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03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艾灸盒又称温灸盒,是艾灸的常用器具,其体积小,且操作简单方便。艾灸盒的结构通常包括:用来固定艾条的艾条夹、便于掌握温度、防止烫伤的观火孔、固定用的带钩橡皮条、挡灰网、出灰槽等。将艾灸盒放在需要治疗的部位,把艾条固定在艾条夹上并点燃放入艾灸盒,通过艾火的热力渗透肌肤,具有温经通络、回阳固脱、补益脏腑、保健防病的作用,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科。

传统的使用艾灸盒实施艾灸的治疗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艾灸部位的皮肤随着艾条燃烧,局部升温,其与艾条间的距离固定,从患者感觉不适到医护人员处理艾条需要时间,如果调整不及时,会灼伤皮肤。

2、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例如婴幼儿、或病重老人、或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因为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灼伤。

3、医护人员要守护在患者身边,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艾灸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艾灸盒实施艾灸时温度不可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艾灸器,包括

底部支撑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自动控温部件4;

底部支撑部件1,用于艾灸器的支撑固定;

艾条夹持部件3,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上,用于夹持艾条;

自动控温部件4,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动作;

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在底部支撑部件1上,在自动温控部件4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的艾条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部件1,包括:底座11、磁柱12和隔灰网13;

底座11,使用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与人体相对固定;

磁柱12,镶嵌在所述底座上;

隔灰网13,与所述磁柱相连,在艾灸过程中起隔灰隔热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1设置有升降调节部件安装孔;

底座11呈长方形或方形,其基台下面设置有固定栏,其中一组位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的固定栏带有弧形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温部件4,包括温控探头41和电子温控器42;

温控探头41,置于皮肤表面,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并提供给电子温控器42;

电子温控器42,根据所述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调节艾条与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远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包括: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升降护管26和升降板28;

直流马达22,在自动控温部件4控制下正转或反转工作;

减速箱23,与直流马达22连接,起减速作用;

升降杆24、25,与减速箱23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运动;

升降板28,与升降杆24、25连接,其上安装有艾条夹持部件3,在升降杆24、25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升降护管26,安装在底部支撑部件1上方,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外面,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24、25包括升降螺杆24和升降滑杆25;

升降螺杆24与减速箱23连接,且与升降板28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板28的升降运动;

升降滑杆25,与升降板28连接,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升降定位板27,与升降杆24、25匹配安装,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限位作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

胶木螺栓21,连接底部支撑部件1和升降调节部件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艾条夹持部件3,包括:艾条夹31、艾条夹隔热板32和艾条夹磁柱33;

艾条夹隔热板32,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艾条夹磁柱33,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艾条夹31,与艾条夹磁柱33连接,通过艾条夹磁柱33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用于夹持艾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艾条夹31包括设定数量的弹簧夹片;

所述弹簧夹片形成的夹持空间大小可调,便于夹持不同粗细的艾条。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固定,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容易造成烫伤,医护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控温的艾灸器,利用自动控温部件检测艾灸过程中皮肤表面的温度,并根据皮肤表面的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实现对艾条夹持部件与皮肤表面距离的调整,从而实现艾灸部位温度控制,在艾灸部位皮肤表面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及时对艾条距离皮肤表面的距离进行调整,实现艾灸温度的自动调节,达到根据患者需求自动调整温度的效果,有利于针对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的治疗;艾灸舒适度增强,安全性提升;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艾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艾灸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底座的主视和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隔灰网的主视和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升降螺杆的主视和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升降护管的主视、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升降板的主视和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升降定位板的主视和左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胶木螺栓的主视和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艾条夹的主视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目前使用艾灸盒实施艾灸时,温度不可控,操作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的自动控温的艾灸器。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控温的艾灸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部支撑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和自动控温部件4。

底部支撑部件1,用于艾灸器的支撑固定;

艾条夹持部件3,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上,用于夹持艾条;

自动控温部件4,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根据检测到的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动作;

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在底部支撑部件1上,在自动温控部件4的控制下,调节艾条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的艾条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远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控温艾灸器,通过螺杆举升的方式实现艾灸过程中的艾条与皮肤距离调节,以达到温度调节的作用。具体通过底部支撑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和自动控温部件4四部分的协调合作来实现。

底部支撑部件1起支撑固定和隔灰隔热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固定在人体需要艾灸的穴位处,比如背部、胳膊、腿部等等,可以通过设计底部支撑部件与人体接触部分的结构,来满足不同部位的固定需求,实现艾灸器在艾灸过程中的固定,并起到隔灰隔热的作用,艾条以及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灰烬防止将皮肤灼伤、烫伤。

