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理内分泌、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5509发布日期:2019-02-01 19:2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涉及一种调理内分泌、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很多女性在生理期前后,常出现下腹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甚至情绪也会变得异常烦躁,这就是痛经的典型症状表现。痛经不仅对身体有危害,痛经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女性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对身体健康也会带来很大伤害。

痛经引发的危害:

衰老:女性气血失调,体内自由基异常活跃,其衰老年龄比正常女性总体提前5年。尤其是经期痛经女性总是面色灰暗、皮肤干燥,容易形成色斑、痤疮等面部问题的隐形祸首。

影响工作和学习: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乏力,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不孕:如果是继发性痛经,很有可能是一些妇科疾病引起的,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慢性宫颈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引起不孕。因此,如果女性有痛经的情况,不可小视,应该及时去检查,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养。

影响夫妻生活:痛经只是子宫异常最明显的外在表现。子宫异常还会使阴道内表层细胞数和分泌液逐渐减少,引起阴道萎缩、干燥不适,产生痛苦的性生活不悦感。60%的痛经女性,婚后易出现性欲底下、性能力差、性生活后盆腔酸涨感、子宫炎等症状,这直接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

痛经不只是给女性身体带来疼痛那么简单,而且经期带来的疼痛也使女性心情心态都受其波动,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理内分泌、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可调理内分泌平衡,有效缓解和治疗经期疼痛。

其特征在于原料中含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三七、麻黄、陈皮、炒枣仁、姜、红糖。

配方按以下重量份计:

当归3-5份、熟地黄6-8份、白芍5-7份、川芎3-5份、三七1-3份、麻黄1-3份、陈皮1-2份、炒枣仁1-2份、姜3-5份、红糖2-3份。姜为老姜,切需晒干切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1)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

2)长期饮用,起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不仅具有调气行血、畅通血脉、而且还能美容。

3)调理人体的内分泌平衡。

4)有效缓解和治疗痛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当归3份、熟地黄6份、白芍5份、川芎3份、三七3份、麻黄3份、陈皮2份、炒枣仁2份、姜5份、红糖3份。姜为老姜,切需晒干切片。

各原料的作用如下:

当归:性味甘辛,微苦,有浓郁香气,外呈黄棕色。当归的养生功效历来受到医学的关注,它主要的作用是补血活血,调理月经,止痛化瘀,润肠通道。还可以根据子宫的状态对子宫进行双向调节的作用,减轻子宫不正产状态带来的经痛。当归有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并能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有补精益髓之功。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白芍:性凉、味苦、微寒,具有平肝止痛、补血柔肝、敛阴收汗等功效;此外,白芍还常常被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泻痢腹痛、胸腹胁肋疼痛等;白芍宜食,多吃白芍能够改善女性体内的寒气,避免月经疼痛,也能够减缓胆囊炎、胆结石等的疼痛,四肢拘挛疼痛、不安腿综合症等病症患者更适宜食用

川芎:内服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川芎能够使凝聚的血小板迅速解聚海金砂: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陈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

炒枣仁:炒枣仁具有滋养肝肾,宁心安神,益精敛汗的作用,具有多种治疗作用

治脚气的中药配方:治脚气的中药配方性温,具有解表、发散的功效,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另外治脚气的中药配方有刺激性,能够刺激毛囊,治脚气的中药配方对于毛囊激活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促进表皮微循环也有效果。

红糖:其中所含有的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和多糖类能量物质,可加速皮肤细胞的代谢,为细胞提供能量;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本发明所用原料为纯天然中药材,绿色健康安全,简易方便,熬制,不含添加剂,能调理人体的内分泌平衡体系,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痛经。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只是原料具体的配比不同,原料配比具体如下:

当归5份、熟地黄8份、白芍7份、川芎5份、三七3份、麻黄1份、陈皮12份、炒枣仁1份、姜3份、红糖2份。姜为老姜,切需晒干切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原料种类完全相同,只是原料具体的配比不同,原料配比具体如下:

当归4份、熟地黄7份、白芍6份、川芎4份、三七2份、麻黄2份、陈皮1份、炒枣仁1份、姜4份、红糖2份。姜为老姜,切需晒干切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涉及一种调理内分泌、治疗痛经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计:当归3‑5份、熟地黄6‑8份、白芍5‑7份、川芎3‑5份、三七1‑3份、麻黄1‑3份、陈皮1‑2份、炒枣仁1‑2份、姜3‑5份、红糖2‑3份。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能调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平衡,有效的缓解和治疗痛经。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永
技术研发日:2017.07.24
技术公布日:2019.0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