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美容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58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T型美容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美容器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t型美容棒。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等原因,很容易导致人们的皮肤僵硬,产生疲劳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护肤保健产品,电动按摩美容棒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例如,有公告号为cn2040502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按摩美容棒,其按摩头(1)的构造大体是t型,如图1所示。其振动组件包括马达(41)、偏心元件(42),如图2所示。在马达(41)转动时,带动偏心元件(42)在a方向上产生转动,相应地也在a方向上产生振动。该偏心元件(42)作用到按摩头(1)上之后同样在a方向上产生转动,相应地也在按摩头(1)的b端部和c端部产生振动,并且振动主要集中在b端部和c端部。然而,作为按摩头(1)的主体部分的d棒部,却不能承载振动组件带来的振动,更何况,按摩头(1)的d棒部是按摩头(1)使用时跟人脸接触最多最频繁的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t型美容棒,通过特定的振动组件使按摩头的主体部分承载振动,从而使按摩头的振动分摊在按摩头的端部和按摩头的主体部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型美容棒,包括依次设置的按摩头、手柄、以及旋转开关,所述按摩头包括棒部和分别位于所述棒部两侧的端部,所述手柄内包括上下设置的振动组件和电池,所述振动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马达、偏心元件、弹性凸起、以及振动罩;

所述偏心元件套在所述马达的转轴上;

所述弹性凸起设于所述偏心元件上,并且位于所述偏心元件和所述振动罩之间,并且凸起方向和所述偏心元件转动的方向垂直,并且凸起方向指向所述按摩头的棒部;

所述振动罩覆盖在所述偏心元件的表面,并且设有供所述弹性凸起在随所述偏心元件转动并且处于伸出状态时嵌入的多个呈圆周阵列的凹槽;

其中,所述偏心元件的转动可以使所述弹性凸起周期性地嵌入所述凹槽内,并且在所述弹性凸起的凸起方向上产生振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凸起包括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弹性凸起沿所述偏心元件转动的方向的径向设于所述偏心元件上;

多个所述凹槽分别形成多个同心的圆周。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罩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杆,并且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按摩头;

其中,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弹性凸起的凸起方向平行。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振动罩的中心位置设有沿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振动罩的通孔和位于所述通孔内的十字连接件;

所述连杆连接所述十字连接件的中心位置,并且通过所述十字连接件设于所述振动罩的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十字连接件用于将产生在所述偏心元件上的振动集中到所述连杆的延伸方向。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之间设有一段圆弧滑轨,多段所述圆弧滑轨围成所述弹性凸起在随所述偏心元件转动时形成的圆周路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手柄内还包括位于所述振动组件和所述电池之间的弹簧和柔性套环;

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马达的底部,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在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外侧;

所述柔性套环套在所述弹簧的外侧,并且套在所述弹簧和所述电池的连接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套环粘在所述电池的正极端面,并且和所述马达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型美容棒,改变了传统美容棒的振动原理。具体是,通过偏心元件保留了传统美容棒在工作时的周向振动,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弹性凸起、振动罩、以及凹槽等部件产生垂于上述周向的轴向振动,即在弹性凸起的凸起方向上的振动。从而使按摩头的主体部分承载振动,将按摩头的振动分摊在按摩头的端部和按摩头的主体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按摩头的立体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振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t型美容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罩的立体图。

