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痹灵仙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0965发布日期:2019-01-22 18:5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痹灵仙丸。



背景技术:

风湿病的全新概念是指所有病在关节、骨头、软骨、滑囊、肌腱以及肌肉和皮肤,表现为疼痛的一组病症群,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坏死性血管炎和其它血管病、干燥综合症、重叠综合症、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红斑、复发性多软骨炎。与脊柱炎有关的关节炎如强制性脊柱炎。变性性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风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常见病,发病率占人口的12-20%,部分是目前世界医学尚未攻克的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其80%与eb(epstein-barrvirus;ebv)病毒感染有关,俗称四大绝症之一,它会使人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技术的药物只能改善症状,难以根治,且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有可能引发它疾病。

目前,对风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西药治疗方法,例如: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西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生缓解风湿病痛,但是现有技术示出的中药在治疗风湿病的过程中均存在一些副作用,且不达到根除风湿病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痹灵仙丸,以解决现有技术示出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

可选择的所述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9-15份、姜黄9-15份、乳香7-13份、没药7-13份、白芍12-18份、元胡7-13份、三七3-9份、穿山龙12-18份、木香7-13份、红花7-13份、郁金9-15份、独活12-18份、牛膝9-15份、秦艽9-15份、桂枝7-13份、血竭1-6份、马钱子1-6份。

可选择的,所述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10-14份、姜黄10-14份、乳香8-12份、没药8-12份、白芍13-17份、元胡8-12份、三七4-8份、穿山龙13-17份、木香8-12份、红花8-12份、郁金10-14份、独活13-17份、牛膝10-14份、秦艽10-14份、桂枝8-12份、血竭2-5份、马钱子2-5份。

可选择的,所述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11-13份、姜黄11-13份、乳香9-11份、没药9-11份、白芍13-16份、元胡9-11份、三七5-7份、穿山龙14-16份、木香9-11份、红花9-11份、郁金11-13份、独活14-16份、牛膝11-13份、秦艽11-13份、桂枝9-11份、血竭3-5份、马钱子3-5份。

可选择的,所述骨痹灵仙丸,其特征在于,包括:灵仙12份、姜黄12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白芍15份、元胡10份、三七6份、穿山龙15份、木香10份、红花10份、郁金12份、独活15份、牛膝12份、秦艽12份、桂枝10份、血竭3份、马钱子3份。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其中,灵仙姜黄:通络止痛,祛风除湿,能通经止痛,行气破瘀。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乳香:性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瘀阻气滞的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腹痛;没药: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活血化瘀药;白芍元胡: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元胡味辛、苦,性温。有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的功能。两药合用具有;养血调经,活血散瘀,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红花:活血通经,散淤止痛,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虐疾;痈肿;木香郁金:行气止痛;调中导滞,行气解郁,凉血破瘀。主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独活牛膝功能: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头痛齿痛;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牛膝-原植物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秦艽:功能: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主治: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桂枝:主治: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血竭:功能: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马钱子: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可以达到以下的功效:

1、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

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痛及痈疽肿痛。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

实施例1:

患者王某,男,11岁,回族,学生;

病症:间歇性发热五年,加重一月。

初诊病史:

患者五年前不明原因突然发热,先后在自治区附属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诊治,诊断为“反复性亚急性败血症”,给予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热呈间歇时轻时重,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患者既往无传染性疾病及家族性遗传病史,亦无药物过敏史。平时无不良嗜好。

检查:(望诊:如面部、眼部、舌、尿诊、汗液及粪便等;切诊:如脉诊、触诊等;一般检查: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专科检查)。

患者面色苍白无光,精神倦怠,多汗,舌淡苔白,不思饮食,脉浮,体温:34.5℃—40℃之间,血压:110/64mmhg,心率:73次/min,呼吸:20次/min,脉搏:79次/min。

诊断:回族医诊断:禀性衰败有热。

西医诊断:反复性亚急性败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补气养血、调和营卫、通络。

处方(方药或外治、使用方法疗程、使用注意、饮食起居等医嘱):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15g(《回回药方》称其为“干祖伐”)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上方十二天,每日两袋、早晚一袋、一袋三克剂,冷水煎服,嘱患者注意避风保暖,注意休息。

复诊(时、症、征、诊、法、治、嘱):

患者数日后复诊,患者自服药以后发热次数较前减少,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好转,自觉双下肢酸困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另查血像有所回复,另给予:针灸、中频理疗、熏蒸疗法以及中药外敷,病情大有好转。

实施例2:

