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081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具收纳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



背景技术: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像)。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眼科医生在进行治疗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使用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存放工具,可能会丢失或损坏,还可能造成细菌滋生,现有的收纳装置功能单一,减震功能差,容易滋生细菌,所以现提出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收纳装置功能单一,减震功能差,容易滋生细菌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包括盒体和置物框,所述盒体顶端两侧外壁均铰接有盒盖件,所述盒体底端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热除湿机,所述盒体底端外壁四个角位置均开有螺孔,且四个螺孔中均螺接有调节腿,所述盒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储液瓶,且储液瓶底端外壁螺接有一号管,所述盒体侧壁靠近储液瓶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孔,且通风孔中卡接有通风扇,所述盒体两侧外壁顶端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顶端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中插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件,所述固定栓侧壁靠近一号弹簧件顶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壳体侧壁开有方孔,且金属块插接在方孔中,所述固定栓外壁套接有两个卡接块,且两个卡接块分别与两个盒盖件侧壁靠近固定栓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盒体内壁底端位置卡接有水平放置的多孔隔板,多孔隔板顶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接孔,卡接孔中均卡接有二号弹簧件,二号弹簧件顶端套接有金属帽,金属帽与置物框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盒体四个内壁顶端位置均粘接有气垫块,置物框两侧内壁均铰接有一号提手件,置物框内壁底端卡接有多孔网板,多孔隔板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体泵,一号管远离储液瓶一端穿过盒体外壁与液体泵进液口套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盒盖件一侧均设有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包括两个金属槽条,两个金属槽条分别与盒盖件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两个金属槽条中均卡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置物板,置物板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件,两个盒盖件顶端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塑料壳体,塑料壳体底端外壁中间位置开有圆孔,圆孔中卡接有超声波雾化头,塑料壳体一端外壁设有进液头,塑料壳体内设有集液腔,进液头与集液腔相连通。

优选地,两个所述盒盖件相对一侧内壁顶端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灭菌灯罩,且两个灭菌灯罩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灭菌灯管。

优选地,所述储液瓶顶端外壁设有螺接头,且螺接头外壁螺接有塑料帽。

优选地,四个所述调节腿底端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防滑垫,且四个橡胶防滑垫底端外壁均开有防滑纹路。

优选地,所述液体泵出液口连有软管,且两个软管分别与两个进液头套接。

优选地,所述盒盖件顶端外壁均开有两个安装槽,且两个安装槽内壁均铰接有二号提手件。

优选地,所述盒体底端内壁靠近电热除湿机位置处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卡接有滤尘垫块。

优选地,所述电热除湿机、液体泵、灭菌灯管和超声波雾化头均连有开关,且开关连有处理器。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安装的电热除湿机,方便对收纳盒内进行除湿,有利于保持收纳盒内干燥,改善眼科检查工具的存放环境,有利于提升眼科检查工具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

2、通过安装的超声波雾化头和灭菌灯罩,可以对收纳盒内的眼科检查工具进行灭菌,防止细菌滋生,更加卫生,丰富装置功能。

3、通过安装的二号弹簧件和气垫块,可以提升收纳盒的减震能力,使得眼科检查工具存放更加安全,防止移动过程中眼科检查工具发生损伤。

4、通过安装的二号提手件,方便携带和搬运收纳盒,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盒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盒盖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置物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固定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盒盖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的灭菌灯罩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电热除湿机、3调节腿、4一号管、5储液瓶、6塑料帽、7固定装置、8卡接块、9盒盖件、10通风孔、11通风扇、12气垫块、13置物框、14金属帽、15二号弹簧件、16液体泵、17多孔隔板、18挡板件、19滑动块、20置物板、21金属槽条、22灭菌灯罩、23喷雾装置、24超声波雾化头、25进液头、26一号提手件、27多孔网板、28固定栓、29金属块、30一号弹簧件、31金属壳体、32安装槽、33二号提手件、34灭菌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8,一种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收纳盒,包括盒体1和置物框13,盒体1顶端两侧外壁均铰接有盒盖件9,盒体1底端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热除湿机2,盒体1底端外壁四个角位置均开有螺孔,且四个螺孔中均螺接有调节腿3,盒体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储液瓶5,且储液瓶5底端外壁螺接有一号管4,盒体1侧壁靠近储液瓶5一侧外壁开有通风孔10,且通风孔10中卡接有通风扇11,盒体1两侧外壁顶端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包括金属壳体31,金属壳体31顶端外壁开有通孔,且通孔中插接有固定栓28,固定栓28外壁套接有一号弹簧件30,固定栓28侧壁靠近一号弹簧件30顶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块29,金属壳体31侧壁开有方孔,且金属块29插接在方孔中,固定栓28外壁套接有两个卡接块8,且两个卡接块8分别与两个盒盖件9侧壁靠近固定栓28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

本发明中,盒体1内壁底端位置卡接有水平放置的多孔隔板17,多孔隔板17顶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卡接孔,卡接孔中均卡接有二号弹簧件15,二号弹簧件15顶端套接有金属帽14,金属帽14与置物框13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盒体1四个内壁顶端位置均粘接有气垫块12,置物框13两侧内壁均铰接有一号提手件26,置物框13内壁底端卡接有多孔网板27,多孔隔板17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液体泵16,一号管4远离储液瓶5一端穿过盒体1外壁与液体泵16进液口套接,二号弹簧件15和气垫块12,可以提升收纳盒的减震能力,使得眼科检查工具存放更加安全,防止移动过程中眼科检查工具发生损伤。

两个盒盖件9一侧均设有调节装置,且调节装置包括两个金属槽条21,两个金属槽条21分别与盒盖件9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两个金属槽条21中均卡接有滑动块19,两个滑动块19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同一个置物板20,置物板20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挡板件18,两个盒盖件9顶端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喷雾装置23,喷雾装置23包括塑料壳体,塑料壳体底端外壁中间位置开有圆孔,圆孔中卡接有超声波雾化头24,塑料壳体一端外壁设有进液头25,塑料壳体内设有集液腔,进液头25与集液腔相连通。

两个盒盖件9相对一侧内壁顶端位置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灭菌灯罩22,且两个灭菌灯罩22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灭菌灯管34,储液瓶5顶端外壁设有螺接头,且螺接头外壁螺接有塑料帽6,四个调节腿3底端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橡胶防滑垫,且四个橡胶防滑垫底端外壁均开有防滑纹路,液体泵16出液口连有软管,且两个软管分别与两个进液头25套接,盒盖件9顶端外壁均开有两个安装槽32,且两个安装槽32内壁均铰接有二号提手件33,盒体1底端内壁靠近电热除湿机2位置处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卡接有滤尘垫块,电热除湿机2、液体泵16、灭菌灯管34和超声波雾化头24均连有开关,且开关连有处理器,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

使用时,通过按压两个固定装置7上的金属块29,带动两个固定栓28向下移动,使得固定栓28与两个卡接块8分离,打开两个盒盖件9,盒盖件9上的置物板20可以临时摆放眼科医生检查工具,通过两个金属槽条21,调节置物板20的位置,存放时,将眼科医生检查工具放置到置物框13中,盖上两个盒盖件9,通过两个固定装置7固定,通过控制灭菌灯管34工作,对收纳盒内的眼科医生检查工具进行灭菌,二号弹簧件15和气垫块12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将消毒液存放到储液瓶5中,通过控制液体泵16工作将消毒液运送到喷雾装置23中,通过超声波雾化头24产生雾气,同时控制通风扇11,对收纳盒内的眼科医生检查工具进行杀菌,日常清洁时,可以通过两个一号提手件26取出置物框20,方便日常维护和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