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472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跌打损伤等骨科疼痛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治疗跌打损伤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称"跌打损伤"为诸伤之总论,多因外力作用,或自身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用力过猛而造成的;中医把凡因外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筋骨伤损、瘀血肿痛、气血不和、经络不通以至脏器受损等,统称为跌打损伤;其病理为瘀血阻碍经络,血气不通,造成局部红肿疼痛,目前治疗该病,西医以局部消炎杀菌,抗感染类西药治疗,中医则以活血化瘀、舒筋通洛、消肿止痛类中药膏剂进行综合调理,其疗效优于西药;针对该病特点,目前一些的治疗药物均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并不能达到标本兼职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以解决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疼痛、曲伸不利等骨科疼痛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

猪苓9~12g、白术9~12g、茯苓12~18g、泽泻12~20g、桂枝6~10g、桅子9~15g、穿山龙9~15g、土茯苓15~30g、续断12~20g、牛膝15~20g、骨碎15~20g。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与用量:将上药研磨成细粉,用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包扎,一日一次,也可以用水冲服,一日两次,两者同用效果更佳。

本发明组方中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白术具有补脾利气、燥湿利水的功效,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宁心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桂枝具有解肌发汗、温经散寒、通脉的功效,桅子具有消肿止痛、凉血止备的功效,穿山龙具有袪风除湿、舒精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消肿止痛、利于关节修复的功效,续断具有强筋骨、袪风湿、活血理伤的功效,牛膝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骨碎补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消肿活络药物组成配方合理、制备方法简单,对于各种跌打损伤、红肿疼痛、曲伸不利等症等骨科疼痛疾病的治疗效果好,无任何毒作用,并且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本发明还具有活血化瘀、消肿解毒的作用等优点。

为表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选取19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踝关节扭伤11例,膝关节软组织挫伤5例,掌指关节损伤3例,患者使用本发明3—5日后,肿胀明显,疼痛明显改善,功能恢复明显,7—10日基本治愈,有效率为9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

猪苓9g、白术9g、茯苓12g、泽泻12g、桂枝6g、桅子9g、穿山龙9g、土茯苓15g、续断12g、牛膝15g、骨碎15g。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将上药研磨成细粉,用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包扎,一日一次,也可以用水冲服,一日两次,两者同用效果更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

猪苓12g、白术12g、茯苓18g、泽泻20g、桂枝10g、桅子15g、穿山龙15g、土茯苓30g、续断20g、牛膝20g、骨碎20g。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将上药研磨成细粉,用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包扎,一日一次,也可以用水冲服,一日两次,两者同用效果更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物制成:

猪苓10g、白术10g、茯苓14g、泽泻16g、桂枝8g、桅子13g、穿山龙13g、土茯苓20g、续断18g、牛膝17g、骨碎17g。

本发明药物的用法:将上药研磨成细粉,用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包扎,一日一次,也可以用水冲服,一日两次,两者同用效果更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肿活络的药物。由猪苓、白术、茯苓、泽泻、桂枝、桅子、穿山龙、土茯苓、续断、牛膝、骨碎为原料;本发明药物的用法:将上药研磨成细粉,用蜂蜜或白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包扎,一日一次,也可以用水冲服,一日两次,两者同用效果更佳。本发明有效发挥中医配伍用药,具有成本低,治疗方便,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斌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