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6766发布日期:2019-06-25 23:2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



背景技术: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尴尬和痛苦。

目前常以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产品有达克宁、兰美抒、派瑞松、皮康王和足光散等,用药、剂型均较单一,且由于使用时人体舒适感较差难以坚持持久用药。使用含激素类的西药容易使原本可以很好治疗的足癣真菌有了耐药性,造成了年年复发的境况;且长期滥用含激素类的西药也更容易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可致病理性骨折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

另外,也有针对足癣发病机理,采用清热祛湿、凉血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但疗效亦参差不齐,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足癣治疗药物的缺陷和不足,根据中药配伍理论,针对足癣的治疗需要,充分发挥中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提供一种含有中药复方的去角质膏,可治疗和预防足癣,抑菌、止痒、防止脚臭,疗效显著,不易复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1~45份、党参19~27份、当归24~29份、穿心莲13~19份、单面针17~24份、功劳木9~18份、鸡血藤11~21份、千斤拔13~24份。

优选地,所述辅料为甘油15~25份、硬脂酸甘油3~7份、丙三醇1~6份、白油10~20份、维生素e15~20份。

更优选地,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5~39份、党参19~25份、当归24~26份、穿心莲13~16份、单面针18~20份、功劳木12~15份、鸡血藤14~16份、千斤拔16~20份。

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荜茇15~18份、山茱萸12~15份、金银花10~14份、莪术8~12份、扁蓄8~12份、泽漆7~13份、白前6~10份、雷公藤8~12份、红景天9~13份、石胡荽7~10份、蔓荆子6~9份、刺五加5~8份、葶苈子6~9份、刺蒺藜5~7份、知母4~7份、桑叶3~6份、制麻黄5~9份、辛夷花4~7份、马缨丹3~6份、楮实子4~8份、苦参3~7份、夏枯草3~6份、川芎3~5份、玉米须2~5份、王不留行2~4份、首乌藤3~5份、五味子3~6份、积雪草2~5份、蛇床子1~4份、紫花地丁2~5份、三叶青2~4份、瞿麦1~3份、巴戟天1~3份。

最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荜茇16份、山茱萸13份、金银花12份、莪术10份、扁蓄11份、泽漆11份、白前8份、雷公藤9份、红景天11份、石胡荽8份、蔓荆子7份、刺五加6份、葶苈子8份、刺蒺藜6份、知母5份、桑叶5份、制麻黄7份、辛夷花6份、马缨丹5份、楮实子7份、苦参6份、夏枯草5份、川芎4份、玉米须3份、王不留行3份、首乌藤4份、五味子5份、积雪草4份、蛇床子3份、紫花地丁4份、三叶青3份、瞿麦2份、巴戟天2份。

另外,所述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金樱根、党参、当归、穿心莲、单面针、功劳木、鸡血藤、千斤拔分别利用利用水提法或醇提法进行有效成分提取,所得提取液合并;

s2.步骤s1剩余的药渣以及其他中药组分,分别干燥后超微粉碎至粒径不超过400μm的超微细粉,再经过间歇式低温灭菌;

s3.将步骤s1和s2的产物全部混合后,干燥至含水量10%~27%,加入甘油、硬脂酸甘油、丙三醇、白油和维生素e,调合均匀成膏状,密封包装即可。

其中,优选地,步骤s2所述超微粉碎的方法是:先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成粒径小于100mm的颗料物,继续干燥至含水量8%以下,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不超过400μm的超微细粉。

优选地,步骤s2所述超微细粉的灭菌条件为45~55℃湿热灭菌2~3小时,间歇12~20小时后再次灭菌。

更优选地,灭菌条件为50℃湿热灭菌2小时,间歇时间12小时。

优选地,灭菌操作重复3~5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所选药物为纯中草药,根据中药配伍理论,针对足癣的治疗需要,充分发挥中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作用,复配而成,协同配伍合理,疗程短、费用低,临床症状消失迅速,对足癣的预防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去角质膏对多种足部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可抑菌、止痛、止痒和防止脚臭,标本兼治,不易复发;且安全无刺激,还兼具护肤作用。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应用前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1、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2、具体地,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将金樱根、党参、当归、穿心莲、单面针、功劳木、鸡血藤、千斤拔分别利用利用水提法或醇提法进行有效成分提取,所得提取液合并;

