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7889发布日期:2019-05-22 02:3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台,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目前的临床手术中,医务人员经常对病人进行麻醉,有时麻醉过程较复杂,所用的麻醉器械和药品较多,在对病人进行麻醉时需要医务人员反复拿取器械,例如在对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导管和注射器等麻醉器械大都没有专门的地方放置,往往是放在手术床上或需要医务人员握持,这样不仅容易污染麻醉器械,而且还浪费了人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为方便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麻醉,医务人员会通过利用器械架来放置麻醉器械,但是现有的器械架主要由架体和台面构成,这种结构的器械架功能比较单一,各种麻醉器械放置在一个固定的桌面上无法进行有效的区分,这不仅影响了麻醉的顺利进行,而且也给医务人员的麻醉操作带来了不便,现如今虽然有专门为医务人员进行麻醉操作的操作台,但是这些操作台体积较大,在进行手术时,来回挪动十分不便,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给医务人员的麻醉操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通过本发明,不仅可对麻醉器械进行分类放置和消毒,而且在进行手术时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麻醉器械的操作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麻醉,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包括柜体,在所述柜体上部设有开口,在所述柜体内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升降部,所述的升降部由升降操作板、消毒柜、器械回收柜、器械放置柜和支杆组成,在所述支杆内设有伸缩内杆,在所述伸缩内杆上端设有升降操作槽,在所述升降操作槽中部设有竖板,在所述升降操作槽内的竖板一侧设有麻醉操作台,在所述升降操作槽内的竖板另一侧分别设有垃圾放入口和器械回收槽,在所述垃圾放入口内设有可拆卸的垃圾桶,在所述垃圾桶上部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垃圾放入口相适配的扩径卡板,所述垃圾桶通过上部开口处的扩径卡板卡放在垃圾放入口上,在所述器械回收槽底面上设有器械投掷口,在所述升降操作槽下部分别设有消毒柜和与所述器械回收槽内的器械投掷口相对应的器械回收柜,在所述消毒柜内侧壁上设有数个紫外线灯,在所述消毒柜和器械回收柜下部设有器械放置柜,所述的消毒柜、器械回收柜和器械放置柜前部均为开口式结构,在所述消毒柜、器械回收柜和器械放置柜的前部开口处均设有相适配的小柜门,所述升降部内的支杆底部与柜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柜体上部的开口上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盖板,在所述柜体前部设有大柜门,在所述柜体底部设有滑轮。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所述伸缩内杆贯穿升降操作槽,在所述伸缩内杆上端设有拉环。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器械放置柜内设有数个隔板,所述数个隔板将器械放置柜分隔为数个分类放置槽。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消毒柜前部的小柜门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紫外线灯控制连接的开关。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所述紫外线灯由灯管底座和紫外线灯管组成。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紫外线灯上的灯管底座内设有可拆卸的蓄电池。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所述盖板通过铰链与所述柜体上部的开口进行合页连接。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支杆上设有定位孔,在所述伸缩内杆上设有数个与所述支杆上的定位孔相适配的按压式卡珠,所述伸缩内杆通过按压式卡珠卡接在支杆上的定位孔内实现固定伸缩配合。

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盖板上部设有拉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手术室麻醉操作台,通过设置麻醉操作台,可便于医务人员进行麻醉药剂的配比准备,便于医务人员进行麻醉操作;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垃圾桶,使得医务人员在进行麻醉操作过程中,可将垃圾投放入垃圾桶内,并在麻醉结束后将垃圾桶取出对垃圾进行清理;通过设置器械回收柜和器械投掷口,可将使用后的麻醉器械投放入器械回收柜内,便于术后进行清洗消毒;通过设置消毒柜,可对麻醉器械进行消毒存放,避免麻醉器械遭到污染;通过设置器械放置柜和分隔放置槽,可对多种麻醉器械进行分类放置,不仅避免麻醉器械之间混淆,而且便于医务人员拿取使用;通过设置开口和伸缩内杆,使得在未进行麻醉操作或进行完麻醉操作后,可将升降部方便快捷的回收至柜体内,不仅减少了占用面积,而且便于医务人员对麻醉器械进行清洗管理;通过设置大柜门和小柜门,可便于医务人员在术后对使用过的麻醉器械进行消毒清