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转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243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转移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转移床,所述转移床可实现将病人在病床、手术床和检查设备之间换乘转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中需要住院的病人多数需要在病床、手术床和检查设备之间来回转移,以满足检查和治疗的需求。

常见的,医院都是使用手推的医疗床,当病人需要转移时,需要将病人从现有设备上转移下来,然后再转移到目的设备上,这种方式不仅耗费时间,尤其对于不能起身的病人或者患有严重骨骼疾病的病人来说更是不便,稍不注意就会使病人的病情再度恶化。

现在已近出现了带有移动床体的转移床,在所述移动床体上包覆有传输带,然而,此种转移床由于同时需要控制床板和传输带移动,现有的方案是设置两个动力源,一个用来控制床板的移动,一个用来控制传输带的移动,在动力源的布置位置方面已有多种方案,按照目前这些电机布置方案所生产出来的转移床内部空间分配不合理,给平时的保养以及检修会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转移床,该转移床内部的空间被合理分配,在保养和检修时,可以较快的看清各部件的布局,从而大大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转移床,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上层床体,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底座上,上层床体与升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床体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移动床体以及横移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移动床体包括床板安装架、床板、传输带和滚筒,所述床板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在床架上,床板固定安装在床板安装架上,滚筒可旋转地安装在床板安装架上,所述传输带包覆在床板、滚筒和床板安装架上,横移机构在横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床体,转动机构通过转动滚筒带动传输带旋转,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输出用于驱动移动床体移动的驱动力的第一动力源,横移机构还包括与移动床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移动床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输出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力的第二动力源,横移机构和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上层床体的两个纵向末端,在上层床体的纵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与移动床体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动力源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移动床体连接。

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横向动力传动机构、横向驱动齿轮、第一齿条、第一导轨、第一滑块、第二齿条、第二导轨、第二滑块、第三连接件和同步传递机构;所述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沿床架的横向延伸,并被固定在床架上;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所述横向驱动齿轮被固定在第三连接件上,并与横向动力传动机构和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横向动力传动机构还与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还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还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还与移动床体固定连接;所述同步传递机构与横向驱动齿轮和第二齿条结合。

优选的,沿医用转移床的纵向方向,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导轨相邻设置,第二齿条与第二导轨相邻设置;沿医用转移床的横向方向,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导轨平行,第二齿条与第二导轨平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横移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床架上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一个横向末端。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二动力源连接的旋转动力传动机构,所述旋转动力传动机构还与滚筒连接,用于驱动滚筒旋转;且所述横向动力传动机构和旋转动力传动机构均为链轮链条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转移床中的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分别布置在移动床体纵向方向的两个末端,其中第一动力源用于控制移动床体的移动,第二动力源用于控制传输带的移动,且横移机构还包括与移动床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移动床体连接,因而,所述医用转移床的内部的空间被合理分配,在保养和检修时,可以较快的看清各部件的布局,从而大大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局部r1的放大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移动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图3b中局部r2的放大示意图。

图3d是图3b中局部r3的放大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移动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局部r4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床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沿移动床体的纵向方向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从其纵向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沿横向方向剖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内部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局部r1的放大示意图;图3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移动床体33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c是图3b中局部r2的放大示意图;图3d是图3b中局部r3的放大示意图;图4a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移动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局部r4的放大示意图。

[医用转移床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100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和上层床体3,所述升降机构2安装在底座1上,上层床体3与升降机构2固定连接,因而,上层床体3能够随着升降机构2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底座1包括车架10以及安装在车架上的驱动部件11,所述升降机构2与车架10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11为能够万向摆动的装置,进一步的,驱动部件11为惰轮,且所述驱动部件11设置为四个。

为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如图所示,定义医用转移床100的长度方向为纵向x、宽度方向为横向y、高度方向为竖向z,所述升降机构2为电动推杆,且在竖向z的方向上运动。

所述上层床体3包括床架30、以及安装在床架30上的扶手31、控制器32和移动床体33,所述扶手31设置有两个,且该两个扶手横向相对布置并沿上层床体3的纵向延伸,当需要转移病人时,可在xz平面内摆动扶手31,从而使扶手31处于不阻碍病人转移的倒伏状态;所述控制器32集成有控制驱动部件11移动、升降机构2升降、移动床体33移动以及显示病人各项生理参数等功能,一般的,控制器32被安装在上层床体3上,不使用时,所述控制器32被收纳至上层床体3中,优选的,所述控制器32设置两个,且该两个控制器32设置在医用转移床100的两个纵向末端;所述移动床体33可移动的设置在床架30上,可在控制器32的控制下沿医用转移床100的横向y方向移动,所述移动床体33沿+y方向伸出,将病人从该医用转移床100上移出,移动床体33沿-y方向缩回,将病人转移至该医用转移床100上。

