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按摩器领域,具体是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
背景技术:
捏脊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医理疗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人体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捏脊疗法可以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
因经常捏脊有益健康,特别是脾胃虚弱的儿童老人对改善身体状况非常见效,特别适合在家庭中推广,但捏脊技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习才能掌握,另外捏脊动作比较费力,因主要由拇指和食指用力,比较容易疲劳,造成手指酸痛,所以捏脊这一中国传统医学技法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该按摩器能够使捏脊技法变的非常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培训学习就可以使用,让捏脊变的简单而富有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该按摩器能够使捏脊技法变的非常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培训学习就可以使用,让捏脊变的简单而富有乐趣。
本发明的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进行差速传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固定臂和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内端以可转动并可锁定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臂的内端;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臂和旋转臂的外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进行所述差速传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固定臂内端和旋转臂内端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惰轮,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在第一按摩滚轮和惰轮之间进行传动的第一同步带以及用于在所述惰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进行传动的第二同步带;
进一步,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同轴固定有大同步带轮;所述第二按摩滚轮同轴固定有小同步带轮;所述惰轮为双联同步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配合于所述大同步带轮和双联同步带轮的小带轮之间;所述第二同步带配合与所述小同步带轮和双联同步带轮的大带轮之间;
进一步,所述固定臂和旋转臂均包括一柱体和固定于所述柱体外圆上的臂体;所述旋转臂的柱体同轴可转动配合在固定臂的柱体内;所述固定臂的柱体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限位孔;所述旋转臂的柱体的端面上设有可卡入限位孔以锁定固定臂和旋转臂之间转动的弹性限位凸台;
进一步,所述固定臂还包括设置于其柱体外端面上并可沿柱体轴向往复移动的复位压盘,所述复位盖上沿周向分布有与所述限位孔一一对应的复位顶柱;所述复位顶柱用于将弹性限位凸台推出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小同步带轮通过可拆卸的固定顶丝与第二按摩滚轮同轴固定,且小同步带轮可通过拆卸该固定顶丝解除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差速传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均包括轮体和固定外套在所述轮体外圆上的由柔性材料制作的防滑胎;
进一步,所述第一按摩轮和第二按摩轮采用石材或木材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前后对齐设置,并且两个滚轮之间进行差速传动配合,本发明中所谓的差速传动配合指的是: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能够相互传动,且二者的转速不相同,可采用现有减速传动、变速传动机构来实现二者的差速传动,由于两轮之间存在转速差,现假设第一按摩滚轮的转速低于第二按摩滚轮,当推动本按摩器在皮肤上滚动时(以第一按摩滚轮在后,第二按摩滚轮在前的姿态),第一按摩轮通过与皮肤摩擦形成纯滚动配合,此时,由于与第一按摩轮差速传动配合的第二按摩轮在第一按摩滚轮的带动下也将发生转动,且第二按摩滚轮的转速大于第一按摩滚轮,第二按摩滚轮会将皮肤捏起皱褶,并在两轮的共同作用下夹持捏起的皮肤皱褶向前滚动,自动完成捏脊;本按摩器将捏脊技法变的非常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培训学习就可以使用,让捏脊变的简单而富有乐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具有捏脊功能的理疗按摩器,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前后对齐设置,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进行差速传动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前后对齐设置,并且两个滚轮之间进行差速传动配合,本发明中所谓的差速传动配合指的是: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能够相互传动,且二者的转速不相同,可采用现有减速传动、变速传动机构来实现二者的差速传动,由于两轮之间存在转速差,现假设第一按摩滚轮的转速低于第二按摩滚轮,当推动本按摩器在皮肤上滚动时(以第一按摩滚轮在后,第二按摩滚轮在前的姿态),第一按摩轮通过与皮肤摩擦形成纯滚动配合,此时,由于与第一按摩轮差速传动配合的第二按摩轮在第一按摩滚轮的带动下也将发生转动,且第二按摩滚轮的转速大于第一按摩滚轮,第二按摩滚轮会将皮肤捏起皱褶,并在两轮的共同作用下夹持捏起的皮肤皱褶向前滚动,自动完成捏脊,本按摩器将捏脊技法变的非常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培训学习就可以使用,让捏脊变的简单而富有乐趣。