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07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磁共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而磁共振系统中通常采用射频线圈向人体辐射射频脉冲,以激励原子核共振,实现成像的目的。目前,临床上采用磁共振系统对人体进行检查时,往往还需要医护人员人工将射频线圈摆放至病人待检查部位处,该过程较为繁琐,会降低整个检查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以解决目前磁共振系统检查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体,所述磁体用于形成磁场;

射频线圈,所述射频线圈用于形成射频脉冲;

气囊,所述气囊具有检查状态,在所述气囊处于检查状态时,所述气囊位于所述磁场内且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所述射频线圈。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所述检查状态为所述气囊的收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磁体为环状磁体,所述气囊为环状气囊,所述磁体内侧具有扫描通道,处于充气状态的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扫描通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磁体为环状磁体,所述气囊为环状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磁体的内侧。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磁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射频线圈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射频线圈沿所述气囊的周向安装在所述气囊上背离所述磁体的一侧表面。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还包括支撑床,所述支撑床包括床板和主体,所述床板用于支撑病人,所述床板支撑于所述主体上;

所述磁体为环状磁体,在垂直于所述磁体的多个径向所形成的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床板与所述主体活动连接;所述气囊和所述支撑床上均安装有所述射频线圈。

优选的,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床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检查状态为充气状态,且所述气囊与所述磁体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还包括气管和气泵,

所述气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囊和所述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远离磁场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在病人需要检查时,使气囊进入检查状态,此时气囊与病人的待检查部位相对,这使得射频线圈直接可以被摆放至待检查部位处,显然的,本申请通过设置气囊使射频线圈具有自动摆放位置的功能,这可以省去医护人员人工摆放射频线圈或给患者佩戴射频线圈的时间,以达到提高整个检查工作效率的目的。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处于收缩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处于充气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部分结构处于充气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磁体;

10-扫描通道;

2-射频线圈;

3-气囊;

4-支撑床;

41-主体;

42-床板;

5-病人;

6-气泵;

61-气管。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该磁共振系统可以包括磁体1、射频线圈2和气囊3,气囊3上可以安装有射频线圈2,且在气囊3处于检查状态下时,其可以位于磁体1所形成的磁场内。显然的,磁体1可以用于形成磁场,使病人5可以被置于磁体1所形成的磁场中;射频线圈2用于形成射频脉冲,该射频脉冲可以激发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处细胞内的氢原子核,使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射频线圈2停止发出射频脉冲之后,氢原子核可以以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所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可以被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过计算机处理用于成像;自气囊3从收缩状态开始,通过充气到达充满气的充气状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气囊3具有检查状态,在气囊3处于检查状态时,气囊3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相对,这可以使安装在气囊3上的射频线圈2与病人的待检查部位接触。

其中,磁体1可以为永磁体、电磁体和超导磁体中的一者或多种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所形成的磁场的强度,磁场的强度可以为高场、中场和低场;射频线圈2可以同时具备发射和接收射频脉冲的功能;气囊3可以为长条状、弹性能力较强的气囊3,气囊3可以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磁体1或支撑病人5的床上,气囊3所具有的检查状态可以为充气状态,也可以为收缩状态,即未充气之前的初始状态;在气囊3的检查状态为充气状态时,当病人5做好检查准备之后,可以采用充气设备对气囊3进行充气,使气囊3逐渐靠近病人5,在气囊3被充气至一定程度之后,安装在气囊3上的射频线圈2可以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接触,从而实现射频线圈2自动摆位的目的;相应的,在气囊3的检查状态为未充气之前、或放气之后的收缩状态时,可以在病人5做检查之前,预先通过气泵6对气囊3进行充气,使气囊3膨胀鼓起,这可以使气囊3与其下方的支撑结构之间形成容纳病人5的空间,而后,病人5可以被转移至合适位置,此时,使气囊3放气,恢复至收缩状态,在自身重力以及弹性变形的作用下,气囊3可以将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包裹住,这也可以使安装于气囊3上的射频线圈2与病人5待检查部位接触,以完成检查工作。

上述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气囊3上安装有射频线圈2,且在气囊3处于检查状态时,其可以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对应设置,从而使射频线圈2可以具备自动摆位的能力,这可以节省医护人员人工摆放射频线圈2的时间,进而可以提高磁共振检查工作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气囊3还具有预备状态,在气囊3处于预备状态时,气囊3具有容纳空间,前述容纳空间可以容纳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

具体的,与上文对应的,气囊3的预备状态可以为未充气之前的收缩状态,也可以为充气之后的臌胀状态。在预备状态为收缩状态时,可以使所设计的气囊3在未充气之前的尺寸相对较大,并可以通过紧固装置,如绳子或挂钩等将气囊3连接在磁体1上,使病人5可以被容纳于未充气的气囊3与病人5的支撑床4之间,在病人5被转移至合适位置后,对气囊3进行充气工作,气囊3可以向靠近病人5的方向膨胀,从而使射频线圈2的至少一部分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接触;相应的,在气囊3的预备状态为充气状态时,在病人5需要检查时,可以预先对气囊3进行充气工作,使气囊3膨胀,从而使气囊3与用于支撑病人5的支撑床4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进而使病人5可以被转移且安置于前述容纳空间内,以完成检查工作。

