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沾黏活血止痛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7207发布日期:2019-04-29 14:0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沾黏活血止痛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现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跌打损伤在所难免,致使人体肌肉、关节、骨质神经发生某些病变,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等,给患者所带来的伤痛尤甚。这些病变多发生在室外,需要有一种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疗效迅速的药物。各种外伤所致软组织损伤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病症,外治法是古今临床常用方法之一。目前用于该病症治疗的外用制剂虽不少,其其中相当部分疗效尚难以令人满意。借鉴中医药传统治疗外伤痛之所长,研制高效、速效的中药外用制剂,仍是社会和临床的迫切需要。

目前,申请号:03134971.4的专利公开一种治疗伤痛和肿毒的速效外用药膏及其制作方法,它是将小麦经过磨粉、除麦筋、炒麦焦等工艺,制成细麦焦,然后按细麦焦35-40%、五味子15-10%。其余为纯糯米酒醋的重量比配料、混合、搅拌成膏状,装瓶密封,但是其使用不便,需要借助其他医疗卫生设备,而且涂抹使用后容易遭到污染或粘黏到衣物上,清洗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沾黏活血止痛中药药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沾黏活血止痛中药药剂,其成分包括:鸡血藤、牛膝、海风藤、狗脊、筋骨草、独活、丁公藤、防风、细辛、辣椒、三七、小茴香、制川乌、当归、红花、甘草、薄荷脑、樟脑、甘油、聚乙烯醇、乙醇,具体配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鸡血藤15-25份、牛膝10-20份、海风藤15-25份、狗脊10-20份、筋骨草10-20份、独活10-20份、丁公藤10-20份、防风10-20份、细辛10-20份、辣椒1-10份、三七1-10份、小茴香15-20份、制川乌20-30份、当归15-30份、红花10-20份、甘草5-10份、薄荷脑1-10份、樟脑5-15份、甘油60-70份、聚乙烯醇60-100份、乙醇300-350份。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鸡血藤20份、牛膝15份、海风藤20份、狗脊15份、筋骨草15份、独活15份、丁公藤15份、防风15份、细辛15份、辣椒5份、三七8份、小茴香15份、制川乌20份、当归15份、红花10份、甘草5份、薄荷脑5份、樟脑10份、甘油65份、聚乙烯醇80份、乙醇320份。

各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数为:

鸡血藤15份、牛膝10份、海风藤15份、狗脊10份、筋骨草10份、独活10份、丁公藤10份、防风10份、细辛10份、辣椒1份、三七1份、小茴香20份、制川乌30份、当归30份、红花20份、甘草10份、薄荷脑1份、樟脑5份、甘油60份、聚乙烯醇60份、乙醇300份。

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中药药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处方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各味原料药;

2)将鸡血藤、牛膝、海风藤、狗脊、筋骨草、独活、丁公藤、防风、细辛、辣椒、三七、小茴香、制川乌、当归、红花、甘草、薄荷脑、樟脑、甘油、聚乙烯醇、乙醇原料药物中的固态药物洗净磨粉后加入到液态药物中,之后搅拌均匀。

1、药理分析: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结合祖国中医学精髓辩证组方而得,对风湿引起的病痛对因治疗,通过内服药物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使肌肉和筋脉得到濡养而复原,而且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体质,从根本上、全方位针对风湿特点而发挥疗效,从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筋骨草:为脣形科植物筋骨草。性味:苦,寒。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跌打肿痛。

丁公藤: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性味:辛、温。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化痰止咳。用于风湿痛癖、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外伤出血、跌扑肿痛。

辣椒:本品为茄科植物辣椒。性味:辛、热;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开胃消食。

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的干燥藤茎;性辛、苦、微温;归肝经;作用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苦、甘、温;归肝、肾经;作用活血补血、舒筋活络。

细辛:为马兜铃科的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或根茎;性辛、温;归心、肺、肾经;作用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性苦、甘、酸、平;归肝、肾经;作用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性苦、甘、温。归肝、肾经;作用祛风湿、补肝经、强腰膝。

独活:为伞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性甘、苦、平;归肝经;作用活血止血、祛风止痛。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性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作用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经。

