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6103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特别是供骨痛患者使用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骨痛是指全身或者某一局部的骨骼由于各种病原导致的疼痛及不适。是临床上的各种原因,如:急性损伤、风湿、慢性劳损、感染、肿瘤等引起的骨周围疼痛的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此证为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后,客于经络关节,导致筋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由此常引起人体关节、骨膜、肌肉等某些部位发生疼痛及不适,属于痹症范畴。骨痛,常常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首发症状,也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大约有2/3的病人在就诊时具有此症状。国内资料统计显示,以骨痛为首发症状者占55.2%~73.9%。这种骨痛无特异性,轻重程度不一,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轻度的、暂时的,可为游走性或间歇性,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误诊为风湿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肋软骨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症、腰扭伤、骨结核等等,不少病人初始并不到血液科就诊,而是到骨科等其他科室就诊,随着疾病的进展,骨痛可变为持续性、剧烈性,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等。因此人们对骨痛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亟待加强。

目前,对于骨痛的治疗大多采用止痛药、广谱杀菌消炎等方法进行处理,但这种方法往往缺乏针对性,未能从引起疼痛的源头入手,因此见效缓慢、治疗时间长,对很多骨科疾病无能为力。现急需一种缓解骨痛、关节痛,理气止痛,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的骨痛药物。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效治疗骨痛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骨痛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骨痛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骨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以解决骨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骨痛。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3~10g、地龙5~12g、杜仲15~25g、乳香5~16g、当归5~15g、赤芍6~12g、生地黄10~25g、补骨脂6~15g、川断6~15g、远志3~15g、骨碎补3~15g。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5~9g、地龙6~11g、杜仲18~22g、乳香6~13g、当归6~13g、赤芍7~11g、生地黄11~22g、补骨脂7~13g、川断7~13g、远志5~13g、骨碎补5~13g。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8g、地龙10g、杜仲20g、乳香12g、当归12g、赤芍10g、生地黄20g、补骨脂12g、川断12g、远志12g、骨碎补12g。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60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6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5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2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0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450ml(毫升)即可。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150ml(毫升)/次,饭后服。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3个疗程,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土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具有破瘀血、续筋骨之功效,用于治疗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地龙,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发热狂燥、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肺热喘咳、小便不通等症;

杜仲,性味:甘、微辛、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症;

乳香,性味:辛、苦、温,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

当归,性味: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

赤芍,性味:苦、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

生地黄,性味: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补骨脂,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等症;

川断,性味:苦、辛、微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崩漏、胎漏、跌扑损伤,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远志,性味:苦、辛、微温,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骨碎补,性味:苦、温,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骨痛的原则,从依据骨痛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骨痛,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骨痛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8g、地龙10g、杜仲20g、乳香12g、当归12g、赤芍10g、生地黄20g、补骨脂12g、川断12g、远志12g、骨碎补12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9g、地龙11g、杜仲22g、乳香13g、当归13g、赤芍11g、生地黄22g、补骨脂13g、川断13g、远志13g、骨碎补13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骨痛的汤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土鳖虫10g、地龙12g、杜仲25g、乳香16g、当归15g、赤芍12g、生地黄25g、补骨脂15g、川断15g、远志15g、骨碎补15g。

典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骨痛患者共1500例,年龄为50岁以上的900例,只有600例为50岁以下。1500例患者中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的1120例,有效的350例,无效的30例。总有效率达9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