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固定臂19和旋转臂8;所述旋转臂8的内端以可转动并可锁定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固定臂19的内端;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固定臂19和旋转臂8的外端,通过使固定臂19和旋转臂8发生相对转动,可以调整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的轮距,调节完毕后,锁定固定臂19和旋转臂8的相对转动,锁定的方式可以现有现有任意结构的锁定销实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的间距较小时,本按摩器对皮肤的夹持捏起作用较强,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者所需的按摩强度来调节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进行所述差速传动配合,利用同步带传动机构在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实现增速或减速传动,由于同步带传动机构不易打滑,能够保证按摩强度,另外,当载荷过大时,同步带会发生打滑以避免传动机构发生破坏。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19内端和旋转臂8内端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惰轮15,惰轮15通过惰轮轴承16支撑在惰轮15轴13上,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用于在第一按摩滚轮和惰轮15之间进行传动的第一同步带12以及用于在所述惰轮15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进行传动的第二同步带6,因此整个差速传动机构由两级同步带传动机构组成,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大差速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增加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的转速差,增强两个按摩滚轮对皮肤的夹持捏起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同轴固定有大同步带轮18;所述第二按摩滚轮同轴固定有小同步带轮4;所述惰轮15为双联同步带轮,该双联同步带轮轮包括一体同轴设置的大带轮和小带轮;所述第一同步带12配合于所述大同步带轮18和双联同步带轮的小带轮之间;所述第二同步带6配合与所述小同步带轮4和双联同步带轮的大带轮之间,因此,第一同步带12和第二同步带6均具有较大的传动比,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大大提高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的转速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19和旋转臂8均包括一柱体和固定于所述柱体外圆上的臂体;所述旋转臂8的柱体同轴可转动配合在固定臂19的柱体内,固定臂19的柱体外圆具有一开口,旋转臂8的柱体可以通过该开口扣入固定臂19的主体内;所述固定臂19的柱体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限位孔14;所述旋转臂8的柱体的端面上设有可卡入限位孔14以锁定固定臂19和旋转臂8之间转动的弹性限位凸台9,限位孔14的数量越多,设置越密集,固定臂19和旋转臂8之间夹角可调节的档位越多。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臂19还包括设置于其柱体外端面上并可沿柱体轴向往复移动的复位压盘20,所述复位盖上沿周向分布有与所述限位孔14一一对应的复位顶柱11;所述复位顶柱11用于将弹性限位凸台9推出限位孔14,当需要调节固定臂19和旋转臂8之间的夹角时,用手按压两侧的复位压盘20,旋转臂8上的限位凸台9被挤压变形,与固定臂19上的限位孔14脱离,旋转臂8可以自由转动,松开手后限位凸台9会落入另一个限位孔14内,实现限制旋转臂8转动的作用,复位压盘20通过装饰扣17进行限位,避免其从固定臂19上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同步带轮4通过可拆卸的固定顶丝5与第二按摩滚轮同轴固定,且小同步带轮4可通过拆卸该固定顶丝5解除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之间差速传动配合;本实施例中,按摩滚轮与滚轮轮轴10之间通过滚轮固定螺丝1进行相互连接,轮轴通过滚轮轴承7支撑在臂体上,固定顶丝5沿进行穿入小同步带轮4和轮轴之间,实现同步带轮和滚轮之间能够同步转动,当松开固定顶丝5后,在皮肤上滚动本按摩器,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可以相互独立滚动,不会将皮肤捏起,本产品与普通的滚轮按摩器一样,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外形的防滑橡胶套,做皮肤表面按压式按摩。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滚轮和第二按摩滚轮均包括轮体3和固定外套在所述轮体3外圆上的防滑柔性材料制成的胎2,通过更换具有不同花纹的防滑柔性材料制成的胎2可以改变按摩滚轮对皮肤的案子作用,提高本产品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摩轮和第二按摩轮采用石材或木材制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