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2373发布日期:2019-05-22 02:5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用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是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的冲洗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几乎所有手术过程中需要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者糖水冲洗手术区域或者器械,同时几乎都需要及时吸引走创口产生的血色液体或冲洗水,以清理术野污物、使术野清晰、减少感染。但是,现在国内医院手术应用的冲洗和吸引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一直以来延用的传统开放式冲洗和吸引:护士把无菌生理盐水或者糖水打开,倒入容器,然后用水球吸入,递给医生使用,或者持小碗从容器中舀出,递给医生使用。这个过程,很容易污染,因为无菌生理盐水的瓶口或袋口在开启时容易污染;盛水容器暴露空气中,时间长,几乎伴随整个手术,也增加污染几率;手与容器外面都有细菌,跨越水盆上方操作,不符合无菌原则;另外,操作也不方便,主刀医生发出需水信息后,护士去取水,然后传递,这个过程就浪费了宝贵的手术时间;最后再用纱布或吸引器(管)吸走多余的术中液体。吸引器(管)一般为重复使用的,每次手术使用后,由护士用通条清理吸引器(管)内部,并清洗清洁内外部,最后再用高温高压灭菌后,再次使用。这里所述的清理吸引器(管)内部是个难题,既有可能导致清洁污物不彻底而发生感染的情况,又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种方式既易感染,又操作繁琐、浪费时间。第二种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调压式微创冲洗吸引管,该产品改变了传统的给水方式,将冲洗和吸引两路管路汇到一根细小弯曲的不锈钢吸引管上,不锈钢吸引管可伸入手术创面内部,冲洗管路另一头连接生理盐水袋,吸引管路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通过简单的手柄按钮切换操作,可实现随时对手术创面进行冲洗和吸引,操作方便,缩短了手术时间,但该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冲洗和吸引两路管路共用一根细小不锈钢吸引管,这样被吸走的创口体液有少量还残存在共用的不锈钢吸引管内壁上,在冲洗时,就又被生理盐水冲入手术创口内,给病人造成了二次感染的可能。另外,冲洗管路粗,水量较大,调节不太方便,不易适合精细微创手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创新、设计独特、安全无菌、冲吸操作方便、节约手术时间和减少感染几率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特别是它的冲洗吸引管路功能完全互相分开,不会再发生被吸出液体又被冲洗回流到手术创口内而增加二次感染几率的优点,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冲洗管和吸引管,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独立设置,冲洗管前端套设在吸引管内形成套管结构。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嵌套在手柄及前后吸引管内;

所述手柄设置有中空的空腔,所述吸引管由手柄隔离成前吸引管和后吸引管,前吸引管和后吸引管通过空腔形成连通;

所述后吸引管上侧开设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冲洗管路的输水管及开关连接线通过小孔伸入后吸引管空腔内,并延伸穿入至连通的手柄空腔内;

所述输水管与冲洗管通过冲洗管过渡接头,用粘接材料形成连接;小孔间隙处粘接密封;

所述冲洗管过渡接头和开关连接线均设置在手柄空腔内;

所述手柄上侧开设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开关连接线通过小孔从手柄空腔引出,与轻触开关连接。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前吸引管前端端部设置侧孔及凹形槽,凹形槽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小孔,所述冲洗管前端通过凹形槽小孔后,在凹形槽中实现定位;侧孔可防止过吸,保护薄弱组织。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前吸引管和手柄之间、冲洗管和冲洗管过渡接头之间通过医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连接。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还包括副吸引管,所述副吸引管和吸引管通过三通连接至吸引机上,

所述副吸引管上设置有副手柄,所述副手柄设置有中空的空腔,所述副吸引管由副手柄隔离成前后两部分并通过空腔形成连通,其中副吸引管前部和副手柄形成可拆卸连接,同时设置有连接锁紧装置,并可更换不同直径的副吸引管前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的关闭通过电磁控制装置控制,并在所述手柄上设置轻触开关实现操作。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手柄和副手柄上开设有压力调节孔,压力调节孔形状为水滴状,位置位于轻触开关前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上端连接输液袋,输液袋外套有输液(血)压挤器,压挤器能自动保持输液袋内的液体压力恒定,压挤器上有压力显示,可随意调节冲洗压力的大小,冲洗管路径上设过滤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吸引管和副吸引管前端端口部做圆弧状无创伤头端处理。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吸引管靠近手柄的部分弯曲设计,其中后吸引管弯曲偏离手柄轴线方向形成手持操作空间,前吸引管向下弯曲设置;

