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避光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医生的诊疗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注射器,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药液抽注的医疗用具,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通过推动针筒中的活塞芯杆实现药液的注射或者抽取。对于以下必须在避光条件下注射的药品,如维生素类、氟喹诺酮类、某些抗肿瘤药、血管活性药物等由于对光不稳定,容易发生药效的改变,变化后的药物对患者的身体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现有的注射器对药物避光一般采用包裹银箔或黑布的做法,由于需要对药液剂量进行观测,所以往往避光效果不佳,容易造成药效降低甚至失效的情况,而现有的避光注射器由于需要具有观察功能所以一般采用深棕色半透明的形式,对于一些需要电动泵进行缓慢推注的情况,这种注射器的避光效果便受到更大的影响。如果直接采用不透明的避光效果好的注射器,则无法实现药量的掌控,例如将一次性混合好的药液分多个时段多次陆续注入人体时,不透明的注射器也无法实现该功能,同时对于新医护人员往往技术不够娴熟,加之避光药物抽注不便,更容易出现芯杆歪斜造成进气或者药量抽注不准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避光注射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避光注射器避光效果差、避光药液在抽注过程中用量难以保证精准以及注射器抽注过程易晃动、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避光注射器,包括芯杆和针筒,针筒为不透明的黑色针筒,所述芯杆和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之间设有导向装置和计量限位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计量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外侧且固定于芯杆上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平行于芯杆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调整螺母,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的外侧对应调整螺母的位置设有限位元件,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上均设有量度标记。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限位元件为套筒,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的外侧设有弧形压板,所述套筒贯穿设置于弧形压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滑动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位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的外周,所述计量限位装置也作为导向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芯杆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推板、推杆和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为橡胶材质构件,所述圆锥台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和锥体,所述柱体位于锥体的上方,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圆锥台的圆周向外侧,且上下贯通的矩形槽以及设置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内侧,且与所述矩形槽滑动配合的凸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调整螺母包括第一调整螺母和第二调整螺母,所述第一调整螺母设置于第一螺杆上,且位于套筒的上方,所述第二调整螺母设置于第二螺杆上,且位于套筒的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不透明的黑色针筒外周设有自下而上顺次变大的基准刻度,所述量度标记包括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设置于第一螺杆上,且自下而上顺次变大,所述第二刻度设置于第二螺杆上,且自下而上顺次变小,所述基准刻度、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均为黄色刻度标线。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套环的纵向截面为矩形,所述套环的下底面与柱体的下底面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不透明的黑色针筒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筒体、与圆锥台的锥形面接触配合的收口部和针头连接部,所述针头连接部设有半透明观察区,所述半透明观察区为棕色或黑色。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推板包括圆形板和设置于圆形板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顶端相连的横杆,所述圆形板的直径小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结合外部的计量限位装置,实现避光注射器分次定量精准给药、抽注顺畅并稳定的作用,无需人工在抽注过程进行观察的繁琐操作,保证了药液的准确抽注,对于避光药物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药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医用避光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中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图。
