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遗尿又称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发生于5岁以上的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多发生于夜间。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现有技术中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分西药和中药两大类。西药的常用药物:1.丙咪嗪,有兴奋作用,可减轻睡眠深度,适用于觉醒障碍型。2.奥昔布宁,别名尿多灵,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缩,适用于昼夜尿频型。3.麻黄素,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同时有兴奋中枢作用,可用于混合型。4.去氨加压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上述药物大多致力于表面症状的消除,难以对病症彻底根治。并且上述药物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将对人体产生显著的伤害。中医认为小儿遗尿,多因素体虚弱,肾气不充,下元虚寒,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或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或肝经湿热,蕴结膀胱,气化失常而遗尿。现有的中药治疗该病症,副作用虽然比西药小,但其治疗效果则有待提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工艺科学新颖的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获得:北沙参100~140份、补骨脂100~140份、菟丝子120~180份、女贞子30~90份、山药150~450份、五味子100~140份、白术120~180份、金樱子30~90份、陈皮30~90份、肉桂30~9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486~954份、蜂蜡324~636份制成。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获得:北沙参120份、补骨脂120份、菟丝子150份、女贞子60份、山药300份、五味子120份、白术150份、金樱子60份、陈皮60份、肉桂6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720份、蜂蜡480份。上面所述治疗小儿尿床药物可以制成多种临床应用的剂型,作为优选,可以制成脐贴膏。上面所述治疗小儿尿床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北沙参、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山药、五味子、白术、金樱子、陈皮、肉桂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2)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凡士林在38℃~6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得到脐贴膏。本发明组方中,各原料药理分析如下:北沙参甘苦淡,凉。性微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又能养肝,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补骨脂苦、辛、温。归肾、脾经。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菟丝子甘、温,归肾、肝、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女贞子味甘、苦,凉。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阴虚发热;山药甘,平。入肺、脾、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诸药配伍,补肾健脾,温补肾阳,益气固涩等。主治小儿遗尿症,效果显著。本发明将上述药物制成脐贴膏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蜂蜡有收涩、生肌、止痛、解毒的功效,凡士林极具防水性,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湿用品,用于配制医药的药膏及皮肤保护油膏用的原料。其作为脐贴膏采用的基质(辅料),化学性稳定。且该脐贴膏有主药挥发性强的特点,制备工艺科学新颖、有利于脐部皮肤穿透和吸收,特别对脐皮肤处无过敏反应,更无毒副作用。此外可避免有些口服药物对患者肝脏肾脏等产生带来的不良毒副作用。有关临床资料如下:180例病例中,以达到应控制排尿年龄(≥5岁)而入睡后仍有不自主的排尿(≥1~3次/月),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病例在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确诊诊断标准:①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天或隔几天发生遗尿,甚者一夜尿床数次;②发病年龄在5周岁以上;③小便常规儿尿培养无异常。治疗方法:三组各60例,分别接受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脐贴膏临床治疗,外用(站姿)贴于脐部48小时更换一次,连贴六天休息一天。30天为一疗程,一般1-3个疗程。若有脐部疾患禁用。疗效评定:治愈:经治疗15天内无遗尿现象,半年内无复发;显效:治疗后偶有遗尿现象;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三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统计结果如下:组别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例数606060治愈(n%)55(91.7%)53(88.3%)51(85%)显效(n%)3(5%)4(6.7%)5(8.3%)无效(n%)2(3.3%)3(5%)4(6.7%)过敏反应(n%)0(0%)0(0%)0(0%)总有效率(n%)96.7%95%93.3%本药物经长期临床观察未发现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一种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获得:北沙参100~140份、补骨脂100~140份、菟丝子120~180份、女贞子30~90份、山药150~450份、五味子100~140份、白术120~180份、金樱子30~90份、陈皮30~90份、肉桂30~9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486~954份、蜂蜡324~636份制成。进一步地,上述治疗小儿尿床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获得:北沙参120份、补骨脂120份、菟丝子150份、女贞子60份、山药300份、五味子120份、白术150份、金樱子60份、陈皮60份、肉桂60份;配以辅料:凡士林720份、蜂蜡480份。上面所述治疗小儿尿床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北沙参、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山药、五味子、白术、金樱子、陈皮、肉桂按照所述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100目以上的药粉;(2)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凡士林在38℃~60℃下熔化,加入所述重量份数的蜂蜡加温至62℃~67℃完全熔化后,加入步骤(1)制得的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得到脐贴膏。下面通过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释:实施例1:取北沙参120克、补骨脂120克、菟丝子150克、女贞子60克、山药300克、五味子120克、白术150克、金樱子60克、陈皮60克、肉桂60克,在35℃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将720克凡士林在50℃下熔化,加入480克蜂蜡,加温至62℃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7cmx8cm(内环尺寸为2.5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3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x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实施例2:取北沙参100克、补骨脂140克、菟丝子120克、女贞子90克、山药150克、五味子140克、白术120克、金樱子90克、陈皮30克、肉桂30克,在67℃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将486克凡士林在60℃下熔化,加入324克蜂蜡,加温至65℃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7cmx8cm(内环尺寸为2.5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2.9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x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实施例3:取北沙参140克、补骨脂100克、菟丝子180克、女贞子30克、山药450克、五味子140克、白术180克、金樱子30克、陈皮90克、肉桂90克,在50℃下烘干后混合,粉碎加工成100目以上的药粉。将954克凡士林在38℃下熔化,加入636克蜂蜡,加温至67℃完全熔化后,加入药粉,快速搅拌均匀,冷却。将冷却后的脐贴膏置入7cmx8cm(内环尺寸为2.5cm)的无纺布脐贴膏布垫的内环内,药量3.1克。将加工好的成品用8cmx12cm复合膜袋密封包装,一贴一袋。以上仅以部分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改进及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