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817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白癜风治疗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限局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病。由于皮肤的黑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本病发病并无明显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好发。皮损为色素脱失斑,常为乳白色,也可为浅粉色,表面光滑无皮疹。白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较正常皮肤增加,白斑内毛发正常或变白。病变好发于受阳光照射及磨擦损伤部位,病损多对称分布。白斑还常按神经节段分布而呈带状排列。除皮肤损害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也常受累。目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皮损的范围,将其分为局限型、散在型及泛发型。其中多数患者属于散在型,其次为局限型和泛发型。据病损处色素脱失情况又可将该病分为完全型与不完全型两种。前者对二羟苯丙胺酸(dopa)反应阴性,黑素细胞消失,治疗反应差。后者对dopa反应阳性,黑素细胞未消失仅为数目减少,治愈几率大。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在发病前或同时有患处局部瘙痒感。因为本病多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功能不全、硬皮病、异位性皮炎、斑秃等。所以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在泛发型和皮节型白癜风皮损内发现有igg和c3的沉积,且分布也大致相同,是支持白癜风的免疫发病学说最有力的证据。

中医学将白癜风称之为“白驳风”、“白癜”、“白驳”。《诸病源候论》中首次记载了白癜风的病名由来,“白癜风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有关本病的病因、病机古代亦有很多论述,《诸病源候论》谓之本病是由“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提到白癜风由“血瘀于皮里”所致,现代著名许多中医学家均提出本病根本在于“肝肾不足”,并以此为依据,采用滋补肝肾、养血祛风法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认为白癜风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荣卫无畅达之机,皮肤腠理失养,加之后天劳恐伤肾、郁怒伤肝,以致气血耗伤,肝肾精血更加亏虚;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复受风邪,毛窍闭塞;阻滞经脉,使局部气血瘀滞,均可致局部气血失和,精血不能滋养肌肤而发病。总之本病以肝肾亏虚为本,皮肤损害为标,感受风邪所引起的气血不调,阴阳失合,血不荣肤的外在表现。此外,还有精神因素、化学污染及饮食所伤也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气滞血瘀,毛窍闭塞,皮肤失于营养而发病。因此,在治疗上则应以补益肝肾,养血祛风,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配方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利湿消斑、驱风止痒之功效,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改善皮肤微循环,对治疗白癜风以及白癜风诱发的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服药期间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实用,成本低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内服:当归16g,熟地黄16g,白芷16g,刺蒺藜16g,墨旱莲16g,乌梅16g,女贞子16g,鸡血藤16g,何首乌16g,红花6g,炙甘草6g,补骨脂28g,菟丝子28g,桃仁8g;外敷:补骨脂50g,菟丝子28g,白芷28g,肉桂16g,黑米醋1000ml。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得药液约400ml,每天1剂,分2次温服;将外敷药材制成粗粉状,加入黑米醋,浸泡7日后,取液外擦皮损处,擦后照射日光5~10分钟,效果更佳,每日1~2次。

发明用于治疗白癜风的中药配方,选择天然药物,针对白癜风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鸡血藤、墨旱莲、女贞子具有补肝益肾、养血填精、活血消斑之功效;熟地黄、当归、炙甘草补血益气,祛瘀通络;白芷、刺蒺藜祛风活血,通络消斑;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斑;乌梅酸平入肝,消斑解毒,疏肝理气;黑米醋的醋酸能敛又能散、破血运,加入补骨脂、白芷、菟丝子、肉桂,经7日浸泡可将4味药的有效成分浸出,具有祛风利湿,补血温阳,杀虫消斑的作用,其浸出液为黑色,可遮盖白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内服:当归16g,熟地黄16g,白芷16g,刺蒺藜16g,墨旱莲16g,乌梅16g,女贞子16g,鸡血藤16g,何首乌16g,红花6g,炙甘草6g,补骨脂28g,菟丝子28g,桃仁8g;外敷:补骨脂50g,菟丝子28g,白芷28g,肉桂16g,黑米醋1000ml。

实施例2:如果患者躯干部结痂,在上述组分中加青皮7g,独活8g。

实施例3:如果患者头面部皮损,在上述组分中加羌活7g,枳壳7g。

实施例4:如果患者上肢皮损,在上述组分中加桂枝7g,黄芪16g。

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得药液约400ml,每天1剂,分2次温服;将外敷药材制成粗粉状,加入黑米醋,浸泡7日后,取液外擦皮损处,擦后照射日光5~10分钟,效果更佳,每日1~2次。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白癜风护理的中药配方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研究46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其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10-55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2.7年,参照由赵辨主编的《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标准拟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

2、疗效标准: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白癜风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定稿)制定的白癜风疗效标准判

痊愈:白斑完全消退,恢复正常肤色;

显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50%;

好转: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

无效:白班无色素再生或范围扩大。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46例患者均完成3个月的治疗,无脱落病例,其中无效3例,好转15例,显效18例,痊愈10例,显效率60.87%。

典型案例:

钱某,男,40岁,黑龙江绥化人。患者自诉患白癜风20年,经多方求治治疗,未见起效,查其颈左侧卵圆型白斑(面积3cm×4cm)后背前胸,双臂均有大小不等白斑,确诊为白癜风症,给予本发明中药配方治疗,服用1个疗程后,症状缩小,继续服用3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患处皮肤恢复到正常皮色。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内服:当归16g,熟地黄16g,白芷16g,刺蒺藜16g,墨旱莲16g,乌梅16g,女贞子16g,鸡血藤16g,何首乌16g,红花6g,炙甘草6g,补骨脂28g,菟丝子28g,桃仁8g;外敷:补骨脂50g,菟丝子28g,白芷28g,肉桂16g,黑米醋1000ml。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内服药材用清水浸泡1小时,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50分钟,得药液约400ml,每天1剂,分2次温服;将外敷药材制成粗粉状,加入黑米醋,浸泡7日后,取液外擦皮损处,擦后照射日光5~10分钟,效果更佳,每日1~2次。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秀娟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