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823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茶叶发酵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本发明还涉及该地茶叶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妆品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酵是指微生物利用自身带有的酶分解或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具有代表性的发酵微生物包括枯草菌、乳酸菌、曲霉菌、酵母菌、霉菌、醋酸菌、蘑菇菌丝体等。最近,在化妆品领域对于利用天然材料制作发酵食品及化妆品越来越关注,正广泛开展美白、改善皮肤皱纹、抗氧化、保湿、增强弹性等方面的研究。发酵物或发酵物的提取物不使用其它任何溶剂,通过发酵和熟成过程使天然材料中含有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可以提高天然材料中类黄酮、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儿茶素等有效成份的提取效率。另外,有时对于具有刺激性或毒性的天然材料,通过发酵提取法使天然材料稳定或降低毒性或者使其转化成稳定衍生物,可以极大地提高美容功效。另外,在通过乳酸菌及酵母等的发酵工艺转化为容易吸收的低分子物质、从不稳定或惰性形态转化为活性形态的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天然材料的功效,强化保湿、增强弹性、美白、改善皮肤皱纹的效果。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食用菌中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其富含的vb1、v12,都高于肉类;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食用菌还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类化合物等,对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食用菌的药用保健价值有:①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体,能刺激抗体的形成,提高并调整机体内部的防御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质诱发肿瘤的发生率,并对多种化疗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机硒,可作补硒食品,若长期食用,几乎可以防止一切癌变。②抗菌、抗病毒作用。③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等。④健胃、助消化作用。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⑥利胆、保肝、解毒。⑦降血糖。⑧通便利尿。⑨免疫调节。以食用菌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地茶又名白雪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丽江雪茶,生长于丽江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白雪茶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地茶能降血脂血压、减肥、醒脑润肺、清热解暑、生津止咳、清肝明目、排除毒素、平肝降火、滋阴润肺,适用于肺炎咳嗽、高血压、神经衰弱,咽喉炎、癫狂烦躁等。但是,有关地茶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技术实现要素: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发酵的地茶叶发酵物,该利用食用菌发酵的地茶叶发酵物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对皮肤无任何刺激,可以作为护肤品保湿剂,能有效改善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利用食用菌使地茶叶发酵而获得。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所述的食用菌包括绣球菌、灰树花和松口蘑。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所述的食用菌还包括白松露菌。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所述的食用菌还包括夏块菌。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进一步,上述的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制备种子液分别将各个食用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并分别接种于斜面培养基,在温度25-28℃下静置培养8-10天;再在无菌条件下从斜面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0-2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斜面培养基中,25~28℃下,暗培养12~15天后,光照3~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28℃,摇床转速为150-200r/min条件下,培养5-7天,分别得到各食用菌的种子液;(2)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80-100μm,加入2-4倍质量的水,在30-40℃下浸泡1-2天,离心,得到地茶叶浸泡提取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的各食用菌种子液预先按照等体积比混合,以5-10%的接种量接入高密度发酵培养基5l发酵罐中,并加入步骤(2)的地茶叶浸泡提取液开始发酵培养,地茶叶浸泡提取液与食用菌种子液的质量比为3-6:1,在温度为28-30℃,转速为100-250r/min,通气量为0.5-1.5dm3/min条件下发酵培养5-10天,进行深层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地茶叶的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过滤。(4)将步骤(3)过滤得到的滤液在60℃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含水率低于8%,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发酵物。进一步,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进一步,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h6.0-6.5,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1.5-2.5%,蛋白胨0.1-0.2%,牛肉膏0.1-0.2%,kh2po40.1-0.15%、mgso40.1-0.15%,维生素b10.01-0.02%,余量为水。进一步,上述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ph5.5-6.0,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3%,蛋白胨0.4-0.6%,酵母膏0.2-0.4%,kh2po40.15-0.3%、mgso40.1-0.15%,维生素b10.01-0.02%,余量为水。本发明的最后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上述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作为护肤品保湿剂的应用,所述保湿组合物在护肤品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1-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1、本申请提供的地茶叶发酵物是利用食用菌的菌丝体经过发酵工艺得到的,生产过程中排除了有机溶媒,避免了有机溶媒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采用低温发酵,保留了对热敏感的成分;地茶叶受发酵过程中生成的酶作用将其高分子化合物转化为低分子化合物,得到的营养成分更容易渗透皮肤,并结合了食用菌自身的有效成分,增加了对皮肤有益的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湿补水功效。此发酵产物可以应用于眼霜、面霜、面膜、乳液、凝胶、精华等护肤化妆品中,能够给这些产品带来良好的补水保湿效果,有效改善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问题。2、本申请提供的的技术方案利用多种食用菌混合发酵地茶叶,多种食用菌能产生不同性能的酶系,几种食用菌互利共栖,使酶系比例协调,使发酵底物分解得更彻底,产生多种小分子活性产物,这些活性产物协同增效,达到更好的保湿补水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利用包括绣球菌、灰树花和松口蘑使地茶叶发酵而获得的。