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恢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5148发布日期:2018-06-30 05: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产后盆底恢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后盆底恢复仪。



背景技术: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对妇女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目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通常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仪,也称产后盆底恢复仪,现有的产后盆底恢复仪主要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波发生模块,以及与电波发生模块电连接的治疗头,其原理是:根据电波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不同,形成电刺激、电针灸和红外三种治疗形式,电波发生模块将电流转化成高频电流,高频电流从电波电路板中输出,并通过传输线传导到治疗头中进行康复治疗。但现有的产后盆底恢复仪,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做盆底治疗时,必须医护人员手持治疗头往复的在人体盆底处进行滑动,治疗头无法实现自动滑动,这样,每一个做盆底治疗的患者都必须配一名医护人员,人力成本高,操作不便。2、在做盆底康复治疗时,无法进行其他辅助疗法,因此治疗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做盆底康复治疗时,实现自动滑动的产后盆底恢复仪。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

产后盆底恢复仪,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电波发生模块以及与电波发生模块电连接的治疗头,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治疗头工作时控制所述治疗头自动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后盆底恢复仪,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的控制模块,在治疗头工作时,可控制治疗头在人体皮肤上自动滑动,无需为患者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患者自身就可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操作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以预设轨迹控制所述治疗头周期性的自动滑动。

使控制模块以预设轨迹控制治疗头做周期性的自动滑动,可使治疗头有规律的在人体皮肤上进行滑动,通过周期性往复的对人体盆底处进行电疗,效果更佳,而且可保证治疗头的运动轨迹是可控的。

进一步,还包括若干个电磁铁,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预设轨迹控制相应的电磁铁通断电,所述治疗头被依次通电的电磁铁吸附以实现治疗头的自动滑动。

上述设计,由于电磁铁的排布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这样存储的预设轨迹也将几乎不受限制,治疗头的运动轨迹就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如,治疗头的运行轨迹可以完全切合人体盆底处的穴位,即治疗头的运行轨迹经过人体盆底处的重点穴位,并可在重点穴位处进行针对性的电刺激疗法(如短暂停留,以便进行重点电刺激治疗),可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另外,也可针对盆底不同程度不同部位损伤的患者,如有些患者是盆底左侧肌肉损伤,有些是右侧,有些是双侧,这样就可针对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轨迹预设,只要在程序上修改或者增加预设轨迹就可实现,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进一步,在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

此种设计,一方面电磁铁可作为治疗头滑动的驱动结构,另外一方面,由于电磁铁产生的磁力,当电磁铁与人体皮肤接触时,可起到辅助磁疗的目的,可提高人体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竖向的导向孔,所述治疗头可伸出导向孔并可沿导向孔所在轨迹在水平方向滑动,所述若干个电磁铁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向孔所在轨迹的外侧。

在箱体的顶部开设竖向的导向孔,这样治疗头在工作时,就可沿着导向孔滑动,导向孔可对治疗头起到导向的作用,这样的设计,治疗头在工作时,治疗面是朝上的,这样人体在做盆底康复治疗时,就可仰躺在盆底处具有孔的床上,可以采用更舒适的体位进行治疗。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导向孔所在轨迹的外侧,即沿着导向孔所在的轨迹设置的,可以保证依次被电磁铁吸附的治疗头的运动轨迹是沿着导向孔的。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箱体内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内端用于夹持所述治疗头,在所述箱体上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圈第一导向槽,所述夹持部的外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导向槽内,在所述夹持部上设有金属物,所述金属物可依次被各个电磁铁吸引沿所述电磁铁所在轨迹运动,从而带动夹持部沿所述电磁铁所在轨迹运动。

设置的夹持部,可确保治疗头在运动时更加稳定,设置的第一导向槽不仅对夹持部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在夹持部运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夹持部的运行轨迹发生偏离。

进一步,沿所述导向孔所在轨迹的内侧设有若干按摩头,在所述导向孔的孔侧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按摩头一一对应用于控制所述按摩头通断电的挤压开关,所述治疗头沿所述导向孔滑动时可触碰所述挤压开关使所述按摩头通电。

上述设计,在治疗头沿着导向孔运动时,可依次挤压所述挤压开关,从而依次启动各个按摩头,从而对治疗头运行轨迹之外的盆底处进行按摩治疗,以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顶部的内侧沿所述电磁铁所在轨迹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金属物伸入到所述第二导向槽内。

