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7952发布日期:2018-08-24 07:4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以动脉疾病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血压、血液粘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等原因为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据脑中风疾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其中占95%以上的脑中风患者都会出现脑中风后遗症。临床上有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之分。中医血根据该证的病因病症特性,通常细分为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虚血瘀,痰热内闭清窍,痰湿蒙塞心神等型,进行辨证治疗。对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涩,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弦滑等症,多采用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益气化痰之法。西药治疗特点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长时间服用有耐药性,副作用大。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持久、不易复发;有治疗、调理、养护的多重作用;起效虽慢但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科学合理,马黛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为君。赤芍、丹参、川芎、红花活血散瘀;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使气旺而促血行;石菖蒲化痰开窍,祛其痰湿;全蝎、蜈蚣、秦艽祛风通络、解痉止痛,助君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共为臣药。地龙、伸筋草、蝉蜕舒络止痛,乌药理气止痛同为佐药,甘草通百脉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益气化痰之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是采用多组原料制备药物,药物原料组成的重量配比为:

马黛20.0-80.0份、党参5.4-6.6份、石菖蒲10.0-50.0份、丹参5.4-6.6份、赤芍5.4-6.6份、川芎5.4-6.6份、红花5.4-6.6份、秦艽5.4-6.6份、黄芪7.2-8.8份、乌药4.2-5.4份、蜈蚣0.6-1.0份、甘草3.2-4.8份、蝉蜕3.2-4.8份、地龙5.4-6.6份、全虫0.3-0.5份、伸筋草5.4-6.6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地龙为冻干后的地龙,是经过首先冷冻至-10℃以下,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下,解析阶段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至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蝉蜕是经过将收集到的蝉蜕均匀摊铺在滤网或隔板上,采用雾化喷淋的方式对蝉蜕进行喷淋处理,使蝉蜕表面呈湿润状态,保持3-5分钟;喷淋完成后进行沥水处理,使蝉蜕表面无明显水珠,不滴水即可,然后送入低温环境下进行硬化处理,温度控制在0-5℃之间,硬化处理20分钟;再将硬化处理后的蝉蜕放入一密封容器中,在该密封容器内设置有旋转盘,蝉蜕均匀平铺设在旋转盘上,利用喷淋法在旋转盘旋转的同时对蝉蜕进行水喷淋处理,采用上下同时喷淋的方式进行,观察蝉蜕表面无泥砂杂质即可;旋转喷淋完成后,将容器打开,常温下放置10分钟,沥干表面水分,再进行烘干处理制成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丹参是经过首先新鲜丹参根土埋,塑料袋密封保湿;将鲜丹参根置阴凉通风处晾干;将鲜丹参根直接置日光下晒干;将鲜丹参根置60℃温度下烘干;将鲜丹参根堆,冷冻至-5℃至冻结,堆闷3天,晒干;取新挖出的鲜丹参,值冻干机中,冻结温度控制在-30℃,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50pa以下,然后加热促进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解析温度控制在45℃以下,至干制成的。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按照需要分别对马黛、党参、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原料进行称取;

(2)烘干:对药物所需的原料马黛、党参、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称取后进行烘干;

(3)制粉:对药物所需的原料马黛、党参、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烘干后进行研磨制粉;

(4)混合:对药物所需的原料马黛、党参、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研磨制粉后进行均匀混合;

(5)浓缩制膏:将混合后的粉料置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浓缩制膏时在静置48-72小时的过程中,温度为常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粉时需要对药粉进行筛选,且筛选用的筛网为80目筛网。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组成中,各组分的特性如下:

马黛:甘、苦、涩,归心、肝、脾经;功效: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化痰通络。用于高血脂、血流不畅、脾胃虚弱等症。含有196种天然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11种多酚类物质,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并独有绿源酸、芸香甙等营养成分,可以降低炎性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水平,保护血管内皮,调节细胞内脂质蓄积,增加胆汁分泌等作用,广泛影响人体各大系统。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含α-菠菜甾醇、豆甾醇等甾醇类成份以及己酸、庚酸、辛酸等挥发性成分,还含有糖、苷类、生物碱、三萜类、14种无机元素及氨基酸等成份。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抗应激、强心、抗休克、调节血压、抗心肌缺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此外,还具有益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主含脂溶性的二萜类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还有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等其他成分。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具有强心、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此外,还有保肝、改善肝微循环、抗菌等作用。

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根含芍药甙、右旋儿茶精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以及酚类成分共33个。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另外,还有保肝、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作用。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等症。根茎含挥发油约、川芎嗪、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中性油等。此外还含有5,5′-联呋哺甲酰醚、匙叶桉油烯醇、β谷甾醇、蔗糖和一种脂肪酸甘油酯。有镇静、强心、作用、抗菌作用、抗放射等药理作用。

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气香行散,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斑疹紫暗。含红色的和黄色的色素:红花甙、前红花甙、红花黄色素a及b、红花明甙a,又含多酚类成分:绿原酸、加啡酸、儿茶酚等,还含八十余种挥发性成分、氨基酸、糖类等。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影响心脏功能,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抗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扩张血管等作用,兼能减轻脑水肿、降压、抗凝血;还有抗疲劳、抗缺氧作用,兴奋子宫的作用,镇痛和镇静作用,抗炎作用,双向影响免疫活性,影响神经系统等作用。

秦艽:辛、苦,微寒;归胃、肝、胆经。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含裂环环烯醚萜苷(龙胆碱、龙胆次碱、秦艽丙素及龙胆苦甙)、环烯醚萜苷、氧萘类、二氢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碳苷、二糖、苯甲酸衍生物等。有抗炎、镇痛、升高血糖、抗菌等作用。

