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255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按摩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新型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床。



背景技术:

按摩床广泛运用于足浴店、美容院、理疗医院、浴场等场所,按摩床是一种常见的保健设备,主要用于人体的按摩,起到缓解疲劳和理疗的效果。现有市场上的按摩产品名目繁多,但都共同存在如下弊病:一是在按摩时只有按摩轮动,而人体不动,每一个或组的按摩轮都由一个以上电机驱动。二是其按摩轮固定在一个平面上,而人体是成曲线形,所以在按摩床按摩时会有腰部等下凹部位难以按摩到位。三是按摩床的按摩运动轨迹和按摩强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高矮胖瘦的人群,这种固定轨迹的按摩床就会出现按摩部位错位的现象,比如身高较高的人想按摩腰部,结果按摩到了臀部,身高较矮的人则按摩到了背部,胖的人觉得按摩强度不够,瘦的人觉得按摩强度太大,四是现有的按摩床无法同时按摩颈部,和对颈部进行牵引,更无法对肩部进行按压,五是现有的按摩床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无法折叠,不适宜在家庭中使用,因体积较大也不便于消毒清洗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病,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它仅通过一只推杆电机的进退来实现人体的移动,带动了所有与人体有接触的按摩轮一起转动,从而起到了人体大范围的按摩效果;并且可躺、可座,可按摩到人体各曲线部位,可对颈部进行牵引;还有它适用于高矮胖瘦不同人群的按摩。

上述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按摩床,它包括床支撑架、床板框、设在床支撑架上的按摩板,其要点在于:所述的床板框上设有固定人体在按摩板上来回按摩的人体固定机构,床支撑架和床板框上设有床板框前后自动推动机构;所述的按摩板设有能使按摩轮能与人体的各按摩部位充分贴合接触的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按摩板分上翻板、固定板和下翻板,上翻板与支撑架铰链连接,并可向上90°范围内翻转,固定板与床支撑架1固定连接,下翻板与支撑架1铰链连接,并可向下90°范围内翻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板框上人体固定机构包括横向架设在床板框左右两边的头枕支架、设置在头枕支架左右两侧可调节相对宽度的鄂部牵引固定座、设在鄂部牵引固定座上可围绕鄂部牵引固定座转动的鄂部牵引带,设在鄂部牵引固定座内侧的肩部助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板框前后自动推动机构是在床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安装床板框前后运动的滑轨,床板框的左右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滑轨内的滚轮;床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用于推动床板框沿着滑轨前后运动的电动推杆、驱动电动推杆的推杆电机、与推杆电机连接的循环时间继电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是所述的按摩板的上翻板、固定板和下翻板由板框和设在板框上的按摩部组成,在按摩板的按摩部多根横置的装有多个按摩轮的轴与安装轴的轴槽之间设有二个以上弹簧,从而使按摩轮根据人体对其产生的压力上下浮动,始终与人体保持贴合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支撑架与上翻板之间的左右二侧设有用于上翻板向上翻转时支撑的第一支撑杆或第一伸缩式液压缸;床支撑架与下翻板之间的左右二侧设有用于下翻板向下翻转时支撑的第二支撑杆或第二伸缩式液压缸;在下翻板的前端设有便于按摩者脚背钩住的牵引桩。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翻板和床板框上设有人体颈部按摩机构,所述的人体颈部按摩机构是在头枕支架中间设有一缺口,缺口内安装有与上翻板中间设的一齿条相啮合的颈部按摩齿轮;上翻板的前端还设有一可装卸的按摩辊。

作为优选,所述的床板框上还设有护栏、可围绕床板框转动的腋下助推杆、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护栏上的搁手垫、可拆卸的手机支架,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与推杆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床支撑架的底部设有轮子,床支撑架的内部设有风扇和发热管,床支撑架上还设有启动开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它仅通过一只推杆电机的进退来实现人体的移动,带动了所有与人体有接触的按摩轮一起转动,从而起到了人体大范围的按摩效果;并且巧妙的利用人体的移动实现头的牵引,肩部的挤压,颈部的按摩,因此功能多。因其设有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使按摩轮可根据人体的曲线和重量自动弹性浮动贴合接触人体,使人体在按摩时各部位都能到位、舒适;推动床板框沿着滑轨前后运动的电动推杆由推杆电机驱动,推杆电机与循环时间继电器、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连接,因此可以调节循环时间继电器、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来实现床板框沿着滑轨前后运动的行程和频率即按摩强度,以适应不同高矮胖瘦的人群的按摩;上翻板和下翻板的设计使按摩床可折叠,变得可躺可座,因此在不使按摩功能时可作椅子使用,这不但使其具有二种功能,而且体积可以变小,减小放置场地,可适宜在家庭中使用;另外,因为体积可以变小,所以运输费用也得到了减少;因设有人体颈部按摩机构,可实现了对人体颈部的按摩;肩部助推杆的设计不但可以固定、推动人体在按摩轮上运动,而且起到了对肩部的按压,鄂部牵引带的设计不但可以拉动人体在按摩轮上运动,同时也起到了对颈部的牵引作用;按摩辊的可拆卸设计解决了上翻板与固定板之间距离过大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当上翻板上翻时按摩辊被固定板挡住无法上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图1中床板框运动向后运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呈座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1的a-a剖视图。

