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67157发布日期:2018-07-20 08:5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传统中医药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受到年龄、职业和现代高科技的影响而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长期下来,身体会出现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滑膜炎、半月板损伤、股骨头坏死、骨折等骨科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科疾病的方法主要采用西药止痛治疗、封闭治疗、牵引和手术治疗,但西药止痛治疗只能临时止痛,无法除根病灶,长期服用易产生依赖性且毒副作用明显;封闭治疗,药效过后症状马上恢复,若反复使用只会加重病情而且也会产生副作用,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手术治疗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术后并发症较多,治标不治本、且往往存在较高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成分:4-16份苍术、5-12份苡仁、9-20份蜂房、5-20份石楠藤、9-18份仙灵脾、0.8-12份马钱子、4-20份豨莶草、10-20份皂角刺、10-18份香附、10-25份自然铜、15-25份狗骨、10-18份鸡血藤、8-18份六轴子、8-20份千斤拔、10-18老鸦嘴、1-10份寸香、8-15份五灵脂、10-18份玄胡索。

进一步的,所述苍术为8-15份、所述苡仁为6-10份、所述蜂房为11-18份、所述石楠藤为8-18份、所述仙灵脾为10-16份、所述马钱子为1-10份、所述豨莶草为8-16份、所述皂角刺为12-18份、所述香附为10-18份、所述自然铜为10-25份、所述狗骨为15-25份、所述鸡血藤为10-18份、所述六轴子为10-16份、所述千斤拔为10-18份、所述老鸦嘴为12-16份、所述寸香为3-8份、所述五灵脂为10-13份、所述玄胡索为12-16份。

进一步的,所述苍术为12份、所述苡仁为8份、所述蜂房为15份、所述石楠藤为15份、所述仙灵脾为12份、所述马钱子为8份、所述豨莶草为15份、所述皂角刺为15份、所述香附为14份、所述自然铜为18份、所述狗骨为20份、所述鸡血藤为15份、所述六轴子为14份、所述千斤拔为14份、所述老鸦嘴为15份、所述寸香为6份、所述五灵脂为12份、所述玄胡索为14份。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上述膏药的制备方法,该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①、先将上述18味药物混合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15天;

②、将香油连同药物一起加热至150-160℃,文火熬制4-5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4-5小时后加入红丹,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后冷却;

⑤、冷却后得到的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2-7天,去除火毒,从水中捞出后得到药膏。

其中,所述香油与药物之间的重量比为10:3-10:5。

所述药油与所述红丹之间的重量比为10:2.5-10:4.5。

所述18味中药原料需经过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再倒入香油中。

将步骤⑤所得药膏再加热融化后摊到棉布上,得到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由十多种中药原材料搭配熬制而成,其中: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苍术生品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主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湿温发热,肢节酸痛。

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苡仁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浓,解毒散结的功能。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蜂房:味甘,性平,有毒;入肝、胃经。蜂房具有祛风、攻毒、杀虫的功效。

石楠藤:性味;辛、苦,平。有小毒。主用于祛风止痛、头风头痛,腰膝无力,风湿筋骨疼痛。

仙灵脾: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肝、肾经。用于温肾助阳,祛风除湿。主治阳痿,早泄,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健忘,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麻木。

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马钱子具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喉痹、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豨莶草:味辛、苦,性寒;入肝、肾经。豨莶草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降血压的功效;豨莶草治风湿痹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疟疾,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皂角刺:味辛,性温;入肝、肺、胃经。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皂角刺具有搜风,活血,消肿透脓,杀虫的功效。

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入肝经。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功效,治肝郁气滞,胸胁胀闷作痛,胃痛,腹痛,饮食积聚,月经不调,痛经。

自然铜:辛,平。入肝经。功在散瘀止痛,续筋接骨。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疼痛。

狗骨:辛、咸,温。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酸软。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入肝、肾经。鸡血藤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腰膝酸痛,肢体麻木、瘫痪,风湿痹痛。亦治放射性白细胞减少症。

六轴子:性味苦,温,有大毒。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用于风寒湿痹,骨节肿痛,跌打损伤,痈疽,疔毒。