图中:100、芯杆;110、推板;111、圆形板;112、横杆;120、推杆;130、圆锥台;131、柱体;132、锥体;133、矩形槽;200、针筒;210、筒体;220、收口部;230、针头连接部;231、半透明观察区;240、基准刻度;300、计量限位装置;310、弧形压板;320、第一螺杆;321、第一刻度;322、第一调整螺母;330、第二螺杆;331、第二刻度;332、第二调整螺母;340、套环;350、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医用避光注射器,包括芯杆100和针筒,针筒为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所述芯杆100和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之间设有导向装置和计量限位装置300。该医用避光注射器为一次性制品,适用于采用电动泵对避光药物进行抽注的过程中,还可用于一次性配备所需避光药液后分次对病人进行注射的情况,上述应用场合具有避光药物在注射器中存储时间较长的特点,要求避光注射器具有良好的避光效果。该注射器不仅采用全避光的针筒200以保证避光性,同时对于避光药液推入或者吸取的药量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也能通过计量限位装置300进行有效的限定,同时导向装置还可以使医护人员在抽注过程中保证芯杆100移动顺滑,避免药量掌控的偏差,也有效的避免了气体进入针筒200中。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结合外部的计量限位装置,实现避光注射器分次定量精准给药、抽注顺畅并稳定的作用,无需人工在抽注过程进行观察的繁琐操作,保证了药液的准确抽注,对于避光药物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药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6所示,计量限位装置300包括设置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外侧且固定于芯杆100上的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所述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均平行于芯杆100的中心轴设置,所述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上分别设有调整螺母,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的外侧对应调整螺母的位置设有限位元件,所述第一螺杆320和所述第二螺杆330上均设有量度标记。计量限位装置300通过设置于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上的调整螺母与限位元件共同作用实现限位效果,结合第一螺杆320和所述第二螺杆330上的量度标记,便于进行定量药液的吸取和推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5至图6所示,限位元件为套筒350,所述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的外侧设有弧形压板310,所述套筒350贯穿设置于弧形压板310上,且与所述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滑动配合。采用套筒350为限位元件,且套筒350设置于针筒200外侧的压板310上,套筒350的内壁与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之间形成滑动配合,保证芯杆100在针筒200中上下移动的正确顺畅,避免芯杆100出现歪斜或错位的情况,进而避免气体从错位后的缝隙中进入药液的情况,进而保证药液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螺杆320和所述第二螺杆330的下端设有套环340,所述套环340位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的外周,所述计量限位装置300也作为导向装置。套环340设置于针筒200的外圈,在芯杆100的抽注过程中随芯杆100上下移动,保证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相对位置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能与套筒350形成良好的限位效果,保证芯杆100运行顺畅。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4所示,芯杆100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推板110、推杆120和圆锥台130,所述圆锥台130为橡胶材质构件,所述圆锥台130包括一体成型的柱体131和锥体132,所述柱体131位于锥体132的上方,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圆锥台130的圆周向外侧,且上下贯通的矩形槽133以及设置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内侧,且与所述矩形槽133滑动配合的凸条211。在进行药液的抽注过程中,通过推动或者抽取推板110带动下方的推杆120以及圆锥台130沿针筒200上下移动,圆锥台130与针筒200的内壁之间形成良好的滑动配合。圆锥台130圆周向对称设置的矩形槽133通过与针筒200内侧设置的凸条211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芯杆100与针筒200内壁之间良好的导向作用,避免一些经验不充足的医护人员在使用注射器进行抽注药液过程中造成芯杆100歪斜进而将气体带入针筒200的现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4所示,调整螺母包括第一调整螺母322和第二调整螺母332,所述第一调整螺母322设置于第一螺杆320的上,且位于套筒350的上方,所述第二调整螺母332设置于第二螺杆330的上,且位于套筒350的下方。