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增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8417发布日期:2019-05-15 22:1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增殖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以一种肾康丸对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增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约40%的ⅰ型dm和5%~10%的ⅱ型dm患者可以发生dn。dm可由多种途径损害肾脏,并累及肾脏的所有结构,从肾小球、肾血管直到肾小管和肾间质,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影响肾功能不可逆转,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迄今为止,西医除强调控制血糖、血压外,对该病尚无特效药物。中药制剂肾康丸在临床用于治疗dn多年,具有确切的保护dm患者肾脏的作用。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的变化在肾脏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研究对象:1、动物和细胞株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190~230g,购于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合格证号:粤检证字第2004a031号;大鼠mc细胞株,购于武汉大学。2、受试药品和主要试剂肾康丸由黄芪、芡实、金樱子、玉米须、水蛭等组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生产,批号:20031214;开博通片由上海中美施贵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2032。rpmi1640干粉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小牛血清由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二甲基亚枫(dmso)、碘化丙啶(pi)染液、l谷氨酰胺和hepes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丙酮酸钠为amresco公司产品;rna酶(rnase)为上海生工产品;fn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由美国diagnositca公司提供。3主要仪器co2培养箱由广东新绿洲生物技术研究所生产;xd101型倒置显微镜由南京江南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提供;swlg1f超净台由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生产;model∑960型酶标仪为meterechinc公司产品;facs20流式细胞仪为美国bectondiskson公司产品。4药物血清制备1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清组,开博通组,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开博通组,肾康丸高、低组分别按5mg/kg、2.4g/kg和1.2g/kg(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换算,分别相当于成人37.5mg/d、24g/d、12g/d,即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1倍、2倍和1倍)灌服相应药物混悬液,连续7d。正常血清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最后1次灌药(灌药前禁食不禁水12h)1h后,30g/l戊巴比妥(1.5ml/kg)腹腔麻醉,腹主动脉采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56℃,30min水浴灭活,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20℃保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24卷第6期肖炜,等.肾康丸对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和细胞周期的影响。5mc的培养与分组mc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fcs)的rpmi1640培养液(含200μg/ml青、链霉素及2.38g/lhepes),置于37℃、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取4~8代mc进行实验。每次实验前细胞经消化,1000r/min离心5min,dhanks液洗涤,然后重悬细胞(1×105/ml)并用含体积分数1%fc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24h,以使所有细胞同步化。同步化后,将mc分为5组:高糖模型组(体积分数1%fcs、30mmol/lglurpmi1640培养液),正常血清组(体积分数5%正常大鼠血清、体积分数1%fcs、30mmol/lglurpmi1640培养液),开博通组(体积分数5%开搏通药物血清、体积分数1%fcs、30mmol/lglurpmi1640培养液)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体积分数5%肾康丸高、低剂量药物血清、体积分数1%fcs、30mmol/lglurpmi1640培养液)。6mtt法检测mc增殖mc同步化及分组同1.5。各组mc加入相应药物血清及不同葡萄糖的培养液后,置96孔培养板培养,6孔重复,培养72h后,吸取上清液,待测fn含量。各孔细胞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37℃,继续孵育4h。终止培养,吸弃上清液,每孔加入200μldmso,振荡裂解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酶标仪双波长测定各孔吸光度值(d),以d值间接反映mc在培养孔中的增殖密度(d值越低则说明mc的增殖越弱)。测定波长为570nm,参考波长为630nm,酶标仪所示d值为d570减去d630,以消除非特异性光吸收效应。7elisa法检测培养的mc上清fn含量上述培养的各孔mc上清,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fn含量,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根据标准品的标准曲线求出相应的含量。8流式细胞仪检测mc细胞周期mc同步化及分组同1.5。各组mc加入相应药物血清及不同葡萄糖的培养液后,置25cm2细胞培养瓶培养,3瓶重复。培养72h后,弃上清,2.5g/l胰酶消化,收集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4℃、体积分数70%冷乙醇中固定。调整细胞浓度至1×105/ml,加入pi染料(其中pi50mg/l,tritonx10010mg/l,rnase酶20mg/l)对dna进行染色,避光孵育30min,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mc在各细胞周期(go/g1、s、g2/m)所占比例,每组检测5000个细胞。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高糖模型组mc的d值和上清fn含量显著性高于低糖模型组(p<0.01),表明高糖能促进mc增殖和fn分泌。与高糖模型组比较,开博通组,肾康丸高、低剂量组mc的d值和上清中fn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表明开搏通与肾康丸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增殖和fn分泌。正常血清组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正常大鼠血清无抑制mc增殖和分泌fn的作用。高糖组与低糖组相比g0/g1期细胞显著性减少,而s及g2/m期细胞显著性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肾康丸高、低剂量组g0/g1期细胞显著性增加(p<0.01),s及g2/m期细胞显著性减少(均p<0.05或p<0.01),表明开博通与肾康丸均能改善高糖导致的mc周期异常。正常血清组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正常大鼠血清无改善mc细胞周期异常的作用。

发明目的:高血糖一直被认为是与dm各种并发症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之一,许多学者研究发现,高糖培养mc与dn大鼠存在着相同的病理过程。研究发现高糖模型(30mmol/l)组与低糖模型(10mmol/l)组比较,mc显著性增殖,fn分泌水平显著性增加,说明高糖能促进mc增殖及ecm分泌。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增殖,减少fn分泌,为其在临床上治疗dn提供了实验依据。肾脏细胞的增殖调节最终发生在细胞周期水平上,细胞顺序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就完成一次增殖。根据细胞增殖情况,分化成熟的细胞可以分成3类:持续分裂细胞,终末分裂细胞和暂时休止细胞。mc属于最后一类。在分裂原刺激下,mc活化,离开休止期(g0)进入细胞周期的g1期。当细胞通过g1期后便进入合成dna的s期,此后便是g2和有丝分裂m期。其中只有g0/g1期时间变化较大,是细胞周期的关键和限速阶段。本研究发现,高糖组mc的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性减少,而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显著性增加,说明高糖可以通过影响mc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和分泌。肾康丸高、低剂量组g0/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显著性减少,说明肾康丸可以通过改善高糖诱导的mc细胞周期变化,阻止mc进入增殖期,从而抑制mc增殖和ecm分泌。有研究显示肾康丸组方中一些中药具有抑制mc增殖的作用。如黄芪等提取液喷雾干燥粉末可以抑制高糖引起肾小球mc增殖,水蛭中的水蛭素能够显著下调凝血酶介导的mc增殖。此外,有人认为体内过多的葡萄糖是一种内生的甘浊之邪,根据五味理论,酸能克甘,因此酸味药物可以克制和消除体内的甘浊之邪,而其实验结果也表明酸味中药山楂对高糖培养下的mc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肾康丸治疗dn的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肾康丸对体外高糖培养的mc增殖、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tin,fn)分泌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技术方案: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剂量为5ng/kg,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4、1.2g/kg),灌服相应药物7d,分离制备药物血清。将体外高糖(30mmol/lglu)培养的mc分为5组:高糖模型组(30mmol/lglu),正常血清组(体积分数5%正常血清),开博通组(5%开博通血清)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5%肾康丸高、低剂量血清),另设低糖(10mmol/lglu)模型组。培养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噬盐(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发明有益效果:高糖培养的mc显著性增殖,上清fn含量显著性增加,并出现细胞周期异常,肾康丸能抑制mc增殖,减少fn分泌,并使go/g期细胞比例显著性增加,而与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减少。肾康丸可通过调整mc细胞周期异常,进而抑制高糖诱导的mc增殖和ecm分泌。

最佳实施方式:运用药物治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