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108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鸡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渗出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鸡渗出性败血病,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精神沉郁,进食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率增加,产蛋量下降等症状。发病时通常是以上症状的一种或多种并发,死亡率可达10%—20%。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鸡流行性感冒,但是抗生素治疗会破坏鸡的内环境稳态,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此外,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停药期不足,容易导致鸡肉中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抗生素治疗会破坏鸡的内环境稳态,且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也不尽人意。此外,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停药期不足,容易导致鸡肉中药物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组合物包括:螺旋藻5~14份,蛋白酶5~14份,短小芽孢杆菌10~23份,柴胡25~38份,防风1~10份,独活6~15份,干姜16~24份,石膏12~25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螺旋藻、蛋白酶、短小芽孢杆菌、柴胡、防风、独活、干姜以及石膏混合后加入到密闭式发酵罐中;向所述密闭式发酵罐通入水蒸汽,使所述密闭式发酵罐内的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在温度为35℃~45℃的条件下有氧发酵45~56小时后,厌氧发酵72~90小时;干燥厌氧发酵后的组合物。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将所述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为0.08%~0.2%添加到鸡饲料中使用。上述组合物中各原料的功效及成分具体说明如下:螺旋藻:是一类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螺旋藻营养成分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纤维素含量低,并且还含有种类繁多的维生素,它是维生素b12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食品。此外,它还是所有食物中可吸收性铁质含量最高的,同时还发现它含有具有防癌、治癌作用的藻类蛋白,以及其他大量矿质元素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具有专一性。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消化道中,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含量丰富。在临床上可用作药用,如用胃蛋白酶治疗消化不良,用酸性蛋白酶治疗支气管炎等。短小芽孢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产生活性物质的概率很高,可以产生多种酶,如耐热木聚糖酶、耐热丝氨酸碱性蛋白酶、谷氨酸内肽酶、碱性纤维素酶、脂肪酶、胶原蛋白酶、耐热角蛋白酶等。具有降解非淀粉多糖,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无污染,无残留,生物环保等优点。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短小芽孢杆菌购自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柴胡,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是常用的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原体,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等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等。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入膀胱、肺、脾经;具有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解热、抗菌等功效。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镇静、催眠、镇痛、抗炎抗菌等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等。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主要用于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等。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的水合物。性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具有解热,消炎,收敛,抗病毒,免疫等功效;主要用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生石膏对正常体温无降温作用,而对人工发热动物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物,采用中药结合微生物菌群的方式,具有提高鸡的机体免疫力与治愈率、促进鸡的康复,且不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药物残留低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物,采用中药结合微生物菌群的方式,以提高鸡的机体免疫力,能够降低鸡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同时具有促进患病鸡的康复,且不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药物残留低。同时,多种中草药的合理配比,适合鸡的口味,还能提高鸡的食欲。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该组合物包括:螺旋藻5~14份,蛋白酶5~14份,短小芽孢杆菌10~23份,柴胡25~38份,防风1~10份,独活6~15份,干姜16~24份,石膏12~25份。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该组合物包括:螺旋藻8~14份,蛋白酶8~14份,短小芽孢杆菌10~20份,柴胡25~33份,防风3~10份,独活9~15份,干姜16~21份,石膏16~25份。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该组合物包括:螺旋藻8~12份,蛋白酶8~12份,短小芽孢杆菌14~20份,柴胡25~30份,防风6~10份,独活9~12份,干姜18~21份,石膏18~25份。优选的,螺旋藻可以为螺旋藻天然原粉、脱腥螺旋藻、螺旋藻提取物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蛋白酶可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其中一种或多种。上述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螺旋藻、蛋白酶、短小芽孢杆菌、柴胡、防风、独活、干姜以及石膏混合后加入到密闭式发酵罐中;(2)向所述密闭式发酵罐通入水蒸汽,使所述密闭式发酵罐内的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3)在温度为28℃~45℃的条件下有氧发酵45~56小时后,厌氧发酵72~90小时;(4)干燥厌氧发酵后的组合物。上述的步骤(1)之前,为了能够充分发酵,还包括将螺旋藻、蛋白酶、短小芽孢杆菌、柴胡、防风、独活、干姜以及石膏分别粉碎。上述的步骤(2)中,可以在向密闭式发酵罐通入水蒸汽时进行搅拌,以使组合物物质的干湿度均匀。上述步骤(3)中,可以通过将密闭式发酵罐放置于温度为35℃~45℃的恒温室内以控制密闭式发酵罐的温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温度控制的方式满足温度要求。在35℃~45℃的条件下有氧发酵45~56小时后,可以将组合物转移到其他适合厌氧发酵的环境中进行厌氧发酵,但为了避免转移组合物时造成物料的损失,可以通过在密闭式发酵罐中隔绝氧气的条件下继续厌氧发酵。其中,在有氧发酵期间,可以通过气体阀门往发酵罐内通入经过杀菌消毒的氧气或空气并进行搅拌,以使氧气或空气可以充分混入到组合物当中,以保证有氧发酵的充分完全。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控发酵罐内的氧气/空气含量,以保证在有氧发酵阶段可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上述的步骤(4)中,可以通过水暖烘干机进行干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烘干机或烘干方法对该厌氧发酵后的组合物进行干燥。优选的,为了使鸡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以及方便与饲料的混合,在步骤(4)之后,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干燥后的组合物粉碎为100~300目。