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采集结构、注射器及注射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088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结构、具备该数据采集结构的注射器及注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需要长期药物控制的疾病,而且疾病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例如糖尿病。糖尿病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每个病人每天需要注射的胰岛素的量是不恒定的,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注射剂量的调节均由患者自己控制。但实际上人们对于用特定注射装置注射的药物,都希望能实时完整的记录药物注射剂量、时间等信息,以便于医生、患者等了解药物使用的情况,便于病情判断以及治疗方案调整等。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胰岛素注射装置均仅仅有剂量的刻度简单显示功能,剂量的刻度等信息均无法自动形成电子数据信息进行保存或者记录,更无法对患者的注射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另外,市场上也存在小部分具备剂量采集功能的注射装置,但这些注射装置均通过由多个信息组成的格雷码方式实现剂量采集,识别和采集的数据量大、逻辑复杂,实现难度大,不利于推广应用。基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自动获取剂量的数据信息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的注射装置和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以单片机引脚的导通状态作为识别信息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以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以简单的结构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以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以简单的结构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以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系统,实现注射器注射信息的自动获取和存储,以及实现注射器参数的远程控制。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注射器中能够相对转动并产生刻度信息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将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将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产生导通类别;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优选的,第一、第二只是为了在描述上进行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是注射器中两个不同的零部件,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是单片机中两个不同的引脚。具体地,在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相对转动,因此,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即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选择性导通或断开,本方案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状态作为识别信息,能够有效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且本方案无需采用格雷码,数据采集量少,实现难度小,成本低,实用性高,易于推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一个以上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确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连续两次导通之间的刻度间隔;所述单片机将所述刻度间隔与所述导通次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具体地,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安装位置固定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的刻度间隔是确定和可知的。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便可进一步通过所述刻度间隔与所述导通次数的乘积计算出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实现剂量刻度的自动获取。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与所述第一引脚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以所述虚拟刻度数据作为实际刻度数据;或者,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地,在所述第二零件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对应不同的剂量刻度,且所述第二引脚与剂量刻度的对应关系在注射器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是固定不变的和可知的。当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导通,便能确定处于导通状态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从而能够生成与所述引脚值存在对应关系的剂量刻度的实际刻度数据,实现剂量刻度的自动获取。具体地,当所述引脚值与所述实际刻度数据一一对应时,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以所述虚拟刻度数据作为实际刻度数据。当一个所述引脚值对应两个以上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地,通过一个所述引脚值对应两个以上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并采用增量计算的方式能够实现以相对较少所述引脚值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即较少的所述第二引脚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从而提高本采集方法的实用性和降低注射器的成本。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所述实际刻度数据:k1=k2+nk2*(xk2-1);k1是实际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n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x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与所述引脚值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即确定所述引脚值后即可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等于所述第二引脚的所述引脚值的总个数。优选的,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xk2是在剂量刻度增大的调节过程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出现的次数,xk2的确认可以通过判断所述引脚值的具体程序实现。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注射量:若是,发出报警提示。优选的,所述报警提示是声音提示、指示灯提示、屏幕提示、气味提示、振动提示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药物,且这些药物的用药量是不同的,如果用户将不同药物弄错,导致药物的用药量偏多,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本方案通过判断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注射量,能够避免药物的用药量过多,保证用户生命安全。其中,所述预设注射量是预先设定的,所述预设注射量与药物存在对应关系,用户在使用时在注射器上选定药物后,注射器将会查找出对应的所述预设注射量,并实时将所述实际刻度数据与所述预设注射量进行对比,必要时发出报警提示,从而保证用户安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包括单片机、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在注射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单片机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导通时产生与实际刻度数据对应的导通类别。优选的,注射器的使用过程包括剂量刻度调节过程和注射过程。具体地,由于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能够随剂量刻度的变化产生相对位置变化,因此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的相对位置变化能够体现剂量刻度的变化,即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配合判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脚的数量是一个,所述第二引脚的数量是一个以上,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二零件是顶盖板;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一零件是顶盖板;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二零件是顶盖壁;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一零件是顶盖壁;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套筒。