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炔类化合物降尿酸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4138发布日期:2019-06-18 23:2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品或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炔类化合物降尿酸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最终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则导致高尿酸血症。在正常的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16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痛风石、痛风性肾病以及肾尿酸结石等,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此外,痛风常伴随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疾病。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后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根据最近公布的《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人,而且正以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

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及痛风并发症,主要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尿酸进行控制,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活性有效的抑制尿酸的形成,代表性药物有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2)促进尿酸的排泄,代表性药物有丙磺舒、苯溴马隆等。然而,上述药物均的毒副作用通常较大,例如:别嘌呤醇可引发变态反应(发病率10-15%)、超敏综合症、骨髓抑制等严重的毒副作用;丙磺舒、苯溴马隆则具有刺激胃肠道、引发肾绞痛、激发痛风急性发作等副作用;非布司他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严重者可出现stevens-johnson综合征;而且,上述药物的耐受性普遍较低。综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研究新型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聚炔类化合物(polyacetylenes)或称多炔类化合物,是一类较特殊的天然化合物,大多具有两个或更多的共轭三键,因而有相当的不饱和性和很高的活泼性。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界中的分布较为广泛,仅菊科植物就有超过750个天然聚炔类及其衍生物被报道。一些含聚炔类成分的植物(菊科、伞形科等)作为药用由来已久,但因为这类成分通常含量较少而又不够稳定,对于药物的作用与聚炔类成分存在的关系研究较少。随着化学和药理研究方法的进步,链状聚炔类和噻吩环聚炔类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链状聚炔类通常具有以下生理活性:抗真菌、致敏、抗肿瘤等等;而噻吩环聚炔类的药理作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微生物活性。

现有技术中尽管有文献报道:某些链状聚炔类化合物在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xo)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然而由于其在体内容易代谢导致其在体内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无法作为降尿酸或治疗痛风的潜在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聚炔类化合物在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xo)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体内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作用较弱,从而提供一种聚炔类化合物降尿酸的新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其中,r1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1a取代的c1-c12的烷基、

r2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2a取代的c1-c12的烷氧基、未取代或1至3个r2a取代的c1-c12的烷基、未取代或1至7个r2b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1至6个r2c取代的杂芳基、

r1a选自-ococh3、c1-c6的烯基、

r2a选自-oh、-och3、

r2b选自c1-c6的烷基、羟基取代的c1-c6的烷基、1至3个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oh、c1-c6的烷氧基、-cn、卤素、-nh2、1至2个c1-c6的烷基取代的胺基;

r2c选自

r3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3a取代的c1-c12的烷基、未取代或1至7个r3b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1至6个r3c取代的杂芳基、

r3a选自

r3b选自-oh、-och3;

r3c选自c1-c6的烷基、羟基取代的c1-c6的烷基、1至3个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oh、c1-c6的烷氧基、-cn、卤素、-nh2、1至2个c1-c6的烷基取代的胺基;

r4选自-h、-oh。

除非有另外说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术语具有下述含义。

烷基是指:完全饱和的直链的或支链的烃基。例如: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3-甲基己基、2,2-二甲基戊基、2,3-二甲基戊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

烯基是指:含有至少一个烯键的直链的或支链的烃基。例如:烯基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烯丙基等。

芳基是指:含有6至10个环碳原子的单环或稠合二环的芳族环系。例如:芳基可以是苯基、萘基。

杂芳基如上文对芳基的定义,其中一个或多个环成员是杂原子。例如c5-10杂芳基如其碳原子所示最少具有5个成员,但这些碳原子可以被杂原子替代。因此,c5-10杂芳基包括吡啶基、吲哚基、吲唑基、喹喔啉基、喹啉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吡喃基、苯并噻喃基、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咪唑基、苯并咪唑基、嘧啶基、呋喃基、唑基、异唑基、三唑基、四唑基、吡唑基、噻吩基等。