设置于第一螺杆320上的第一调整螺母322能够通过与第一螺杆320的螺纹连接实现在第一螺杆320上任意位置进行固定的动作,进而通过第一调整螺母322的下表面与套筒350的上表面接触实现芯杆100在针筒200中推注时的位置限定,实现定量推注避光药液的作用。设置于第二螺杆330上的第二调整螺母3322能够通过与第二螺杆330的螺纹连接实现在第二螺杆330上任意位置进行固定的动作,进而通过第二调整螺母332的上表面与套筒350的下表面接触实现芯杆100在针筒200中抽取时的位置限定,实现定量抽取避光药液到针筒200中的动作。通过第一调整螺母322和第二调整螺母332分别进行推出以及抽入药液的量的控制,能够避免医务人员抽注过程中药量掌握不精确,且避光药物不便于观察的问题,能够有效保证药量的精确度,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至图6所示,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外周设有自下而上顺次变大的基准刻度240,所述量度标记包括第一刻度321和第二刻度331,所述第一刻度321设置于第一螺杆320上,且自下而上顺次变大,所述第二刻度331设置于第二螺杆330上,且自下而上顺次变小,所述基准刻度240、第一刻度321和第二刻度331均为黄色刻度标线。针筒200外周的基准刻度240对应套环340的下端面进行读取,这是由于柱体131的下端面与针筒200外圈的套环340的下端面齐平,可以通过观察套环340的下端面进行柱体131位置下端面的确定,而柱体131下端面的位置即代表了针筒2中药液的上表面的位置,便于通过套环340的下端面与针筒200上的基准刻度240的对应实现注入或者抽取药液量的控制,同时也适用于医护人员对已经从药瓶中抽取的避光药液量的数值的校核,第一螺杆320上的第一刻度321对应第一调整螺母322进行设定,应用于对患者体内或者采用电动泵推注的情况。一次性配置定量药液并分阶段分多次对患者进行药液推注时,采用该注射器,可以每次对应调整第一调整螺母322在第一螺杆320上的位置,实现定量药液的推入。第一螺杆320上设置的第一刻度321为标记点或者刻划凹槽的形式,同时为了便于读取可以设计成黄色刻度标线的形式,主要标记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等整数倍的点值即可,用于推注定量避光药液,第一刻度321自下而上顺次变大,配合芯杆100从针筒200顶端向下推注的过程,便于实现推注过程中第一螺杆320上数值有小到大递增的趋势,便于核算推注用量。第二螺杆330下端设置的第二调整螺母332用于药液的抽取,例如需要抽取100毫升的药液,则将第二调整螺母332固定在第二刻度331上靠近下方100毫升的位置,当抽取到所需要的量的药液时,第二调整螺母332的上表面与套筒350的下底面接触,起到限位作用,抽取过程与推注过程相反,所以第二刻度331的刻度标识为从下向上顺次变小,同样的,也是主要标记100毫升、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等整数倍的点值即可。在针筒200中药液量达到最大值时,药液的上顶面与套环340的下表面重合,此时第二调整螺母332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套环340的下表面,为了避免第二调整螺母332与套筒350之间的干涉影响药液的吸取,故套筒350下表面高度应该高于基准刻度240的最大值,且最少高第二调整螺母332和套环340的高度之和。由于在第一调整螺母322作用时,推注的药液量为最大时,第一调整螺母322的下表面与套筒350的上表面重合,所以当芯杆100的圆锥台130与针筒200的收口部220的内壁完全接触时时,第一刻度321的最大值的标记点位于套筒350上表面处,由此自上而下,自大而小进行刻度值的标注即可,在设定量度标记时,当注射器的芯杆100推至最靠近针头连接部230时,所述第一刻度321的最大值位于套筒350的上表面处。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3至图4所示,套环340的纵向截面为矩形,所述套环340的下底面与柱体131的下底面重合。套环340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可以使套环340具有明确的下底面,而该下底面设置位于圆锥台130的柱体131的下底面重合的形式,便于通过套环340下底面对应针筒200的基准刻度240,从而读出抽取的药液的量的大小,实现对不透明针筒200能够直观读取数值的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5至图6所示,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包括自上而下顺次设置的筒体210、与圆锥台130的锥形面接触配合的收口部220和针头连接部230,所述针头连接部230设有半透明观察区231,所述半透明观察区231为棕色或黑色。针头连接部230设置的半透明观察区231便于对针筒200的针头端是否有气泡进行有效观察,便于医护人员将注射器在针头向上倒置的情况下将针筒200内的气体有效推出,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多药液的浪费,半透明观察区231设置为棕色或者黑色一方面保证了观察效果,同时还对避光药液有一定的避光效果,最大限度的保证药液不受到光线的照射,进而保证药效的安全稳定。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2和图4所示,推板110包括圆形板111和设置于圆形板111两侧,且分别与第一螺杆320和第二螺杆330顶端相连的横杆112,所述圆形板111的直径小与不透明的黑色针筒200的直径。圆形板111为圆形,且其直径小于针筒200的直径,因为在注射器打开后横向放置过程中,将圆形板111的尺寸设计成小于针筒200直径可以有效避免针头连接部230与放置平台直接的接触,保证注射器的无菌性,由于圆形板111两侧通过推杆120分别和第一螺杆320及第二螺杆330相连,所以一方面能保证圆形板111能被顺利拉出,同时还能使圆形板111、横杆112与第一螺杆320、第二螺杆330及套环340之间形成稳定的整体,保证芯杆100抽注过程中沿套筒350运行的平稳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不透明的黑色针筒,结合外部的计量限位装置,实现避光注射器分次定量精准给药、抽注顺畅并稳定的作用,无需人工在抽注过程进行观察的繁琐操作,保证了药液的准确抽注,对于避光药物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药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