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80326发布日期:2019-02-26 19:2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膏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病、肩周炎、腮腺炎、乳腺增生、带状疱疹、恶疮、瘰疬、无名肿毒以及跌打损伤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病情顽固难治,患病后病人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大多患者采用西医或针灸、电疗、牵引等途径治疗。虽然口服西药治疗时,症状有所缓解,但不能根治,而且复发多和出现副作用。而采用针灸、电疗、牵引等途径的治疗方法虽然对病症较轻者有一定疗效,但对病症较重的患者疗效不太理想,而且易复发。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形成这些病的主要原因是外邪侵袭、血淤留滞和肝肾功能不足,致使肌体抗病能力下降,气血周流不畅,导致血停为淤、湿停为痰、痰淤互结,与风寒、湿外邪相合闭经络而为痹症,传统疗法疗效不太理想,而且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膏药,所述膏药的组份按质量计由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大葱2500g、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蟾蜍0.5g、章丹3000g及香油3000g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章丹炒制,将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研成粉;备用;

浸泡,将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的中药材放入炼制容器中用香油3000g浸泡七天;备用;

提炼一,用文火熬制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的中药材,炸至枯黄,浮在油面上时,离火过滤去除药渣;

提炼二,将过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放入大葱2500g,用文火炼制四小时;至大葱变焦后浮在油面时离火,过滤,除去葱渣;

提炼三,将过滤好的药油重新置入炼制容器中,加入研成粉的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用文火炼制两小时,再次过滤去除药渣;

提炼四,将过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用文火将药油熬至滴水成珠状;

下丹,用武火加热将炒好的章丹下入药油容器中,并用桃枝500g顺时针不断搅拌,待浓烟散尽后,改用文火继续搅拌十分钟,膏体色泽呈黑亮时离火;

将熬制好的热膏药慢慢倒入准备好的冷水中做为块状,浸泡二十天,每天换水三次;

将浸泡好的膏药阴干,装入陶罐中,用蜂蜡密封罐口;放入地脚30天;

启封,直到陶罐内的膏药经性状、气味、色泽的辨别达到要求取出,否则,弃掉;

摊涂,将膏药块水浴熔化后,再加入研成粉的冰片0.6g、血竭0.6g、蟾蜍0.5g搅拌均匀后,将膏药摊涂在医用无纺布上。

进一步,所述膏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精选地道或高寒地带野生的五倍子、三七、儿茶、大黄、千年健、续断、羌活、蛇蜕、蝉蜕、地夫子、黄连、黄柏、木鳖子、马前子、乳香、没药、冰片、血竭、全虫、蜈蚣、穿山甲、白芷、蟾蜍、章丹、桑枝、柳枝、槐枝、榆枝、桃枝中草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乳腺增生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乳腺炎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所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腮腺炎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带状疱疹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颈椎病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肩周炎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膏药制备的用于防治跌打损伤的膏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膏药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为:

先将膏药上的塑料膜扯掉,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不用口服,不刺激五脏,贴在病痛部位通过皮肤毛孔自然吸收药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利剑、祛风祛寒、接骨续建的功效,可不打针、不吃药、不动手术,只需贴膏药就行,治疗后颈椎、肩周运动灵活,治疗时间短,费用低,而且不易复发。

经以上工艺精制的膏药药性温和、药力持久、气味芳香、冬天不脆、夏天不流、外观黑亮;通过经络及皮肤渗透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拔毒生肌、祛痰生新,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膏药主治乳腺增生、乳腺炎、腮腺炎、带状疱疹、颈椎病、肩周炎、恶疮、瘰疬、无名肿毒以及跌打损伤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用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的组份按质量计由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大葱2500g、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蟾蜍0.5g、章丹3000g及香油3000g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所述膏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精选地道或高寒地带野生的五倍子、三七、儿茶、大黄、千年健、续断、羌活、蛇蜕、蝉蜕、地夫子、黄连、黄柏、木鳖子、马前子、乳香、没药、冰片、血竭、全虫、蜈蚣、穿山甲、白芷、蟾蜍、章丹、桑枝、柳枝、槐枝、榆枝、桃枝中草药。

s102:将章丹炒制,将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研成粉;备用。

s103:浸泡,将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的中药材放入炼制容器中用香油3000g浸泡七天;备用。

s104:提炼一,用文火熬制五倍子0.3g、三七0.3g、儿茶0.3g、大黄0.3g、千年健0.3g、续断0.3g、羌活0.3g、桑枝500g、柳枝500g、槐枝500g、榆枝500g、桃枝500g、蛇蜕0.4g、蝉蜕0.3g、地夫子0.3g、黄连0.3g、黄柏0.3g的中药材,炸至枯黄,浮在油面上时,离火过滤去除药渣;提炼二,将过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放入大葱2500g,用文火炼制四小时;至大葱变焦后浮在油面时离火,过滤,除去葱渣;提炼三,将过滤好的药油重新置入炼制容器中,加入研成粉的木鳖子0.5g、马前子0.5g、乳香0.8g、没药0.6g、冰片0.6g、血竭0.6g、全虫0.5g、蜈蚣0.5g、穿山甲0.6g、白芷0.6g;用文火炼制两小时,再次过滤去除药渣;提炼四,将过滤好的药油置入炼制容器中,用文火将药油熬至滴水成珠状。

s105:下丹,用武火加热将炒好的章丹下入药油容器中,并用桃枝500g顺时针不断搅拌,待浓烟散尽后,改用文火继续搅拌十分钟,膏体色泽呈黑亮时离火;将熬制好的热膏药慢慢倒入准备好的冷水中做为块状,浸泡二十天,每天换水三次;将浸泡好的膏药阴干,装入陶罐中,用蜂蜡密封罐口;放入地脚30天。

s106:启封,直到陶罐内的膏药经性状、气味、色泽的辨别达到要求取出,否则,弃掉;摊涂,将膏药块水浴熔化后,再加入研成粉的冰片0.6g、血竭0.6g、蟾蜍0.5g搅拌均匀后,将膏药摊涂在医用无纺布上。

本发明的膏药的使用方法为:

先将膏药上的塑料膜扯掉,将膏药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本发明的膏药治疗后贴在病痛部位通过皮肤毛孔自然吸收药力,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利剑、祛风祛寒、接骨续建的功效,肩周运动灵活,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可以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腮腺炎、乳腺增生、带状疱疹、恶疮、瘰疬、无名肿毒以及跌打损伤等。可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