考虑到在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对病人5进行检查时,充有气体的气囊3存在安全隐患,如可能出现爆炸而造成病人5受到意外伤害的情况,优选的,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时可以为气囊3的预备状态,相应的,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时可以为气囊3的检查状态。另外,在病人5检查完之后,可以使气囊3进入收缩状态,这还可以提高气囊3的使用寿命,以节省成本。

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是,磁体1可以为环状磁体,磁体1的内侧具有扫描通道10,病人5可以被安置于扫描通道10内;气囊3可以为环状气囊3,处于充气状态的气囊3可以设置在扫描通道10的内壁。具体的,环状磁体可以为由磁铁矿材料或铝镍钴合金材料制成的永磁体,也可以为人工制造的环状的电磁体或超导磁体,处于充气状态的环状的气囊3被设置于扫描通道10的内壁上,使得磁体1可以对气囊3在其径向上起一定的限位作用,这可以防止气囊3因充气过于饱和而可能出现爆炸的情况;同时,在气囊3充气之后,环状的磁体1还可以起支撑气囊3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还可以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未在图中示出),气囊3可以通过固定装置连接在磁体1上。具体的,固定装置可以为绳索、挂钩和固定架等,通过固定装置可以将气囊3连接在磁体1上,这可以防止处于未充气之前的收缩状态的气囊3与磁体1脱离,而给检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工作量。

为了提高检查效果,进一步的,射频线圈2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射频线圈2可以沿气囊3的周向安装在气囊3上背离磁体1的一侧表面。具体的,多个射频线圈2可以环绕病人5设置,这可以提升整个射频线圈2对人体所发出的射频脉冲的接收效果,从而使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成像效果更好,以便于医护人员可以更全面地分析病人5的检查结果。多个射频线圈2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气囊3的表面,当然,在固定连接接收模块20时,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应对气囊3在充放气过程中出现张紧和收缩的情况,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能力的粘接剂,也可以仅使射频线圈2表面的一部分与气囊3粘接。

如上文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还可以包括支撑床4,支撑床4可以包括主体41和床板42,床板42可以支撑病人5,床板42可以支撑在主体41上;在磁体1的形状为环形时,沿垂直于磁体1的多个径向所形成的平面的方向,床板42与主体41活动连接。

具体的,支撑床4可以与环状的磁体1相对设置,磁体1的内侧可以设置有气囊3,床板42与主体41可以滑动连接,当然,主体41与床板42之间也可以采用滚动连接;可以在主体41上设置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床板42可以向磁体1移动,以将病人5转移至环状的磁体1内侧,从而在气囊3进入检查状态时,射频线圈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相对。

可选的,多个射频线圈2可以均安装在气囊3上,如图3和图4所示,也可以仅有一部分射频线圈2安装在气囊3上,而另一部分射频线圈2可以安装在支撑床4上。如可以通过粘接、铆接或卡接等方式将射频线圈2的一部分安装在支撑床4上,这可以减少气囊3的使用量;同时,由于减小了气囊3的体积,这还有利于气囊3更快地进入检查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查工作的效率。

更具体的,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射频线圈2的气囊3可以设置在床板42的上方,这使得磁体1仍可以在自身径向上对气囊3起一定的限位作用;同时,在气囊3通过放气而进入检查状态时,气囊3可以在自身重力及弹性变形的作用下,直接包裹于病人5的待检查部位处;更具体的,一部分射频线圈2可以在支撑床4的加工过程中,预先埋设于床板42内,这还可以节省射频线圈2所占的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气囊3的检查状态可以为收缩状态,且气囊3可以设置在床板42上方,且其两端可以固定在磁体1的内壁上。

具体的,气囊3可以为长条状气囊,在病人5检查过程中,使气囊3处于收缩状态可以降低气囊3给病人5带来的危险系数;同时将气囊3的两端可以通过锁扣结构或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磁体1的内壁上,相应的,还可以对气囊3的位置进行基本定位,以防止气囊3恢复收缩状态后的位置与预设位置之间存在较大偏斜,而不利于医护人员完成检查工作;另外,在气囊处于充气状态时,其与磁体1之间也可以具有预设间隙。

如图5和图6所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是,气囊3的检查状态可以为气囊3的充气状态,且气囊3可以与磁体1的内壁相连。

具体的,在病人5需要进行检查时,可以将病人5安置于处于收缩状态的气囊3内,也就是气囊3被连接在磁体1的内壁上时,设置于床板42上方的气囊3与床板42之间的空间内;然后,可以对气囊3进行充气工作,使气囊3进入检查状态;使气囊3的检查状态为其充气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设置在气囊3上各个位置处的射频线圈2均能与病人5之间的距离基本一致,这可以进一步保证检查工作的准确性。

可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气管61和气泵6,气泵6可以通过气管61与气囊3连接,且可以将气泵6设置在远离磁场的位置处,以防止气泵6工作过程中对磁场产生干扰,而降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前述远离相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气泵6的安装位置,以尽量降低气泵6工作过程中对磁场产生的影响。

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气泵6的型号及功率,以与磁共振系统的其他部件的工作效率相适配,从而使整个磁共振系统的工作流程更顺畅;气管61可以为柔性橡胶管,可以在气管61的两端套设密封橡胶圈,以提升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进而提升气泵6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