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52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吸痰管。



背景技术:

在医院儿科门诊中,患有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小患者比较多见,许多儿童的气管经常会被痰液阻塞,如果不及时地将其排除,就会影响到患儿的正常呼吸,严重者还会造成生命危险,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目前,医院使用的吸痰管多为一根中空的圆管,圆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吸痰孔并直接插入气管中,利用负压装置产生的吸力将痰液吸出。由于患者个体状况不同,即使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其痰液量和粘度等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吸痰时对吸痰压力的要求不同。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患者气管粘膜损伤,压力过小又无法有效的将痰液吸出。吸痰管的吸痰压力与吸痰孔的大小相关,而现有的吸痰管其吸痰孔大小在出厂后既固定,不具备调节功能,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吸痰压力的多功能吸痰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吸痰管,包括吸痰管和伸入套管,所述伸入套管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封闭且呈半圆球状;所述吸痰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伸入套管相配合且插设在伸入套管内;所述伸入套管下端的侧面设置有吸痰孔,所述吸痰管位于伸入套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多种孔径不同的吸入孔,所述吸入孔的孔径小于吸痰孔,且位置与吸痰孔相对。

优选的,所述吸入孔包括大尺寸的第一吸入孔和小尺寸的第二吸入孔,所述第一吸入孔的孔径≥2mm,所述第二吸入孔的孔径小于1.5mm。

优选的,所述吸痰孔设置两组,且两组吸痰孔在伸入套管的左右侧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吸入孔和第二吸入孔均包括两组,两组第一吸入孔在吸痰管的左右侧对称分布,两组第二吸入孔在吸痰管的前后侧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吸痰孔外端的孔口设置有一圈朝外凸出的圆环形凸缘,所述凸缘上设置有若干缺口,所述凸缘的顶部边沿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伸入套管下端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环形的凸棱,所述凸棱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凸棱与吸痰孔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入孔和第二吸入孔均由外至内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吸痰管位于伸入套管外的部分旁接短管,所述短管与弹性气囊连接,所述弹性气囊内设置辅助复位弹簧;所述短管与负压装置之间的吸痰管上还设置有手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吸痰管由位于伸入套管内的前段和位于伸入套管外的后段构成,所述前段与后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吸痰压力,功能更加的多样化,通用性强。具体来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将吸痰管插入伸入套管内后,将伸入套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利用负压装置产生的负压将痰液经吸痰孔、吸入孔和吸痰管抽出,在需要调节吸痰压力时,伸入套管保持固定,略微转动吸痰管,使不同孔径的吸入孔对准吸痰孔即可。通过改变吸入孔的大小,调节吸痰孔处的吸痰压力,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情况的需求,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痰管抽出伸入套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痰管插入伸入套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吸痰管,包括吸痰管1和伸入套管2,所述伸入套管2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封闭且呈半圆球状。所述吸痰管1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伸入套管2相配合且插设在伸入套管2内,所述负压装置可采用手动装置,例如负压装置就是一个带弹性的气囊,握住该气囊按压放松,从而产生负压将痰液泵出。所述伸入套管2下端的侧面设置有吸痰孔3,所述吸痰管1位于伸入套管2内的一端设置有多种孔径不同的吸入孔,所述吸入孔的孔径小于吸痰孔3,且位置与吸痰孔3相对。

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将吸痰管1插入伸入套管2内后,将伸入套管2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利用负压装置产生的负压将痰液经吸痰孔3、吸入孔和吸痰管1抽出,在需要调节吸痰压力时,伸入套管2保持固定,略微转动吸痰管1,使不同孔径的吸入孔对准吸痰孔3即可。通过改变吸入孔的大小,调节吸痰孔3处的吸痰压力,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情况的需求,通用性更强。为了便于痰液朝吸痰管1内部汇聚,还可以将所述第一吸入孔4和第二吸入孔5设置为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形状,这样痰液就可以沿着斜面流入吸痰管1内,确保吸痰顺畅,此时吸入孔的孔径以其小端为准。

所述吸痰孔3的外端作为与气管壁直接接触的部位,为了避免在吸痰的过程中对气管粘膜产生损伤,更好的做法是,如图4所示,所述吸痰孔3外端的孔口设置有一圈朝外凸出的圆环形凸缘6,所述凸缘6上设置有若干缺口7,所述凸缘6的顶部边沿呈弧形。这样一来,在吸痰的时候,就能够避免吸痰孔3完全被气管壁封闭,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气管粘膜受损的风险。且弧形的凸缘6顶部也可以避免刮伤气管,所述的凸缘6顶部在图4中也就是凸缘6右侧边沿。

本发明所述的吸入孔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3种、4种等,为了便于描述,此处以两种为例:所述吸入孔包括大尺寸的第一吸入孔4和小尺寸的第二吸入孔5,所述第一吸入孔4的孔径≥2mm,所述第二吸入孔5的孔径小于1.5mm。在需要调节时,将第一吸入孔4或第二吸入孔5转冬至与吸痰孔3相对即可。为了提高吸痰的速度,更好的做法是,所述吸痰孔3设置两组,且两组吸痰孔3在伸入套管2的左右侧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吸入孔4和第二吸入孔5均包括两组,两组第一吸入孔4在吸痰管1的左右侧对称分布,两组第二吸入孔5在吸痰管1的前后侧对称分布。当然,当吸痰孔3设置更多组时,相应的增加第一吸入孔4和第二吸入孔5的组数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吸痰管1和伸入套管2通常由硅胶制成,为了避免本发明吸痰部位受压变形,更好的做法是,所述伸入套管2下端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环形的凸棱8,所述凸棱8的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凸棱8与吸痰孔3交错分布。凸棱8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气管粘膜受损的风险,同时也对伸入套管2的下端起到加强作用。

由于在吸痰的过程中,当痰液中渣质较多时,吸入孔容易被堵塞,为此,更好的做法是,如图1所示,所述吸痰管1位于伸入套管2外的部分旁接短管9,所述短管9与弹性气囊10连接,所述弹性气囊10内设置辅助复位弹簧11。所述短管9与负压装置之间的吸痰管1上还设置有手动阀门12。在发生堵塞时,关闭手动阀门12,挤压弹性气囊10,对吸入孔进行反冲,能够有效的防止堵塞的发生,无需将吸痰管1取出清洗。另外,由于吸痰管1的长度较长,其在转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回复扭转力,更好的做法是,所述吸痰管1由位于伸入套管2内的前段和位于伸入套管2外的后段构成,所述前段与后段之间通过旋转接头13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吸痰压力的多功能吸痰管。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吸痰管,包括吸痰管和伸入套管,所述伸入套管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封闭且呈半圆球状;所述吸痰管的一端与负压装置连接,另一端与伸入套管相配合且插设在伸入套管内;所述伸入套管下端的侧面设置有吸痰孔,所述吸痰管位于伸入套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多种孔径不同的吸入孔,所述吸入孔的孔径小于吸痰孔,且位置与吸痰孔相对。本发明结构简单,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吸痰压力,功能更加的多样化,通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苒;周思静;武沛佩;李敏;丁兴;孙莉;刘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27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