自动控温部件4包括温控探头在艾灸过程中置于皮肤表面,获取皮肤表面的温度,并传递给电子温控器来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预先设置工作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温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艾条在艾灸位置上方正常工作。当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带动艾条相对上行,使艾条远离皮肤表面,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带动艾条相对下行,使艾条靠近皮肤表面,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上升。

升降调节部件2在自动控温部件4的控制下对艾条夹持部件3进行升降调节,在自动控温部件4检测到皮肤表面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时,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的马达通电旋转,并经变速箱变速后,带动升降杆运动,将旋转运动转换成艾条夹持部件3的升降运动。

艾条夹持部件3可以夹持不同粗细的艾条,实现艾灸操作,在艾灸过程中,当需要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时,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带动下,使艾条上行或下行,实现远离或靠近皮肤表面以使艾灸位置处的温度下降或上升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能够自动控温的艾灸器的一种具体结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的艾灸器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是也包括底部支撑部件1、升降调节部件2、艾条夹持部件3和自动控温部件4几个主要部分。其中每部分的具体结构描述如下:

参照图1和图2,底部支撑部件1主要起支撑固定和隔灰隔热的作用,底部支撑部件1主要包括:底座11、磁柱12和隔灰网13。

底座11,使用松紧带或卡扣将艾灸器与人体相对固定;

磁柱12,镶嵌在底座11上;

隔灰网13,与磁柱12相连,在艾灸过程中起隔灰隔热作用。

底座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底座11呈长方形或方形,其基台下面设置有固定栏111、112,其中一组位于位置相对的两个侧边的固定栏112带有弧形结构。

底座上的固定栏111、112在艾灸过程中起与人体匹配固定的作用,以保证艾灸过程中艾灸器不会移位,其中,固定栏112上设置有弧型结构,以便于将艾灸器固定在胳膊、腿部等具有弧度的人体部位。

底座11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磁柱12的磁柱安装孔113。

底座11上设置有升降调节部件2安装孔114,用于安装升降调节部件2。

例如:如图3所示的,底座11由胶木板(或竹木板)组成,上平面上镶有八个磁柱12,两侧有固定栏111、112,用松紧带或卡扣固定底座于穴位处,另外两侧加工成弧状,用于腿部或胳膊处穴位的固定用。

隔灰网13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隔灰网13也可以呈长方形或方形。隔灰网13可以由60目不锈钢网制成,其两侧夹镶有铁条,使铁条部位与底座11上的八个磁柱12相连,使隔灰网13在艾灸的过程中不滑掉而烫伤人体。

参照图1和图2,自动控温部件4,主要包括温控探头41和电子温控器42;

温控探头41,置于皮肤表面,用于检测艾灸过程中的皮肤表面温度,并提供给电子温控器42;

电子温控器42,根据检测到皮肤表面温度,控制升降调节部件2调节艾条与皮肤表面之间的距离远近。

艾灸工作时,置于穴位皮肤表面的温控探头41取得皮肤表面温度传给电子温控器42的集成电路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在电子温控器42上可以预先设置工作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当温度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间时,直流马达22不工作,艾条34在穴位上方正常工作。当温度高于最高温度时,集成电路动作输出负电,使直流马达22反转,带动升降板28上行、使穴位处的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时,集成电路动作输出正电,使直流马达22正转,带动升降板28下行,使穴位处的温度上升。

参照图1和图2,升降调节部件2,主要包括: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升降护管26和升降板28。

直流马达22,在自动控温部件4控制下正转或反转工作;

减速箱23,与直流马达22连接,起减速作用;

升降杆24、25,与减速箱23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运动;

升降板28,与升降杆24、25连接,其上安装有艾条夹持部件3,在升降杆24、25带动下上升或下降;

升降护管26,安装在底部支撑部件1上方,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杆24、25外面,起保护和支撑作用。

其中,升降杆24、25包括升降螺杆24和升降滑杆25;升降螺杆24与减速箱23连接,且与升降板28连接,将减速箱的传动过来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升降板28的升降运动;升降滑杆25,与升降板28连接,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导向作用。

上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升降定位板27,与升降杆24、25匹配安装,在升降板28升降运动时起限位作用。

上述升降调节部件2,还包括:胶木螺栓21,连接底部支撑部件1和升降调节部件2。

直流马达22通电后旋转,经变速箱23变速后,带动升降螺杆24旋转,使带有螺纹的升降板28上升或下降,使得由升降螺杆24旋转变成升降板28的上下运动;升降滑杆25在这里起到滑轨和定位作用,使升降板28在上下活动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升降护管26为胶木隔热材料,使直流马达22在艾灸时不因受热而损坏,升降定位板27在直流马达22工作时克服反扭矩,并定位升降滑杆25和升降螺杆24,胶木螺栓21使升降护管26和底座11固定在一起,并保护直流马达22及接线部分隔热作用。