黄芪:甘,温;归肺、脾、肝。功效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主含单糖、多糖、皂苷、黄酮、氨基酸、无机元素、蛋白质、核黄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等;药理作用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造血功能。改善物质代谢、增强性腺功能、抗应激、延缓衰老等作用。黄芪还具有强心、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保肝、抗溃疡等作用。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功能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异喹啉生物碱及呋喃倍半萜及其内酯三大类。药理活性有抗菌、抗病毒、镇痛、抗炎、抗凝血酶以及保护消化系统、有兴奋心肌、加速回流循环、升压及发汗等作用。

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功能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脂肪油、胆固醇、蚁酸等成分。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对致病性皮肤真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含大量甲壳质。亦含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甾体类、糖类、油脂、挥发油及乙醇胺等。此外,尚含镁、铝、磷、锰、锌、铬、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药理作用有抗惊厥作用、镇静作用、解热、抗过敏、抗破伤风等作用。

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麻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症。主含蚯蚓素(溶血成分)、蚯蚓解热碱(解热成分)、蚯蚓毒素(有毒成分)氨基酸等。此外,并含有脂肪酸、类脂化合物、胆固醇、胆碱、维生素b、黄尿圜、胍及磷等。药理作用有溶栓和抗凝作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有抗心律失常、降压作用,作用于神经系统有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中风)、抗惊厥和镇静、解热作用,此外,还有平喘、抗癌、兴奋平滑肌等作用。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主含蝎毒、胆甾醇类、脂肪酸、无机化合物及无机盐;药理作用有抗癫痫、抗惊厥、镇痛作用;能够作用于副交感神经、促使乙酰胆碱的释放;还有降压、抗肿瘤等其他作用。

伸筋草:味苦、辛、温;入肝经。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含石松碱,棒石松宁碱等生物碱,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类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药理作用有降温、降血压作用、抑菌等作用。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功效: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用于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病毒、抗炎、保肝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科学合理,科学合理,马黛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为君。赤芍、丹参、川芎、红花活血散瘀;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使气旺而促血行;石菖蒲化痰开窍,祛其痰湿;全蝎、蜈蚣、秦艽祛风通络、解痉止痛,助君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共为臣药。地龙、伸筋草、蝉蜕舒络止痛,乌药理气止痛同为佐药,甘草通百脉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益气化痰之功。同时公开了一种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进行称取、烘干、制粉、混合和浓缩制膏的步骤,简单方便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按重量配比为:

马黛50份、党参6份、石菖蒲30份、丹参6份、赤芍6份、川芎6份、红花6份、秦艽6份、黄芪8份、乌药5份、蜈蚣0.8份、甘草4份、蝉蜕4份、地龙6份、全虫0.4份、伸筋草6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地龙为冻干后的地龙,是经过首先冷冻至-10℃以下,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30pa以下,加热升华;升华的温度应控制在45℃以下,解析阶段的温度控制在50℃以下,至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蝉蜕是经过将收集到的蝉蜕均匀摊铺在滤网或隔板上,采用雾化喷淋的方式对蝉蜕进行喷淋处理,使蝉蜕表面呈湿润状态,保持3-5分钟;喷淋完成后进行沥水处理,使蝉蜕表面无明显水珠,不滴水即可,然后送入低温环境下进行硬化处理,温度控制在0-5℃之间,硬化处理20分钟;再将硬化处理后的蝉蜕放入一密封容器中,在该密封容器内设置有旋转盘,蝉蜕均匀平铺设在旋转盘上,利用喷淋法在旋转盘旋转的同时对蝉蜕进行水喷淋处理,采用上下同时喷淋的方式进行,观察蝉蜕表面无泥砂杂质即可;旋转喷淋完成后,将容器打开,常温下放置10分钟,沥干表面水分,再进行烘干处理制成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丹参是经过首先新鲜丹参根土埋,塑料袋密封保湿;将鲜丹参根置阴凉通风处晾干;将鲜丹参根直接置日光下晒干;将鲜丹参根置60℃温度下烘干;将鲜丹参根堆,冷冻至-5℃至冻结,堆闷3天,晒干;取新挖出的鲜丹参,值冻干机中,冻结温度控制在-30℃,达到控制温度后,抽真空至干燥室压力50pa以下,然后加热促进升华;升华的温度控制在40℃以下;解析温度控制在45℃以下,至干制成的。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按照需要分别对党参、马黛、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原料进行称取;

(2)烘干:对药物所需的原料党参、马黛、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称取后进行烘干;

(3)制粉:对药物所需的原料党参、马黛、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烘干后进行研磨制粉;

(4)混合:对药物所需的原料党参、马黛、石菖蒲、丹参、赤芍、川芎、红花、秦艽、黄芪、乌药、蜈蚣、甘草、蝉蜕、地龙、全虫和伸筋草等研磨制粉后进行均匀混合;

(5)浓缩制膏:将混合后的粉料置入超声提取器中,加入70%乙醇提取有效成分,制得有效成分醇提液;静置48-72小时,制得醇沉上清液;滤过,回收乙醇,制得有效成分浓缩浸膏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浓缩制膏时在静置48-72小时的过程中,温度为常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粉时需要对药粉进行筛选,且筛选用的筛网为80目筛网。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科学合理,马黛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化痰通络为君。赤芍、丹参、川芎、红花活血散瘀;黄芪、党参益气健脾,使气旺而促血行;石菖蒲化痰开窍,祛其痰湿;全蝎、蜈蚣、秦艽祛风通络、解痉止痛,助君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共为臣药。地龙、伸筋草、蝉蜕舒络止痛,乌药理气止痛同为佐药,甘草通百脉以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益气化痰之功,同时公开了一种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进行称取、烘干、制粉、混合和浓缩制膏的步骤,简单方便科学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