具体地,针对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的方案,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和注射过程的其中一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导通,即如果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能够实现导通,则在注射过程中不能实现导通;如果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在注射过程能够实现导通,则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不能实现导通。通过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和注射过程的其中一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导通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重复计数,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优选的,注射器包括安装壳体、刻度套筒、连接套筒、外置套筒、内置套筒、顶杆、连接环、顶盖板和顶盖壁,所述安装壳体、刻度套筒、连接套筒、外置套筒、内置套筒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产生相对转动并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另外所述刻度套筒驱动所述外置套筒和所述内置套筒运动,使所述外置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所述内置套筒在跟随所述外置套筒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时,同时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产生相对转动,也与所述安装壳体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内置套筒的转动驱使所述顶杆与所述内置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通过螺纹直接传动连接,两者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和轴向移动,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内置套筒通过所述连接套筒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刻度套筒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置套筒连接,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在注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连接环脱离连接,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刻度套筒产生相对转动。另外,所述顶盖板和所述顶盖壁固定连接,在注射过程中,所述顶盖壁与所述连接环脱离连接,使所述顶盖壁与所述连接环产生相对转动,以及所述顶盖板与所述连接环产生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环安装在所述顶盖板的下方,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顶盖板在注射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顶盖板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和所述顶盖板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连接环安装在所述顶盖壁的内侧,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顶盖壁在注射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顶盖壁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环和所述顶盖壁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连接套筒安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侧,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刻度套筒在注射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刻度套筒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刻度套筒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零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零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均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选择性导通。具体地,所述第二端子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相互导通,所述第一端子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导通,所述单片机均会改变所述导通次数。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是弹片。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引脚的数量是一个,所述第二引脚的数量是两个以上,所述导通类别是与所述第一引脚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顶杆;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顶杆。所述刻度套筒嵌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和所述安装壳体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外置套筒嵌装在所述刻度套筒的内部,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至少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刻度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和所述外置套筒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内置套筒嵌装在所述外置套筒的内部,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内置套筒和所述外置套筒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外置套筒嵌装在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连接套筒与所述外置套筒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和所述外置套筒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内置套筒嵌装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安装壳体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内置套筒和所述安装壳体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所述顶杆嵌装在所述内置套筒的内部,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顶杆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内置套筒与所述顶杆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分别设置在所述内置套筒和所述顶杆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零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零件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第二引脚以预设次序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选择性导通。具体地,所述单片机上若干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以预设次序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端子相互绝缘,所述第一端子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导通,所述单片机均能识别出唯一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引脚,从而查找出对应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并生成实际刻度数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是蜂鸣器、指示灯、屏幕、气味发生器、振动发生器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器,包括所述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注射系统,包括所述注射器和诊疗管理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诊疗管理器通信连接,所述诊疗管理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参数设置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至少存储有用户的目标饮食状态、目标运动状态、治疗方案和用户的实际饮食状态、实际运动状态、实际用药状态,所述注射器的参数通过所述参数设置单元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注射器或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使信息共享更加高效便捷。