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
背景技术:
高血压、脑梗塞是人体常见疾病,中医理论下的致病原因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以上病症由于人体中风以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且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血液凝滞,流畅缓慢,使大脑供血不足,久而久之形成血淤,血压升高,继而产生梗塞,血栓,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临床表现。
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西医认为,高血压、脑梗塞是一种器官缺血性坏死的症状,多发于50~6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高,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流口水,吃东西掉饭粒,举不动筷子,头痛、头晕、短暂性肢体麻木等症状,该病起病一般较缓慢,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常用的西药有降压胶囊、三精司乐片、寿比山、降压0号等,中药有杜仲降压片、牛黄降压片等,这些中西药治疗高血压服药时间都比较长,一旦停药后血压又会升高,重新反弹;治疗脑梗塞用的西药有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脑蛋白水解物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服用时间要长达3—5年,治疗周期长,费用大,治愈率低,而且长时间服用西药会产生副作用,有损肝肾功能,治疗脑梗塞用的中药有银杏叶片、丹参片、脑心通、血塞通等,产品稳定性差,见效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周期短,费用低,治愈率高,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按常规制剂方法制成口服液。
黄芪15~50份、丹参10~40份、山楂10~30份、绞股蓝8~32份、川牛膝2~30份、鸡血藤2~30份、羌活2~20份、乳香1~15份、没药1~15份、桃仁2~25份、红花2~25份、桂枝2~25份、桑枝2~25份、赤芍2~25份、川芎2~18份、当归2~18份、地龙2~20份、天麻2~30份、钩藤5~35份、夏枯草4~30份、水蛭2~18份、豨莶草2~30份、杜仲2~30份、桑寄生2~25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优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是:
黄芪25~40份、丹参15~35份、山楂12~25份、绞股蓝16~22份、川牛膝8~22份、鸡血藤8~22份、羌活8~15份、乳香4~11份、没药4~11份、桃仁6~18份、红花6~18份、桂枝6~18份、桑枝6~18份、赤芍6~18份、川芎5~12份、当归5~12份、地龙8~15份、天麻8~22份、钩藤10~25份、夏枯草10~22份、水蛭5~12份、豨莶草8~22份、杜仲8~22份、桑寄生6~18份。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是:
黄芪35份、丹参25份、山楂20份、绞股蓝18份、川牛膝10份、鸡血藤10份、羌活9份、乳香5份、没药5份、桃仁8份、红花8份、桂枝8份、桑枝8份、赤芍8份、川芎6份、当归6份、地龙9份、天麻10份、钩藤15份、夏枯草12份、水蛭6份、豨莶草10份、杜仲10份、桑寄生8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任何一种适用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类型,例如,丸剂、片剂、胶囊剂、粉剂、散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的优选药物剂型为口服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取本发明配方中的药物按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七剂量(七天的服用量),装入药袋后封口,加入5000—6000ml水浸泡1小时,然后将其浸泡的水和药袋装入自动煎药机内,用文武火煎四十五分钟后去渣取药液,用机器装袋,每袋为200ml,放置在冰箱内冷藏备用。
下面对本发明中各味中药在配方中的作用,配方中药物的配伍关系及君、臣、佐、使作详细说明:
气血两虚是本病致病的根本原因,本发明药物以气虚为本,血虚为标,补气为主,活血化瘀通络为辅。本发明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配方中重用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足,气旺则血行,血行则瘀去络通,为“君药”。
水蛭破血通络,逐瘀消癥,加用地龙药性善走窜,破血逐瘀,更能发挥通行全身经络之功效,息风止疼,降低血压,为“臣药”。
当归补血养血;川芎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与当归合用,有助黄芪补气养血之功效;大剂量丹参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血液粘度,能破淤血补新血;桃仁有破血祛瘀,润燥之功;红花活血通络,祛瘀止痛,通利血脉;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共同合用既能增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又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乳香与没药用于活血止痛、行气,合用鸡血藤,舒筋活络,补血行血,使血液畅流,诸症可解;夏枯草散结消肿,泻肝火,降血压;钩藤平肝息风止疼,降血压;天麻息风止疼,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降低血压,合用既能平抑肝阳,又能息风止疼,降低血压,治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桑寄生祛风湿,补肾强筋,降血压;豨莶草通经络利关节,祛风湿,降血压,合用可增强补肝肾,通经络,利关节,降血压的协同作用;山楂行气散瘀,消食降血脂,与绞股蓝合用益气健脾,加强活血降脂的功效,以上所述的中药材共为“佐药”。
川牛膝既能活血通络,又用于引药下行于病灶之处;桂枝、桑枝善于祛风湿,通经络,能使血液循环于四肢末端;羌活引药上行于头部病灶之处,共为“使药”。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效果,申请人将采用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委托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中医门诊部对200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口服液剂治疗高血压、脑梗塞患者中,痊愈120例占60%,显效20例占10%,有效55例占27.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本发明药物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后,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试验用的原料包括:黄芪、丹参、山楂、绞股蓝、川牛膝、鸡血藤、羌活、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桂枝、桑枝、赤芍、川芎、当归、地龙、天麻、钩藤、夏枯草、水蛭、豨莶草、杜仲、桑寄生。
试验例1毒性试验
