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煎药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384发布日期:2019-01-05 10:32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煎药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煎药器,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煎药壶。



背景技术:

中药汤剂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传统剂型,疗效明显、吸收快、服用方便。随着社会科技发展,人们逐渐摒弃了传统煎锅,发明了自动煎药器,将药物放在煎药器中,加水后,打开开关,煎药器就可以工作,用大火煮开后,文火慢煮,时间到后就自动停止。

但是一些气味芳香、挥发性强的中药,其有效成份是其所含的易挥发的挥发油,这恰好是治病有效成份,所以应后下,以免失去药效。所以就形成了先煎、后下的特殊处理操作。目前的自动煎药器不能自动进行先煎、后下,还是需要人工关注,然后进行后下操作,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行先煎、后下的全自动煎药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壶体、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底部,还包括位于壶体的内壁上部的隔热槽,所述隔热槽的底部可打开并与壶体内壁适配。

所述隔热槽包括固定在壶体的内壁上的槽口和插接在槽口中的隔热板;

所述槽口的内部设有齿轮,所述隔热板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适配的齿纹;

所述齿轮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隔热槽由玻璃纤维、离心剥离纤维棉或气凝胶毡材料制成。

所述壶体与进液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壶体内壁上设槽底可打开的隔热槽,将需后下的药物放在其中,时间到后,控制器打开隔热槽,使后下的药物落下,与先煎的药物混煎;隔热板通过齿轮带动自动打开和关闭,不需要人工。本发明使需先煎、后下的煎药程序实现了全自动,节省了人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中间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是壶体,2是隔热槽,21是槽口,211是齿轮,22是隔热板,221是齿纹,3是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壶体1、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1底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大火和文火两个档位;

本发明还包括位于壶体1的内壁上部的隔热槽2,所述隔热槽2的底部可打开并与壶体内壁适配。

所述隔热槽2包括固定在壶体的内壁上的槽口21和插接在槽口中的隔热板22,槽口由两层槽圈构成,隔热板22夹在两层槽圈之间;

所述槽口21的内部设有齿轮211,所述隔热板22上设有与所述齿轮适配的齿纹221;

所述齿轮211与控制器连接。通过转动齿轮,带动隔热板上下运动,向上运动,后下的药物受自重落下。

所述隔热槽2由玻璃纤维、离心剥离纤维棉或气凝胶毡材料制成。

所述壶体1与进液管3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人工将先煎的药物放入壶底,后下的药物放入隔热槽,定时浸泡时间和文火时间先煎时间和后下时间;启动控制器,浸泡,浸泡结束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以大火档位开始加热,待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为100℃并维持超过30s,控制器加热装置切换文火档位;先煎时间结束后,控制器控制隔热槽打开,后下的药物落下与先煎药物混合,;后下时间结束后,控制器关闭加热装置,整个煎药过程结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全自动煎药壶。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进行先煎、后下的全自动煎药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壶体、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加热装置、定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壶体底部,还包括位于壶体的内壁上部的隔热槽,所述隔热槽的底部可打开并与壶体内壁适配。本发明在壶体内壁上设槽底可打开的隔热槽,将需后下的药物放在其中,时间到后,控制器打开隔热槽,使后下的药物落下,与先煎的药物混煎;隔热板通过齿轮带动自动打开和关闭,不需要人工。

技术研发人员:吴顺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顺玲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