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r1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1a取代的c1-c3的烷基、

r1a选自-ococh3、c1-c4的烯基、

r2选自-och3、-ch3、-ch2oh、-cho、-cooh、

r3选自-ch3、-cooh。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选自: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具有降尿酸作用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散剂、合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贴膏剂、栓剂、气雾剂、软膏剂或注射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其中,r1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1a取代的c1-c12的烷基、

r2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2a取代的c1-c12的烷氧基、未取代或1至3个r2a取代的c1-c12的烷基、未取代或1至7个r2b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1至6个r2c取代的杂芳基、

r1a选自-ococh3、c1-c6的烯基、

r2a选自-oh、-och3、

r2b选自c1-c6的烷基、羟基取代的c1-c6的烷基、1至3个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oh、c1-c6的烷氧基、-cn、卤素、-nh2、1至2个c1-c6的烷基取代的胺基;

r2c选自

r3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3a取代的c1-c12的烷基、未取代或1至7个r3b取代的芳基、未取代或1至6个r3c取代的杂芳基、

r3a选自

r3b选自-oh、-och3;

r3c选自c1-c6的烷基、羟基取代的c1-c6的烷基、1至3个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oh、c1-c6的烷氧基、-cn、卤素、-nh2、1至2个c1-c6的烷基取代的胺基;

r4选自-h、-oh。

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r1选自未取代或1至3个r1a取代的c1-c3的烷基、

r1a选自-ococh3、c1-c4的烯基、

r2选自-och3、-ch3、-ch2oh、-cho、-cooh、

r3选自-ch3、-cooh。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选自: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在制备治疗痛风的药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式(ⅰ)所示的聚炔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前药或溶剂合物,按照常规工艺,加入常规辅料,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剂、散剂、合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贴膏剂、栓剂、气雾剂、软膏剂或注射剂。

所述常规辅料为: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粘合剂、甜味剂、矫味剂、防腐剂、基质等。填充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壳素、微晶纤维素、蔗糖等;崩解剂包括:淀粉、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纳等;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悬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纤维素、蔗糖、琼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粘合剂包括,淀粉浆、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甜味剂包括:糖精钠、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矫味剂包括:甜味剂及各种香精;防腐剂包括:尼泊金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盐类、苯扎溴铵、醋酸氯乙定、桉叶油等;基质包括:peg6000、peg4000、虫蜡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发现,本发明的聚炔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降尿酸或治疗痛风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和实验例中,聚炔类化合物可以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制备获得,也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文献中的方法制备获得。

乙醇/甲醇的浓度为体积浓度。

苍术素及(化合物14)为市售品。

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别嘌呤醇、分析纯级的无水乙醇、氯仿、甲醇、乙酸乙酯、蒸馏水、二甲亚砜、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均为市售产品。

本发明所用仪器包括buchi中压制备液相、ika搅拌器、buchi真空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水浴锅、biofugeprimor多用途台式高速离心机、mettlerae240电子天平、beckmancoulterau480生化分析仪。

实施例1化合物1-6的制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苍术药材饮片100kg,加入10体积倍量70%的乙醇水溶液80℃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滤过除去药渣,减压浓缩至100l,其中固含量约15kg,得浓缩液a。

将浓缩液a经低压d101柱分离(柱直径28cm×高162cm,柱体积100l),以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先用3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4bv,再用95%的乙醇水溶液洗脱4bv),收集95%的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并浓缩至固含量约3kg,得浓缩液b。

将浓缩液b经lx-20ss柱分离(柱直径20cm×高78cm,柱体积25l),以乙醇水溶液梯度洗脱(先用7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3bv,再用80%的乙醇水溶液洗脱3bv,再用95%的乙醇水溶液洗脱4bv),收集95%的乙醇水溶液的洗脱液并浓缩至固含量约1kg,得浓缩液c。

