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车的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83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车的附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增加轮椅车功能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轮椅车仅作为肢体伤残者和老年人的代步工具,其实轮椅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它可以用于伤残者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而如若用于日常生活,则需要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例如:坐在轮椅车上的人吃饭、喝水或看书时需要一个能放置水杯、碗筷或书本的桌面,在不需要时又能很方便地卸除,而当有其它功能需求时,对应的功能附件能很方便地连接和拆卸于轮椅车。显然现有轮椅车都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轮椅车附加功能、提高使用者生活品质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椅车的连接件,用于连接附设功能件于轮椅车的座椅上;连接件设计为型材;该型材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和插接槽孔;连接件通过插接部连接于座椅的侧边,并通过插接孔连接附设功能件于座椅上。通过型材设计,可大大减少该连接件的机加工量和装配工作量,同时可根据不同型号轮椅车的长度要求截取型材,适应不同型号轮椅车批量生产的需求,并且通过插接部方便地插接于座椅,通过插接孔方便地将附设功能件连接于轮椅车上。

其中,插接部为榫或槽,用以与座椅侧边对应设置的槽或榫插接连接。

上述插接槽孔至少包括插接孔;插接孔位于插接部的正上方。可通过插接孔插接较重的附设功能件,重量通过插接部传递给座椅,由座椅进行承重。

进一步的,插接孔整体呈椭圆形;该椭圆形插接孔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角形孔,该直角形孔与插接孔连通,插接孔和直角形孔的上端孔壁形成型材的上端平面。通过椭圆形槽孔设计,方便附设功能件的插接,结合直角形孔设计,保持型材壁厚基本一致,既保证了型材强度,又节省了材料。

更进一步的,插接孔内壁对应于插接部位置处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槽底面为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通过凹槽底面设计,可防止因螺纹孔加工在螺纹上端面形成的毛刺对插入插接孔的插入物形成阻碍。

进一步的,型材的上端平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顶面槽,将上端平面分为两部分。使得上端平面作为座椅椅垫的粘贴面时,减少了粘贴接触面,粘贴更加方便。

插接孔槽孔还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数个插接槽,该数个插接槽设置在插接孔的一侧且沿高度方向排列。可通过插接槽进行对轮椅车具有较轻负荷的附设功能件的插接。

相邻插接槽之间设置成型孔。成型孔作为结构孔,既可使插接孔和插接槽壁厚基本均等、节省材料,又可增强连接件的刚性。

插接槽为t形槽。

进一步的,插接槽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端平面一侧下方依上下顺次排列的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和第三插接槽,成型孔包括第一成型孔和第二成型孔;所述第一成型孔设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并位于插接孔一侧,由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和插接孔围拢形成;第二成型孔设于第二插接槽和第三插接槽之间并位于插接孔下方一侧,由第二插接槽、第三插接槽和由第一成型孔下端孔壁向下延伸出的筋板围拢形成。

进一步的,上端平面另一侧下方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勾接槽,该勾接槽由上端平面对应侧边向下折弯形成,用以与座椅侧边对应的勾接榫嵌合连接。

进一步的,插接孔、第一成型孔和第二成型孔的孔壁形成的一侧外廓与座椅侧边的外廓相适配。

通过勾接槽和勾接榫的嵌合连接,以及连接件和座椅侧边外边的适配,使连接件与座椅的相对位置得到更好的限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连接件的设计,方便在座椅上附加附设功能件,增加轮椅车的功能。

2、本发明将连接件设计成型材,可大大减少连接件的机加工量和装配工作量,减少材料消耗,从而可降低成本;同时可根据不同型号轮椅车的长度要求截取型材,适应不同型号轮椅车批量生产的需求;并且将连接件设计成型材有益于轮椅车外观美观。

3、本发明连接件通过插接部与座椅侧边连接,同时利用插接槽孔进行附设功能件的连接,增加了轮椅车的功能,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功能选配,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件与座椅底板、附设功能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连接件与座椅底板、附设功能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连接件的纵截面图;

图7为与图5中连接件对应的座椅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连接件与座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座椅底板两侧连接附设功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连接件,2-座椅底板,11-插接部,12-插接孔,131-第一插接槽,132-第二插接槽,133-第三插接槽,14-成型孔,15-勾接槽,16-直角形孔,17-上端平面,18-凹槽,19-顶面槽,21-插接榫,22-插接槽,25-勾接榫,3-插入端,4-茶托,5-脚踏板,51-插入端,6-遥控杆,7-固定件,71-t形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连接件用于轮椅车进行附设功能件的连接,设计为型材,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11和插接孔12。

结合图2,连接件1的插接部11为槽,与轮椅车的座椅底板2上端面设置的插接榫21嵌合连接在座椅的侧边。插接孔12设于插接部11的正上方,呈椭圆形。椭圆形插接孔的上端孔壁向两侧延伸形成型材的上端平面17。

如图1,插接孔12下方对应于插接部位置处设有凹槽18,该凹槽的槽底面为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

如图2,附设功能件(本实施例中采用茶托4)上设有与插接孔12相适配的插入端3,该插入端通过插入插接孔12连接在连接件上。座椅底板2的插接榫21处设有孔,螺钉穿过座椅底板上的该孔旋接在所述螺纹孔中,螺钉上端支紧在附设功能件的插入端3上,使得插入端3卡固在插接孔12内,从而将附设功能件(如茶托、书托、平板电脑支架等)固定在座椅一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连接件用于轮椅车进行附设功能件的连接,设计为型材,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11和插接孔12。