上述的地茶叶发酵物依次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1)制备食用菌种子液;将绣球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8℃下静置培养8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2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5℃下,暗培养15天后,光照3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绣球菌种子液;将灰树花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8℃下静置培养8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2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5℃下,暗培养15天后,光照3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灰树花种子液;将松口蘑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8℃下静置培养8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2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5℃下,暗培养15天后,光照3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松口蘑种子液;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h6.0,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5%,蛋白胨0.1%,牛肉膏0.2%,kh2po40.1%、mgso40.15%,维生素b10.01%,余量为水。(2)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100μm,加入2倍质量的水,在40℃下浸泡1天,离心,得到地茶叶浸泡提取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各个种子液预先按照体积比1:1:1混合,以10%的接种量接入高密度发酵培养基5l发酵罐中,并加入步骤(2)的地茶叶浸泡提取液开始发酵培养,地茶叶浸泡提取液与食用菌种子液的质量比为3:1,在温度为30℃,转速为100r/min,通气量为1.5dm3/min条件下发酵培养5天,进行深层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地茶叶的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ph5.5,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3%,蛋白胨0.4%,酵母膏0.4%,kh2po40.15%、mgso40.15%,维生素b10.01%,余量为水。(4)将步骤(3)过滤得到的滤液在6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含水率为8%,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发酵物。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利用包括夏块菌、绣球菌、灰树花和松口蘑使地茶叶发酵而获得的。上述的地茶叶发酵物依次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1)制备食用菌种子液将绣球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5℃下静置培养10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pa综合培养基中,28℃下,暗培养12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绣球菌种子液;将灰树花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5℃下静置培养10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pa综合培养基中,28℃下,暗培养12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灰树花种子液;将松口蘑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5℃下静置培养10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pa综合培养基中,28℃下,暗培养12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松口蘑种子液;将夏块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5℃下静置培养10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0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pa综合培养基中,28℃下,暗培养12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6℃,摇床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得到夏块菌种子液;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h6.0,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1.5%,蛋白胨0.2%,牛肉膏0.1%,kh2po40.15%、mgso40.1%,维生素b10.02%,余量为水。(2)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80μm,加入4倍质量的水,在30℃下浸泡2天,离心,得到地茶叶浸泡提取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各个种子液预先按照体积比1:1:1:1混合,以5%的接种量接入高密度发酵培养基5l发酵罐中,并加入步骤(2)的地茶叶浸泡提取液开始发酵培养,地茶叶浸泡提取液与食用菌种子液的质量比为6:1,在温度为28℃,转速为250r/min,通气量为0.5dm3/min条件下发酵培养10天,进行深层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地茶叶的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ph5.5~6.0,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蛋白胨0.6%,酵母膏0.2%,kh2po40.3%、mgso40.1%,维生素b10.02%,余量为水。(4)将步骤(3)过滤得到的滤液在5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含水率为5%,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发酵物。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利用包括白松露菌、绣球菌、灰树花和松口蘑使地茶叶发酵而获得的。上述的地茶叶发酵物依次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1)制备食用菌种子液将绣球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6℃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5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中,26℃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7℃,摇床转速为180r/min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所述绣球菌种子液;将灰树花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6℃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5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中,26℃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7℃,摇床转速为180r/min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所述食用菌种子液;将松口蘑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6℃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5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中,26℃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7℃,摇床转速为180r/min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所述松口蘑菌种子液;将白松露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pa综合培养基,在温度26℃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5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中,26℃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7℃,摇床转速为180r/min条件下,培养6天,得到所述白松露菌种子液;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h6.3,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蛋白胨0.15%,牛肉膏0.15%,kh2po40.12%、mgso40.12%,维生素b10.015%,余量为水。