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人监护装置、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5874发布日期:2019-05-22 03:1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人监护装置、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病人监护装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一般需要同时负责多位病人的护理工作,常常无法实时掌握每位病人的活动状况或健康状况,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看护。特别是当病人出现紧急突发情况时,若不能够及时发现,则有可能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出现病情恶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监护装置、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病患的活动状况和健康状况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病人监护装置,包括:微控制处理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连接的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

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输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病人监护系统,包括:监护装置、嗅探器和云服务器;

所述监护装置用于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所述嗅探器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的异常值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病人监护方法,包括:

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

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病人监护方法,包括:

监护装置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嗅探器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的异常值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再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通过嗅探器发送至医院设定的云服务器,由所述云服务器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将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推送到医护人员终端,使得所述医护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减轻医护人员需同时看护多位病人时的工作难度;同时,便于医护人员随时查阅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中与病人健康状态相关的信息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装置的结构框图,包括:微控制处理模块110,与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连接的传感器模块120和报警模块130。

所述传感器模块120用于采集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紫外线采集单元、心率采集单元和体温采集单元;分别用于采集紫外线强度值、心率值和体温值,并将所述紫外线强度值、心率值和体温值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也就是说,所述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包括紫外线强度值,所述病人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率值和体温值。

例如,当病人在户外时,若紫外线过强,则有可能会使病人被晒伤,因此,需要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值,判断病人是否有被晒伤的风险。而心率值和体温值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的参数,例如,当病人发生休克或晕倒时,则病人的体温有可能低于正常值,并且病人的心率也有可能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外。因此,需要获取病人的心率值和/或体温值,判断病人是否出现突发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模块还包括其他数据采集单元,并且所述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环境参数和其他生理数据,以及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对于需要静养的病人,所述环境参数还可以包括病人所处环境的噪声分贝;对于需要进行康复运动的病人,所述生理数据还包括病人设定时间段内消耗的卡路里数据等,以便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状况。

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130输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护装置在获取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后,需要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嗅探器,由所述嗅探器转发至医院设定好的云服务器。具体地,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包括蓝牙ble芯片,用于利用蓝牙低能耗ble协议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嗅探器。

其中,所述嗅探器是指拥有蓝牙模块和wifi无线通信模块的通讯设备,被安放在预置位置,能够通过蓝牙扫描功能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并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其发送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socket通信方式。所述嗅探器信号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50~200m,能够接收医院区域内的监护装置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嗅探器被安放在预置位置,因此,通过所述嗅探器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时,可以使得所述云服务器能够根据嗅探器的位置判断病人的所处位置。即,当病人在户外突发疾病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知道病人的所处位置,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

另外,所述嗅探器接收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包括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查阅。其中,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正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正常值字段;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异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异常值字段,以及主动呼叫字段。也就是说,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这两个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不相同。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数据帧的数据格式判断所述数据包中的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并在所述数据包中的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呼叫医护人员。

其中,所述呼叫医护人员是指将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推送给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由所述医护人员根据所述异常值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接收到所述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环境参数和生理数据后,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分别与预设的正常值范围进行比较,判定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中是否存在异常值;若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不在预设的正常值范围内,则判定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中存在异常值;反之,则表示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不存在异常值。

其中,在判定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中存在异常值的过程中,包括: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在设定时间间隔内,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数据达到设定次数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值。也就是说,当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在设定时间间隔内,只是某一次或两次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数据时,不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值。例如,所述设定时间间隔可以为12秒,所述设定次数可以为3次、4次或者其他次数,若12秒内,出现3次或4次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数据,则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值;若所述12秒内,只出现1次或2次对所述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存在异常数据,则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判定为不存在异常值;使得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具有容错功能,避免误判。其中,所述设定时间间隔及设定次数均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定,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制。更进一步地,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块130输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震动报警单元和led灯报警单元,分别用于根据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发送的报警指令输出震动信号和闪烁灯信号,提醒病人已通知医护人员,减少病人的担忧,同时引起周围医护人员的注意,使得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其中所述震动信号包括震动器震动,所述闪烁灯信号包括led灯红光闪烁。

还进一步地,所述监护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10连接的模式控制模块140和显示模块150。

所述模式控制模块140,用于向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发送模式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数据录入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和医护呼叫模式。

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140还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数据录入模式时,接收并存储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时,接收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发送的显示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显示切换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模块切换显示所述环境参数和生理数据;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医护呼叫模式时,向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装置可以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或者为佩戴于胸前的智能设备等,如图2示出了可穿戴的监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监护装置包括oled显示屏21、多功能按键22和表带23。又如,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包括所述多功能按键22,所述多功能按键22用于触发所述模式控制信号和显示切换信号。

