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82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美白亮肤,是亚洲女性对于护肤最广泛的诉求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具有美白功效的原料被应用于化妆品中。如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苯酚类、曲酸类、以及植物提取类等,这些原料大多经过临床证明,确实有美白的功效,但也同时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比如维生素c类的稳定性较低,苯酚曲酸类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植物提取物的纯度和功效稳定性难以控制等,给美白产品的配方带来了难度和挑战。由于黑色素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既有外因(紫外线、雾霾),又有内因(老化、炎症),既有宏观因素,又有微观表现,因此,单一美白成分的添加难以有效抑制黑色素,难以达到美白亮肤的功效。目前,市面上的美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时有违规添加激素、荧光增白剂、氢醌、重金属等,使用这些美白产品会带来过敏、皮炎的风险。因此,需要设计一款安全、温和、有效的美白亮肤产品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天然、能有效美白提亮肤色的美白亮肤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吴茱萸果提取物2%-5%、烟酰胺1%-4%、桑树皮提取物1%-4%、α-熊果苷0.2%-2%、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0.2%-2%、甘草提取物0.1%-1%、丁二醇2%-6%、甘油1%-5%、防腐剂0.1%-1%、香精0-0.1%、余量为水。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吴茱萸果提取物4%、烟酰胺3%、桑树皮提取物3%、α-熊果苷1.5%、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0.8%、甘草提取物0.6%、丁二醇3%、甘油5%、防腐剂0.25%、香精0.05%、余量为水。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面膜、凝胶、水剂、膏剂中的任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包括吴茱萸果提取物、烟酰胺、桑树皮提取物、α-熊果苷、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甘草提取物、丁二醇、以及甘油等成分。烟酰胺具有改善皮肤屏障、降低色素沉着、抑制黑色素转移、修复紫外线损伤等多重功效。桑树皮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成分,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同时还有抗糖化的效果。α-熊果苷可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刺激性更低,稳定性更好。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促进角质细胞更新,提亮肤色。甘草提取物具有美白、消除炎症、镇静、对抗自由基的效果。本发明组合物的配方,其功效成分各有特点,从软化更新角质、抑制黑色素合成、抗炎、抗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抗紫外线和污染的侵害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协同增效,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效果,以达到减少黑色素、美白及提亮肤色的效果。(2)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选用的原料均非常温和、稳定性较好,活性成分多是天然植物来源或生物制剂,对肌肤温和,对环境友好,大大降低了配方的刺激性和潜在风险。本发明的组合物配方完全符合国家颁布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的各项指标,该组合物不含有任何有毒物质,没有任何潜在危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吴茱萸果提取物2%、烟酰胺2%、桑树皮提取物1%、α-熊果苷0.5%、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0.2%、甘草提取物0.2%、丁二醇3%、甘油5%、防腐剂0.15%、香精0.05%、余量为水。该组合物的剂型为面膜、凝胶、水剂、膏剂中的任一种。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吴茱萸果提取物3%、烟酰胺2.5%、桑树皮提取物2%、α-熊果苷1%、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0.5%、甘草提取物0.4%、丁二醇3%、甘油5%、防腐剂0.1%、香精0.1%、余量为水。该组合物的剂型为面膜、凝胶、水剂、膏剂中的任一种。实施例3本发明的一种美白亮肤的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混合制成:吴茱萸果提取物4%、烟酰胺3%、桑树皮提取物3%、α-熊果苷1.5%、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0.8%、甘草提取物0.6%、丁二醇3%、甘油5%、防腐剂0.25%、香精0.05%、余量为水。该组合物的剂型为面膜、凝胶、水剂、膏剂中的任一种。实施例4美白亮肤组合物的实验方法及美白亮肤效果评价(1)临床试验选择49位年龄在25-45周岁的志愿者进行临床测试,受试者具部有由于日晒、工作压力、年龄等造成的斑点,肤色不均、暗沉等皮肤问题。将49位自愿者,分为3组;其中,实验组1为16人、实验组2为16人、实验组3为17人,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美白亮肤组合物。自愿者在试验期间按规定使用本发明的美白亮肤组合物,每天早晚两次涂抹,测试周期为8周。分别在测试前、第4周、6周、8周对自愿者的皮肤状况拍照、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是可见色斑分布面积、肤色深浅度、光泽度(反光度)等,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测试前,分别对自愿者脸部的色斑分布进行记录,将测试前自愿者的色斑分布面积设定为100%,在测试的第4周、6周、8周分别对自愿者的色斑分布面积进行拍照、对比,不同阶段记录每一自愿者色斑分布面积,最终计算每一实验组的色斑面积平均值,见表1。利用肤色测试卡,对自愿者测试前及不同使用阶段的肤色进行对比、测定。肤色测试卡分为1-10级,肤色从1级到10级逐级加深。分别在测试前,测试的第4周、6周、8周分别对自愿者的肤色进行对比,记录,最终计算每一实验组的不同阶段肤色的平均值,见表2。将皮肤光泽度分为5个等级,等级越高,代表光泽度越好,分别对每组自愿者进行观察、测定,统计每一实验组自愿者皮肤光泽度的平均值,见表3。表1可见色斑分布面积分析组别0周4周6周8周实验组1100%86.35%73.64%61.06%实验组2100%81.14%67.36%56.25%实验组3100%75.57%62.81%52.63%表2肤色深浅度分析组别0周4周6周8周实验组16.86.25.75.3实验组27.16.56.15.5实验组35.44.94.44.1表3光泽度分析组别0周4周6周8周实验组13.23.73.94.1实验组22.83.03.53.8实验组33.53.84.04.3(2)志愿者自我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由自愿者对本发明实施例1-3的美白亮肤组合物从温和舒适度、保湿滋润度、皮肤弹性、细腻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等级分为1-5级,等级越高代表自愿者的满意度越高。统计每一实验组自愿者对温和舒适度、保湿滋润度、皮肤弹性、细腻度等方面满意度的平均值,见表4。表4调查结果统计测试项目温和舒适度保湿滋润度皮肤弹性细腻度实验组14.84.74.14.4实验组24.84.74.34.7实验组34.74.74.64.8由上表可知,自愿者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美白亮肤的组合物的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色斑分布面积减少、肌肤的肤色变浅、光泽度提升。根据自愿者的调查问卷显示,在长期使用本发明美白亮肤的组合物,肌肤的温和舒适度、保湿滋润度、皮肤弹性、细腻度均得到自愿者的认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