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277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和精神因素相关,是免疫炎性疾病,属中医“肠辟”、“肠风”、“泄泻”等病范畴。主要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嗜食甘腻致脾胃受损,水湿内生,郁而化热,蕴结大肠,腑气不畅,气血凝滞而成。《景岳全书.泄泻》:“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一般认为与精神神经、自身免疫、过敏、遗传及非特异性感染等因素有关,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本病多发生于20到40岁人群,男女无明显差异。西药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多。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抗原抗体反应使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而形成黏膜溃疡,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整个结肠,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长迁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西医的常规疗法治疗本病的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柴胡10-30份、桂枝5-20份、干姜10-30份、黄芩3-10份、天花粉5-10份、牡蛎10-40份、炙甘草3-15份、党参10-30份、葛根10-60份和薏苡仁10-30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柴胡10份、桂枝5份、干姜10份、黄芩3份、天花粉5份、牡蛎10份、炙甘草3份、党参10份、葛根15份和薏苡仁10份。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由其制成水煎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茶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剂型。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组方原理为:柴胡、葛根为君药,柴胡升散透达,能透邪解肌,升发阳气,疏肝解郁,葛根具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桂枝、黄芩、牡蛎、党参为臣药,具有平肝止痛、理气健脾、补脾肺肾、补中益气和升阳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胃不调,和脾胃虚弱,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可软坚散结;天花粉具有润燥排脓消肿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止泻、清热排脓功效,干姜辛散温通,可制黄芩之苦寒,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发明采用常见中草药原料,结合各药材原理性能合理搭配,具有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从而全面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之临床,收效颇佳,其效果优于现有药物,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标本兼治,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柴胡30g、桂枝20g、干姜30g、黄芩10g、天花粉10g、牡蛎40g、炙甘草15g、党参30g、葛根60g和薏苡仁30g。

实施例2:

柴胡10g、桂枝5g、干姜10g、黄芩3g、天花粉5g、牡蛎10g、炙甘草3g、党参10g、葛根10g和薏苡仁10g。

实施例3:

柴胡10g、桂枝5g、干姜10g、黄芩3g、天花粉5g、牡蛎10g、炙甘草3g、党参10g、葛根15g和薏苡仁10g。

实施例4:

柴胡15g、桂枝6g、干姜15g、黄芩6g、天花粉10g、牡蛎20g、炙甘草15g、党参20g、葛根60g、薏苡仁10g。

上述实施例均可制成水煎剂、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糖衣丸、胶丸、肠溶丸或滴丸)、茶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膏剂或散剂剂型。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每次150-200ml,7日为一个疗程。

服药禁忌:忌生冷、辛辣、不易消化和油腻食物;

临床试验例:

一、中医辩证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其他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暴发性的过程。这些患者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体征与病期和临床表现直接相关,病人往往有体重减轻和面色苍白,在疾病活动期腹部检查时结肠部位常有触痛。可能有急腹症征象伴发热和肠鸣音减少,在急性发作或暴发型病例尤为明显。中毒性巨结肠时可有腹胀、发热和急腹症征象。由于频繁腹泻,肛周皮肤可有擦伤、剥脱。还可发生肛周炎症如肛裂或肛瘘,直肠指检感疼痛。

选择根据上述诊断标准确诊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轻者65例,严重者35例。

二、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在7-10天内完全消失,观察3周无复发;

好转:症状在7-10天内减轻,3周内症状无加重;

无效:症状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或3周内好转后又加重。

三、治疗方法:

每日1剂,分2次服用,每次150-200ml,7日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随访半年。

四、结果统计: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对于轻症患者临床治愈58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于重症患者临床治愈27例,好转6例,无效2例,对轻症的有效率为96.92%,对重症的有效率为94.29%,总有效率为96.00%,疗效明显。

五、结论: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六、典型病例:

杨某,男,47岁,诉痢下如脓,服不痛,不后重,往日服乌梅丸有效,今则否,改以温涩。随来就诊,诊察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脉浮弦、舌质淡苔薄。给于柴胡10g、桂枝5g、干姜10g、黄芩3g、天花粉5g、牡蛎10g、炙甘草3g、党参10g、葛根15g、薏苡仁10g,3剂后症状无缓解。

复诊诉3剂后无效,综上述症状,调整组方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4治疗,7剂后症状消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中药组合物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天花粉、牡蛎、炙甘草、党参、葛根和薏苡仁组成。本发明具有止泻消炎、解痉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肠道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从而全面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之临床,收效颇佳,其效果优于现有药物,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标本兼治,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唐子学;李晓东;康兴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子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