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577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按摩椅,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142043938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按摩椅头靠,包括安装在按摩椅上的固定钢管,固定钢管呈u形结构,固定钢管的两边分别安装有中部挡板和夹肩挡板,中部挡板上安装有对太阳穴按摩的中部伸缩气囊,夹肩挡板上安装有对两肩俞府穴按摩的夹肩伸缩气囊,固定钢管后方伸入分别连接在中部伸缩气囊和夹肩伸缩气囊的气管。结构设计合理,同时对太阳穴和俞府穴按摩,使用更舒适。但该实用新型在所述按摩椅头靠上未设置头部按摩装置,不能实现头部按摩。因此亟待改进。

专利号为zl20142073452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按摩椅,该按摩椅不仅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仿真人按摩,还在人体头部、颈部、手前臂下面、大腿外侧、小腿后面和腹部都安装了机械按摩装置,还在人体整个脊柱、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神阙和关元等穴位处安装了加热装置,能达到一定的治病、防病和保健的功能。但该实用新型在头部按摩装置7上未设置太阳穴按摩装置,不能实现太阳穴按摩。因此亟待改进。

专利号为zl20162090113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配置在按摩椅上的头靠,按摩太阳穴的u字形结构头靠,头靠主体上设计有按摩结构,并设有支撑头部后脑勺部分的固定布。固定布位置正面设计在头部后方,固定布宽度为8-15mm,正好紧贴并支撑在后脑勺凸出的部分,对头部起到定位作用,但不影响按摩机构对颈椎部分的按摩,反面紧贴按摩椅靠背上。u字形结构头靠对头部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定位支撑,固定布支撑头部向下的自然重量,固定布配合u字形结构头靠并精准定位太阳穴按摩位置,避免悬空错位,增强舒适性,使按摩结构对头部太阳穴精准地按摩。但该实用新型在所述头靠上未设置头部按摩装置,不能实现头部按摩。因此亟待改进。

专利号为zl97211727.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曲轴老板式按摩椅,主要是由支架[1]、扇形仰角架[2]、靠背[14]、按摩部件、传动机构[4]所构成。特征在于:在支架[1]上针对人体穴位设立腰背部按摩部件[7]、肩部按摩部件[8]、头后部按摩部件[9]、头上部按摩部件[11]、眼部按摩部件[13]及腹部按摩部件[17],这些部件通过双曲轴[6]实现平面同步旋转按摩运动。优点是:各部穴位同时按摩,所用频率与人体频率相近、省时间、效果快、无乏味感、操作方便,并可办公与按摩两用。但该实用新型一方面在头后部按摩部件[9]或者头上部按摩部件[11]上未设置太阳穴按摩装置,不能实现太阳穴按摩;另一方面,对头后部和头上部按摩分别采用两套按摩装置即头后部按摩部件[9]和头上部按摩部件[11],结构复杂,经济性较差。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按摩椅和按摩椅头靠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包括按摩椅本体,所述按摩椅本体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背部按摩装置,所述背部按摩装置上方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装有头部按摩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头部按摩装置包括u型支座,所述u型支座的中部装有弧形导轨,所述u型支座两端内侧处分别设有左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和右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内装有左太阳穴按摩机构,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内装有右太阳穴按摩机构,所述弧形导轨内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装有头部滑轮按摩机构,所述弧形导轨与u型支座的连接处装有角度可调式自锁铰链。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机构包括左太阳穴按摩电机、左太阳穴按摩滚轮和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套装在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上,所述左太阳穴按摩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机构包括右太阳穴按摩电机、右太阳穴按摩滚轮和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套装在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上,所述右太阳穴按摩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上套装有左太阳穴按摩滚轮棉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上套装有右太阳穴按摩滚轮棉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头部滑轮按摩机构包括并排同轴布置的第一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和第二头部滑轮按摩组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包括头部按摩第一电机、头部按摩第一滑轮和头部第一按摩轮,所述头部按摩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头部按摩第一滑轮和头部第一按摩轮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包括头部按摩第二电机、头部按摩第二滑轮和头部第二按摩轮,所述头部按摩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头部按摩第二滑轮和头部第二按摩轮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头部第一按摩轮上套装有头部第一按摩轮棉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头部第二按摩轮上套装有头部第二按摩轮棉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背部按摩装置包括第一背部按摩组件、第二背部按摩组件、第三背部按摩组件和第四背部按摩组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所述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两端与所述靠背两端相连接,所述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和背部按摩第二转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所述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两端与所述靠背两端相连接,所述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四转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与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之间装有背部按摩第一电机,所述背部按摩第一电机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和背部按摩第二转轮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四转轮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所述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两端与所述靠背两端相连接,所述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五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六转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与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之间装有背部按摩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四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所述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两端与所述靠背两端相连接,所述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七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八转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与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之间装有背部按摩第二电机,所述背部按摩第二电机设有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按摩第五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六转轮相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按摩第七转轮和背部按摩第八转轮相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通过设置可以同时进行头部按摩和太阳穴按摩的头部按摩装置,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按摩椅和按摩椅头靠只能单独进行头部按摩或者太阳穴按摩的技术缺陷;另一方面将现有的分别对头后部和头上部按摩的两套按摩装置即头后部按摩部件和头上部按摩部件进一步改进为一套头部按摩装置,解决了现有两套头部按摩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经济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广泛使用及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作为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头部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太阳穴按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图3所示实施例的太阳穴按摩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头部按摩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按照本发明的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背部按摩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按摩椅本体;2靠背;3支撑杆;4头部按摩装置;5背部按摩装置;6u型支座;7弧形导轨;8左太阳穴按摩机构;9头部滑轮按摩机构;10右太阳穴按摩机构;11左太阳穴按摩电机;12左太阳穴按摩滚轮;13右太阳穴按摩电机;14右太阳穴按摩滚轮;15头部按摩第一电机;16头部按摩第一滑轮;17头部第一按摩轮;18头部按摩第二电机;19头部按摩第二滑轮;20头部第二按摩轮;21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22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3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4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25背部按摩第一转轮;26背部按摩第二转轮;27背部按摩第三转轮;28背部按摩第四转轮;29背部按摩第五转轮;30背部按摩第六转轮;31背部按摩第七转轮;32背部按摩第八转轮;33背部按摩第一电机;34背部按摩第二电机;35背部按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仅为一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所涉及的各个组成部件以及连接关系并不限于该实施例所描述的以下这一种实施方案,该优选方案中的各个组成部件的设置以及连接关系可以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并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图1-6详细描述所述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的技术方案:

带有头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包括按摩椅本体1,按摩椅本体1包括靠背2,靠背2上设置有背部按摩装置5,背部按摩装置5上方装有支撑杆3,支撑杆3上装有头部按摩装置4。头部按摩装置4包括u型支座6,u型支座6的中部装有弧形导轨7,u型支座6两端内侧处分别设有左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和右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内装有左太阳穴按摩机构8,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机构安装槽内装有右太阳穴按摩机构10,弧形导轨7内侧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装有头部滑轮按摩机构9,弧形导轨7与u型支座6的连接处装有角度可调式自锁铰链。左太阳穴按摩机构8包括左太阳穴按摩电机11、左太阳穴按摩滚轮12和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左太阳穴按摩滚轮12套装在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上,左太阳穴按摩电机11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太阳穴按摩滚轮轴相连接。右太阳穴按摩机构10包括右太阳穴按摩电机13、右太阳穴按摩滚轮14和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右太阳穴按摩滚轮14套装在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上,右太阳穴按摩电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右太阳穴按摩滚轮轴相连接。左太阳穴按摩滚轮12上套装有左太阳穴按摩滚轮棉环,右太阳穴按摩滚轮14上套装有右太阳穴按摩滚轮棉环。头部滑轮按摩机构9包括并排同轴布置的第一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和第二头部滑轮按摩组件。所述第一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包括头部按摩第一电机15、头部按摩第一滑轮16和头部第一按摩轮17,头部按摩第一电机15的输出端分别与头部按摩第一滑轮16和头部第一按摩轮17相连接。所述第二头部滑轮按摩组件包括头部按摩第二电机18、头部按摩第二滑轮19和头部第二按摩轮20,头部按摩第二电机18的输出端分别与头部按摩第二滑轮19和头部第二按摩轮20相连接。头部第一按摩轮17上套装有头部第一按摩轮棉环,头部第二按摩轮20上套装有头部第二按摩轮棉环。背部按摩装置5包括第一背部按摩组件、第二背部按摩组件、第三背部按摩组件和第四背部按摩组件。所述第一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21,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21两端与靠背2两端相连接,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21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一转轮25和背部按摩第二转轮26。所述第二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2,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2两端与靠背2两端相连接,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2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三转轮27和背部按摩第四转轮28。背部按摩第一转轮座21与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2之间装有背部按摩第一电机33,背部按摩第一电机33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分别与背部按摩第一转轮25和背部按摩第二转轮26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分别与背部按摩第三转轮27和背部按摩第四转轮28相连接。所述第三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3,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3两端与靠背2两端相连接,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3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五转轮29和背部按摩第六转轮30。背部按摩第二转轮座22与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3之间装有背部按摩弹簧35。所述第四背部按摩组件包括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24,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24两端与靠背2两端相连接,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24上并排设置有背部按摩第七转轮31和背部按摩第八转轮32。背部按摩第三转轮座23与背部按摩第四转轮座24之间装有背部按摩第二电机34,背部按摩第二电机34设有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三输出端分别与背部按摩第五转轮29和背部按摩第六转轮30相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分别与背部按摩第七转轮31和背部按摩第八转轮32相连接。