上述升降螺杆24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中除了包括升降螺杆24外,还示意出了直流马达22和减速箱23。直流马达22通过减速箱23与升降螺杆24连接,实现运动的传动和螺旋运动到直线运动的转换。

升降护管26的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升降护管26为空心筒状结构,上边设置有允许升降板28升降运动的滑动槽261,滑动槽261在升降板28滑动过程中还可以起到部分导向作用。安装在直流马达22、减速箱23、升降螺杆24、升降滑杆25等构件的外面,起保护作用和支撑作用。

升降板28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7所示的,升降板上设置有安装艾条夹持部件3的安装槽283,还设置有安装升降螺杆24的安装孔281和安装升降滑杆25的两个安装孔282。

升降定位板27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升降定位板27安装在升降护管26的顶端,在升降板28升降过程中起限位作用。升降定位板27上设置有安装升降螺杆24的安装孔271和安装升降滑杆25的两个安装孔272。升降定位板27可以在升降护管26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个。

胶木螺栓21的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胶木螺栓用于连接升降护管26和底座11。

参照图1和图2,上述艾条夹持部件3,主要包括:艾条夹31、艾条夹隔热板32和艾条夹磁柱33;

艾条夹隔热板32,安装在升降调节部件2的升降板28上,隔断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艾条夹磁柱33,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

艾条夹31,与艾条夹磁柱33连接,通过艾条夹磁柱33安装在艾条夹隔热板32上,用于夹持艾条。

艾条夹的结构如图10所示,包括主视图和俯视图,艾条夹31包括设定数量的弹簧夹片,弹簧夹片形成的夹持空间大小可调,便于夹持不同粗细的艾条。图10中还示意出了艾条夹隔热板32,艾条隔热板32上设置有磁柱安装孔321,用于安装艾条夹磁柱33。

艾条夹隔热板32由胶木材料组成,它能隔断艾条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给升降板28,保护直流马达22不因受热而损坏,它镶有四个磁柱33,使升降板28和艾条夹隔热板32能较牢固的连接,防止艾条夹31工作时掉落产生烫伤。

基于艾灸器的具体结构,对艾灸器的工作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把艾灸器固定放置在艾灸部位,将温控探头41贴在艾灸部位的皮肤上。打开电源设置电子温控器42温度的调节范围,电子温控器42的工作原理是: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时或低于预先设置的最低温度时输出调整信号给直流马达。把艾条34固定在艾条夹31上,点燃后开始艾灸,当艾灸部位的温度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或低于预设的最低温度时时,温控探头41将该温度信号传送给电子温控器42。具体的,电子温控器42在艾灸部位的温度高于预先设置的最高温度时控制直流马达22带动艾条夹持部件3上行,使艾灸部位的温度降低;在艾灸部位的温度低于预先设置的最低温度时控制直流马达22带动艾条夹持部件3下降,使艾灸部位的温度升高。从而可以将艾灸温度控制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避免艾灸部位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上述艾灸器的安装使用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包括:

1)、找准要艾灸的穴位,酒精表面消毒,将温控探头用医用胶布固定好。

2)、检查隔灰网和底座是否固定有效,比如:磁柱连接是否有效等,将底座用固定带固定在穴位部位。

3)、将直流马达和温控探头与电子温控器连接,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上显示要艾灸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按“温度-”键将举升平台升至顶部,按“设置键”和“温度+”(“温度-”)键设置温度上限h至和温度下限l值,按s键确认,不然一段时间,比如:5秒后自然记忆。

4)、将艾条放入艾条夹内,试放入升降平台上,检查磁柱固定是否可靠。

5)、拿起艾条夹点然后放入升降平台。

6)、按“温度+”(“温度-”)键取得适宜的温度后,改用自动温控程序。

7)、艾灸时也可以进行手动键调温,按动“温度-”键时直流马达反转举升,平台上升,温度降低;按动“温度+”键时直流马达正转举升,平台下降,温度升高。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艾条与皮肤间的距离固定,对于语言能力差或行动不便或者对温度感觉不敏感的患者,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容易造成烫伤,医护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控温的艾灸器,温控探头检测皮肤表面温度,通过电子温控器控制直流马达工作,实现控制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远近,从而调整艾灸部位的温度在设置的温度范围区间内,保证艾灸部位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艾灸盒可以达到根据患者需求自动调整温度的效果,有利于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的治疗;艾灸舒适度增强,安全性提升;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