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933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肠胃不适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跟着变化了,平时大鱼大肉、无肉不欢、暴饮暴食、酗酒熬夜等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分部分,然后人的肠胃是不会随着我们口袋的丰满而变得更加强壮的,洽洽相反,如果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成为一种自然,那么相应的就有可能引发肠胃疾病,肠胃的不舒服反过来影响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肠胃不适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四种:

胃胀,胃胀,是指上腹部有饱胀、压迫感,有时从外观也会发现胃部有点向外凸、胀气,甚至连续性地放屁等,均可能是由胃胀导致;严重时,甚至还会伴随出现痛苦悲伤、恶心、呕吐的情况。造成胃胀的原因,是因为胃、十二指肠发炎、逆流、肿瘤或胃液分泌发生改变时,会延缓胃的排空速度,累积在胃部的食物就会不断对于胃壁产生压力;同时,食物在胃内过分发后产生大量气体,使胃内压力增高,造成胃胀。

胃痛(或上腹部疼痛):多由于胃酸刺激胃黏膜(可能是胃酸分泌过多,也可能是胃黏膜对胃酸的敏感性增加)而产生的症状;由变质食物等引起的细菌感染造成的急性胃炎,也是疼痛的原因之一。

反酸: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而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胃灼烧: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对酸的敏感性增加而引起。此症状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烧心:胃内酸性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黏膜产生胸骨后的灼热感,较常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及慢性胃炎。

经检索,我们查到关于治疗肠胃不适的外用中药相关文献如下:

1、发明专利,用于百草粉燃疗法的中药组合物;申请号201410439564.5;申请人:侍丽华;摘要:一种用于百草粉燃疗法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包括当归、黄芪、杜仲、红花、藏红花、夜合花、太子参、枳实、菊花、益母草、艾叶、大血藤、青风藤、海风藤、首乌藤等多味中草药,通过将组合物与生姜片同燃,以灸法熏肚脐或患病部位。

2、发明专利,用于预防胃病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201510667893.x申请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摘要:一种用于预防胃病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贴膏技术领域,采用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备:白术3份~10份,陈皮11份~22份,山楂8份~15份,白芍6份~9份,山药12份~20份,党参2份~6份,黄芪1份~5份,茯苓2份~6份。

3、发明专利,胃病脐贴,申请号99110857.4申请人:王长杰;摘要:一种治疗胃病脐贴膏药的制备方法,根据胃病的病因病理和药理,对症精选中药:砂仁、大黄、木香、肉桂、枳实、蒲公英、白芍、大茴香、吴茱萸、秦艽、焦山楂、丁香、厚朴、陈皮、青皮、醋制延胡索、黄连、甘草、威灵仙十九味,进行精细制作加工而得到。

上述治疗肠胃不适的外用中药制剂虽然也有贴膏,但是有的成分比较复杂,有的需要燃疗法,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不适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本产品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本活性组份可涂抹于肚脐、大椎穴、太阳穴、人中穴,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止泻之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一种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肉桂油5-10份、艾叶油15-30份、丁香油2-5份、陈皮油10-15份、岗松油10-15份、桉叶油10-15份。

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活性组份的最佳重量比例如下:肉桂油8%、艾叶油30%、丁香油2%、陈皮油25%岗松油15%,桉油20%。

以上所述中药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取肉桂枝叶、艾叶、桉叶、丁香枝叶、陈皮,岗松枝叶和桉叶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

(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物质,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

(3)将步骤(2)所得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得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混合油,包装,得到产品。

医学上研究表明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组分具有如下功效:

以上所述的肉桂油是肉桂枝叶的蒸馏油,肉桂枝叶是樟科植物肉桂的枝叶,【拉丁学名】1.cinnamomumcassiapresl[lauruscinnamomumandr.;l.cassiac.g.etth.nees]2.cinnamomumcassiapreslvar.macrophyllumchu,【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解表发汗。主外感风寒;头痛恶寒;咳嗽;胃寒胸闷;脘痛呕吐;腹痛泄泻;冻疮。