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优选的,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医院的医疗系统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健康状态信息共享。优选的,所述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或近场通讯连接或li-fi通讯连接或wi-fi连接或gprs连接或信号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结构,通过单片机的引脚之间的导通状态作为识别信息获取注射器剂量的刻度数据并形成电子数据信息,从而方便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注射器,能够实现剂量刻度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电子化,有利于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和跟踪。本发明也提供一种注射系统,将注射器与诊疗管理器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健康状态信息共享和存储跟踪。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数据采集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的数据采集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四所述的数据采集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七所述的数据采集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七所述的数据采集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至图6中:1、安装壳体;2、刻度套筒;3、连接套筒;4、外置套筒;5、内置套筒;6、顶杆;7、连接环;8、顶盖板;9、顶盖壁;10、单片机;11、第一引脚;12、第二引脚;13、第一端子;14、第二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注射器中能够相对转动并产生刻度信息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将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将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产生导通类别;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是注射器中两个不同的零部件,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是单片机中两个不同的引脚。具体地,在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相对转动,因此,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即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选择性导通或断开,本方案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状态作为识别信息,能够有效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且本方案无需采用格雷码,数据采集量少,实现难度小,成本低,实用性高,易于推广。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确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连续两次导通之间的刻度间隔;所述单片机将所述刻度间隔与所述导通次数的乘积作为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具体地,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的整体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的安装位置固定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的刻度间隔是确定和可知的。通过获取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便可进一步通过所述刻度间隔与所述导通次数的乘积计算出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实现剂量刻度的自动获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数据采集方法的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单片机10、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在注射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单片机10包括第一引脚11与第二引脚12,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导通时产生与实际刻度数据对应的导通类别。由于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能够随剂量刻度的变化产生相对位置变化,因此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的相对位置变化能够体现剂量刻度的变化,即通过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的导通配合判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于本实施例中,注射器包括安装壳体1、刻度套筒2、连接套筒3、外置套筒4、内置套筒5、顶杆6、连接环7、顶盖板8和顶盖壁9,所述安装壳体1、刻度套筒2、连接套筒3、外置套筒4、内置套筒5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2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安装壳体1产生相对转动并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另外所述刻度套筒2驱动所述外置套筒4和所述内置套筒5运动,使所述外置套筒4与所述安装壳体1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所述内置套筒5在跟随所述外置套筒4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时,同时所述内置套筒5与所述外置套筒4产生相对转动,也与所述安装壳体1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内置套筒5的转动驱使所述顶杆6与所述内置套筒5产生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外置套筒4通过螺纹直接传动连接,两者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和轴向移动,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内置套筒5通过所述连接套筒3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7与所述刻度套筒2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置套筒5连接,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2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外置套筒4产生相对转动。在注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连接环7脱离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刻度套筒2产生相对转动。另外,所述顶盖板8和所述顶盖壁9固定连接,在注射过程中,所述顶盖壁9与所述连接环7脱离连接,使所述顶盖壁9与所述连接环7产生相对转动,以及所述顶盖板8与所述连接环7产生相对转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11的数量是一个,所述第二引脚12的数量是一个,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的导通次数;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环7,所述第二零件是顶盖板8。所述连接环7安装在所述顶盖板8的下方,所述连接环7与所述顶盖板8在注射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连接环7与所述顶盖板8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11和所述第二引脚12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环7和所述顶盖板8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而且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连接环7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与所述顶盖板8连接,使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只有在注射过程中才能实现导通的结构,而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无法导通,能够有效避免重复计数,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射器和一种注射系统,该注射器包括所述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该注射系统包括所述注射器和诊疗管理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诊疗管理器通信连接,所述诊疗管理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参数设置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至少存储有用户的目标饮食状态、目标运动状态、治疗方案和用户的实际饮食状态、实际运动状态、实际用药状态,所述注射器的参数通过所述参数设置单元进行控制。