覆盖磨牙区的颊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缺口,缺口处分别设置托槽,托槽分别设有压低辅簧,压低辅簧对称钩挂在隐形矫治器的覆盖前牙区。

进一步地,施力部钩挂在覆盖前牙区的切牙与尖牙间。

进一步地,施压前半部和施压后半部的连接处弯制形成弹力簧。

进一步地,覆盖磨牙区的厚度小于覆盖前牙区的厚度,覆盖磨牙区与覆盖前牙区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该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使用方法为:安装隐形矫治器后,在覆盖磨牙区的颊侧缺口处安装托槽,将压低辅簧的施压后半部固定在托槽上后,通过施力部固定在隐形矫治器的覆盖前牙区上,通过采用记忆钢丝折弯成型的倒“u”型曲,在加装到矫治器使用者的牙齿时,通过施压部的变形,产生回弹力,从而形成向下作用力,逐步实现对前牙的压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能够通过施压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通过向下作用力实现对下前牙的压低目的,有效的打开前牙咬合,不产生唇向向作用力,从而避免了在压低的同时产生牙齿唇向倾斜副作用的问题。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记忆材料的施压部可产生持续的压力,能够有效快速地实现压低效果,能够将目前的6个月-1年的矫治时间缩短至3-6个月,有效地缩短了矫治时间。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制作简捷快速,易于使用,便于调节,成本相对较低,且隐形设置,戴用舒适度高,对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小,不影响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作用力的说明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中压低辅簧的说明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隐形矫治器,2-压低辅簧,3-缺口,4-托槽,5-压力点,6-结扎丝,7-固位附件,8-空泡;

21-施力部,22-施压前半部,23-施压后半部,24-弹力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包括隐形矫治器1,如图1,隐形矫治器1包括覆盖前牙区与覆盖磨牙区,覆盖前牙区的两端分别连接覆盖磨牙区,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前牙区的舌侧壁设有压力点5,压力点5采用一个以上的凸起,压力点5抵触前牙舌侧,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磨牙区的颊侧壁设有缺口3,缺口3处粘结托槽4,还包括固位组件和压低辅簧2,固位组件包括固位附件7和空泡8,固位附件7设于磨牙的舌侧壁上,隐形矫治器的覆盖磨牙区的舌侧对应设有用于容纳固位附件7的空泡8,压低辅簧2包括施压部和施力部21,施力部21挂在隐形矫治器1的前牙区,施力采用记忆钢丝制成的倒“u”型曲,施力部21的端部连接施压部的一端,施压部的另一端插入托槽4并由结扎丝6固定在托槽4中,施压部采用记忆钢丝制成且用于产生压低作用力的施压结构,施压结构包括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依次沿牙侧设置,施压前半部22的两端分别连接施力部21、施压后半部23。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形成有钝角的倾斜。托槽4与压低辅簧2均设置在磨牙颊侧。

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如图3,能够通过施压部产生向下的作用力,通过向下作用力实现对下排切牙的压低目的,通过设置压力点5,能够不产生唇向作用力,从而避免了在压低的同时产生压根唇向倾斜副作用的问题,如图2。

实施例通过将施力部21的挂钩钩挂在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前牙区上,产生的向下作用力能够作用在整排切牙上,从而实现对下排切牙的整体下压,保证下压效果。实施例的托槽4与压低辅簧2均设置在磨牙颊侧,从而实现隐形的目的。施力部21钩挂在覆盖前牙区的切牙与尖牙间,能够使得挂钩的定位稳定持久且不易错位。

隐形矫治器1的两侧覆盖磨牙区的颊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缺口3,缺口3处分别设置托槽4,托槽4分别设有压低辅簧2,压低辅簧2对称钩挂在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前牙区。实施例通过设置对称的压低辅簧2和托槽4,来实现向下作用力的均衡,提高压低效率并保证压低效果。

实施例通过设置固位组件,辅助稳定磨牙支抗。通过将固位附件7固定在磨牙的舌侧壁上,由隐形矫治器1上的空泡对固位附件7进行限位,从而在压低辅簧2对隐形矫治器1进行压低作用时,能够避免磨牙覆盖区翘起而影响矫治效果的问题,从而保证矫治效果。固位附件7可采用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实施例中,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前牙区为覆盖尖牙与切牙的部分,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磨牙区为覆盖磨牙的部分。

该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的使用方法为:安装隐形矫治器1后,在覆盖磨牙区的颊侧缺口3处安装托槽4,将压低辅簧2的施压后半部23固定在托槽4上后,通过施力部21固定在隐形矫治器1的覆盖前牙区上,通过采用记忆钢丝折弯成型的倒“u”型曲,在加装到矫治器使用者的牙齿时,通过施压部的变形,产生回弹力,从而形成向下作用力,逐步实现对前牙的压低。

施压部采用折弯成型的施压部,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形成有钝角的倾斜。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施压部的产生的作用力足够大,能够有效快速地实现压低效果,能够将目前的6个月-1年的矫治时间缩短至3个月,有效地缩短了矫治时间。

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可以通过调节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形成倾斜的角度,实现对施压部的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的调节。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的设置不高于磨牙的咬合面,从而避免在压低前牙时,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

进一步地,施压前半部22和施压后半部23的连接处弯制形成弹力簧24。通过弹力簧24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压低的弹力,辅助并逐步释放弹性压力,使得弹性压力的释放时间更长久,且力量更柔和。

覆盖磨牙区的厚度小于覆盖前牙区的厚度,通过厚度大小有差的设置,能够在保护咬合的同时,打开咬合,便于矫治。覆盖磨牙区与覆盖前牙区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能够提高舒适度。

进一步地,对于严重的深覆牙合病例,实施例可以将隐形矫治器1的磨牙覆盖区去除,在只保留覆盖前牙区,在一个以上的磨牙牙齿颊侧粘结托槽4,压低辅簧2设计不变,通过去除覆盖磨牙区,压低辅簧2在压低前牙的同时,能够实现磨牙的抬升,从而更有效地帮助解决严重深覆牙合问题。

该种压低前牙的隐形矫治器,制作简捷快速,易于使用,便于调节,成本相对较低,且隐形设置,不影响外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