患者张某,男,53岁,回族。

病症:左脚拇指关节疼痛6天。

初诊病史:(现病史、既往史、经育史、家族史、过敏史、饮食习惯)。

患者有关节游走性疼痛病史5年,右手腕关节疼痛1年,未做任何检查和治疗,近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拇指关节疼痛,渐进性加重,不能提重行走,患者平素无不良嗜好,既往无任何传染病以及家族性遗传病,亦无药物过敏史,平时爱喝八宝茶喜食羊肉。

检查:(望诊:如面部、眼部、舌、尿诊、汗液及粪便等;切诊:如脉诊、触诊等;一般检查:如体温,血压,心率,呼吸;专科检查)。

患者面色潮红,口苦胃纳少,苔厚腻,脉滑,体温:36.5℃,血压:140/90mmhg,心率,呼吸正常,左侧拇指关节有压痛,

专科检查:尿酸为:515mmhl/l.

诊断:

回族医诊断:禀性衰败有湿。

西医诊断:痛风。

治法:除湿通络止痛。

处方(方药或外治、使用方法疗程、使用注意、饮食起居等医嘱):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15g(《回回药方》称其为“干祖伐”)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上方十二天,每日两袋、早晚一袋、一袋三克剂,冷水煎服,嘱患者注意避风保暖,注意休息。

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暖,并将:回回药膏外敷于患处。(《回回药膏》的组成为:祖师麻30g曼陀罗60g虎杖30g川乌30g共为细末,用凡士林调为糊状即可。)

复诊(时、症、征、诊、法、治、嘱):

患者服药12天后复诊,见患者左脚拇指疼痛稍有好转,舌质红,苔厚腻,脉滑,诊治宗前,于前继服用6天,另嘱患者做中药薰疗,以及,理疗一个疗程,日后戒烟戒酒。

患者经过内服中药,外敷回回药膏合并中药薰疗,以及,理疗而痊愈。

药理作用:

痛风病西医认为主要是代谢性疾病,因尿酸堆积于体内而致。中回药症属痹症,该患者为寒湿之邪客体而致脉络瘀阻,故给以除湿、通络、止痛以治疗。

实施例3:

患者袁某,男,42岁,回族,农民。

病症:四肢关节疼痛、全身酸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年。

病史:3年前患者首次出现发热,咽痛,全身酸痛,奔走多家医院治疗后诸症缓解,前一周又出现畏寒肢冷,全身酸痛,头晕乏力,口干畏光畏寒,患者继服强的松但效果不显而于今日就诊。患者既往无任何传染性疾病,亦无家族性遗传病,无药物过敏史,平素喜食牛羊肉,以及回族特色小吃,无不良嗜好。

检查:舌淡好,苔白,脉细缓,未见有关节红肿疼痛现象,体温:39℃,血压:128/80mmhg,呼吸:23次/min,脉搏:88次/min。

诊断:西医诊断:结缔组织病。中医诊断:痹症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方药或外治、使用方法疗程、使用注意、饮食起居等医嘱):

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15g(《回回药方》称其为“干祖伐”)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上方十二天,每日两袋、早晚一袋、一袋三克剂,冷水煎服,嘱患者注意避风保暖,注意休息。

嘱患者将曼陀罗30g虎杖30g桑枝30g艾叶30g水煎取其汁,外洗患部,早晚各一次。

复诊:患者一周后前来复诊自诉服药后诸症消退复查血常规均转为正常,但仍感口苦、口干、舌红、苔薄,脉弦细,继服上药五付以巩固疗效。外洗继续1-2个疗程。

病症大有改善。

药理作用:痹症日久,有三种病例变化,一是痹之不愈,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见肌肤症状。二是痹之气血耗伤,而气血运行不畅,三是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出现脏腑痹,此证属于二也,只要病机明确,即可受到显著疗效。回医认为,禀赋衰败有热、干,与禀性衰败有湿、寒是两种不同的痹症,当分不同的处方以及用药,辩证恰当,用药科学,则显效。

实施例4:患者肖某,男,63岁,回族,农民。

病症:双手指关节肿痛半年,加重2周。

初诊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到区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消炎药,布洛芬等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2周双手关节疼痛,夜间尤甚,晨起活动受限,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患者平时无不良嗜好,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平时喜欢吃回族特色小吃,喜饮八宝茶。

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体温:36℃,血压:110/70mmhg,心率:76次/min,呼吸:23次/min,脉搏:80次/min.