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或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使信息共享更加高效便捷,根据现实中的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医院的医疗系统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健康状态信息共享。根据现实中的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所述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或近场通讯连接或li-fi通讯连接或wi-fi连接或gprs连接或信号线连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零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13,所述第一端子13与所述第一引脚11电连接;所述第二零件上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二端子14,所述第二端子14均与所述第二引脚12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13与所述第二端子14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二端子14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14相互导通,所述第一端子13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14导通,所述单片机10均会改变所述导通次数。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20个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次数。于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的所述单片机的20个所述第二引脚,但20个所述第二引脚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的作用是相同的,从广义上理解是使用一个所述第二引脚,并从所述第二引脚引出20根分线实现与所述第二零件的连接。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单片机10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10的四个所述第二引脚12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的导通次数。所述第一零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13,所述第一端子13与所述第一引脚11电连接;所述第二零件上间隔设置有四个第二端子14,每个所述第二端子14与一个所述第二引脚12电连接,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13与所述第二端子14选择性导通。所述第二端子14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14相互绝缘,所述第一端子13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14导通,所述单片机10均会改变所述导通次数。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注射量:若是,发出报警提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提示是声音提示。具体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药物,且这些药物的用药量是不同的,如果用户将不同药物弄错,导致药物的用药量偏多,将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本方案通过判断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注射量,能够避免药物的用药量过多,保证用户生命安全。其中,所述预设注射量是预先设定的,所述预设注射量与药物存在对应关系,用户在使用时在注射器上选定药物后,注射器将会查找出对应的所述预设注射量,并实时将所述实际刻度数据与所述预设注射量进行对比,必要时发出报警提示,从而保证用户安全。该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报警装置是蜂鸣器。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提示是指示灯提示、屏幕提示、气味提示、振动提示中的任一种,或者是声音提示、指示灯提示、屏幕提示、气味提示、振动提示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报警装置是指示灯、屏幕、气味发生器、振动发生器中的任一种,或者是蜂鸣器、指示灯、屏幕、气味发生器、振动发生器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一零件是顶盖板。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二零件是顶盖壁;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环,所述第一零件是顶盖壁;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套筒。实施例七:一种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注射器中能够相对转动并产生刻度信息的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将单片机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将所述单片机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产生导通类别;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是注射器中两个不同的零部件,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是单片机中两个不同的引脚。具体地,在注射器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相对转动,因此,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即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选择性导通或断开,本方案通过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的导通状态作为识别信息,能够有效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且本方案无需采用格雷码,数据采集量少,实现难度小,成本低,实用性高,易于推广。于本实施例中,该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需要采集12个不同的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12个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与所述第一引脚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以所述虚拟刻度数据作为实际刻度数据。具体地,在所述第二零件的不同位置连接有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对应不同的剂量刻度,且所述第二引脚与剂量刻度的对应关系在注射器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是固定不变的和可知的。当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导通,便能确定处于导通状态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从而能够生成与所述引脚值存在对应关系的剂量刻度的实际刻度数据,实现剂量刻度的自动获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施上述数据采集方法的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单片机10、第一零件和第二零件,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在注射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单片机10包括第一引脚11与第二引脚12,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第二引脚12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导通时产生与实际刻度数据对应的导通类别。由于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能够随剂量刻度的变化产生相对位置变化,因此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的相对位置变化能够体现剂量刻度的变化,即通过所述第一引脚11与所述第二引脚12的导通配合判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于本实施例中,注射器包括安装壳体1、刻度套筒2、连接套筒3、外置套筒4、内置套筒5、顶杆6、连接环7、顶盖板8和顶盖壁9,注射器的具体结构参考实施例一的附图图2,所述安装壳体1、刻度套筒2、连接套筒3、外置套筒4、内置套筒5的内部均开设有空腔。