图7;图6的b处放大图。

图1—7中,1-床支撑架,2-床板框,3-按摩板,4-人体颈部按摩机构,5-滑轨,6-电动推杆,7-推杆电机,8-循环时间继电器,9-滚轮,10-床板框前后自动推动机构,11-上翻板,12-固定板,13-下翻板,14-铰链a,15-第一支撑杆,16-齿条,17-铰链b,18-第二支撑杆,19-牵引桩,20-头枕支架,21-鄂部牵引固定座,22-鄂部牵引带,23肩部助推杆,24-手机支架,25-缺口,26-颈部按摩齿轮,27-人体固定机构,28-护栏,29-腋下助推杆,30-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31-搁手垫,32-板框,33-按摩部,34-轴,35-按摩轮,36-弹簧,37-轮子,38-风扇,38发热管,40-启动开关,41-按摩辊,42-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43-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图1—7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它包括床支撑架1、床板框2、设在床支撑架1上的按摩板3,所述的床板框2上设有固定人体在按摩板3上来回按摩的人体固定机构27,床支撑架1和床板框2上设有床板框前后自动推动机构10;所述的按摩板3设有能使按摩轮35能与人体的各按摩部位充分贴合接触的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42,按摩板3分上翻板11、固定板12和下翻板13,上翻板11与支撑架1铰链a14连接,并可向上90°范围内翻转,固定板12与床支撑架1固定连接,下翻板13与支撑架1铰链b17连接,并可向下90°范围内翻转。

所述的床板框2上人体固定机构27包括横向架设在床板框2左右两边的头枕支架20、设置在头枕支架20左右两侧可调节相对宽度的鄂部牵引固定座21、设在鄂部牵引固定座21上可围绕鄂部牵引固定座21转动的鄂部牵引带22,设在鄂部牵引固定座21内侧的肩部助推杆23。

所述的床板框前后自动推动机构10是在床支撑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用于安装床板框2前后运动的滑轨5,床板框2的左右内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在滑轨5内的滚轮9;床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用于推动床板框2沿着滑轨5前后运动的电动推杆6、驱动电动推杆6的推杆电机7、与推杆电机7连接的循环时间继电器8。

所述的按摩轮弹性浮动机构42是所述的按摩板3的上翻板11、固定板12和下翻板13由板框32和设在板框32上的按摩部33组成,在按摩板3的按摩部33多根横置的装有多个按摩轮35的轴34与安装轴34的轴槽43之间设有二个弹簧36,从而使按摩轮35根据人体对其产生的压力上下浮动,始终与人体保持贴合。

所述的床支撑架1与上翻板11之间的左右二侧设有用于上翻板11向上翻转时支撑的第一支撑杆15;床支撑架1与下翻板13之间的左右二侧设有用于下翻板13向下翻转时支撑的第二支撑杆18;在下翻板13的前端设有便于按摩者脚背钩住的牵引桩19。

所述的上翻板11和床板框2上设有人体颈部按摩机构4,所述的人体颈部按摩机构4是在头枕支架20中间设有一缺口25,缺口25内安装有与上翻板11中间设的一齿条16相啮合的颈部按摩齿轮26;上翻板的前端还设有一可装卸的按摩辊41。

所述的床板框2上还设有护栏28、可围绕床板框2转动的腋下助推杆29、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30、护栏28上的搁手垫31、可拆卸的手机支架24。床板框行程调节开关30与推杆电机7连接。

所述床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轮子37,床支撑架1的内部设有风扇38和发热管39,床支撑架1上还设有启动开关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