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844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艾灸疗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在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强身健体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疗法具有解表散邪、通经活血、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功效,在外感表征、寒凝血滞、气虚下陷及脏腑虚弱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其他疗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艾柱所用的艾绒是一种蓬松柔软的植物纤维,制成的艾柱不能久置,在治疗时,一个穴位一般需要5-7柱,操作时需要两个医生配合,一个用手捏着艾柱,另一个医生将艾柱放置在患者穴位上(一般在穴位上放上生姜片或者玉石垫或其他辅助器械),点燃艾柱,当燃烧到一定程度是(一般是燃烧一半),及时将艾柱取下,并更换新的艾柱,如此反复,劳动强度大,操作稍有不当,就会烫伤患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是高度紧张,影响整个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使得艾灸更能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包括底架和顶盖,顶盖固定设置于底架的上表面处,所述底架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设有转向传送带,所述转向传送带的末端设有固定于底架上的若干组分支传送带,所述顶盖位于分支传送带的上方,每组所述分支传送带的正上方设有转动设置于顶盖下表面的齿条板,在每组所述齿条板的下方滑动设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下方通过摆动马达转动设有夹子架,在所述夹子架的一侧固定设有艾粒点火台,在所述夹子架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升降装置,在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设有夹取装置,在每组所述分支传送带的末端固定设有喷胶口,所述滑台包括主体台和小齿轮,所述主体台的两侧面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下方与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小齿轮与齿条板之间相互啮合,使得滑台可以在齿条板上来回移动,所述艾粒点火台包括台面和移动台,所述台面固定设置于夹子架的一侧,在所述台面的下表面滑动设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一侧端面与台面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气缸活动连接,在所述移动台的下表面上并排设有点火器和吸取口,所述点火器与移动台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进行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传送带包括主流传送带和底座,所述主流传送带转动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在所述主流传送带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回转支承,所述第一回转支承与固定在底座内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主流传送带的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板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回转支承,所述第二回转支承与固定设置于顶盖上的第二回转减速机之间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子架的侧面上固定设有艾粒收集装置,所述艾粒收集装置与吸取口之间通过软管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艾粒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和抽拉室,所述收集箱固定设有夹子架的一侧,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下方滑动设有可取出的抽拉室,在所述收集箱的侧面上方固定设有与内部贯通的进料口,所述收集箱的上表面内部靠近进料口的位置上转动设有风轮,所述风轮与固定于收集箱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和卷扬机,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于夹子架上,在所述升降台的上方固定设有两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经绳索的穿引与固定在夹子架上方的卷扬机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夹子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设有夹子,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缸滑动设置于升降台的下表面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条板的末端可拆卸设有限位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传统艾灸疗法在对病人进行诊疗时,由于需要随时更换艾粒或者艾柱,对医生形成较大的劳动强度,同时艾柱燃烧后要及时取走避免烫伤病人,使得病人得不到较好的治疗体验,而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1、通过分支传送带可将艾粒分散移动到病人不同的穴位上,通过调整顶盖下方的齿条板的角度确定病人穴位的位置,后续只需通过夹取装置对艾粒进行夹取放置即可,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2、在夹取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点火装置,夹取装置通过升降装置抬升,将艾粒经点火器进行点燃,同时配合分支传送带末端的喷胶口,实现对艾粒点火、安置的自动化,大大方便了艾灸疗法的使用,方便快捷。

3、同时在夹子架的一侧设置艾粒收集装置,当艾粒使用后(一般是燃烧至一半左右),需要对艾粒进行拿取,本发明通过艾粒收集装置的吸取作用,将艾粒直接从病人的身上取下,无需医护人员下手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作强度,并且为病人带来较好的治疗体验。

4、通过摆动马达可对夹子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艾粒的放置不仅仅在竖直方向,方便对病人身体偏侧面的位置进行艾粒的放置,使得其使用的灵活度更高,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转向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向传送带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滑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台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夹子架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夹子架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艾粒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艾粒收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转向传送带、201-主流传送带、202-底座、203-第一回转减速机、204-第一回转支承、3-分支传送带、4-齿条板、41-第二回转支承、42-第二回转减速机、5-滑台、51-主体台、52-小齿轮、53-第一驱动电机、54-支架、6-夹子架、7-艾粒点火台、71-台面、72-移动台、73-第一气缸、74-点火器、75-第一伸缩杆、76-吸取口、8-夹取装置、81-夹子、82-第二伸缩杆、83-第二气缸、9-顶盖、10-艾粒、12-艾粒收集装置、1201-收集箱、1202-抽拉室、1203-进料口、1204-第二驱动电机、1205-风轮、13-喷胶口、14-摆动马达、15-升降装置、1501-升降台、1502-定滑轮、1503-绳索、1504-卷扬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麦粒灸疗法辅助治疗设备,包括底架1和顶盖9,顶盖9固定设置于底架1的上表面处,底架1上表面的一侧转动设有转向传送带2,转向传送带2的末端设有固定于底架1上的若干组分支传送带3,顶盖9位于分支传送带3的上方,每组分支传送带3的正上方设有转动设置于顶盖9下表面的齿条板4,在每组齿条板4的下方滑动设有滑台5,滑台5的下方通过摆动马达14转动设有夹子架6,在夹子架6的一侧固定设有艾粒点火台7,在夹子架6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升降装置15,在升降装置15上固定设有夹取装置8,在每组分支传送带3的末端固定设有喷胶口13;将艾粒10放置于转向传送带2上,经主流传送带201的分流作用将艾粒10分散至各个分支传送带3上,可对病人的不同部位进行针灸,以便适应不同身高的病人,当分支输送带3将艾粒10输送至夹取装置8时,通过夹取装置8和升降装置15的控制,将艾粒10输送至艾粒点火台7进行点燃,通过滑台5的作用滑向病人,在分支输送带3的末端经喷胶口13附着胶液将艾粒10固定于病人的穴位之上,在夹子架6上的艾粒收集装置12在艾粒10燃烧至一半左右时,将艾粒吸附至收集装置中,避免烫伤病患,反复操作,实现对病患的针灸,方便实用。