将浓缩液c经硅胶柱分离(柱直径11cm×高65cm,柱体积6l),以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先用100: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3bv,再用5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3bv,再用2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3bv,再用1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3bv,再用5: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洗脱3bv,再用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3bv,最后用95%乙醇水溶液洗脱3bv),以上各流动相的洗脱液均收集2l,初步分为7个洗脱部位(编号分别为fra-g),每个洗脱部位各收集9瓶(每个洗脱部位分别按1-9编号如fra1-9、frb1-9等)。

fra4经ods制备色谱以75%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分离,即得化合物1。将上述制备得到的0.6g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1。

fra6经ods制备色谱以75%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分离,即得化合物。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苍术聚炔类化学成分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5,4,525-528.)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2。

frd9经ods制备色谱以7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两个化合物。将上述制备得到的两个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furtherphenolsandpolyacetylenesfromtherhizomesofatractylodeslanceaandtheiranti-inflammatoryactivity.plantamedica,2001,67(5),437-442.)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3、4。

frg2经ods制备色谱以2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分离,分别得到两个化合物。将上述制备得到的两个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文献1:glycosidesofatractylodesovata.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03,51(9),1106-1108.文献2:glycosidesofatractylodeslancea.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03,51(6),673-678.)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5、6。

实施例2化合物7-12的制备

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反应条件具体如下:

a:seo2,1,4-二氧六环,90℃;

b:(1)ag2o,h2o/naoh(40%),0℃;(2)hcl(36%),ph=5,r.t.;

c:苯甲酸,dcc,dmap,ch2cl2,r.t.;

d:4-甲基苯甲酸,dcc,dmap,ch2cl2,r.t.;

e:hcho,alcl3,hcl,ch2cl2;

f:ch3cooch3,hcl/acoh(10%),r.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10g苍术素溶解在30ml1,4-二氧六环中,溶液加入0.6gseo2,在90℃下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将反应液通过45μm微孔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为20:1~5: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得到0.6g化合物(产率6%)和4g中间产物m—苍术素醇(产率42%)。将上述制备得到的0.6g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7。

取0.3g氧化银溶解在30ml水和20ml1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剧烈搅拌悬浮液,并在30分钟内分批加入200mg中间产物m—苍术素醇,加料期间保持反应液温度低于30℃,加料完后继续搅拌1h。反应结束后,将胶态银过滤并用水洗涤,滤液用浓盐酸酸化,收集沉淀物并用水洗涤,即得0.2g化合物(产率90%)。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8。

将1g苯甲酸溶于12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并将其加入到15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150m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匀15分钟后,加入0.8g中间产物m—苍术素醇,搅拌反应4小时。将反应液先通过45μm微孔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为1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即得1g化合物(产率82%)。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9。

将1g4-甲基苯甲酸溶于12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并将其加入到15mg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150m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匀15分钟后,加入0.8g中间产物m—苍术素醇,搅拌反应4小时。将反应液先通过45μm微孔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为1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即得0.4g化合物(产率76%)。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10。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0.5g苍术素、50mg甲醛、30ml三氯甲烷chcl3,和6.0ml浓盐酸的混合液,将反应液在65℃下加热5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反应液倒入至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有机层萃取液。将乙酸乙酯有机层萃取液依次用水、饱和na2co3水溶液和盐水进行洗涤,然后用硫酸镁干燥,过滤并真空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即得437mg化合物(产率86%)。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11。

将0.5g苍术素加入至12ml丙酮中,室温下搅拌,然后在n2保护下加入1.5ml盐酸/醋酸溶液(hcl/acoh,10%,v/v),将反应液在室温下搅拌反应约9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过硅胶柱色谱以体积比为2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即得210mg化合物(产率38%)。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new9-nor-atractylodinfromatractylodeslancea,and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atractylodinderivatives.fitoterapia,2012,83(1),199-203.)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12。

