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196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特别是供耳鸣患者使用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主要表现为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电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感觉。在临床上它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如听神经瘤)。

临床表现: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a.耳鸣与听力的关系

有些耳鸣病人伴有听力下降,有些听力正常,但是耳鸣不会引起或加重听力下降。

b.耳鸣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发病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耳鸣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耳鸣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耳鸣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耳鸣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以解决耳鸣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耳鸣。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10~25g、磁石5~10g、麦冬(去心)6~18g、石菖蒲3~8g、珍珠母15~55g、龙骨15~30g、丹参10~16g、荞麦叶5~12g、响铃草15~35g、鹿角胶15~26g、枸杞子10~26g、远志2~10g、黑芝麻10~16g、夏枯草10~16g、熟地黄10~36g、当归3~16g、柴胡3~12g。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11~22g、磁石6~9g、麦冬(去心)8~16g、石菖蒲5~7g、珍珠母18~48g、龙骨18~26g、丹参11~14g、荞麦叶6~11g、响铃草18~31g、鹿角胶18~23g、枸杞子11~23g、远志3~9g、黑芝麻11~14g、夏枯草11~14g、熟地黄11~32g、当归5~14g、柴胡5~11g。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20g、磁石8g、麦冬(去心)14g、石菖蒲6g、珍珠母42g、龙骨23g、丹参13g、荞麦叶10g、响铃草28g、鹿角胶20g、枸杞子20g、远志8g、黑芝麻13g、夏枯草13g、熟地黄26g、当归13g、柴胡10g。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粉碎成粗粒状包煎;

b、①将包好的原料中药放入冷开水中浸泡35min,然后再将浸泡好的药物和浸泡药物的澄清液一并放入砂锅内,注入过药65mm的冷开水进行第一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5min时,转文火熬制38min,滤取药液;②药渣中再次注入过药60mm的微温开水进行第二次武火煎煮,待煎煮到10min时,转文火熬制32min,滤取药液;③将两次药液混合浓缩成50%的中药液360ml(毫升)即可。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中药液以一天服用,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给药量180ml(毫升)/次,饭前半小时服。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3~5个疗程,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酸枣仁,性味:味甘、酸、性平,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盗汗、津伤口渴,酸枣仁的养心安神作用很好,多用于心阴不足和肝肾亏损的惊悸、健忘、眩晕、虚烦不眠;

磁石,性味:咸、寒,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肾虚气喘;

麦冬(去心),性味:甘、微苦微寒,具有养阴润肺、益胃清心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劳嗽咯血、津少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石菖蒲,性味:辛、苦、温,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之功效,用于治疗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珍珠母,性味:咸、寒,具有平肝、潜阳、定惊、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龙骨,性味:甘涩、平,无毒,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之功效,用于治疗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等症;

丹参,性味:味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荞麦叶,性味:味酸、性寒,具有利耳目、下气、止血、降压之功效,用于治疗眼目昏糊、耳鸣重听、嗳气、紫癜、高血压等症;

响铃草,性味:苦微酸、平寒,具有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之功效,用于治疗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还具有补中益气、疗耳鸣、头目昏眩、崩淋,又泻火清热、平肝风、消肿痛;

鹿角胶,性味:甘、咸、温,具有补精益血,安胎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虚劳赢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跌打损伤、阴疽疮疡;

枸杞子,性味: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一清、腰膝酸软、阳痿贵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远志,性味:辛、苦、微温,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胀痛;

黑芝麻,性味:味甘、性平,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之功效,用于治疗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还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的含量,并具有炎症恢复的作用,能够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固醇含量;

夏枯草,性味:辛、苦、寒,具有清肝火、散郁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凛痈瘤瘤等症;

熟地黄,性味:甘、温,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之功效,用于治疗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血崩不止、肝肾阴亏、潮热盗汗、遗精阳痿、须发早白、消渴、便秘、肾虚喘促、不育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头目昏花;

当归,性味:味甘、辛、苦、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治疗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柴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耳鸣的原则,从依据耳鸣的病理机制及药理作用认为:就耳鸣,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耳鸣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很好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20g、磁石8g、麦冬(去心)14g、石菖蒲6g、珍珠母42g、龙骨23g、丹参13g、荞麦叶10g、响铃草28g、鹿角胶20g、枸杞子20g、远志8g、黑芝麻13g、夏枯草13g、熟地黄26g、当归13g、柴胡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22g、磁石9g、麦冬(去心)16g、石菖蒲7g、珍珠母48g、龙骨26g、丹参14g、荞麦叶11g、响铃草31g、鹿角胶23g、枸杞子23g、远志9g、黑芝麻14g、夏枯草14g、熟地黄32g、当归14g、柴胡5~11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耳鸣的内服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酸枣仁25g、磁石10g、麦冬(去心)18g、石菖蒲8g、珍珠母55g、龙骨30g、丹参16g、荞麦叶12g、响铃草35g、鹿角胶26g、枸杞子26g、远志10g、黑芝麻16g、夏枯草16g、熟地黄36g、当归16g、柴胡3~1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耳鸣患者共1680例,年龄为59岁以上的920例,只有760例为59岁以下。1680例患者中痊愈的920例,有效的676例,无效的84例。总有效率达9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