通过设置的第二导向槽,使金属物被各个电磁铁吸附时,确保金属物的运行轨迹不偏离。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电磁铁阵列设置在一覆盖物上,所述相邻两个电磁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形尺寸,在所述治疗头的侧面设有可被电磁铁吸附的金属物。

这是本发明的又一种设计方案,将电磁铁设置在覆盖物上,人体可采用俯卧位,将覆盖物覆盖在人体盆底处或者穿在人体上,通过覆盖物上阵列设置的电磁铁按预设轨迹依次吸附治疗头侧面设置的金属物,从而使治疗头在人体皮肤上滑动,实现治疗头的自动滑动。相邻两个电磁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治疗头的外形尺寸,避免治疗头在运动时被相邻两电磁铁卡住。

进一步,在所述电波发生模块与所述治疗头之间连接有传输线,在所述传输线上靠近所述治疗头处设有连接环,还包括可吸附在人体皮肤上的吸盘,在所述吸盘的顶部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连接环可套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若干个电磁铁以散射状设置在所述吸盘的盘面上,在所述传输线上设有可被所述电磁铁依次吸附的金属物。

这是本发明的又一种设计方案,通过吸盘吸附在人体皮肤上,提供一个支撑点,然后将连接环套在连接柱上,控制模块控制各个电磁铁依次通断电,可使治疗头以吸盘为中心在人体皮肤上做旋转滑动,从而实现自动滑动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接线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箱盖2、治疗头搁置孔4、接线插座5、滑槽501、开口502、电磁铁条503、导向孔601、电磁铁602、按摩头603、夹持部604、夹爪605、滑块606、加强筋607、金属物608、治疗头7。

如附图1所示的产后盆底恢复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可为空心多棱柱体,也可为圆筒体,本实施例优选为空心多棱柱体,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可自锁的万向轮,在箱体的顶部设有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的箱盖2,本实施例中的箱盖2外缘突出于箱体侧面,在所述箱盖2 上开有竖向贯通的治疗头搁置孔4,治疗头搁置孔4朝向的一侧开口,用于插入各个治疗头,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头搁置孔4有三个,在所述箱盖2与箱体侧面之间斜向设置有操作面板,在操作面板(图中未示出)上设有显示屏。在所述箱体的侧向设有散热孔,在所述散热孔处设有散热器。

在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波发生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存储模块,电波发生模块用于产生用于盘底理疗的各种电波,所述电波发生模块与治疗头7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治疗头7分为三种,分别为电波治疗头、电针灸治疗头和红外治疗头。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波发生模块与治疗头7之间的连接方式是:本实施例中,电波发生模块具体是电波发生电路,所述电波发生电路集成在电波发生电路板上,在所述电波发生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波输出接口,所述电波输出接口通过排线引出到接线插座5上,本实施例的接线插座5有三个,三个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有安装所述接线插座5的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开有一个纵截面为弧形的滑槽501,在朝向外侧的滑槽501的槽壁上处于滑槽501的一端处开有开口502,滑槽501的开口502朝向安装孔的侧壁。

接线插座5的结构包括嵌在安装孔内的接线体,接线体采用多根导电针通过绝缘橡胶浇注成型,接线体外壁设置有包覆在所述接线体外部的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在一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上,在所述接线体的侧面设有一电磁铁条503,所述电磁铁条503串接于所述电波发生模块中的电源电路中,以便在接通本产后盘底恢复仪的总电源时,所述电磁铁条503可以通电,所述电磁铁条503避让开所述连接管置于所述滑槽501 远离开口502的一端内。

本实施例还包括三个插头,三个插头的一端分别与三条传输线连接,三根传输线均是连接在与治疗面相背离的一侧上的,三个插头的另一端分别用于与三个接线插座5连接。其中,在每个插头的侧面上均设有一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形状与所述开口502形状匹配,当将所述插头与所述接线插座5对接时,可使金属条嵌入开口502,并在电磁铁条503通电时,通过电磁铁条503的吸引力,使金属条沿着滑槽501滑向电磁铁条503,从而带动插头转动一定角度后,将插头定位住,以使插头与接线插座5正好接通。本实施例中,插头在铁条的带动下转动的角度,优选为30度。本实施例此种接线插座5与插头的连接方式,可实现接线插座5与插头的快插快接,操作方便。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口502处还设有上端铰接在开口502上部的封闭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封闭块在向下翻下挡住开口502时可实现自锁,并且在向上翻上去贴紧箱体外壁时也可实现定位,当想阻挡住外部灰尘进入滑槽501内时,或者既想阻挡外部灰尘进入滑槽501内,又由于电波发生模块没通电,电磁铁条503不起作用,想阻挡金属条从滑槽 501中脱落,可使封闭块向下翻下挡住开口502并锁住,当不需要封住开口502时,可向上将封闭块翻上去贴紧箱体外壁并定位。