如图3a所示,移动床体33包括床板安装架331、床板332、传输带333和滚筒334,所述床板安装架331可移动地安装在床架30上,床板332固定地安装在床板安装架331上,滚筒334可旋转地安装在床板安装架331上,所述传输带333包覆在床板332、滚筒334和床板安装架331上,随着滚筒334的转动,传输带333在床板332和滚筒334上翻转,床板安装架331带动床板332、滚筒334和传输带333一起相对床架30移动。

如图2a和图2b所示,为实现移动床体33的移动,所述上层床体3还包括设置在床架30上的横移机构34,所述横移机构34用于在横向y方向上移动所述移动床体33。

如图3a和图3b所示,为实现传输带333的翻转,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上层床体3还包括转动机构35,所述转动机构35通过转动滚筒334带动传输带333旋转;从节约该医用转移床100整体空间的角度考虑,所述转动机构35设置在上层床体3的一个纵向末端。

[横移机构]

如图3b和图3d所示,所述横移机构34包括第一动力源341、与第一动力源连接的横向动力传动机构342、横向驱动齿轮344、第一齿条345、第一导轨346、第一滑块347、第二齿条357、第二导轨355和第二滑块356;所述第一动力源341输出用于驱动移动床体33移动的驱动力;所述第一齿条345、第二齿条357、第一导轨346和第二导轨355均沿床架30的横向y延伸;第一导轨346和第二导轨355分别固定在床架30的两个纵向末端,即二者在床架3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块347和第二滑块356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346和第二导轨355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条345和第二齿条357分别固定在床架30的两个纵向末端,相应的,所述第一滑块347和第二滑块356也分别位于床架30的两个纵向末端;所述横向驱动齿轮344与第一齿条345啮合;所述横向驱动齿轮344还与横向动力传动机构342啮合,用于接收第一动力源输出的驱动力。

为充分利用医用转移床100纵向上的空间,沿纵向方向x,所述第一齿条345与第一导轨346相邻设置,第二齿条357与第二导轨355相邻设置,沿横向方向y,所述第一齿条345与第一导轨346平行,第二齿条357与第二导轨355平行。

当横向驱动齿轮344接收到驱动力时,横向驱动齿轮344将带动第一滑块347一起沿横向方向y运动,此时,横向驱动齿轮344在第一齿条345上沿横向方向y运动,第一滑块347和第二滑块356分别在第一导轨346和第二导轨355上沿横向方向y滑动;如图所示,所述横向动力传动机构342包括分别与第一动力源341和横向驱动齿轮344结合的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被动链轮以及与两个链轮啮合的第一链条343。

如图3b和图3d所示,所述横移机构34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动力源341的第一连接件37以及用于固定横向驱动齿轮341的第三连接件38;所述第一连接件37与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且被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347上,因而,所述第一动力源341通过第一连接件37与移动床体33实现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38还与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37包括第一连接件本体370、第一连接件主侧板371以及连接第一连接件本体370和第一连接件主侧板371的第一连接件中间板372;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370同时与第一滑块347和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驱动齿轮344固定在第三连接件38上。当然,所述第三连接件38还可以与第一连接件37固定连接,即第三连接件38与第一连接件本体370和第一连接件中间板372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不论第三连接件38是否与第一连接件本体370和第一连接件中间板372中的任意一个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本体370和第三连接件38均与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当第一动力源341通过横向动力传动机构342将驱动力传递至横向驱动齿轮344后,横向驱动齿轮344沿第一齿条345运动,进而通过第三连接件38带动移动床体33一起运动,所述移动床体33又通过第一连接件37带动第一动力源341和第一滑块347一起运动,此时,第一滑块347沿第一导轨346滑动。

如上所述,第一齿条345、第二齿条357、第一导轨346和第二导轨355均沿横向方向y延伸,而移动床体33也是沿横向方向y平移,第一动力源341设置在床架30的一个纵向末端,因此,为保证移动床体33在纵向方向x上受力均匀,常用的,可以考虑在床架30的另一个纵向末端也设置第一动力源341;然而,从医用转移床100的成本以及节省其内部空间方面考虑,本发明仅设置一个第一动力源341。

