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513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患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后,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鼻腔有鼻窦感染也可伴发本病。病源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等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急性扁桃体炎(acutetonsillitis)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也称为急性腭扁桃体炎,往往伴有轻重程度不等的急性扁桃体炎。通常所称“咽峡炎”(angina),多为本病的同义词,但“咽峡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全部或部分咽淋巴环的急性炎症,后者指急性腭扁桃体炎。中医称腭扁桃体为“乳蛾”或“喉蛾”,急性扁桃体炎则为“喉蛾胀”或“蛾风”。多见儿童与成年人,并且病程长,易复发,症状顽固,较难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急性扁桃体炎易复发症状顽固,较难治愈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0-25g、黄柏7-15g、甘草15-40g、猴耳环15-25g、麦冬6-15g、百合5-15g、桑叶12-2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原料中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降低胆固醇;

黄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甘草:气味微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猴耳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用于治疗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热咳嗽、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湿热泻,包括急性肠炎、痢疾等;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生物碱;解毒、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宁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桑叶: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采用这几种原料制成的胶囊,具有清热利咽,疏风散热,消炎止咳的作用,并且综合了生津止渴,味道甘甜和润肺的功效,即可以快速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也滋润了肺部,减轻感冒症状。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5-22g、黄柏10-13g、甘草15-32g、猴耳环15-20g、麦冬10-13g、百合5-9g、桑叶15-21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使甘草综合了杏仁的苦味,百合和桑叶健脾润肺的功效,不仅可以快速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而且口感好,对脾肺有益。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5-20g、黄柏10-12g、甘草15-30g、猴耳环15-19g、麦冬10-12g、百合5-7g、桑叶15-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增大了甘草和猴耳环的比例,主要在清热解毒和消炎方面增加疗效,使风热感冒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更快的治愈。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6-20g、黄柏11-12g、甘草14-30g、猴耳环17-19g、麦冬11-12g、百合5-6.5g、桑叶16-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实验效果证明,对于病人的急性扁桃体炎,可以更快,更好的治疗,并且,对于病人的感冒以及其他症状的一并治疗效果佳。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6-19g、黄柏12g、甘草20-30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7-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实验效果证明,黄柏的清热以及麦冬的消炎结合起来,治疗效果较佳,且不至于过寒导致脾胃虚弱的人不适。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8g、黄柏12g、甘草28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杏仁16-18g、黄柏12g、甘草25-30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种比例,由杏仁的重量来调节胶囊的味道偏甜还是苦,对于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的胶囊可以分开调制,适合更多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

进一步地,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8g、黄柏12g、甘草28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在这种重量比例下,各种原料的功效共同作用,促进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更快治愈,且不带来副作用。

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所述杏仁、黄柏、甘草、猴耳环、麦冬、百合、桑叶分别洗净、晾干;

步骤s200:将晾干后的杏仁、黄柏、甘草、猴耳环、麦冬、百合、桑叶按照所述重量分别称取,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s300:将混合物采用研磨器进行研磨成80-120目筛的细末;

步骤s400:将所述细末称重0.5g,装入预先准备好的胶囊壳中,得到中药胶囊;

步骤s500:将所述中药胶囊放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采用上述步骤来制作胶囊,保证了各种原料的精准对比,且粉末的大小适合患者,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且存放干燥、阴凉处,便于保持各原料的功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这几种原料制成的胶囊,具有清热利咽,疏风散热,消炎止咳的作用,并且综合了生津止渴,味道甘甜和润肺的功效,即可以快速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也减轻咽喉肿痛,消除炎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0-25g、黄柏7-15g、甘草15-40g、猴耳环15-25g、麦冬6-15g、百合5-15g、桑叶12-2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原料中各成分的作用如下: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降低胆固醇;

黄柏: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

甘草:气味微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猴耳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消炎抗菌;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种生物碱;解毒、理脾健胃、利湿消积、宁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桑叶:清肝养肝、疏散风热;清肺;明目,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采用这几种原料制成的胶囊,具有清热利咽,疏风散热,消炎止咳的作用,并且综合了生津止渴,味道甘甜和润肺的功效,即可以快速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也滋润了肺部,减轻感冒症状。

实施例2: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5-22g、黄柏10-13g、甘草15-32g、猴耳环15-20g、麦冬10-13g、百合5-9g、桑叶15-21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使甘草综合了杏仁的苦味,百合和桑叶健脾润肺的功效,不仅可以快速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而且口感好,对脾肺有益。

实施例3: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5-20g、黄柏10-12g、甘草15-30g、猴耳环15-19g、麦冬10-12g、百合5-7g、桑叶15-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增大了甘草和猴耳环的比例,主要在清热解毒和消炎方面增加疗效,使风热感冒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更快的治愈。

实施例4: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6-20g、黄柏11-12g、甘草14-30g、猴耳环17-19g、麦冬11-12g、百合5-6.5g、桑叶16-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实验效果证明,对于病人的急性扁桃体炎,可以更快,更好的治疗,并且,对于病人的感冒以及其他症状的一并治疗效果佳。

实施例5: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6-19g、黄柏12g、甘草20-30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7-19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几种原料采用上述比例,实验效果证明,黄柏的清热以及麦冬的消炎结合起来,治疗效果较佳,且不至于过寒导致脾胃虚弱的人不适。

实施例6: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8g、黄柏12g、甘草28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杏仁16-18g、黄柏12g、甘草25-30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这种比例,由杏仁的重量来调节胶囊的味道偏甜还是苦,对于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的胶囊可以分开调制,适合更多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

实施例7:

由以下原料制得:杏仁18g、黄柏12g、甘草28g、猴耳环18g、麦冬12g、百合6g、桑叶18g,把以上原料研制成80-120目筛的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g。

在这种重量比例下,各种原料的功效共同作用,促进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更快治愈,且不带来副作用。

一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00:将所述杏仁、黄柏、甘草、猴耳环、麦冬、百合、桑叶分别洗净、晾干;

步骤s200:将晾干后的杏仁、黄柏、甘草、猴耳环、麦冬、百合、桑叶按照所述重量分别称取,混合后得到混合物;

步骤s300:将混合物采用研磨器进行研磨成80-120目筛的细末;

步骤s400:将所述细末称重0.5g,装入预先准备好的胶囊壳中,得到中药胶囊;

步骤s500:将所述中药胶囊放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采用上述步骤来制作胶囊,保证了各种原料的精准对比,且粉末的大小适合患者,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感。且存放干燥、阴凉处,便于保持各原料的功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