所述副吸引管靠近副手柄的部分弯曲设置,其前后两部分弯曲方向相同,均向下弯曲设置。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的调压孔处的手指捏合面,外形为类三角形,调压孔侧为凹形弧面,背面为凸形弧面,柄部结构简洁,流线型设计,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均设有背面包软胶结构设计,增加手持防滑力。

所述手柄,轻触开关上设有按键软胶结构。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前部的吸引管弯曲角度15~30度;手柄和副手柄的后部角度25~40度。

所述冲洗管出水口设置在吸引管的外侧面,可有效防止冲洗盐水回吸。

本发明的优点是:1.)冲洗和吸引管路完全独立分开,不会再发生被吸出液体又被冲洗回流到手术创口内而增加二次感染几率的可能;2)手柄上设置有吸引压力调节孔,形状为水滴状,可实现无级调节吸引压力;3)手柄上设置有轻触开关,通过电路来控制冲洗控制器里的电磁阀的开与闭,可实现对冲洗管路的瞬时接通与关闭,操作轻松快捷;4)吸引管和副吸引管,进入创面的前端的侧面均设有防组织过吸的侧孔,前端面的外周锐边均有防组织割伤的圆角钝化处理;5)由于进入人体部分的直径或体积更小,手术时手术创口通道内,便可以容纳更多的器械同时使用;6)管路全部封闭无菌连接,减少了感染几率。7)手柄捏合面流线型设计,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冲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ⅰ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ⅱ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ⅲ部放大图。

图7为图2中k-k向视图。

图8为图3中i-i向视图。

图中1为导管、2为手柄、3为按键软胶、4为吸引管、5为副手柄、6为副吸引管、7为针座、8为螺旋锁紧套、9为弯头、10为副导管、11为冲洗管、12为开关、13为冲洗管过渡接头、14为输水管、15为喇叭口、16为开关连接线、17为冲洗连接管、18为控制器、19为输液挤压器、20为电源、21为止流夹、22为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导管包括冲洗管和吸引管,所述冲洗管和吸引管独立设置,冲洗管前端套设在吸引管内形成套管结构。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嵌套在手柄及前后吸引管内;

所述手柄设置有中空的空腔,所述吸引管由手柄隔离成前吸引管和后吸引管,前吸引管和后吸引管通过空腔形成连通;

所述后吸引管上侧开设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冲洗管路的输水管及开关连接线通过小孔伸入后吸引管空腔内,并延伸穿入至连通的手柄空腔内;

所述输水管与冲洗管通过冲洗管过渡接头,用粘接材料形成连接;小孔间隙处粘接密封;

所述冲洗管过渡接头和开关连接线均设置在手柄空腔内;

所述手柄上侧开设有和所述空腔连通的小孔,开关连接线通过小孔从手柄空腔引出,与轻触开关连接。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前吸引管前端端部设置侧孔及凹形槽,凹形槽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小孔,所述冲洗管前端通过凹形槽小孔后,在凹形槽中实现定位;侧孔可防止过吸,保护薄弱组织。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前吸引管和手柄之间、冲洗管和冲洗管过渡接头之间通过医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连接。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还包括副导管,所述副导管包括副吸引管,所述副吸引管和吸引管通过三通连接至吸引机上,

所述副吸引管上设置有副手柄,所述副手柄设置有中空的空腔,所述副吸引管由副手柄隔离成前后两部分并通过空腔形成连通,其中副吸引管前部和副手柄形成可拆卸连接,同时设置有连接螺旋锁紧套,并可更换不同直径的副吸引管前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的关闭通过电磁控制装置控制,并在所述手柄上设置轻触开关实现操作。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手柄和副手柄上开设有压力调节孔,压力调节孔形状为水滴状,位置位于轻触开关前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冲洗管上端连接输液袋,输液袋外套有输液(血)压挤器,压挤器能自动保持输液袋内的液体压力恒定,压挤器上有压力显示,可随意调节冲洗压力的大小,冲洗管路径上设过滤器。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吸引管和副吸引管前端端口部做圆弧状无创伤头端处理。

所述的一次性冲洗吸引引流管,所述吸引管靠近手柄的部分弯曲设计,其中后吸引管弯曲偏离手柄轴线方向形成手持操作空间,前吸引管向下弯曲设置;