s2.步骤s1剩余的药渣以及其他中药组分,分别先干燥至含水量10%以下,粉碎成粒径小于100mm的颗料物,继续干燥至含水量8%以下,再超微粉碎成粒径不超过400μm的超微细粉;再经过间歇式低温灭菌;灭菌条件为50℃湿热灭菌2小时,间歇时间12小时;灭菌操作重复3~5次;

s3.将步骤s1和s2的产物全部混合后,干燥至含水量10%~27%,加入甘油、硬脂酸甘油、丙三醇、白油和维生素e,调合均匀成膏状,密封包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9份、党参25份、当归26份、穿心莲16份、单面针20份、功劳木15份、鸡血藤16份、千斤拔20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5份、党参19份、当归24份、穿心莲13份、单面针18份、功劳木12份、鸡血藤14份、千斤拔16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45份、党参27份、当归29份、穿心莲19份、单面针24份、功劳木18份、鸡血藤21份、千斤拔24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5份、硬脂酸甘油7份、丙三醇6份、白油20份、维生素e20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1份、党参19份、当归24份、穿心莲13份、单面针17份、功劳木9份、鸡血藤11份、千斤拔13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15份、硬脂酸甘油3份、丙三醇1份、白油10份、维生素e15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荜茇16份、山茱萸13份、金银花12份、莪术10份、扁蓄11份、泽漆11份、白前8份、雷公藤9份、红景天11份、石胡荽8份、蔓荆子7份、刺五加6份、葶苈子8份、刺蒺藜6份、知母5份、桑叶5份、制麻黄7份、辛夷花6份、马缨丹5份、楮实子7份、苦参6份、夏枯草5份、川芎4份、玉米须3份、王不留行3份、首乌藤4份、五味子5份、积雪草4份、蛇床子3份、紫花地丁4份、三叶青3份、瞿麦2份、巴戟天2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荜茇18份、山茱萸15份、金银花14份、莪术12份、扁蓄12份、泽漆13份、白前10份、雷公藤12份、红景天13份、石胡荽10份、蔓荆子9份、刺五加8份、葶苈子9份、刺蒺藜7份、知母7份、桑叶6份、制麻黄9份、辛夷花7份、马缨丹6份、楮实子8份、苦参7份、夏枯草6份、川芎5份、玉米须5份、王不留行4份、首乌藤5份、五味子6份、积雪草5份、蛇床子4份、紫花地丁5份、三叶青4份、瞿麦3份、巴戟天3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抑菌防足癣的护肤去角质膏,是由中药组合物和辅料制成的膏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金樱根37份、党参22份、当归25份、穿心莲15份、单面针19份、功劳木14份、鸡血藤15份、千斤拔18份、荜茇15份、山茱萸12份、金银花10份、莪术8份、扁蓄8份、泽漆7份、白前6份、雷公藤8份、红景天9份、石胡荽7份、蔓荆子6份、刺五加5份、葶苈子6份、刺蒺藜5份、知母4份、桑叶3份、制麻黄5份、辛夷花4份、马缨丹3份、楮实子4份、苦参3份、夏枯草3份、川芎3份、玉米须2份、王不留行2份、首乌藤3份、五味子3份、积雪草2份、蛇床子1份、紫花地丁2份、三叶青2份、瞿麦1份、巴戟天1份。

所述辅料为甘油20份、硬脂酸甘油5份、丙三醇4份、白油15份、维生素e18份。

该护肤去角质膏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产品指标测试

以实施例1和6的产品为例,测试其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完全符合国家行业标准gb/t29680-2013的要求。

表1

实施例10体外抑菌实验

1、模型测试

(1)真菌: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石膏样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floccosum)、玫瑰色毛癣菌。

(2)选取80只小鼠,共8组,每组10只,没两组接种一种真菌造模。

造模方法:背部去毛,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在去毛部位采用消毒纱布反复摩擦至出现点状渗透液为度,将真菌接种在小鼠背部,造模2周后小鼠背部出现鳞屑性损害,丘疹融和成片状红斑,取鳞屑镜下真菌检查造模成功。