请结合图3和图4,转向传送带2包括主流传送带201和底座202,主流传送带201转动设置于底座202的上方,在主流传送带201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一回转支承204,第一回转支承204与固定在底座202内部的第一回转减速机203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主流传送带201的转动;通过第一回转减速机203的转动,可控制主流传送带201的输送方向,方便对病人的各个的部位进行艾粒10的输送,方便快捷,使得艾粒运输的范围更广,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请结合图1和图7,齿条板4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回转支承41,第二回转支承41与固定设置于顶盖9上的第二回转减速机42之间相互啮合;通过第二回转减速机42的转动,可对齿条板4的转动方向进行控制,便于滑台带着艾粒10输送至病人身上的准确位置,保证艾灸的治疗效果,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对于齿条板4对的调整方式多种多样,并非只此一种,也可通过在顶盖9的下表面靠近齿条板4末端的位置上设置一扇形的滑槽,使得齿条板4的末端可沿着滑槽进行调整方位,方便控制。

请结合图5和图6,滑台5包括主体台51和小齿轮52,主体台51的两侧面通过支架54固定设有小齿轮52,小齿轮52的下方与第一驱动电机53固定连接,小齿轮52与齿条板4之间相互啮合,使得滑台5可以在齿条板4上来回移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53控制小齿轮52的转动,方便滑台5在齿条板4上进行移动,方便将艾粒10输送至相应的位置。

请结合图7、图8和图9,艾粒点火台7包括台面71和移动台72,台面71固定设置于夹子架6的一侧,在台面71的下表面滑动设有移动台72,移动台72的一侧端面与台面71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气缸73活动连接,在移动台72的下表面上并排设有点火器74和吸取口76,点火器74与移动台72之间通过第一伸缩杆75进行活动连接;夹子架6的侧面上固定设有艾粒收集装置12,艾粒收集装置12与吸取口75之间通过软管进行连接,通过升降装置15将夹取装置8和其上的艾粒10运输抬升,通过点火器74对艾粒10进行点燃,无需人为控制点燃,方便快捷,当需要将艾粒10进行回收时,收缩第一气缸73,将吸取口76移动到艾粒10的正上方,通过艾粒收集装置12的吸取作用达到自动化的回收艾粒,方便快捷,便于操作。

请结合图10和图11,艾粒收集装置12包括收集箱1201和抽拉室1202,收集箱1201固定设有夹子架6的一侧,收集箱1201的内部下方滑动设有可取出的抽拉室1202,在收集箱1201的侧面上方固定设有与内部贯通的进料口1203,收集箱1201的上表面内部靠近进料口1203的位置上转动设有风轮1205,风轮1205与固定于收集箱1201上方的第二驱动电机1204固定连接,,艾粒收集装置12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吸尘器,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204带动风轮1205转动,达到吸附艾粒的目的,同时下方的抽拉室1202便于取出回收的艾粒10,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请结合图7-9,升降装置15包括升降台1501和卷扬机1504,升降台1501滑动设置于夹子架6上,在升降台1501的上方固定设有两组定滑轮1502,定滑轮1502经绳索1503的穿引与固定在夹子架6上方的卷扬机1504相连;夹取装置8包括夹子81和第二伸缩杆82,第二伸缩杆82的一端固定设有夹子81,第二伸缩杆8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缸83滑动设置于升降台1501的下表面处,通过第二伸缩杆82的收缩可对艾粒的夹取位置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通过第二气缸83的收缩可控制夹子81的收紧,控制方便,优选方案,齿条板4的末端可拆卸设有限位板,避免滑台5滑出齿条板4。

传统艾灸疗法在对病人进行诊疗时,由于需要随时更换艾粒或者艾柱,对医生形成较大的劳动强度,同时艾柱燃烧后要及时取走避免烫伤病人,使得病人得不到较好的治疗体验,而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通过分支传送带3可将艾粒10分散移动到病人不同的穴位上,通过调整顶盖9下方的齿条板4的角度和滑台5的位置确定病人穴位的位置,后续只需通过夹取装置8对艾粒进行夹取放置即可,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在夹取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点火装置,夹取装置8通过升降装置15抬升,将艾粒经点火器7进行点燃,同时配合分支传送带末端的喷胶口13,实现对艾粒点火、安置的自动化,大大方便了艾灸疗法的使用,方便快捷;同时在夹子架的一侧设置艾粒收集装置,当艾粒使用后(一般是燃烧至一半左右),需要对艾粒进行拿取,本发明通过艾粒收集装置12的吸取作用,将艾粒直接从病人的身上取下,无需医护人员下手操作,降低医护人员的劳作强度,并且为病人带来较好的治疗体验;通过摆动马达14可对夹子架的角度进行调整,使得艾粒的放置不仅仅在竖直方向,方便对病人偏侧面的位置进行艾粒的放置,使得其使用的灵活度更高,方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