实施例3化合物13的制备

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氮气保护下,将含有2.0mol1-溴-2-苯乙烯、0.02molpdcl2(pph3)2,0.04molcui和1.5molet3n的0.2mol/l的thf溶液快速搅拌,室温下加入含有1.0mol1,4-双(三甲基甲硅烷基)-1,3-丁二炔的0.2mol/l的thf溶液。反应1小时后,用100ml饱和nh4cl水溶液淬灭反应,然后用3*50ml乙酸乙酯萃取,得乙酸乙酯有机层萃取液。将乙酸乙酯有机层萃取液用50ml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然后用na2so4干燥,真空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通过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纯化,即得。

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化合物分别通过1h-nmr、13c-nmr和hplc-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与现有文献(astraightforwardsynthesisofsymmetricalpolyendiynesbydimerizationreactionsofsilylderivatives.journaloforganometallicchemistry,1998,566(1-2),251-257.)中的1h-nmr、13c-nmr和hplc-ms分别进行比对,可知所制备得到的化合物为化合物13。

实验例1本发明化合物降尿酸作用的研究

1、实验材料

健康雄性km小鼠200只,体重为15-18g,由上海灵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每笼5只进行分笼处理后,在屏障系统内适应性饲养4天。

2、实验方法

2.1实验分组

从200只小鼠中选取体重集中的18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1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15组。

2.2给药方法

适应期过后随即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天上午灌胃1次,连续灌胃给药7天。

实验组1-14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3制备的化合物1-1330mg/kg、市售的化合物1430mg/kg,实验组15组给予苍术素30mg/kg,分别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进行混悬;阳性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1.0mg/kg,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进行混悬;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给药7天。

在第7天上午灌胃给药0.5小时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进行高尿酸血症造模。其中,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15组均注射300mg/kg氧嗪酸钾(oa),用cmc-na溶液进行溶解。

3、实验数据检测与处理

3.1检测指标

高尿酸血症造模1.5小时后,各组小鼠摘除眼球进行采血,采血容量不低于0.5ml,血样采集后于室温放置约1小时,待血液完全凝固后于3500rpm/4℃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血清在同等条件下复离5分钟,然后取0.2ml血清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ua值。

3.2统计学分析

用excel和sps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数和s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比较各实验组的组间差异。

4、实验结果

给药7天后,各组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的影响

注:##表示和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表示和模型对照组相比,p<0.01;

*表示和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t-test检验)

由表1可知:(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血清中尿酸显著升高(p<0.01),这表明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成功;

(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15组小鼠的血清中尿酸水平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3)实验组1-14组小鼠的血清中尿酸水平的降低效果优于实验组15组小鼠的血清中尿酸水平的降低效果。

5、实验结论

本发明聚炔类化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可以作为潜在的降尿酸的药物。

实验例2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

1、实验目的

研究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2、实验方法

2.1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体重180-220g,由上海灵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每笼5只进行分笼处理后,在苏州凯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屏障系统内适应性饲养5天,从180只中选出150只,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1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1-14组。

2.2给药方法

实验组1-14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3制备的化合物1-1320mg/kg、市售的化合物1420mg/kg,分别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进行混悬;对照组灌胃给予苍术素20mg/kg,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进行混悬。

并于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5、60min及2、4、6、8、12、24h时眼眶取血,收集血浆200ul加400ul乙腈沉淀蛋白,混匀90s,12000rpm,离心10min,而后取上清20ul使用hplc定量检测各成分的含量。

2.3hplc色谱条件

agilent1260配dad检测器;c18色谱柱(4.6×250mm,5μm);流速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40nm;流动相:乙腈-水=76:24(v/v)。

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下各化合物血样处理后在0.05-5.0mg/l之间线性良好,可用于定量分析。

3、实验结果

用das和spss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化合物的药动学参数,具体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组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结果

由表2可知,(1)化合物1-14口服后均能够吸收入血;(2)与苍术素相比,化合物1-14体内消除更慢、血药浓度波动更小、体内循环时间更长。

4、实验结论

本发明的聚炔类化合物1-14体内消除更慢、血药浓度波动更小、体内循环时间更长,有利于其在体内发挥降尿酸功效。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