所述棉环为按摩缓冲件,可确保按摩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所述按摩椅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对于长时间坐着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所述按摩椅可令血液循环通畅,改善腰酸背痛及预防病症,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全身疲劳,改善姿势及锻炼健康身体。所述按摩椅的核心部件包括主板、机芯、导轨、机械手、电机和材质等。主板可以说是按摩椅的大脑,用来控制按摩椅程序、电源、气压气阀电机运作的载体,通过按摩椅的控制器传输命令,由主板接受并向椅子的按摩机构发出指令,从而进行按摩运动,是重要的组件之一。一个按摩椅的好坏,不但要看其外在的功能是否多,材质是否好,还要看他的按摩程序是否人性化,程序体验度是否高。按摩椅的机芯是搭配机械手以及控制机械手电机马达的装置,它可以自由的行走在导轨上,根据导轨长度对人体的背部及臀部进行机械手按摩。导轨是按摩椅的主体机构,搭配机芯机械手以及大部分内部主要零部件,是按摩椅的整体骨架。按摩椅的机械手,通过程序的设计,可以实现多种仿真人的按摩手法,通过按摩原理,实现按摩功效,起到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机械手按摩是按摩椅最为主要的按摩方式。电机俗称马达,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也是支撑机械手按摩功能运行的重要驱动力。一般按摩椅中存在以下几种电机:1)揉捏电机:驱动机械手揉捏手法;2)敲打电机:驱动机械手敲打手法;3)振动电机:使按摩机构产生振动效果;4)行走电机:驱动机械手导轨行走;5)脚底滚轮电机:驱动脚底滚轮运作;6)揉捏盘电机:驱动揉捏盘运作。按摩椅材质非常重要,优良的材质是按摩舒适度的关键,高档按摩椅一般采用按摩椅专用pu皮,采用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为基材,皮质必须超强耐磨,手感柔软细腻,并进行专业防水处理,透气性要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优选包括泰式拉筋技术、太空曲轨技术、零重力太空舱技术和足底滚轮刮痧技术在内的前沿技术。所述泰式拉筋技术是泰式拉筋在按摩椅中的应用,是传统按摩技术与科技的很好结合,通过腿肌拉伸、夹肩固定和腰部顶出,实现人体弧形拉伸,给筋骨最大幅度的拉伸,从而达到舒展筋骨、通络活血的目的。所述太空曲轨技术作为最新一代导轨技术,具有sl导轨和双l导轨两种,太空曲轨技术具有超长按摩行程,实现覆盖人体颈、肩、背、腰、臀及大腿全程按摩,避免了传统按摩椅只能按摩背部的局限性。所述零重力太空舱技术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对按摩椅各区间的按摩气囊进行科学分配,气囊全方位包裹全身,通过气囊收放产生气压脉冲对肩颈、腰、背、臀、腿及脚部进行舒适按摩。同时模拟宇宙空间零重力状态,让双腿高度高于躯干高度,躯干与双腿之间成127°角,使按摩者全身的重力均匀分布,让身体处在一种自然舒适的状态,释放身心压力。所述足底滚轮刮痧技术是通过按摩椅足底滚轮的前后交错,配合8个凸点指压,按摩范围遍及足底,配合气囊挤压按摩,实现足底360°全包裹滚轮刮痧按摩,避免代谢废物及毒素又使末梢循环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增加,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通过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