本发明选用的黄芪、丹参、山楂、绞股蓝、川牛膝、鸡血藤、羌活、乳香、没药、桃仁、红花、桂枝、桑枝、赤芍、川芎、当归、地龙、天麻、钩藤、夏枯草、水蛭、豨莶草、杜仲、桑寄生都是常规用的中药材,而且在本发明中将中药制成口服液的方式,既安全又方便。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8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6~22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0只,试验前禁食12h,将本发明药物熬制成液剂,使得浓度为4.0g生药/ml,采用灌胃给药方式,灌胃容积为4.5ml/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为6h,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未见明显异常,试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选择处死给药组小鼠,显微镜下检查小鼠心、肝、脾、肺、胃内以及胸腺等重要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因此本发明外用药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试验:应用sd大鼠,体重200g±10g,雌雄各半。将本发明药物熬制成液剂进行测试,配制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分别是成人临床用药量的20、10、5倍,采用灌胃给药方式,连续用药20周,停药4周后,测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观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20周停药4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外用药物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无明显异常反应,应用安全。
试验例2临床试验
应用本发明最佳重量份配比的配方是:黄芪35份、丹参25份、山楂20份、绞股蓝18份、川牛膝10份、鸡血藤10份、羌活9份、乳香5份、没药5份、桃仁8份、红花8份、桂枝8份、桑枝8份、赤芍8份、川芎6份、当归6份、地龙9份、天麻10份、钩藤15份、夏枯草12份、水蛭6份、豨莶草10份、杜仲10份、桑寄生8份制成口服液剂,对200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治疗,年龄41~76岁,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口服液剂治疗高血压、脑梗塞患者中,痊愈120例占60%,显效20例占10%,有效55例占27.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服用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一日3次,每次饭后半小
时后将定装的200ml药袋加热口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服用1—6个疗程。临床试验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守服用事项,此外不得服用其他治疗此病药物,应保持作息规律,饮食清淡,心情舒畅,服用1—6个疗程以后,再经过3个月后,开始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并记录试验结果。
实施例1
一种通梗化栓药物的口服液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本发明配方中的药物按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七剂量(七日服用量),装入药袋后封口,加入5000—6000ml水浸泡1小时,然后将其浸泡的水和药袋装入自动煎药机内,用文武火煎四十五分钟后用机器装袋,每袋为200ml,放置在冰箱内冷藏备用。
实施例2
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15份、丹参10份、山楂10份、绞股蓝8份、川牛膝2份、鸡血藤2份、羌活2份、乳香1份、没药1份、桃仁2份、红花2份、桂枝2份、桑枝2份、赤芍2份、川芎2份、当归2份、地龙2份、天麻2份、钩藤5份、夏枯草4份、水蛭2份、豨莶草2份、杜仲2份、桑寄生2份。
实施例3
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25份、丹参15份、山楂12份、绞股蓝16份、川牛膝8份、鸡血藤8份、羌活8份、乳香4份、没药4份、桃仁6份、红花6份、桂枝6份、桑枝6份、赤芍6份、川芎5份、当归5份、地龙8份、天麻8份、钩藤10份、夏枯草10份、水蛭5份、豨莶草8份、杜仲8份、桑寄生6份。
实施例4
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40份、丹参35份、山楂25份、绞股蓝22份、川牛膝22份、鸡血藤22份、羌活15份、乳香11份、没药11份、桃仁18份、红花18份、桂枝18份、桑枝18份、赤芍18份、川芎12份、当归12份、地龙15份、天麻22份、钩藤25份、夏枯草22份、水蛭12份、豨莶草22份、杜仲22份、桑寄生18份。
实施例5
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35份、丹参25份、山楂20份、绞股蓝18份、川牛膝10份、鸡血藤10份、羌活9份、乳香5份、没药5份、桃仁8份、红花8份、桂枝8份、桑枝8份、赤芍8份、川芎6份、当归6份、地龙9份、天麻10份、钩藤15份、夏枯草12份、水蛭6份、豨莶草10份、杜仲10份、桑寄生8份。
实施例6
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
黄芪50份、丹参40份、山楂30份、绞股蓝32份、川牛膝30份、鸡血藤30份、羌活20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桃仁25份、红花25份、桂枝25份、桑枝25份、赤芍25份、川芎18份、当归18份、地龙20份、天麻30份、钩藤35份、夏枯草30份、水蛭18份、豨莶草30份、杜仲30份、桑寄生25份。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对高血压、脑梗塞的治疗效果,申请人将采用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委托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中医门诊部对200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试验,试验情况如下:
1、临床资料
试验高血压、脑梗塞疾病共计200例选至门诊病人,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其中41—55岁25例,55—65岁135例,65—76岁40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
2、诊断标准
核磁供振检查结果为脑梗塞,临床表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角
流涎,肢体麻木,语言蹇涩,头痛、头晕,血压140/100mmhg~220/130mmhg,血脂偏高。
3、疗效标准
核磁供振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正常,血压、血脂正常为准,维持2—3年以上未复发。
4、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药物液体制剂,一日3次,每次饭后半小时后将定装
的200ml药袋加热口服,七剂量分七天服用。
5、疗效标准
痊愈:血压、血脂正常,头痛、头晕消失,肢体活动自如,语言表达流畅;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者;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者;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
6、治疗结果
200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中,痊愈120例占60%,显效20例占10%,有效55例占27.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典型病例
刘先生,55岁,已婚,企业工人,患病7年,据本人自述曾在2010年1月7号晚睡时突发脑梗塞疾病,家人及时发现送往榆林市第一医院抢救,据病历显示,血压220/130mmhg,该患者临床表现出口眼歪斜,口齿不清,半身不遂,流口水等症状,幸亏抢救及时稳住了病情,后经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的治疗后,该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测量血压为140/100mmhg,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精神焕发,身体健康,至今没有复发。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通梗化栓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脑梗塞疾病有特效,患者治疗后血压能尽快恢复正常,特别对患有脑梗塞疾病者再无平日里口眼歪斜,四肢麻木,口齿不清,半身不遂,流口水,眩晕等前驱症状出现,身体状况恢复正常。
本发明的注意事项:适用于气虚血瘀肥胖型病人,服用剂量要考虑体重因素,脑出血和身体某部位出血者禁用,妇女月经期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