本实施例的控制模块优选采用单片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治疗头7工作时控制所述治疗头7自动滑动,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表征各个电磁铁602依次通电顺序的预设轨迹,本实施例更具体的,所述控制模块以所述预设轨迹控制所述治疗头7周期性的自动滑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以所述预设轨迹控制所述治疗头7周期性的滑动的方式是:通过设置的若干个电磁铁602依次的通电实现的,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存储的预设轨迹控制相应的各个电磁铁602通断电,所述治疗头7被依次通电的电磁铁602吸附以实现治疗头7的自动滑动,更确切的说,是在一个周期内间歇性的自动滑动,本实施例也可针对盆底不同程度不同部位损伤的患者,如有些患者是盆底左侧肌肉损伤,有些是右侧,有些是双侧,这样就可针对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轨迹预设,只要在程序上修改或者增加预设轨迹就可实现,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本实施例中的设计方案,只要电磁铁602设计的在通电时具有足够大的磁场,就完全可以实现对金属物608的依次吸附,而不至于使整个夹持部604存在容易掉落的风险,因此在此不再赘述。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电磁铁602通电时,所述电磁铁602是与人体皮肤接触的,这样电磁铁602不仅作为治疗头7实现自动滑动的驱动结构,而且在此各个电磁铁602依次交替通断电时,还可对人体(这里是人体盆底处)产生一定的磁疗作用,同时起到辅助保健治疗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若干电磁铁602的设置方式是:如图2所示,在所述箱盖上开设有竖向的导向孔601,由于本实施例中箱体的顶部设置的是箱盖2,因此本实施例中导向孔601是设置在箱盖2上的,所述治疗头7可伸出导向孔601并可沿导向孔601所在轨迹在水平方向滑动,本实施例所述导向孔60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顶部的边缘,治疗头7的头部在导向孔601中滑动时,是支撑在导向孔601周围的顶面上的,也即治疗头7的头部的尺寸是大于导向孔601的孔径的,由于导向孔601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箱体顶部的边缘,因此这样的设计,可以是在治疗头7工作后,顺利的从导向孔601的这一端滑出去,以便卡接在治疗头搁置孔4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向孔601所在的轨迹主体(即在治疗头7工作时,滑动的轨迹) 呈半圆弧形,所述若干个电磁铁602依次设置在所述导向孔601所在轨迹的外侧,本实施例电磁铁602的数量为8个,具体是在箱盖上沿导向孔所在轨迹的外侧依次设置了8个安装孔, 8个电磁铁分别设置在各个安装孔内。所述电磁铁602的上端伸出所述箱盖2,所述电磁铁 602的下端与所述箱盖2的下底面平齐,这样电磁铁602即不会由于伸出箱盖2的下底面而阻挡用于夹持治疗头7的夹持部604的运动,伸出箱盖2上端的电磁铁602在产后妇女做盆底康复时,又可以接触人体皮肤,电磁铁602产生的磁场,对治疗头7接触不到的盆底部位,起到辅助电磁疗法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602的排列方式可根据人体盆底处的穴位进行排布(各个电磁铁602分别对应人体盆底处的各个穴位),这样可起到更好的辅助磁疗法的作用。同时由于电磁铁602是这样排布的,因此治疗头7在工作时,也会在人体盆底的各个穴位处进行重点针对性的电刺激疗法,以达到更加的治疗目的。

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产后盆底恢复仪,由于治疗头7在工作时是朝上的,因此可使用在盆底处带孔的床,产后妇女仰躺在床上,盆底处朝下,这样治疗头7可与盆底皮肤接触,依次通电的电磁铁602也可与皮肤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此种仰躺方式更舒适,更人性化。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持部604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夹持部604的内端(朝向箱体中心的一端)相对的设置有两个夹爪605,在所述两个夹爪605的内侧面设有一层弹性垫,两个夹爪605之间的空间的尺寸小于各个治疗头7下部的外径。这样将治疗头7的下部卡接到两个夹爪605之间,可以达到稳定治疗头7的目的。