诊断: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

处方(方药或外治、使用方法疗程、使用注意、饮食起居等医嘱):

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15g(《回回药方》称其为“干祖伐”)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上方十二天,每日两袋、早晚一袋、一袋三克剂,冷水煎服,嘱患者注意避风保暖,注意休息。

并将:曼陀罗30g柽柳12g桑枝30g老瓜头30g(民间药)水煎取其汁外洗患部。

复诊患者四日后前来复诊,自诉服药后双手关节疼痛减轻,晨僵活动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治同前,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6付,先水煎外薰后取其汁外洗,早晚各一次。

病状好转。

药理作用:

本例早期多祛风散寒除湿,而后以温肾补气活血调理,在于增强正气,以祛外邪,改善局部病理环境,方药内外结合,使药疗效直达病灶,加之该患者配合回医民间熏、洗疗法,故收效良好。

实施例4:患者吴某,男,43岁,回族,农民。

病症:右膝关节肿痛5天,活动受限。

初诊病史:患者系有右膝关节病史2年,二周前复感外邪而致咽部肿痛,渐见右膝关节红肿,痛不可及,屈伸不利,发热。患者平素无不良爱好,无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无过敏史,患者平素喜食牛羊肉及回族特色饮食。

检查:患者面微红,舌红,苔黄,脉弦略数。右膝关节红肿,触之发热,无波动感,屈伸被动。体温:36℃,血压:135/80mmhg,心率:76次/min,呼吸:21次/min,脉搏:80次/min。

诊断:西医诊断:风湿热。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处方(方药或外治、使用方法疗程、使用注意、饮食起居等医嘱):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15g(《回回药方》称其为“干祖伐”)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上方十二天,每日两袋、早晚一袋、一袋三克剂,冷水煎服,嘱患者注意避风保暖,注意休息。

复诊患者于1999年5月18日复诊,患者服药以后关节疼痛缓解,屈伸度增大,稍有压痛,发热不明显,舌红,苔黄,脉弦,诊治宗前,今于上方中加:秦艽12g牛膝12g,继续服用四剂,外洗方宗前,

患者好转。

实施例5:

患者杨春男,70岁回族因双膝关节疼痛不适3年,加重1周。患者于入院前3年因劳动后感左膝关节疼痛不适,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间断口服药物(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保守治疗,病情反复。近1周,患者因剧烈活动后感双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加重,功能活动受限。x片示:关节骨质增生明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退行性变。西医诊断: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病症大有好转。

实施例6:

患者张某男53岁回族干部左脚拇指关节疼痛6天。患者有关节游走性疼痛病史5年,右手腕关节疼痛1年,未做任何检查和治疗,近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拇指关节疼痛,渐进性加重,不能提重行走,患者平素无不良嗜好,既往无任何传染病以及家族性遗传病,亦无药物过敏史,平时爱喝八宝茶喜食羊肉。西医诊断:痛风。

实施例7:

患者肖某,男,63岁,回族,农民,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到区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口服消炎药,布洛芬等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2周双手关节疼痛,夜间尤甚,晨起活动受限,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患者平时无不良嗜好,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平时喜欢吃回族特色小吃,喜饮八宝茶。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病症大有好转。

实施例8:

患者吴某,男,43岁,回族,农民,右膝关节肿痛5天,活动受限。患者系有右膝关节病史2年,二周前复感外邪而致咽部肿痛,渐见右膝关节红肿,痛不可及,屈伸不利,发热。患者平素无不良爱好,无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无过敏史,患者平素喜食牛羊肉及回族特色饮食。西医诊断;风湿症。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病症大有好转。

实施例9:

患者马吉,女,36岁回族,病症腰背部僵硬酸胀不适4年,加重4天。四年前干完活受凉后,出现双侧髋部、腰背部疼痛,活动后症状可减轻。自己未予重视,后症状逐渐加重,腰背部夜间疼痛明显,伴有晨起僵硬不适。随于当地诊所以“背肌筋膜炎”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后症状缓解。两年前疼痛症状、晨僵症状明显加重,伴双侧髋部僵硬酸胀疼痛。四处求医治疗,均无明显疗效。2012年3月g因胸腰椎活动受限来我院就诊。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病症大有好转。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示出一种骨痹灵仙丸,包括:灵仙、姜黄、乳香、没药、白芍、元胡、三七、穿山龙、木香、红花、郁金、独活、牛膝、秦艽、桂枝、血竭、马钱子。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骨痹灵仙丸可以达到以下的功效:

1、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

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痛及痈疽肿痛。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

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