为使得第一动力源341所产生的驱动力能够稳定的传递至另一个纵向末端,并保证所述第一滑块347和第二滑块356同步移动,所述横移机构34还包括驱动力同步传递机构348。如图3b所示,所述驱动力同步传递机构348与横向驱动齿轮344和第二齿条357结合,包括同步轴3481以及与所述同步轴3481连接的同步齿轮3482;所述同步齿轮3482与横向驱动齿轮344在床架30的纵向方向上相对设置,并与第二齿条357啮合;所述同步轴3481还与横向驱动齿轮344同轴,当横向驱动齿轮344在第一齿条345上运动时,同步轴3481被横向驱动齿轮344带动,进而带动同步齿轮3482在第二齿条357上运动;进一步的,为防止同步齿轮3482出现晃动等缺陷,所述驱动力同步传递机构348还包括设置在同步齿轮3482与同步轴3481之间的同步齿轮固定件(第四连接件)39,所述同步齿轮3482固定在第四连接件39上,同步齿轮3482实现被稳定的固定;同时,第四连接件39还与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因而,所述第四连接件39还起到支撑移动床体33的作用。

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所述第二齿条357可以不必设置,进而,所述同步传递机构348也不必设置。

如图3b所示,所述横移机构34还包括固定在床架30上的支撑装置349,所述支撑装置349位于第一齿条345和第二齿条357的一个横向末端,也可以说支撑装置349位于移动床体33或者上层床体3或者医用转移床100的一个横向末端。支撑装置349包括基座3491以及安装在基座上的滚轮3492和限位部3493,所述基座3491固定安装在床架30上,所述限位部3493包括杆部3493a以及从杆部3493a上延伸的限位柱3493b,因而,限位部3493整体呈倒钩状,所述限位柱3493b沿移动床体33的纵向x延伸,优选的,限位柱3493b与杆部3493a垂直。同样的,为保证移动床体33在纵向方向x上受力均匀,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34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装置349分别位于移动床体33的纵向两端。

[转动机构]

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转动机构35布置在第二滑块356上,包括第二动力源351以及与第二动力源351连接的旋转动力传动机构352;所述第二动力源输出用于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力;所述旋转动力传动机构352用于将第二动力源351的驱动力传递出去,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动力传动机构352还与滚筒334连接,用于驱动滚筒334旋转。

所述旋转动力传动机构352包括分别与第二动力源351和滚筒334结合的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被动链轮以及与两个链轮啮合的第二链条353。

为更充分的提高空间利用率,所述第二动力源351与第一动力源341相对设置,具体的,沿医用转移床100的纵向方向x,所述第二动力源351与第一动力源341至少部分重叠,如图3b所示,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源35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动力源341的旋转轴线共线。

如图所示,所述转动机构35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二动力源351的第二连接件36,所述第二连接件36与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且被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块356上,因而,所述第二动力源351通过第二连接件36与移动床体33实现连接。

如图3b和图3c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36包括第二连接件本体360、第二连接件侧板361以及连接第二连接件本体360和第二连接件侧板361的第二连接件中间板362,所述第二动力源351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件侧板36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本体360还分别与第二滑块356和移动床体33固定连接;当横移机构34带动移动床体33运动时,移动床体3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36带动转动机构35一起运动;所述第二连接件36也起到支撑移动床体33的作用,因而,所述第一连接件37、第二连接件36以及所述两个支撑装置349分别支撑着移动床体33的四个角,有效保证了移动床体33的平稳。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链条353需要穿过第二连接件中间板362分别与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被动链轮啮合,为保持所述第二连接件中间板362的刚性,如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中间板362上开设有允许第二链条353穿过的中间凹槽363。

如上所述,横向动力传动机构342和旋转动力传动机构352均为链轮链条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源341和第二动力源351均为电机,所述链轮链条机构中的链轮与电机连接,用于将电机输出的驱动力传递出去。

[移动床体的限位结构]

如图4a和图4b所示,由于移动床体33可沿着横向y移动,为限制所述移动床体33的移动距离,防止移动床体33移动的超出最大行程,所述限位柱3493b与床板安装架331上设置的配合槽331a配合。

所述配合槽331a沿移动床体33的横向y在移动床体安装架331上延伸,限位柱3493b进入配合槽331a中;容易想到的是,所述限位柱3493b和配合槽331a还可以互换位置,即限位柱3493b设置在移动床体安装架331上,配合槽331a设置在限位部3493上。进而可以概括为:所述配合槽331a和限位柱3493b构成移动床体的限位装置,二者互为结合部和被结合部,当所述限位柱3493b为结合部时,配合槽331a即为被结合部;当所述配合槽331a为结合部时,限位柱3493b即为被结合部。