在所述箱体上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一圈第一导向槽,所述夹持部604的外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这样在夹持部604运动的时候,通过第一导向槽,既可以用于支撑夹持部 604的外端,又可以对夹持部604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夹持部604的运动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治疗头7在工作时,能够抵紧人体皮肤,在箱体内壁位于第一导向槽的下方还设置了第三导向槽,在第三导向槽内设置一滑块606,在滑块606的外侧面设置了一个斜向的连接到夹持部604底面的加强筋607。

在所述夹持部604上设有金属物608,所述金属物608在治疗头7工作时应是基本保持竖直的,本实施例的金属物608更具体的是长条形的铁条,在所述箱盖的底面沿所述电磁铁 602所在轨迹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金属物608伸入到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金属物608 可依次被各个电磁铁602吸引沿所述电磁铁602所在轨迹运动,从而带动夹持部604沿所述电磁铁602所在轨迹运动。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说,由于导向孔601所在的轨迹主体呈半圆弧形,因此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中的预设轨迹也是呈半圆弧形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是根据存储模块中预设的呈半圆弧形轨迹来从一端开始(本实施例是左端)依次控制各个电磁铁602 通断电的,到另外一端,再从另外一端开始依次控制各个电磁铁602通断电,直至回到开始的一端,此即为一个周期性的动作,即所述控制模块以所述预设轨迹控制所述治疗头7周期性的自动滑动一周。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前一个电磁铁602通电之后断电了,而后一个电磁铁602 还没通电,导致金属物608有瞬间不被吸附,容易使整个夹持部604掉落,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在控制前一个电磁铁602通电但还没断电时,就要控制后一个电磁铁602通电,这样才能保证金属物608是一直能够被吸附的。本实施例中,这种延时时间的设定是由单片机接外围延时电路实现的,如延时时间可设定为,前一个电磁铁602通电时间为5S,到第4 秒的时候后一个电磁铁602开始通电,通电时间也为5S,前一个电磁铁602在5S之后断电,依次进行各个电磁铁602的通断电的设计,当然本实施例上述时间只是举个例子,对于时间的设定,不应该限制于上述例子中所表述的时间。

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辅助康复治疗的目的,沿所述导向孔601所在轨迹的内侧设有若干按摩头603,本实施例优选的数量为8个,在所述导向孔601的孔侧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按摩头603一一对应用于控制所述按摩头603通断电的挤压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治疗头7沿所述导向孔601滑动时可触碰所述挤压开关使所述按摩头603通电。这样在治疗头7沿着导向孔601滑动时,各个按摩头603依次通电,可对治疗头7接触不到的部位进行辅助的按摩治疗。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导向滑槽301、导向滑条302、按压开关30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箱盖上开设的导向孔所在的轨迹呈圆环状,在靠向外侧的导向孔侧壁上开有一圈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是与各个电磁铁所在的安装孔相贯通的,在所述导向滑槽的槽壁对应于每一个电磁铁的位置处均设置了一个当受到挤压按下时,使电磁铁带电的按压开关303,本实施例中,按压开关303按下后,电磁铁带电的时间延时为5S后不再带电,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含了各个按压开关303以及导向滑条302,所述导向滑条302的一端是与治疗头的下部固定的,具体的所述治疗头与导向滑条 302的连接处是位于导向滑条302的侧向的,在导向滑条302靠近治疗头的一端设置了一个金属套环,在治疗头工作时,所述导向滑条302可沿所述导向滑槽滑动,从而带动所述治疗头沿导向孔所在轨迹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条302成弧形,并且金属套环到远离治疗头一端的导向滑条302的弧形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按压开关303之间的距离,且小于相邻三个电磁铁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所述导向滑条302的滑动原理是:先将导向滑条302远离治疗头的一端插进导向滑槽中,第一个按压开关303受到导向滑条302该端的按压,使相对应的第一个电磁铁带电,带电的电磁铁吸引导向滑条302靠近治疗头一端的金属套环,从而使导向滑条302沿着导向滑槽向前推进,由于金属套环到远离治疗头一端的导向滑条302的弧形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按压开关303之间的距离,且小于相邻三个电磁铁之间的距离,当金属套环还未与第一个电磁铁相吸时,导向滑条302远离治疗头的一端已经按压下了第二个按压开关303,使第二个电磁铁带电了,导向滑条302继续向前推进,直到被第一电磁铁吸附,由于按压开关303 按下后,电磁铁带电的时间延时为5S后不再带电,因此延时5S后,第一电磁铁将不再带电,此时由于第二电磁铁还带着电,因此在第二电磁铁的吸引下,导向滑条302继续沿着导向滑槽移动,如此,直到导向滑条302带着治疗头沿着导向孔滑动一周为一个周期,此后继续下一个周期,直至治疗完成。本实施例,通过导向滑槽、按压开关303以及导向滑条302的巧妙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无需其他控制,导向滑条302可自行压下按压开关303,使电磁铁依次带电,并在依次带电的电磁铁的吸附力作用下,实现在导向滑槽上的自行滑动。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覆盖物801、电磁铁802、治疗头803、金属物804。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电磁铁802阵列设置在一覆盖物上,本实施例中阵列的电磁铁802的数量是16个,覆盖物可以是硬质物,如板状,也可以是软质物,如毯子或者可穿戴的裤子,本实施例优选毯子,所述相邻两个电磁铁802 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治疗头803的外形尺寸,以使治疗头803在运动时不会被相邻的电磁铁 802卡住,在所述治疗头803的侧面设有可被电磁铁802吸附的金属物804,本实施例优选金属物804为覆盖在治疗头803外圈三个侧面(不包含与传输线连接的侧面)的铁层,这样无论阵列中的哪个电磁铁802对治疗头803的吸附均不会受到影响。本实施例中,与治疗头 803连接的传输线均是连接在与治疗面相邻的侧面上的。