以上所述的艾叶油为艾叶,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的干叶或鲜叶中所含挥发油,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蒲品烯醇-4(terpinenol-4)与α-萜品烯醇(α-terpineol)。【归经】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以上所述的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拉丁学名】eugeniacaryoph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丁香亦称丁子香,主产于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马来西亚、桑给巴尔、印度、越南及中国的海南、云南。可利用部分为干花蕾、茎、叶。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花蕾,可得丁香花蕾油,得油率为15%~18%;丁香花蕾油为黄色至澄清的棕色流动性液体,有时稍带黏滞性;具有药香、木香、辛香和丁香酚特征性香气,相对密度1.044~1.057,折射率1.528~1.538。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丁香茎,可得丁香茎油,得油率为4%~6%;丁香茎油为黄色至浅棕色液体,接触铁后变暗紫棕色;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征性香气,但不及花蕾油,相对密度1.041~1.059,折射率1.531~1.536。用水蒸气蒸馏法蒸馏叶片,可得丁香叶油,得油率为2%左右;丁香叶油为黄色至浅棕色液体,接触铁后变暗;具有辛香和丁香酚特征性香气,相对密度1.039~1.051,折射率1.531~1.535。

陈皮油,香型具有桔子皮(陈皮)特征香气,外观淡黄色至橙红色透明液体,形态油溶性香料主要组成组分宁烯(90%以上)、柠檬烯、葵醛,用途药用香精,制法:蒸馏、冷榨桔子果皮得油。性状:淡黄色至橙红色透明液体,具有桔子皮(陈皮)特征香气。挥发99%以上。质量标准:相对密度(25℃):0.8431~0.8491折射率:1.476~1.4769酸值:≤2酯值:≥2不挥发物:≤0.05%;

以上所述的岗松油,岗松【别名】扫卡木、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香柴、扫帚子、观音扫【拉丁学名】baeckeafrutescensl.,味苦;辛;性凉。化瘀止痛;清热锊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湿疹;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广州植物志》:治热病。《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瘀,杀虫。治跌打昏迷,疥疮,溃疡,蛇咬伤。《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止血,止痛,生肌。用洗疮疡、瘙痒。《广西中药志》:有通淋利尿作用。治膀胱热,小便不利,阴痒,皮肤热气。煎水洗皮肤烂痒、湿疹;叶,捣敷,治蜈蚣伤,枝叶,蒸油,治疮癞等。

以上所述的大叶桉油是从大叶桉蒸馏得到,大叶桉【拉丁学名】eucalyptusrobustasmith.【别名】桉叶【性味】味辛;苦;性凉,【功能主治】疏风发表;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感冒;高热关痛;肺热喘咳;泻痢腹痛;疟疾;风湿痹痛;丝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咽喉肿痛;目赤;翳障;耳痈;丹毒;痈疽;乳痈;麻疹;风疹;湿疹;疥癣;烫伤,【各家论述】1.《中国药植图鉴》:治化脓性创伤,难愈的溃疡等。2.《岭南草药志》:疏风解热,防腐止痒。3)《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杀虫收敛。治腹泻,痢疾,感冒,疔痈疮疖及湿疹。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止咳,健胃,驱虫。

以上所述的陈皮油,为芸香科植物橘【拉丁学名】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蒸馏得到,陈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本发明活性组份可涂抹于肚脐、大椎穴、太阳穴、人中穴,具有温中散寒,燥湿止泻之功效,用于寒湿泄泻,证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腹痛肠鸣,舌苔薄白或白腻。

本发明中各成分的药理功能是:

