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9486阅读:712来源:国知局
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昏迷后神志不清的患者,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作为牙垫,避免雅观禁闭压迫气管导管;便于口腔护理,还有利于口咽部分分泌物被吸出。

现有的口咽通气管,结构大都如图2所示,包括翼缘,设于翼缘上的一根通气管道,通气管道包括直管及与直管连接的弧形弯管,置管成功后,直管为近端,靠近人口,作为牙垫部分,弧形弯管为远端,伸入咽部,其弧度与口咽弧度相匹配。这种结构的口咽通气管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只设置一根通气管道,进气与排气均是通过这根通气管道,进而影响氧气的吸收量,需要高流量的氧气才能提高血氧,造成氧气资源的浪费,同时口咽通气管上没有设置固定措施,患者不自主呕吐、咳嗽、可喷嚏等异常情况下时,极易造成通气管道的脱落,进而引起医疗事故,此外口咽通气管上没有设置相关辅助呼吸装置,若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时,需要更换呼吸面罩或喉罩等呼吸设施,操作麻烦费时,且呼吸面罩压迫面积大、而喉罩对口周副损伤严重;其二,为了便于插入通气管道,通气管道的材质过硬,大多为塑料制品,易造成副损伤,也在高温情况极易变形,使腔道变窄,不利通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本口咽通气管将进、出气管分开设置成一小、一大的双管模式,结合封闭气囊,大大提高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杜绝氧气资源的浪费,还设置可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长带和固定短带,防止管道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且封闭气囊结合辅助呼吸设备,可对无法自主呼吸患者进行复苏,压迫面积小、对口周无副损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

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包括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的端口可与呼吸气囊连接,所述双腔管道包括连接在一起形成连体式的一氧气进管、一口咽排气管,所述口咽排气管的直径比所述氧气进管的直径大,所述口咽排气管、氧气进管均包括作为牙垫部分的直管、与口咽弧度相吻合的弧形管,所述口咽排气管、氧气进管的直管上设有一可沿其上下移动的罩体孔,所述罩体孔作用于鼻孔和嘴巴圆周,所述罩体孔的四周连接有一封闭气囊,所述封闭气囊上设有一气囊阀,所述封闭气囊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长带、固定短带,且所述固定长带、固定短带上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固定装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双腔管道对人体无毒无害,且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所述口咽排气管、氧气进管均是由医用硅胶制成的。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固定长带与固定短带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保证连接稳固,进一步防止管道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所述固定长带上开设有若干个扣孔,所述固定短带上设有可与扣孔配合连接、且数量相同的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口咽通气管将进、出气管分开设置成一小、一大的双管模式,改变现有一根通气管道的结构,结合封闭气囊,大大提高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杜绝氧气资源的浪费,还设置可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长带和固定短带,,防止管道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且封闭气囊结合辅助呼吸设备,可对无法自主呼吸患者进行复苏,压迫面积小、对口周无副损伤。

2、口咽排气管、氧气进管均是由医用硅胶制成的,一方面保证通气管对人体无毒无害,另一方面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

3、固定长带与固定短带通过扣孔、卡扣配合连接,便于固定长带与固定短带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保证连接稳固,进一步防止管道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口咽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双腔管道,1-1、氧气进管,1-2、口咽排气管,2、罩体孔,3、封闭气囊,4、气囊阀,5、固定长带,6、固定短带,7、扣孔,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提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包括双腔管道1,所述双腔管道1的端口可与呼吸气囊连接,所述双腔管道1包括连接在一起形成连体式的一氧气进管1-1、一口咽排气管1-2,所述氧气进管1-1连接高压氧气输送管、使氧气直达咽部气管,所述口咽排气管1-2排除肺部呼气,所述口咽排气管1-2的直径比所述氧气进管1-1的直径大,所述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均包括作为牙垫部分的直管、与口咽弧度相吻合的弧形管,所述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2的直管上设有一可沿其上下移动的罩体孔2,所述罩体孔2作用于鼻孔和嘴巴圆周,所述罩体孔2的四周连接有一封闭气囊3,所述封闭气囊3上设有一气囊阀4,所述封闭气囊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长带5、固定短带6,且所述固定长带5、固定短带6上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固定装置。

所述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均是由医用硅胶制成的,医用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保证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对人体无毒无害,且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

所述固定长带5上开设有若干个扣孔7,所述固定短带6上设有可与扣孔7配合连接、且数量相同的卡扣8,本实施例设置5个扣孔7和5个卡扣8,卡扣7与扣孔8便于连接、且连接稳固,从而便于固定长带5与固定短带6之间的固定连接,且保证连接稳固,进一步防止口咽通气管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使用时:打开气囊阀4给以封闭气囊3一定的气体,当封闭气囊3达到一定的压力时,把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的弧形部沿舌面扣入咽部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罩体孔2在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直管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口咽排气管1-2、氧气进管1-1的弧形部插入患者口咽部的深度,将固定长带5绕过颈部与固定短带6会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扣孔7和卡扣8配合连接,进而将口咽通气管固定,若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时,可将双腔管道1的端口与呼吸气囊连接进而使患者复苏,无需更换呼吸面罩或喉罩,操作简便。本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全身麻醉较浅情况下的患者使用。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封闭气囊的口咽通气管,包括双腔管道,所述双腔管道的端口可与呼吸气囊连接,所述双腔管道包括连体式的氧气进管、口咽排气管,所述口咽排气管的直径比所述氧气进管的直径大,所述口咽排气管、氧气进管的直管上设有一可沿其上下移动的罩体孔,所述罩体孔的四周连接有一封闭气囊,所述封闭气囊上设有一气囊阀,所述封闭气囊的两侧设有可配合稳固连接的固定长带、固定短带。本口咽通气管将进、出气管分开设置成双管模式,结合封闭气囊,大大提高患者对氧气的吸收量,杜绝氧气资源的浪费,还可防止管道的脱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且封闭气囊结合辅助呼吸设备,可对无法自主呼吸患者进行复苏,压迫面积小、对口周无副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庞冬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07.07
技术公布日:2017.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