[床板以及传输带防滑动结构]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中床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沿移动床体的纵向方向剖切后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床板332整体呈长方体形,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部3321、斜面部3322和平面部3323,在竖直方向z上,所述床板332具有顶面332b和底面332c,为便于传输带333转动,所述弧形部332、斜面部3322和平面部3323在顶面332b上形成台阶,在底面332c上也形成台阶。

具体为,沿-x方向观察床板332,在+z方向上,弧形部3321、斜面部3322和平面部3323在顶面332b所处的高度逐渐增大,或者说平面部3323处于下游,弧形部3321处于上游,斜面部3322处于平面部3323和弧形部3321之间;在+z方向上,所述弧形部3321、斜面部3322和平面部3323在底面332x所处的高度逐渐也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在+z方向上,弧形部3321的中心、斜面部3322的中心和平面部3323的中心逐渐升高。

如上所述,传输带333由滚筒334带动旋转,而所述滚筒334由第二动力源351驱动,且第二动力源351仅设置在滚筒334纵向方向的一个末端,因此,滚筒334的纵向受力可能不均,从而导致传输带333可能出现沿其纵向方向偏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床板332和传输带333之间设置有防偏移装置,具体为,所述床板332上设置有床板沟槽332a,传输带333上相应的设置有突起333a,所述突起333a从传输带333上面向床板332的一侧突出,并与床板沟槽332a结合。

所述床板沟槽332a在床板332上沿其横向方向y延伸,相应的,所述突起333a在传输带333上沿其横向方向y延伸,当传输带333有沿其纵向方向偏移的趋势时,通过所述突起333a与床板沟槽332a的结合,传输带333的这个运动趋势被阻止,因而,所述防偏移装置能够有效保证传输带333的运动轨迹。

由于传输带333包覆着床体332和滚筒334,而传输带333面向床体的一侧设置有突起,因此,为保证传输带333在通过滚筒334时,不出现卡顿,如图4a所示,所述滚筒334上相应的也设置有滚筒沟槽334a,用于与所述突起333a结合。所述突起333a的数量大于一个,优选为双数个,且关于传输带333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相应的,所述床板沟槽332a和滚筒沟槽334a的数量与突起333a的数量相同。

[其他结构说明]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从其纵向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医用转移床沿横向方向剖切的立体图。

为保证所述传输带333更稳定的转动,传输带333需时刻保持在张紧状态,因此,所述移动床体33还包括安装在床板安装架331中的张紧机构,一旦传输带333出现松弛的迹象,即可通过调整张紧机构,将传输带333重新张紧。

如图6所示,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滚筒安装块335、螺栓336和滑动槽3311,所述滚筒安装块335位于滑动槽3311中,螺栓336安装在滑动槽3311的侧壁上,并抵接滚筒安装块335,当需要张紧传输带333时,只需要拧紧螺栓336即可。

如上所述,移动床体33中设置有限位装置,以限制移动床体33的移动距离,进一步的,为更精确的控制移动床体33的移动距离,所述医用转移床100还包括设置在床架30上的第一位置传感器41、第二位置传感器42以及移动床体33上的检测件5(优选地,所述检测件5固定设置在床板安装架331),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42沿移动床体33的横向方向布置,分别位于移动床体33的两个横向末端,沿移动床体33的+y方向,第二位置传感器42位于第一位置传感器41的下游;移动床体33处于移出状态并停止时,所述检测件5与第二位置传感器42对应,移动床体33处于缩回状态并停止时,所述检测件5与第一位置传感器41对应。在移动床体33的横向方向上,第一位置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42之间的距离即为移动床体33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

当然,所述检测件和传感器的位置还可以互换,即检测件被安装在床架30上,此时检测件为两个,位置传感器被安装在移动床体33上,此时位置传感器为1个。同时,所述医用转移床100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感器41、第二传感器42和检测件5工作的控制系统,以及用于为控制系统提供电能的电源。

所述医用转移床100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中设置更多的测量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心跳、血压、身高、体重等生理参数的设备,所述生理参数都可以通过控制器32上的显示设备显示出来;进一步拓宽的,还可以在所述医用转移床100上设置供急救的吸氧设备、供打吊瓶用的可收纳挂钩等。

本发明所述的医用转移床100中的第一动力源341和第二动力源351分别布置在移动床体33纵向方向的两个末端,其中第一动力源341用于控制移动床体33的移动,第二动力源351用于控制传输带333的移动,且在移动床体33的纵向方向即上层床体3的纵向方向上,第一动力源341和第二动力源342至少部分重叠,因而,所述医用转移床100的内部的空间被合理分配,在保养和检修时,可以较快的看清各部件的布局,从而大大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