结合图4,连接件1的插接部11为榫,与轮椅车的座椅底板2上端面设置的插接槽22嵌合连接在座椅的侧边。如图3所示,插接孔12设于插接部11的正上方且呈椭圆形。该椭圆形插接孔12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角形孔16,该直角形孔16与插接孔12连通,插接孔12和直角形孔16的上端孔壁形成型材的上端平面17。上端平面17左侧向下折弯形成槽口朝下的勾接槽15,该勾接槽1与座椅底板2上设置的勾接榫25嵌合连接。插接孔12对应于勾接榫25一侧的孔壁与座椅底板2的侧边外廓相适配,当连接件1与座椅底板2连接时,插接部11与插接槽22嵌合,勾接槽15与勾接榫25嵌合,插接孔12的左侧孔壁与座椅底板2的外侧相贴合。

上述插接孔12的对应于插接部位置处设有凹槽18,该凹槽的槽底面为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螺纹孔。结合图4,附设功能件(本实施例采用茶托)上设有插入端3,插入端3与插接孔12相适配,插入插接孔12内。结合图4,座椅底板2的插接槽22处设有对应的孔。螺钉穿过座椅底板上的所述孔旋接于连接件上的所述螺纹孔,其上端支紧在附设功能件的插入端3上,使得插入端3卡固在插接孔12内,从而将附设功能件固定在座椅一侧。

上端平面17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顶面槽19,将上端平面17分为两部分,并使靠近勾接槽15的左侧平面高于另一侧平面。用上端平面17的左侧平面与座椅底板2对接,以方便粘贴面的制作(在该左侧平面粘贴魔术贴,椅垫背面粘贴魔术贴,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同时方便座椅底板2上的椅垫粘贴。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连接件用于轮椅车进行附设功能件的连接,设计为型材,具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插接部11、插接孔和插接槽。

如图6、图7、图8,插接部11为插接榫,插接孔12呈椭圆形,该椭圆形插接孔12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直角形孔16,该直角形孔16与插接孔12连通,插接孔12和直角形孔16的上端孔壁形成连接件型材的上端平面17。上端平面17左侧向下折弯形成槽口朝下的勾接槽15。该上端平面17上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顶面槽19,将上端平面17分为两部分。插接孔12的对应于插接部位置处设有凹槽18,该凹槽18的槽底面为沿型材长度方向设置的平面,该平面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用于将连接件连接于座椅底板2上的螺纹孔。

为能更好、更方便地连接附设功能件,本实施例在插接孔的一侧设置3个沿高度方向排列的插接槽,依上下顺次为第一插接槽131、第二插接槽132和第三插接槽133,3个插接槽均设计为t形槽。进一步的,该3个插接槽置于上端平面17的右侧下方。为了减少材耗并使型材具有基本均等的壁厚且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强度,本实施例在相邻所述插接槽之间设计了成型孔14,该成型孔包括第一成型孔和第二成型孔;第一成型孔设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并位于插接孔一侧,由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和插接孔围拢形成;第二成型孔设于第二插接槽和第三插接槽之间并位于插接孔下方一侧,由第二插接槽、第三插接槽和由第一成型孔下端孔壁向下延伸出的筋板围拢形成。并且使对应于勾接槽一侧的插接孔12、第一成型孔和第二成型孔的孔壁外廓与座椅侧边的外廓相适配。

连接件1连接于座椅底板2时,插接部11与插接槽22嵌合,勾接槽15与座椅底板2上设置的勾接榫25嵌合连接,由插接孔12、第一成型孔和第二成型孔的孔壁形成的外廓与座椅侧边相适配的外廓嵌合,并且上端平面17与座椅底板2的对应侧边贴合。为了使连接件1与座椅底板2更好的连接,将上端平面17设置为粘贴面,而为了方便粘贴粘贴面,本实施例的上端平面17被顶面槽19分为两个平面,且靠近勾接槽15的平面高于另一侧平面,粘贴面设置相对高的平面上,该粘贴面与椅垫上的对应粘贴面进行可撕合的粘贴,方便对椅垫的更换。

如图9、图10所示,座椅底板2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上述的连接件1,并且通过两侧的连接件1中的插接孔连接踏板件5,通过插接槽连接茶托4和遥控杆6。

上述脚踏板5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该固定杆两端均设有插入端51,插入端51与插接孔12相适配,插入对应连接件的插接孔12内,螺钉穿过座椅底板上对应孔的旋接于连接件的上述螺纹孔中,且螺钉上端支紧于插入端51,使得插入端51卡固在插接孔12内,从而通过固定杆的插入端51将脚踏件5连接在座椅上。

茶托4和遥控杆6分别固定在一对应的固定件7上,并分别通过固定件7与座椅底板2两侧设置的连接件的插接槽嵌合连接。固定件7上平行设置至少两个t形滑块71,分别插入对应的侧插接槽内,至少其中一个t形滑块上设有螺纹孔,螺钉通过旋接t形滑块上的螺纹孔其端部抵在插接槽的槽底面上,将固定件7卡固定在插接槽内,从而使得遥控杆6和茶托4分别固定在座椅两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