如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中,人体治疗时,是需要趴在床上的,治疗头803在使用时,可将覆盖物覆盖在人体盆底处,然后使治疗头803开始工作,通过控制模块以上述预设轨迹控制各个电磁铁802通断电,来依次吸引治疗头803,治疗头80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基本是可以贴紧人体皮肤滑动的,从而达到治疗头803在人体盆底处自动滑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将覆盖物覆盖在盆底处的,治疗头803也是压在盆底处的,因此即使是前一个电磁铁802断电了,而后一个电磁铁802还没通断,也不致使治疗头803滑落,所以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控制各个电磁铁802的通断电,时间上,可以是间歇的(前一个电磁铁802断电延时一定时间之后,后一个电磁铁802才通电),可以是连续的(前一个电磁铁802断电,后一个电磁铁802同时通电),也可以是有交叉的(前一个电磁铁802断电之前,后一个电磁铁802就通电了)。

本实施例中,依次通电的电磁铁也是与人体皮肤依次接触的,对人体盆底处起到辅助磁疗的作用,控制模块是根据存储模块中的预设轨迹来从一端开始(第一个电磁铁通电的一端)依次控制各个电磁铁通断电的,到另外一端(该周期内最后一个通电的电磁铁所在的一端),再从另外一端开始依次控制各个电磁铁通断电,直至回到开始的一端,此为治疗头的一个周期性的滑动,由于是从开始的一端,再回到开始的一端,就算在前一个板周期内,传输线会缠绕在部分电磁铁上,但是在后一个半周期,治疗头又沿原路返回了,因此可解除之前的缠绕,总体就是在一个周期内,传输线不会缠绕电磁铁。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吸盘901、连接柱902、连接环903、电磁铁904、金属物 905、传输线906、治疗头90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与治疗头907连接的传输线906均是连接在与治疗面相邻的侧面上的,在所述传输线906上靠近所述治疗头907处设有连接环 903,还包括可吸附在人体皮肤上的吸盘,在所述吸盘的顶部设有一连接柱902,所述连接环 903可套接在所述连接柱902上,即在使用治疗头907前,先将连接环903套在连接柱902 上,以通过吸盘给治疗头907提供一个支撑点,所述若干个电磁铁904以半圆周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吸盘的盘面上,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铁904的数量也为8个,在所述传输线906上设有可被所述电磁铁904依次吸附的金属物905,本实施例中的金属块为铁块。所述若干个电磁铁904以散射状设置在所述吸盘的盘面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治疗头907在使用时,传输线906缠绕在连接柱902上,因此电磁铁904以半圆周的形式设置在所述吸盘的盘面,因此治疗头907在工作时,可自动以半圆周的扇面滑过盆底皮肤,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治疗头907本身的重力,因此可基本保证治疗头 907是贴紧人体皮肤滑动的,往复一周即是一个周期。同样,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控制各个电磁铁904的通断电,时间上,可以是间歇的(前一个电磁铁904断电延时一定时间之后,后一个电磁铁904才通电),可以是连续的(前一个电磁铁904断电,后一个电磁铁904同时通电),也可以是有交叉的(前一个电磁铁904断电之前,后一个电磁铁904就通电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