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068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不需口服通过外用涂抹治疗感冒的中药活性组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目前常用感冒药大体分为三类:中成药、西药及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西药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大,人们逐渐开始接受中成药或复方药,如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感冒灵胶囊、银翘解毒片、抗病毒冲剂、999感冒灵冲剂、感冒灵胶囊。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针对感冒申请的专利如下:1感冒脐疗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93777c,摘要为:本发明是一种用脐疗方法治疗感冒的中药药物及该药物的生产方法,它包括金银花、连翘、青蒿、荆芥、艾叶、陈皮等10种中药及用岗松、大叶桉树枝叶蒸馏的挥发油、使用时将挥发油倒到用纱布包好的中药粉中,再贴到患者肚脐上,能治疗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头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肺炎等病症。2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0322749b,摘要为: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该中药口服液每制成1000ml所需的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配比是:金银花40-60g、连翘80-120g、柴胡160-240g、板蓝根200-300g、大叶桉叶80-120g和岗梅250-350g。本发明产品对风热感冒引起的鼻塞、发热、恶风、头痛、咽痛等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服用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发明1:感冒脐疗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也属于感冒内病外治的范畴,它是通过将部分挥发油倒入部分制成的中药粉中,然后贴于肚脐,通过身体吸收而起作用的,干粉由于由于挥发慢,植物粗粉中含有的有效成分不易被充分利用,造成利用率不高,药效不稳定等问题。并且发明1感冒脐疗中药制剂使用时要经过轻揉肚脐、稀释混匀药液等步骤,过程复杂给患者带来不便。发明2: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制成的剂型为常见感冒剂型,为口服液,患者直接服用即可,其不足之处在发明1的
背景技术
中已有介绍。发明人通过对发明1的再次改进,将中药粗粉,预处理为人体更易吸收利用的油剂,然后再制备外用剂型,这样效果更佳,发明人经过多次对中药成分筛选、配伍组合,与原有产品对比、试验和重复验证,发现了效果更优的中药组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更佳、有效成分利用率更高,使用更方便的感冒内病外治的重要活性组分,并提供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采用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是:岗松油5-30份、桉叶油2-25份、山豆根油5-30份、荆芥油1-15份、薄荷油15-50份、连翘油20-60份、广藿香油5-15份、艾叶油10-30份和瓜蒌油10-40份。优选地,所述的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采用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是:岗松油10-25份、桉叶油10-20份、山豆根油15-20份、荆芥油5-13份、薄荷油20-40份、连翘油30-50份、广藿香油10-15份、艾叶油10-25份和瓜蒌油20-35份。本发明的一种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所述中药材,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中药材,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各挥发油;(3)将步骤(2)所得挥发油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活性组分。与现有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粗粉经蒸馏处理,得到植物精油,植物精油挥发性强,有效成分纯度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同时植物精油还具有使用方便,便于制备多种剂型的优点。使用方法多样,适用于多种不同人群,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及应用。所述的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还可以添加辅助组分后制成油剂、凝胶或乳剂。油剂的使用方法为:取油剂,均匀涂抹于肚脐或太阳穴,使用浓度0.5-1.0g/cm2,每日三次,七日为一个疗程;凝胶的使用方法为:将适量凝胶均匀涂抹于肚脐或太阳穴,使用浓度为0.5-1.0g/cm2,每日三次,七日为一个疗程;乳剂的使用方法为:取乳剂涂抹于太阳穴或肚脐,每日三次,七日为一个疗程。所述感冒内病外治的中药活性组分,在制备治疗风热感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喷嚏、咳嗽和头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用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岗松,为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aeckeafrutescensl.,其带有花果的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为淡黄色至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具有特殊的香味,岗松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具有化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之功效。岗松油作为广西地方习用中药材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皮肤湿疹、瘙痒、淋病、疥疮、滴虫性阴道炎、脚藓。桉油,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eucalyptusglobuluslabill.、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sieb.或上述两科同属其他植物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异的芳香气,微似樟脑,味辛、凉。具有祛风止痛之功效。山豆根,山豆根(herbadesmodiimultiflori)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pnep.)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苦、性寒、有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等症。荆芥(nepetacatarial.)