具体地,用户通过按压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例如,用户通过按压第一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数据录入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数据录入模式,此时,oled显示屏21点亮,所述监护装置接收并存储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进行数据录入。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监护装置初次使用时,一般需要进行一次数据录入,使得所述监护装置与对应的需要监护的病人关联,并与该病人对应的医护人员终端关联。在完成所述数据录入后,所述监护装置切换至正常工作模式或睡眠模式。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可以为10秒或其他设定时长。所述病人信息数据包括病人姓名、年龄、正在服用的药物、病史、过敏药物等信息。

当所述监护装置处于睡眠模式时,用户通过按压第二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正常工作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正常工作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触发的显示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显示切换信号对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切换显示。例如,用户通过单次按压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显示切换信号,每按压一次进行一次显示数据的切换,所述显示数据包括日期、病人信息数据、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便于用户随时通过所述监护装置了解到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可以为2秒或其他设定时长。

当所述监护装置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用户通过按压第三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医护呼叫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医护呼叫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医护呼叫模式时,所述监护装置向所述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例如,当病人感觉身体不适,而监护装置未输出报警信号时,则需要用户在监护装置上被动进行医护呼叫。即按压第三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医护呼叫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医护呼叫模式,在所述医护呼叫模式下,所述监护装置自动向所述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由所述嗅探器将所述监护装置发送的医护呼叫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并由所述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从而使病人得到救助。其中,所述第三设定时长可以为2秒或其他设定时长。

可选地,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医护呼叫模式时,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报警模块130输出报警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震动报警单元和led灯报警单元,分别用于根据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发送的报警指令输出震动信号和闪烁灯信号,提醒病人已通知医护人员,减少病人的担忧,同时引起周围医护人员的注意,使得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控制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发送切换至注销模式和/或切换至睡眠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

所述微控制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注销模式时,清除所述病人信息数据,并切换至睡眠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时,关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显示。

当所述监护装置为正常工作模式时,通过用户按压第四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注销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注销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注销模式时,清除所述病人信息数据,并切换至睡眠模式。例如,当病人身体康复后,需要回收所述监护装置时,可以通过在注销模式下,清除所述数据录入模式下录入的病人信息数据,待有其他病人需要时,可以重新录入该病人的信息数据,从而使所述监护装置能够被回收利用。所述第四设定时长可以为10秒或其他设定时长。

当所述监护装置为正常工作模式时,通过用户按压第五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睡眠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睡眠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时,关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显示,同时使微控制处理模块处于低功耗状态;从而降低所述监护装置的功耗,延长所述监护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

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监护装置100、嗅探器200和云服务器300。

所述监护装置100用于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包括紫外线强度值,所述病人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率值和/或体温值。例如,当病人在户外时,若紫外线过强,则有可能会使病人被晒伤,因此,需要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值,判断病人是否有被晒伤的风险。而心率值和体温值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的参数,例如,当病人发生休克或晕倒时,则病人的体温有可能低于正常值,并且病人的心率也有可能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外。因此,需要获取病人的心率值和/或体温值,判断病人是否出现突发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环境参数和其他生理数据,并且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对于需要静养的病人,所述环境参数还可以包括病人所处环境的噪声分贝;对于需要进行康复运动的病人,所述生理数据还包括病人设定时间段内消耗的卡路里数据等,以便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状况。

所述嗅探器200用于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

其中,所述嗅探器是指拥有蓝牙模块和wifi无线通信模块的通讯设备,被安放在预置位置,能够通过蓝牙扫描功能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并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其发送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socket通信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嗅探器被安放在预置位置,因此,通过所述嗅探器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时,可以使得所述云服务器能够根据嗅探器的位置判断病人的所处位置。即,当病人在户外突发疾病时,能够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知道病人的所处位置,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

另外,所述嗅探器接收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包括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以便医护人员进行查阅。其中,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正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正常值字段;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异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异常值字段,以及主动呼叫字段。也就是说,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这两个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不相同。

所述云服务器300用于存储所述环境参数或所述生理数据,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的异常值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400。

例如,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数据帧的数据格式判断所述数据包中的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并在所述数据包中的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呼叫医护人员。