所述副吸引管靠近副手柄的部分弯曲设置,其前后两部分弯曲方向相同,均向下弯曲设置。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的调压孔处的手指捏合面,外形为类三角形,调压孔侧为凹形弧面,背面为凸形弧面,柄部结构简洁,流线型设计,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均设有背面包软胶结构设计,增加手持防滑力。

所述手柄,轻触开关上设有按键软胶结构。

所述手柄和副手柄,设置有使其弯曲的弯头结构形式,前部的吸引管弯曲角度15~30度;手柄和副手柄的后部角度25~40度。

所述冲洗管出水口设置在吸引管的外侧面,可有效防止冲洗盐水回吸。

本发明冲洗生理盐水经过输水管并通过接头与冲洗管连接。冲洗管与吸引管、手柄如何做成结构的紧凑化乃至一体化,是个设计难点。因为这里既要保证冲洗管与吸引管的管路完全分开,又要考虑两者之间的结构紧凑结合、生产制造可行、装配操作方便等要求。而且手柄设计为abs注塑件,内部有长深孔结构,长径比≥20:1,这对注塑抽芯是个难题。本发明所述的手柄,设计了长深孔结构,辅助侧抽芯小孔,φ1.2mm,该小孔用以让开关连接线从手柄内腔引出来。开关连接线与手柄内腔通过粘接固定,从而很巧妙地实现了冲洗管和吸引管的紧凑一体化,又相互分割。

装配时,先将手柄与吸引管套合,用医用环氧树脂(医用针头胶)粘接固定,然后将冲洗管后部的输水管从后吸引管尾部的φ2.7小孔穿入后吸引管,冲洗管前端一直前伸到吸引管头部,并用吸引管前端凹形槽固定焊接住。所述冲洗管出水口设置在吸引管的外侧面,可有效防止冲洗盐水回吸。冲洗管的尾端,与冲洗管过渡接头连接,并用医用环氧树脂(医用针头胶)粘接固定贯通套合部位,更是要防止泄漏;冲洗管过渡接头的另一头与输水管连接。

手柄上设置有轻触开关,开关连接线通过后吸引管上的小孔φ1.3进入吸引管内部,并从手柄内腔穿过,再从手柄上的小孔φ1.2穿出,并与轻触开关连接。开关连接线的另一端,用插头与冲洗控制器上的开关插座相连通,这就保证在手柄上可方便及时迅速的控制冲洗管路的通与断,提高了本发明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有利于医生的手术操作需要,为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迅速、及时提供了条件。

以上手柄的结构设计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把冲洗管和吸引管既相互独立分开,又能保证冲洗管和吸引管在手持部位及手腕后部管线的结构简洁紧凑一体化,而且操作方便实用,从而为手术的快速无间断进行,创造了条件。

正常使用时,使用手柄侧的吸引管,打开止流夹,如果手柄处发生堵塞,则关闭吸引管,打开副吸引管上的止流夹,此时可用副吸引管实现吸引功能。

一.吸引操作:由于在手柄上设置有冲洗用的轻触开关和吸引压力调节孔,用大拇指直接按住压力调节孔,同时松开轻触开关,并通过调整按住压力调节孔的面积的大小,即可来控制吸引压力的大小。该压力调节孔设计成水滴形,通过大拇指的移动可实现无级调节吸引压力。当大拇指按住全部压力调节孔时,此时为吸引负压最大;当大拇指未按住压力调节孔时,此时为吸引负压最小;当大拇指仅按住部分压力调节孔,比如压力调节孔被大拇指按住覆盖的面积由大到小,越来越小时,此时吸引负压即由大到小逐渐变化。

二.冲洗操作:大拇指不按压力调节孔,而是按住轻触开关,冲洗控制器里的电磁阀打开,冲洗管导通,输液压挤器给生理盐水袋(输液袋)加压,生理盐水通过冲洗管流出,即可实现冲洗功能;松开开关,电磁阀夹闭冲洗管路里的硅胶管,即停止冲洗。冲洗管出水口设置在吸引管的外侧面,可有效防止冲洗盐水回吸。

因本发明所述的冲洗管和吸引管完全独立分开,故无二次回冲污染。由于前伸推杆部分直径也很小,而且做成弯曲状,避免器械操作手柄干涉,而且手柄后部的管路线路做成了内套结构,简洁紧凑,因此适用于神经外科、微创、脊柱、耳鼻喉及骨科等各种显微、深部组织结构手术和开放手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