图中:1、按摩头;2、手柄;3、旋转开关;4、振动组件;41、马达;42、偏心元件;43、弹性凸起;44、振动罩;45、凹槽;46、连杆;47、通孔;48、十字连接件;49、圆弧滑轨;5、电池;6、弹簧;7、柔性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t型美容棒包括依次设置的按摩头1、手柄2、以及旋转开关3,手柄2内包括上下设置的振动组件4和电池5,振动组件4包括依次设置的马达41、偏心元件42、弹性凸起43、以及振动罩44;偏心元件42套在马达41的转轴上;弹性凸起43设于偏心元件42上,并且位于偏心元件42和振动罩44之间,并且凸起方向和偏心元件42转动的方向垂直;振动罩44覆盖在偏心元件42的表面,并且设有供弹性凸起43在随偏心元件42转动并且处于伸出状态时嵌入的多个呈圆周阵列的凹槽45,图4示出了凹槽45;其中,偏心元件42的转动可以使弹性凸起43周期性地嵌入凹槽45内,并且在弹性凸起43的凸起方向上产生振动。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改变了传统美容棒的振动原理。目前,不论是现有的美容棒,还是现有的振动组件4,它们能够产生的振动基本都是周向的。因为,目前产生振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在马达41的转轴上的偏心元件42在绕转轴转动时产生振动。如图2所示,偏心元件42在a方向上产生转动,相应地也在a方向上产生振动,相应地扩散到按摩头1上集中在b端部和c端部。而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组件4,保留了传统的周向振动,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弹性凸起43、振动罩44、以及凹槽45等部件产生垂于上述周向的轴向振动。因为,弹性凸起43在随偏心元件42转动时可以周期性地嵌入凹槽45内并且产生振动,并且通过振动罩44将振动传递到按摩头1,从而使按摩头1的d棒部承载在弹性凸起43的凸起方向上的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弹性凸起43包括多个,并且多个弹性凸起43沿偏心元件42转动的方向的径向设于偏心元件42上;多个凹槽45分别形成多个同心的圆周。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产生在振动罩44上的振动均匀。图中仅示出了2个弹性凸起43和2个同心的圆周,2个圆周分别是2个弹性凸起43转动时的路径,相应的也可以使3个、4个甚至更多。将多个弹性凸起43沿径向排列可以倍增振动的强度,因为,多个弹性凸起43在嵌入凹槽45时是同步的,因此在振动的强度方面也是倍增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圆周上的凹槽45在径向上错开,可以倍增振动的频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振动罩44设置成可以产生相对转动的多个同心圆环,由凹槽45形成的多个圆周分别位于多个圆环上。这样,通过转动同心圆环调节圆周的位置,不但可以调节振动的强度而且可以调节振动的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振动罩44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杆46,并且通过连杆46连接按摩头1;其中,连杆46的延伸方向和弹性凸起43的凸起方向平行。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振动罩44上的振动传递到按摩头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振动罩44的中心位置设有沿连杆46的延伸方向贯穿振动罩44的通孔47和位于通孔47内的十字连接件48;连杆46连接十字连接件48的中心位置,并且通过十字连接件48设于振动罩44的中心位置;其中,十字连接件48用于将产生在偏心元件42上的振动集中到连杆46的延伸方向。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助于将振动罩44上的振动传递到按摩头1上。这里的通孔47是配合十字连接件48存在的,通孔47有助于振动罩44上的振动传递到十字连接件48,从而有助于传递到按摩头1。相较于实心的振动罩44更加能集中振动并且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凹槽45之间设有一段圆弧滑轨49,多段圆弧滑轨49围成弹性凸起43在随偏心元件42转动时形成的圆周路径。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弹性凸起43在嵌入凹槽45和离开凹槽45时的阻力,有助于偏心元件42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手柄2内还包括位于振动组件4和电池5之间的弹簧6和柔性套环7;弹簧6的一端连接马达41的底部,弹簧6的另一端套在电池5的正极的外侧;柔性套环7套在弹簧6的外侧,并且套在弹簧6和电池5的连接处。

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使美容棒更加稳定地工作。因为现有的美容棒,其马达41底部的弹簧6是直接套在电池5的正极的。如果是常规的电性连接,这样设置没有问题。但是这里的马达41连接偏心元件42,因此在工作时会振动,相应的连接在马达41的底部的弹簧6容易从电池5的正极脱离。这里,柔性套环7正是基于上述的特定情况而存在的。因为电池5的正极是凸出的,柔性套环7可以套在电池5的正极,使弹簧6和电池5之间的连接处保持稳定。并且,将柔性套环7套在弹簧6的外侧,还可以防止弹簧6扭曲接触手柄2而导致的短路。因为,美容棒的通电回路是依赖于手柄2的,如果因为弹簧6扭曲接触到手柄2,会破坏原来的通电回路,甚至导致电池5被短路。因此,这里的柔性套环7也基于美容棒本身的构造而存在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套环7粘在电池5的正极端面,并且和马达41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