为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对挥发油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化学成分主要是薄荷酮(30.8%)和2-甲基-6-异丙基-2-环己烯-1-酮(38.98%),另外还有香芹酮、月桂烯和柠檬烯等含量较少成分。药理作用具有镇痛、抗炎、扩张支气管和抗过敏等功效。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薄荷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薄荷有效陈分主要是薄荷挥发油和薄荷脑。连翘,木樨科连翘属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具清热解毒之功效。连翘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抗菌抑病毒消炎。广藿香,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研究发现,广藿香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止咳化痰及抗炎、镇痛作用。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作为药物,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类物质。艾叶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rosthornii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瓜蒌挥发油具有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本发明所述活性组分的交叉配伍,是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通过研究许多中草药的药理,进行反复比较和试验,筛选出来的。经药效学、药理学、临床治疗应用,对风热感冒效果显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感冒内病外治中药组份,所需的中药组分均为蒸馏制成植物油,生产工艺简单,有效成分含量高、挥发性强,所以效果比粗粉更佳。二、本发明感冒内病外治中药组份,所采用的药物成为来源广泛,配伍科学,组方合理。具有抗病毒、消炎、镇痛、止咳和解热作用。对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鼻塞、喷嚏、咳嗽和头痛等症状效果显著。三、本发明感冒内病外治中药组份,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如油剂、凝胶或乳剂,患者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有利于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岗松油100公斤、桉叶油100公斤、山豆根油150公斤、荆芥油50公斤、薄荷油200公斤、连翘油300公斤、广藿香油100公斤、艾叶油100公斤、瓜蒌油200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即得复方油剂。实施例2将岗松油25公斤、桉叶油20公斤、山豆根油20公斤、荆芥油13公斤、薄荷油40公斤、连翘油50公斤、广藿香油15公斤、艾叶油25公斤、瓜蒌油35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即得复方油剂。实施例3将岗松油50公斤、桉叶油20公斤、山豆根油50公斤、荆芥油10公斤、薄荷油150公斤、连翘油200公斤、广藿香油50公斤、艾叶油100公斤、瓜蒌油100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2公斤,丙二醇5公斤,继续搅拌20min,即得复方凝胶。实施例4将岗松油30公斤、桉叶油25公斤、山豆根油30公斤、荆芥油15公斤、薄荷油50公斤、连翘油60公斤、广藿香油15公斤、艾叶油30公斤、瓜蒌油40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聚山梨酸酯-8015公斤,即得复方乳剂。实施例5将岗松油15公斤、桉叶油15公斤、山豆根油25公斤、荆芥油10公斤、薄荷油25公斤、连翘油40公斤、广藿香油12公斤、艾叶油15公斤、瓜蒌油15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再加入聚山梨酸酯-8010公斤,即得复方乳剂。实施例6将岗松油20公斤、桉叶油18公斤、山豆根油22公斤、荆芥油9公斤、薄荷油30公斤、连翘油35公斤、广藿香油11公斤、艾叶油20公斤、瓜蒌油22公斤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调节温度为22℃,搅拌速度调节为150r/min,搅拌15min后,即得复方油剂。实施例7挥发油制备方法取以下中药材:岗松、桉叶、山豆根、荆芥、薄荷、连翘、广藿香、艾叶和瓜蒌,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然后,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各挥发油,即:岗松油、桉叶油、山豆根油、荆芥油、薄荷油、连翘油、广藿香油、艾叶油和瓜蒌油。效果实施例一、抗流感病毒、抗菌试验测试病毒:病毒甲、病毒乙测试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6,感冒脐疗中药制剂,板蓝根冲剂样品处理:编号样品处理1实施例1-12.5%浓度2实施例2-12.5%浓度3实施例3-7.5%浓度4实施例4-7.5%浓度5实施例5-7.5%浓度6实施例6-7.5%浓度7感冒脐疗中药制剂-12.5%浓度8板蓝根冲剂-12.5%浓度9空白对照抗病毒试验结果:试验表明:本发明研制的感冒内病外治中药组分对病毒甲、乙型抑制率均超过85%,且同等条件下,感冒脐疗中药制剂相对板蓝根冲剂效果较好,平均抑制率为72.64%,板蓝根冲剂平均抑制率为68.19%,说明本发明研制的中药组份相对已有发明:感冒脐疗中药制剂组分效果更佳。二临床试验:本发明产品在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二附院和广西区人民医院对95例风热感冒患者进行了临床验证。其中年龄最小6岁,最大58岁,其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50例,总有效率达100%,临床效果优于原有发明感冒脐疗中药制剂和板蓝根冲剂。以下是应用本发明产品治疗风热感冒的典型病例:李某,男,15岁,广西南宁某实验中学学生,2015年冬天天气寒冷,不注意保暖引起感冒,症状有:咳嗽,流清鼻涕,去医院检查后开了感冒灵颗粒,一天3次,7天后症状未见好转。之后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油剂,涂抹于太阳穴和肚脐处,一天3次,5天后症状减轻,10天后痊愈。王某,23岁,男,在电信公司上班,晚上不注意感染风寒,发烧严重,最高可达39℃,吃了退烧药后,烧降到正常,但身体乏力,走路困难,嗓子沙哑,身体倦怠,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研制的凝胶剂,2个疗程后,痊愈,之后继续巩固1个疗程后,整个冬天未感染感冒。孙某,女,45岁,是广西南宁某街道清洁工人,由于早起晚睡,休息不好,身体免疫力低,感染流行性病毒感冒,症状有流涕,咳嗽,嗓子沙哑,卧床不起,在医院打吊瓶5天后稍有减轻,但之后10天又有复发迹象,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研制的乳剂(实施例4),将乳剂涂抹于太阳穴和肚脐处,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身体轻松,手脚有力,继续使用1个疗程后,痊愈。唐某,男35岁,某企业高管,长期作息不规律,且应酬多,喝酒频繁,出差多,去北方出差回来后,感染风寒,浑身无力,请假3天去医院检查诊断为: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支气管感染,又因为不得已在生病期间继续应酬喝酒,导致病情恶化,20天未好转,甚为苦恼。使用本发明研制的实施例5乳剂,使用3个疗程后,病情逐渐好转,继续使用本产品2个疗程后,痊愈。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