肉桂叶油温中散寒;解表发汗;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岗松油化瘀止痛,清热锊毒、散寒止痛、丁香油温中降逆、补肾助阳;大叶桉油疏风发表,祛痰止咳,清热解毒;陈皮油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以上就是一种肠胃不适内病外治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制作工序流程简单,最大化保留各种中药原料中富含的多种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对患者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自身功效达到温中散寒、散寒止痛、清热解毒、降逆止呕、健胃健脾的功效,从而达到外用治疗肠胃不适的目的。相较于西药来说或内服中药来说,既没有副作用,又能直达患所且见效快,能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对生产者的有益效果在于:制作过程中操作简单,各种中药原材料的来源广、价格低廉,这也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中药本身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中药的推广和加速中药制剂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以下原料:

肉桂油5份、艾叶油15份、丁香油2份、陈皮油10份、岗松油10份、桉叶油10份。所述中药制剂产品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取肉桂枝叶、艾叶、桉叶、丁香枝叶、陈皮,岗松枝叶和桉叶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

(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物质,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

(3)将步骤(2)所得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得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混合油,包装,得到产品。

实施例2,

取以下原料:

重量比例如下:肉桂油8份、艾叶油30份、丁香油2份、陈皮油25份岗松油15份,桉油20份。

生产方法如下:

(1)取肉桂枝叶、艾叶、桉叶、丁香枝叶、陈皮,岗松枝叶和桉叶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

(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物质,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

(3)将步骤(2)所得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得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混合油,包装,得到产品。

实施例3,

取以下原料:肉桂油8份、艾叶油18份、丁香油4份、陈皮油12份、岗松油14份、桉叶油15份。

生产方法如下:

(1)取肉桂枝叶、艾叶、桉叶、丁香枝叶、陈皮,岗松枝叶和桉叶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

(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物质,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

(3)将步骤(2)所得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得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混合油,包装,得到产品。

实施例4,

主要原料配比是:肉桂油10份、艾叶油30份、丁香油5份、陈皮油15份、岗松油15份、桉叶油15份。

生产方法如下:

(1)取肉桂枝叶、艾叶、桉叶、丁香枝叶、陈皮,岗松枝叶和桉叶干燥后粉碎至40-100目备用;

(2)蒸馏:上述粉碎后的物质,分别通入水蒸气蒸馏2-3小时,所得蒸汽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收集油相,得到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

(3)将步骤(2)所得肉桂油、艾叶油、丁香油、陈皮油、岗松油和桉叶油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得肠胃不适内病外治的中药制剂混合油,包装,得到产品。

本发明产品经动物试验证明,发现有健胃消滞、镇痛作用: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能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肠蠕动亢进,将药液用小鼠试验,抑制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诱发的小鼠腹腔渗出、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抑制大黄诱发的小鼠泄泻;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和提高小鼠热板痛阈的作用。2015-2017年两年来的志愿者(有肠胃不适16人的人群)试验,3天内肠胃不适的患者治愈率为15人感觉有较大好转。

应用实施例:

本发明的外用治疗肠胃不适的效果。

实施例1,

刘某某,31岁,教师。由于教师工作非常繁忙,常顾不上吃饭,有时候饿着肚子上课,久而久之就犯了胃病,尽管后来有逐步进行调理,但依旧时不时犯病,自服西药一年效果不佳。2016年4月经人介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一个月,胃疼症状好转,继续贴用一个月,胃病痊愈,她对使用效果非常满意。

实施例2,

肖某,48岁,业务经理。肖某工作繁忙,经常三餐饮食非常不正常,2016年8月发展成了肠胃炎,上吐下泻不止,自服西药五天仍不见好转,后经朋友介绍饮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贴剂产品一周,肠胃炎痊愈。

实施例3,

黄某,28岁,黄某2016年8月开始感觉不想吃饭,饭后伴有少量胃胀,大便不太成形,此现象持续了三个月。经医生诊断为慢性胃炎,后经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贴剂两周,胃胀症状明显减轻,持续服用一个月,身体痊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