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2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安装壳体1产生相对转动并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另外所述刻度套筒2驱动所述外置套筒4和所述内置套筒5运动,使所述外置套筒4与所述安装壳体1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所述内置套筒5在跟随所述外置套筒4在轴向方向产生位移时,同时所述内置套筒5与所述外置套筒4产生相对转动,也与所述安装壳体1产生相对转动,所述内置套筒5的转动驱使所述顶杆6与所述内置套筒5产生相对转动。其中,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外置套筒4通过螺纹直接传动连接,两者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和轴向移动,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内置套筒5通过所述连接套筒3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环7与所述刻度套筒2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置套筒5连接,在旋转所述刻度套筒2实现剂量刻度调节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外置套筒4产生相对转动。在注射过程中,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连接环7脱离连接,所述连接套筒3与所述刻度套筒2产生相对转动。另外,所述顶盖板8和所述顶盖壁9固定连接,在注射过程中,所述顶盖壁9与所述连接环7脱离连接,使所述顶盖壁9与所述连接环7产生相对转动,以及所述顶盖板8与所述连接环7产生相对转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11的数量是一个,所述第二引脚12的数量是12个,所述导通类别是与所述第一引脚11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12的引脚值;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2,所述第二零件是安装壳体1。所述刻度套筒2嵌装在所述安装壳体1的内部,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安装壳体1在剂量刻度调节过程中发生相对转动。通过跟踪所述刻度套筒2与所述安装壳体1的相对转动能够确定注射器的剂量刻度,因此,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引脚11和所述第二引脚12分别设置在所述刻度套筒2和所述安装壳体1上,能够实现对剂量刻度的确定和电子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射器和一种注射系统,该注射器包括所述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该注射系统包括所述注射器和诊疗管理器,所述注射器与所述诊疗管理器通信连接,所述诊疗管理器包括信息存储单元和参数设置单元,所述信息存储单元至少存储有用户的目标饮食状态、目标运动状态、治疗方案和用户的实际饮食状态、实际运动状态、实际用药状态,所述注射器的参数通过所述参数设置单元进行控制。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或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外部的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使信息共享更加高效便捷,根据现实中的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所述电子设备是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诊疗管理器与医院的医疗系统通信连接,实现用户健康状态信息共享。根据现实中的实际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所述通信连接是蓝牙连接或近场通讯连接或li-fi通讯连接或wi-fi连接或gprs连接或信号线连接。实施例八: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该注射器用数据采集方法需要采集60个不同的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的一个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零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20个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零件连接,所述导通类别是与所述第一引脚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引脚值查找对应的虚拟刻度数据,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通过一个所述引脚值对应两个以上所述实际刻度数据,并采用增量计算的方式能够实现以相对较少所述引脚值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即较少的所述第二引脚表示较多的刻度数据,从而提高本采集方法的实用性和降低注射器的成本。于本实施例中,如表1所示,所述单片机将所述虚拟刻度数据进行增量计算,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具体是: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生成所述实际刻度数据:k1=k2+nk2*(xk2-1);k1是实际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n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xk2是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是预先设定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与所述引脚值存在预设的对应关系,即确定所述引脚值后即可确定所述虚拟刻度数据的数值k2。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等于所述第二引脚的所述引脚值的总个数,即虚拟刻度数据的总个数nk2等于20。虚拟刻度数据的正序获取次数xk2是在剂量刻度增大的调节过程中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出现的次数,xk2的确认可以通过判断所述引脚值的具体程序实现。例如,所述单片机检测与所述第一引脚导通的所述第二引脚的引脚值是1,且正序获取次数xk2是2,则生成的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21引脚值正序获取次数虚拟刻度数据实际刻度数据1111212231334144xk2k2k1=k2+nk2*(xk2-1)17117171811818191191920120201212122222xk2k2k1=k2+nk2*(xk2-1)19319592032060表1实施例九: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零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零件上间隔设置有12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引脚以预设次序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引脚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在所述第一零件和所述第二零件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选择性导通。所述单片机上若干不同的所述第二引脚以预设次序与不同的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不同的所述第二端子相互绝缘,所述第一端子与每一个所述第二端子导通,所述单片机均能识别出唯一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引脚,从而查找出对应的所述虚拟刻度数据并生成实际刻度数据。实施例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所述单片机生成所述导通类别对应的实际刻度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实际刻度数据是否大于预设注射量:若是,发出报警提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提示是声音提示。该注射器用数据采集结构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单片机信号连接,所述报警装置是蜂鸣器。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提示是指示灯提示、屏幕提示、气味提示、振动提示中的任一种,或者是声音提示、指示灯提示、屏幕提示、气味提示、振动提示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相应的,所述报警装置是指示灯、屏幕、气味发生器、振动发生器中的任一种,或者是蜂鸣器、指示灯、屏幕、气味发生器、振动发生器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实施例十一: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安装壳体。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刻度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外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连接套筒;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安装壳体;或者,所述第一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二零件是顶杆;或者,所述第二零件是内置套筒,所述第一零件是顶杆。本文中的“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