(3)给药

每种真菌造模的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仅采用生理盐水洗浴,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另两组为实验组分别给予实施例1和6的去角质膏。另外,还取10只白色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去毛后采用生理盐水洗浴,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

连续给药或生理盐水3周,每隔2天做1次真菌检查。

(4)实验结果

受试动物组在用药4天后鳞屑明显减少,用药10天后鳞屑逐渐消失,呈浅红色斑,14天后皮肤外观恢复正常,真菌检查均为阴性。

而且,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去角质膏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玫瑰色毛癣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2、测试抑菌率

(1)分组: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实施例1和6的去角质膏分别稀释成药液用于实验组1、2给药。

(2)取9ml培养基和1ml药液(对照为1ml灭菌水)倒入平板,制备培养基平板,贴上标签。使用打孔器把病原菌制成6mm的菌饼;把病原菌的菌饼接入到培养基平板上,菌丝面向下;封口,放入26℃恒温培养箱。培养12~24h后倒置培养。

(3)抑菌效果检查

培养5~7d后,取出平板,用直尺十字交叉法测量菌丝生长直径,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空白对照菌丝-6)-(药剂菌丝-6)/空白对照菌丝-6

注:菌丝直径单位为mm,6为接入的菌饼直径。

(4)结果显示,本发明药膏对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1.8%、93.5%、88.2%、89.6%。

3、另外,本发明还测试去角质膏对白色念株菌的抑菌活性

将本发明去角质膏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分别接入白色念株菌标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目测观察,无明显浑浊即为无菌生长。结果显示,本发明去角质膏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1μg/ml,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实施例11安全性分析

以实施例1和6的去角质膏为例,观察去角质膏外用对皮肤的毒性和刺激性反应。

1、皮肤毒性实验

取健康成年家兔,设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给药组,并各设空白对照组。受试药物接触家兔完整和破损皮肤后,测定呼吸、心率和四肢活动等。

结果与给药前和组间比较,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亦未见有全身性毒副反应。

2、皮肤刺激实验

(1)采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分完整皮肤组和损伤皮肤组,分别在给药的1d、连续7d后,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刺激反应。采用小鼠皮肤过敏实验,每天给药1次,连续一个月,观察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

(2)结果显示,家兔的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经单次使用或多次使用24h后去除,分别于1、24、48、72h观察,均未见红斑及水肿,刺激反应平均分值均<0.5,无刺激性。小鼠皮肤过敏实验中,未出现皮肤明显红斑、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及其他全身性过敏反应。

因此,本发明去角质膏对家兔完整皮肤和损伤皮肤不会引起刺激性反应,对小鼠皮肤无过敏性反应,具有良好的皮肤安全性。

实施例12临床应用案例

1、根据《中西医学诊断学》所载,足癣疾病引起的瘙痒、疼痛临床诊断标准,选择了210例临床足癣患者。其中210例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和性别,均匀随机分为三组。

具体诊断标准:真菌直接镜检,呈阳性;症状标准如下:

水疱型: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糜烂型: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瘙痒剧烈,多发于趾缝间。

鳞屑角化型: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2)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虽符合上述标准,但同时具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孕产妇或哺乳期妇女;3个月内口服抗真菌药物者;1个月内外用抗真菌药物者;对本发明药物过敏者。

2、给药分组

实验组1:实施例1去角质膏;实验组2:实施例6去角质膏;对照组:市购的某品牌去角质膏。每各两天用一次,正常温水洗脚后使用去角质膏,轻搓全脚(包括趾间)至起颗粒,清洗干净即可。实验期观察至一年后。

3、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为:

治愈:脚臭、脚痒、脱屑、水泡、脓肿、红色湿润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一年内无复发,脚汗恢复正常。

显效:脚臭、脚痒、脚汗、脱屑、水泡、脓肿、红色湿润等不适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内有复发继续使用本药物。

有效:脚臭、脚痒、脚汗等不适症状减轻,需要经常使用本药物。

无效:脚臭、脚痒、脚汗等不适症状无明显改善。

4、疗效结果统计见表1。

表1三组疗效统计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仅使用一个疗程该去角质膏,原有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显著。实验组的治愈率高达54%以上,可一次治愈;总有效率达98%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护脚喷剂并无浓厚异味,还兼具护肤作用,可做日常护脚产品使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