上述的制备方法,采用发酵的方式制备组合物,工艺简单且能够保持各种中草药的药用价值,使得组合物防治效果好。上述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将该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为0.08%~0.2%添加到鸡饲料中使用。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在实施例1~5中,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螺旋藻、蛋白酶、短小芽孢杆菌、柴胡、防风、独活、干姜以及石膏混合并置于密闭式发酵罐里,然后向所述密闭式发酵罐通入水蒸汽,使密闭式发酵罐内的相对湿度达到要求,有氧发酵后,再进行厌氧发酵;最后将厌氧发酵后的组合物进行烘干。其中,实施例1~5中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的组分如表1所示,制备条件如表2所示:表1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螺旋藻(克)8014012050105蛋白酶(克)1401208010050短小芽孢杆菌(克)230140200100170柴胡(克)340300280250380防风(克)10030806010独活(克)1201501056090干姜(克)200160240220185石膏(克)120160220180250表2制备条件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相对湿度(%)8590908595有氧发酵温度(℃)4042384535有氧发酵时间(小时)4548505456厌氧发酵时间(小时)9085887275粉碎粒度(目)100150300250200上述实施例1~3所使用蛋白酶为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胃蛋白酶;实施例4~5所使用的蛋白酶为山东宝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胰蛋白酶;上述实施例1~5所使用的短小芽孢杆菌为沧州市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上述实施例1~3所使用的螺旋藻为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螺旋藻粉,实施例4~5所使用的螺旋藻为兰州百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螺旋藻提取物。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防治鸡流行性感冒的组合物对鸡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效果,而对本发明的组合物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试验,以下通过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组合物的有益效果:试验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毒理试验:选择icr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在(25±5)克,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试验组1~5,空白对照组喂食基础饲料,试验组1~5分别喂食添加了实施例1~5的组合物的饲料,即试验组1喂食添加了实施例1的组合物的饲料,试验组2喂食添加了实施例2的组合物的饲料,试验组3喂食添加了实施例3的组合物的饲料,试验组4喂食添加了实施例4的组合物的饲料,试验组5喂食添加了实施例5的组合物的饲料。各试验组中的组合均按组合物与饲料的重量比为1:50添加到饲料中。其中,各组喂养的饲料量相同,每天喂食2次,时隔6个小时。连续喂养并观察20天后,结果所有小鼠健存,其日常活动、毛发、体重、摄食量、排泄物均未见异常。从各组小鼠中随机抽取4只,雌雄各半,检查血液和血液生化指标,取血后解剖进行病理学检查。经以上检查,各组小鼠的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试验组1~5与空白对照组相较没有明显差异。毒理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试验2:选取某一养鸡场中150日龄且被确认为患鸡流行性感冒的鸡350只,均重约1.5kg,随机平均分成7组,每组50只。该批鸡只均出现精神沉郁、摄食量下降、消瘦、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头部和脸部水肿及腹泻等症状。将每组鸡只分别隔离卷养在条件相同的鸡圈中,其中,组1为对照组,仅用基础饲料喂养;组2~7为试验组,其中,组2~6分别以添加了实施例1~5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即组2采用添加了实施例1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组3采用添加了实施例2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组4采用添加了实施例3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组5采用添加了实施例4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组6采用添加了实施例5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组2~3中的组合物的添加量均为:组合物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2%,组4~6中的组合物的添加量均为:组合物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08%。而组7则采用添加了抗生素的饲料喂养,抗生素的添加剂量按说明书的要求。各组鸡自由采食、饮水,常规管理,每天定时观察鸡只的状况并记录。在本试验过程中,发现连续喂养5天后,组1的鸡只症状并没有缓解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并出现5例鸡只死亡;组2~6的鸡只病情得到控制,没有出现死亡鸡只,吃料恢复正常,鸡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用药5天后,鸡群基本痊愈;组7的鸡只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出现1例鸡只死亡,鸡的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等症状有所减轻,继续用药5天后,鸡群中还有15只鸡没有痊愈。其中,在本试验中的痊愈是指鸡只的症状消失,精神状态以及采食量恢复正常。另外,还发现组2~6的鸡群的日均采食量为12kg,组1的鸡群的日均采食量为10kg,组7的鸡群的日均采食量为8.5kg。故从试验3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物能够治疗鸡流行性感冒,而且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且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合物与抗生素相较更为适合鸡的口味,能够提高鸡的食欲。试验3:选取某鸡场中约5周龄的健康鸡600只,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各150只。其中,组1为空白对照组,仅以基础饲料喂养;组2为攻毒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10天后攻毒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毒株后不给药,仍以基础饲料喂养;组3为中药预防组,以添加了实施例1中的组合物的饲料喂养,其中,组合物与饲料的重量比为0.15%,喂养10天后攻毒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毒株后改以基础饲料喂养;组4为抗生素预防组,以添加了抗生素的饲料喂养,其中,抗生素的用量按照说明书要求来,喂养10天后攻毒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毒株后改以基础饲料喂养。各组鸡是分别圈养在条件相同的鸡圈中隔离饲养,试验过程中,鸡只自由采食、饮水并采用常规管理,每天定时观察鸡只的情况并记录。总共试验天数为22天(10天+12天),试验完成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具体结果如下:结果1:第一阶段(前10天),组1~组4的鸡群中的鸡只均健康正常。结果2:第二阶段(后12天),组1中的鸡只均健康正常;组2中的鸡只全部感染病毒并出现精神沉郁、摄食量下降、消瘦、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头部和脸部水肿及腹泻等症状,还出现了4例死亡鸡只;组3中的鸡有52只感染病毒并出现精神沉郁、摄食量下降、消瘦、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头部和脸部水肿及腹泻等症状,没有出现死亡鸡只;组4中的鸡有103只感染病毒并出现精神沉郁、摄食量下降、消瘦、呼吸困难、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涕、头部和脸部水肿及腹泻等症状,没有出现死亡鸡只。通过试验3的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组合物具有预防鸡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并且预防的效果优于抗生素预防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