千斤拔:性味甘、淡,平。具有祛风湿,强腰膝,消肿解毒的功效。主用于风湿骨痛,腰腿痛,腰肌劳损,偏瘫,跌打损伤,阳痿,白带,慢性肾炎。

老鸦嘴:性味,甘,平。具有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止痛的功效。

寸香:性味辛,温。入心、脾、肝经。具有开窍,活血,散结,止痛功效。

五灵脂:性味苦、辛,温。入肝经。具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玄胡索:性味苦、微辛,温。入肝、胃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

本发明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采用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活血效果的马钱子、石楠藤、六轴子、皂角刺等药材,配合能够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的老鸦嘴、五灵脂、玄胡索、自然铜和祛风、燥湿、除痹的豨莶草、苍术、苡仁、蜂房加上温肾助阳的仙灵脾,辅以能够通络舒筋、强健筋骨、强腰膝的鸡血藤、狗骨、千斤拔和能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的香附,再有开窍、活血、散结的寸香作为引药制备得到的膏药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正骨生肌、去腐生新、软坚散结、调和气血、消炎止痛的特点,本发明的膏药通过药物的配伍,使药效相辅相成,对细胞包括神经细胞有强大的激活力,具有提高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特殊功能和对机体内环境的强大清洁作用,本发明提供的膏药通过高温熬制,将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到药油中,经过几道工序最终制备得到能够治疗骨病的膏药,通过贴敷,使药效透过皮肤进入患者体内骨骼,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成分:4-16份苍术、5-12份苡仁、9-20份蜂房、5-20份石楠藤、9-18份仙灵脾、0.8-12份马钱子、4-20份豨莶草、10-20份皂角刺、10-18份香附、10-25份自然铜、15-25份狗骨、10-18份鸡血藤、8-18份六轴子、8-20份千斤拔、10-18老鸦嘴、1-10份寸香、8-15份五灵脂、10-18份玄胡索。

下面通过具体操作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的重量份的具体单位为克(g)。

具体实施例一:取4份苍术、5份苡仁、9份蜂房、5份石楠藤、9份仙灵脾、0.8份马钱子、4份豨莶草、10份皂角刺、10份香附、10份自然铜、15份狗骨、10份鸡血藤、8份六轴子、8份千斤拔、10老鸦嘴、1份寸香、8份五灵脂、10份玄胡索。

制备时:

①、首先将上述18味中药原材料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5天,其中,香油与中药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3;

②、将香油连同中药原材料加热至160℃,并熬制4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去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步骤③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5小时后加入红丹,并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药油与红丹的重量比为10:2.5;

⑤、将步骤④得到药油冷却后得到膏状药物,将该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2-7天,待去除药物中的火毒后从水中捞出,得到成品中药药膏。

为进一步的方便患者使用,其还可以将所制备的中药药膏通过加热融化后摊到棉布上,自然冷却后即可制成便于使用的膏药。

具体实施例二:取16份苍术、12份苡仁、20份蜂房、20份石楠藤、18份仙灵脾、12份马钱子20份豨莶草、20份皂角刺、18份香附、25份自然铜、25份狗骨、18份鸡血藤、18份六轴子、20份千斤拔、18老鸦嘴、10份寸香15份五灵脂、18份玄胡索。

制备时:

①、首先将上述18味中药原材料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0天,其中,香油与中药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5;

②、将香油连同中药原材料加热至160℃,并熬制4.5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去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步骤③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5小时后加入红丹,并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药油与红丹的重量比为10:4.5;

⑤、将步骤④得到药油冷却后得到膏状药物,将该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2-7天,待去除药物中的火毒后从水中捞出,得到成品中药药膏。

具体实施例三:取8份苍术、6份苡仁、11份蜂房、8份石楠藤、10份仙灵脾、1份马钱子、8份豨莶草、12份皂角刺、10份香附、10份自然铜、15份狗骨、10份鸡血藤、10份六轴子、10份千斤拔、12老鸦嘴、3份寸香、10份五灵脂、12份玄胡索。

制备时:

①、首先将上述18味中药原材料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天,其中,香油与中药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4;

②、将香油连同中药原材料加热至160℃,并熬制5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去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步骤③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5小时后加入红丹,并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药油与红丹的重量比为10:3;