其中,所述呼叫医护人员是指将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推送给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由所述医护人员根据所述异常值对病人进行相应的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装置还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模式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数据录入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医护呼叫模式;并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数据录入模式时,接收并存储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触发的显示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显示切换信号对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切换显示;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医护呼叫模式时,向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将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嗅探器,由所述嗅探器发送给所述监护装置。

例如,医护人员将所述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从医护人员终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再由所述云服务器下发至所述嗅探器,使得所述嗅探器能够将所述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发送给所述监护装置,以便监护装置在数据录入模式下接受接收并存储所述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其中,所述医护人员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

所述嗅探器还用于将所述监护装置发送的医护呼叫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

例如,当病人感觉身体不适,而监护装置未输出报警信号时,则需要用户在监护装置上被动进行医护呼叫。即按压第三设定时长的所述多功能按键22,触发所述医护呼叫模式的模式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医护呼叫模式,在所述医护呼叫模式下,所述监护装置自动向所述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由所述嗅探器将所述监护装置发送的医护呼叫信息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并由所述云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时,将所述医护呼叫信息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从而使病人得到救助。其中,所述第三设定时长可以为2秒或其他设定时长。

可选地,在所述监护装置的工作模式为所述医护呼叫模式时,所述监护装置还用于输出报警信号。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报警信号包括震动信号和闪烁灯信号,提醒病人已通知医护人员,减少病人的担忧,同时引起周围医护人员的注意,使得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救助,降低病情延误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监护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注销模式和睡眠模式;

所述监护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注销模式时,清除所述病人信息数据,并切换至睡眠模式。例如,当病人身体康复后,需要回收所述监护装置时,可以通过在注销模式下,清除所述数据录入模式下录入的病人信息数据,待有其他病人需要时,可以重新录入该病人的信息数据,从而使所述监护装置能够被回收利用。

所述监护装置还用于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时,关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显示。从而降低所述监护装置的功耗,延长所述监护装置的电池使用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监护装置和嗅探器的各模块或单元实现的功能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监护装置与所述嗅探器可以采用深圳市天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skylab)自主研发的装置和设备,并且所述嗅探器可以同时扫描接收两百个监护装置发送的数据包。

实施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401至s402。

在s401中,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包括紫外线强度值,所述病人的生理数据包括心率值和/或体温值。例如,当病人在户外时,若紫外线过强,则有可能会使病人被晒伤,因此,需要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紫外线强度值,判断病人是否有被晒伤的风险。而心率值和体温值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的参数,例如,当病人发生休克或晕倒时,则病人的体温有可能低于正常值,并且病人的心率也有可能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外。因此,需要获取病人的心率值和/或体温值,判断病人是否出现突发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还可以包括其他环境参数和其他生理数据,并且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还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对于需要静养的病人,所述环境参数还可以包括病人所处环境的噪声分贝;对于需要进行康复运动的病人,所述生理数据还包括病人设定时间段内消耗的卡路里数据等,以便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状况。

在s402中,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护装置在获取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后,需要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所述嗅探器,由所述嗅探器转发至医院设定好的云服务器。

具体地,所述嗅探器是指拥有蓝牙模块和wifi无线通信模块的通讯设备,被安放在预置位置,能够通过蓝牙扫描功能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并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云服务器,其发送的通信方式可以采用socket通信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嗅探器接收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包括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其中,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正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正常值字段;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的数据帧包括环境参数异常值字段和/或生理数据异常值字段,以及主动呼叫字段。也就是说,所述处于正常值范围内的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以及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这两个数据包的数据格式不相同。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数据包中数据帧的格式判断是否呼叫医护人员。其中,呼叫医护人员是指将所述存在异常值的环境参数和存在异常值的所述生理数据推送给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从而实现病人的监护。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触发的模式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模式控制信号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数据录入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和医护呼叫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数据录入模式时,接收并存储所述嗅探器发送的携带设备id的病人信息数据;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正常工作模式时,接收用户触发的显示切换信号,并根据所述显示切换信号对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进行切换显示;在所述工作模式为医护呼叫模式时,向嗅探器发送医护呼叫信息。

又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注销模式时,清除所述病人信息数据,并切换至睡眠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睡眠模式时,关闭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的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实施一中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装置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501至s503。

在s501中,监护装置获取病人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和病人的生理数据;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嗅探器,并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出现异常值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s502中,嗅探器接收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器;

在s503中,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所述环境参数和所述生理数据,在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存在异常值时,将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所述生理数据的异常值推送至与所述监护装置关联的医护人员终端。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方法的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病人监护系统中各组成成分实现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一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和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装置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和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