小茴香: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能主治: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

制川乌:性味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孕妇慎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萎类同用。

红花:性味辛、性温,归心、肚经;功能主治:活血能经,祛瘀止痛,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补血药;调经药;止痛药,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主要以止痛、行气、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为主,达到了中药配伍中相辅相成的目的。

2、用法与用量:

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使用时将本药剂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用后可以自行揭开薄膜。

与已公开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本发明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皮肤有针灸的感觉,使用后可以自行揭开薄膜,使用方便,不易污染衣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取鸡血藤20克、牛膝15克、海风藤20克、狗脊15克、筋骨草15克、独活15克、丁公藤15克、防风15克、细辛15克、辣椒5克、三七8克、小茴香15克、制川乌2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甘草5克、薄荷脑5克、樟脑10克、甘油65克、聚乙烯醇80克、乙醇320克;固态药物洗净磨粉后加入到液态药物中,之后搅拌均匀,使用时将本药剂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用后自行揭开薄膜。

实施例2

取鸡血藤15克、牛膝10克、海风藤15克、狗脊10克、筋骨草10克、独活10克、丁公藤10克、防风10克、细辛10克、辣椒1克、三七1克、小茴香20克、制川乌30克、当归30克、红花20克、甘草10克、薄荷脑1克、樟脑5克、甘油60克、聚乙烯醇60克、乙醇300克;固态药物洗净磨粉后加入到液态药物中,之后搅拌均匀,使用时将本药剂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用后自行揭开薄膜。

实施例3

取鸡血藤25克、牛膝20克、海风藤25克、狗脊20克、筋骨草20克、独活20克、丁公藤20克、防风20克、细辛20克、辣椒10克、三七10克、小茴香20克、制川乌20克、当归30克、红花20克、甘草10克、薄荷脑10克、樟脑15克、甘油70克、聚乙烯醇100克、乙醇350克;固态药物洗净磨粉后加入到液态药物中,之后搅拌均匀,使用时将本药剂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用后自行揭开薄膜。

实施例4

取鸡血藤25克、牛膝10克、海风藤15克、狗脊20克、筋骨草10克、独活10克、丁公藤10克、防风10克、细辛10克、辣椒5克、三七8克、小茴香20克、制川乌30克、当归15克、红花10克、甘草5克、薄荷脑8克、樟脑10克、甘油70克、聚乙烯醇80克、乙醇300克;固态药物洗净磨粉后加入到液态药物中,之后搅拌均匀,使用时将本药剂经一个部位反复涂抹皮肤患处,短时间内皮肤吸收后能形成一层薄膜利用薄荷特有的功效,使用后自行揭开薄膜。

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某,男,45岁,安徽阜阳人,农机车工,患有腰间盘突出症,治愈后又因过度劳累,其病症又复发,致使其腰部疼痛,四肢屈伸及活动受限,不能站立,曾服用药物治疗,但效果甚微;经亲友推荐,服用本药物治疗,3天后病情稍见好转,腰部疼痛减轻,继续服药2天后,能下床站立,后连续服药6天,腰部就再无疼痛,一切活动正常,可继续正常工作;半年后复查,无反复。

病例2:郭某某,女,40岁,安徽阜阳人亳州人,农民,早期股骨头坏死,多次治疗均无好转,服用本发明药物3天后,病症明显好转,疼痛减轻;用药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且活动自如;用药2个疗程后,恢复正常工作;之后复查,无反复。

病例3:张某某,男,40岁,安徽阜阳人,建筑工人,脚踝曾严重扭伤,但多年来疏忽大意不加理会,造成风湿伤痛,平时能勉强行动,一到下雨天气就疼痛难忍,无法下床行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开始服药一星期后,疼痛明显改善,坚持用药3个疗程后,已行动自如,能正常工作了;经后期的医院复查,没有反复。

病例4:陈某某,女,60岁,安徽淮南人,退休老人,风湿引起颈椎增生,在医院做手术后复发,经朋友介绍,采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连续服药三天后,疼痛明显减轻,有一定疗效,服药三个疗程后,颈椎增生症状彻底消失,活动自如,能恢复工作;半年后复查,无反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