⑤、将步骤④得到药油冷却后得到膏状药物,将该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7天,待去除药物中的火毒后从水中捞出,得到成品中药药膏。

具体实施例四:取15份苍术、10份苡仁、18份蜂房、18份石楠藤、16份仙灵脾、10份马钱子、16份豨莶草、18份皂角刺、18份香附、25份自然铜、25份狗骨、18份鸡血藤、16份六轴子、18份千斤拔、16老鸦嘴、8份寸香、13份五灵脂、16份玄胡索。

制备时:

①、首先将上述18味中药原材料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2天,其中,香油与中药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4;

②、将香油连同中药原材料加热至160℃,并熬制5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去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步骤③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5小时后加入红丹,并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药油与红丹的重量比为10:4;

⑤、将步骤④得到药油冷却后得到膏状药物,将该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7天,待去除药物中的火毒后从水中捞出,得到成品中药药膏。

具体实施例五:取12份苍术、8份苡仁、15份蜂房、15份石楠藤、12份仙灵脾、8份马钱子、15份豨莶草、15份皂角刺、14份香附、18份自然铜、20份狗骨、15份鸡血藤、14份六轴子、14份千斤拔、15老鸦嘴、6份寸香、12份五灵脂、14份玄胡索。

制备时:

①、首先将上述18味中药原材料经干燥、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倒入香油中浸泡12天,其中,香油与中药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为10:4;

②、将香油连同中药原材料加热至160℃,并熬制4小时;

③、熬制完成后过滤去除药渣,得到药油;

④、将步骤③所得药油加热至320℃,搅拌并持续熬制5小时后加入红丹,并不断搅拌直至红丹颜色褪去,药油与红丹的重量比为10:4;

⑤、将步骤④得到药油冷却后得到膏状药物,将该膏状药物浸入冷水中浸泡7天,待去除药物中的火毒后从水中捞出,得到成品中药药膏。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通过药物的配伍,使药效相辅相成,使其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正骨生肌、去腐生新、软坚散结、调和气血、消炎止痛的功效,还具有对细胞包括神经细胞的强大激活力、提高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特殊功能以及对机体内环境的强大清洁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关节痹痛、风湿瘀阻、关节骨病及软骨组织疾病,制成膏药后通过贴敷,可以使药效透过皮肤进入患者直达病灶,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下面通过临床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的疗效。

临床中使用的是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成的膏药。膏药的使用方法:三日一次,每次贴敷24-72小时。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患者情况,无效1%、有效6.72%,痊愈92.28%,具体见下表。即本发明提供的治疗骨病的中药总有效率达到99%。因此,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对于治疗关节痹痛,风湿瘀阻,关节骨病具有很好的效果。

上述3344例患者中的典型案例,如下所述:

效果例1

王某,男68岁患有双膝关节骨病、关节肿大有积液,于患处贴敷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膏药,每贴作用时间为3天,每间隔3天,再贴敷下一贴,1个半月后,积液消失、扔掉双拐、关节骨病症状消失。

效果例2

鲍某,男,31岁,长期坐姿不正确,患有颈椎病,颈椎疼痛,于患处贴敷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膏药,每贴作用时间为3天,每间隔3天,再贴下一贴,7天后症状好转,1个月后,颈椎疼痛消失。

效果例3

袁母,女、67岁,患病4年,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双腿麻木,于患处贴敷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膏药,每贴作用时间为3天,每隔3天,再贴下一贴,7天后症状好转,3个月后,各症状消失。

效果例4

刘某、男、45岁,股骨头坏死,两年前由摔伤引起右侧股骨头坏死,于患处贴敷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膏药,每贴作用时间为3天,每间隔3天,再贴下一贴,14天后症状略有好转,4个月后,症状消失,经x光透视检查,股骨头死骨消失,骨小梁形成,骨密度较均匀,股骨头骨组织部分修复到正常活动。

效果例5

陈某,男,26岁,左腿胫腓骨骨折,于患处贴敷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膏药,每贴作用时间为3天,每间隔3天,再贴下一贴,两个月后拍x光片报告单:对位线尚可,有明显的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