洗;通过设置盖板,使得在未进行麻醉操作时,柜体当做储物柜进行麻醉器械的存放;通过设置滑轮,可便于进行柜体的挪动;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对麻醉器械进行分类放置和消毒,而且在进行手术时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麻醉器械的操作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麻醉,大大减小了占用面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升降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垃圾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柜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麻醉操作台,2.垃圾桶,3.消毒柜,4.器械回收柜,5.器械放置柜,6.隔板,7.分类放置槽,8.小柜门,9.伸缩内杆,10.支杆,11.柜体,12.大柜门,13.拉环,14.竖板,15.垃圾放入口,16.横板,17.器械回收槽,18.器械投掷口,19.升降操作槽,20.紫外线灯,21.开关,22.扩径卡板,23.盖板,24.铰链,25.开口,26.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4所给出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所述柜体11上部设有开口25,在所述柜体11内设有与所述开口25相适配的升降部,所述的升降部由升降操作板19、消毒柜3、器械回收柜4、器械放置柜5和支杆10组成,在所述支杆10内设有伸缩内杆9,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杆10上设有定位孔,在所述伸缩内杆9上设有数个与所述支杆10上的定位孔相适配的按压式卡珠,所述伸缩内杆9通过按压式卡珠卡接在支杆10上的定位孔内实现固定伸缩配合,在所述伸缩内杆9上端设有升降操作槽19,所述伸缩内杆9贯穿升降操作槽19,在所述伸缩内杆9上端设有拉环13,通过提拉拉环13,可将伸缩内杆9从支杆10内抽出,从而将升降部升起,在所述升降操作槽19中部设有竖板14,在所述升降操作槽19内的竖板14一侧设有麻醉操作台1,在所述升降操作槽19内的竖板14另一侧分别设有垃圾放入口15和器械回收槽17,在所述垃圾放入口15内设有可拆卸的垃圾桶2,在所述垃圾桶2上部开口处设有与所述垃圾放入口15相适配的扩径卡板22,所述垃圾桶2通过上部开口处的扩径卡板22卡放在垃圾放入口15上,在所述器械回收槽17底面上设有器械投掷口18,在所述升降操作槽19下部分别设有消毒柜3和与所述器械回收槽17内的器械投掷口18相对应的器械回收柜4,在所述消毒柜3内侧壁上设有数个紫外线灯20,所述紫外线灯20由灯管底座和紫外线灯管组成,在所述紫外线灯20上的灯管底座内设有可拆卸的蓄电池,在所述消毒柜3和器械回收柜4下部设有器械放置柜5,在所述器械放置柜5内设有数个隔板6,所述数个隔板6将器械放置柜5分隔为数个分类放置槽7,所述的消毒柜3、器械回收柜4和器械放置柜5前部均为开口式结构,在所述消毒柜3、器械回收柜4和器械放置柜5的前部开口处均设有相适配的小柜门8,在所述消毒柜3前部的小柜门8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紫外线灯20控制连接的开关21,所述升降部内的支杆10底部与柜体1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柜体11上部的开口25上设有与所述开口25相适配的盖板23,所述盖板23通过铰链24与所述柜体11上部的开口25进行合页连接,在所述盖板23上部设有拉手,在所述柜体11前部设有大柜门12,在所述柜体11底部设有滑轮26。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手术室麻醉操作台,在对病人进行术前麻醉时,医务人员可通过柜体11底部的滑轮26将柜体11推动至手术床一侧,医务人员先将柜体11上部的盖板23打开,通过拉动伸缩内杆9上的拉环13使得伸缩内杆9带动升降部从柜体11上的开口25内升出;当升降部完全从柜体11内升出后,通过调节伸缩内杆9的伸出长度使得伸缩内杆9上的按压式卡珠刚好卡入支杆10上的定位孔内,实现对升降部的定为固定;在进行麻醉时,医务人员可先将器械放置柜5上的小柜门8打开,在器械放置柜5内的分类放置槽7内取出所需的麻醉器械,若需要对麻醉器械进行消毒使用,可将消毒柜3上的小柜门8打开,将所用的麻醉器械放入消毒柜3内,通过小柜门8上的开关21将消毒柜3内侧壁上的紫外线灯20打开后,盖上小柜门8进行消毒处理即可;麻醉器械消毒完毕后,将麻醉器械从消毒柜3内取出放置在升降操作槽19内的麻醉操作台1内,医务人员可在麻醉操作台1内进行麻醉药剂的配比和填装;在进行麻醉药剂的配比和填装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塑料袋、医用棉等垃圾时,可将垃圾从垃圾放入口15放入至垃圾桶2内;对病人麻醉结束后,先将垃圾桶2取出将垃圾进行清理后放回入垃圾放入口15,再将使用后的麻醉器械先从器械投掷口18投放至器械回收柜4内,把升降部按回至柜体11内,盖上盖板23将柜体11推离手术床,从而避免柜体11影响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手术完毕后,医务人员可打开柜体11前部的大柜门12,再将器械回收柜4的小柜门8打开,将使用过的器械取出进行清洗消毒,并存放回器械放置柜5内即可;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可对麻醉器械进行分类放置和消毒,而且在进行手术时方便医务人员进行麻醉器械的操作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麻醉,大大减小了占用面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