(2)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90μm,加入3倍质量的水,在35℃下浸泡1.5天,离心,得到地茶叶浸泡提取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各个种子液预先按照体积比1:1:1:1混合,以7%的接种量接入高密度发酵培养基5l发酵罐中,并加入步骤(2)的地茶叶浸泡提取液开始发酵培养,地茶叶浸泡提取液与食用菌种子液的质量比为5:1,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通气量为1.0dm3/min条件下发酵培养8天,进行深层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地茶叶的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ph5.8,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5%,蛋白胨0.5%,酵母膏0.25%,kh2po40.2%、mgso40.12%,维生素b10.015%,余量为水。(4)将步骤(3)过滤得到的滤液在55℃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含水率为6%,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发酵物。实施例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利用包括夏块菌、白松露菌、绣球菌、灰树花和松口蘑使地茶叶发酵而获得的。上述的地茶叶发酵物依次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1)制备食用菌种子液将绣球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7℃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8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7℃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食用菌种子液;将白松露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7℃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8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7℃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白松露种子液;将灰树花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7℃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8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7℃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灰树花种子液;将松口蘑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7℃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8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7℃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松口蘑种子液;将夏块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剪取组织片段,接种于pda培养基,在温度27℃下静置培养9天;在无菌条件下从pda培养基或者pdpa综合培养基上挑取带有菌丝的琼脂18块,再次接入无菌的pda培养基中,27℃下,暗培养14天后,光照4天,选取转色较快且菌丝生长整齐的菌种,作为母种,随后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28℃,摇床转速为17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得到所述夏块菌种子液;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h6.2,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蛋白胨0.16%,牛肉膏0.16%,kh2po40.13%、mgso40.13%,维生素b10.016%,余量为水。(2)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90μm,加入3倍质量的水,在36℃下浸泡1.5天,离心,得到地茶叶浸泡提取液;(3)将步骤(1)制备所得各个种子液预先按照体积比1:1:1:1:1混合,以7%的接种量接入高密度发酵培养基5l发酵罐中,并加入步骤(2)的地茶叶浸泡提取液开始发酵培养,地茶叶浸泡提取液与食用菌种子液的质量比为4:1,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通气量为0.8dm3/min条件下发酵培养7天,进行深层发酵获得食用菌发酵地茶叶的混合物,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步骤(3)中所述发酵培养基ph5.9,按其总质量分数100%计,由葡萄糖2.4%,蛋白胨0.6%,酵母膏0.3%,kh2po40.18%、mgso40.13%,维生素b10.016%,余量为水。(4)将步骤(3)过滤得到的滤液在60℃的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至含水率为8%,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发酵物。本发明提供的地茶叶发酵物,采用绣球菌、灰树花、松口蘑、白松露菌和夏块菌多种食用菌混合发酵地茶叶,多种食用菌能产生不同性能的酶系,几种食用菌互利共栖,使酶系比例协调,使发酵底物分解得更彻底,产生多种小分子活性产物,这些活性产物协同增效,达到更好的保湿补水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利用食用菌发酵的地茶叶发酵物可作为护肤品添加剂,添加到如眼霜、面霜、面膜、乳液、凝胶、精华等各种剂型的护肤品中,赋予产品更好的保湿补水功效,有效改善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问题;所述的护肤品中该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数为0.1~20%。对比例1:制备普通的地茶叶提取物采用常规的热回流提取工艺制备地茶叶提取物,方法如下:将地茶叶超微粉粹至90μm,加入10倍质量的水,在70℃下加温5h进行热回流提取,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反复提取3次,将提取物过滤后在55℃的条件下减压浓缩,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的粉末即为地茶叶普通提取物。对比例2:利用绣球菌制备地茶叶发酵物绣球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发酵培养的方法均同实施例4。对比例3:利用灰树花制备地茶叶发酵物灰树花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发酵培养的方法均同实施例4。对比例4:利用松口蘑制备地茶叶发酵物松口蘑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发酵培养的方法均同实施例4。对比例5:利用白松露菌制备地茶叶发酵物白松露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发酵培养的方法均同实施例4。对比例6:利用夏块菌制备地茶叶发酵物夏块菌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以及发酵培养的方法均同实施例4。实验例1保湿性能测试1、受试群体:60名干性皮肤的受试者,年龄20-60岁,性别随机,分成12组,每组5人。2、受试样品的制备:将实施例1-4的制备的地茶叶发酵物、对比例1制备的地茶叶提取物、对比例2-6制备的地茶叶发酵物、以及透明质酸钠用蒸馏水配制成1%的水溶液。2、测试方法:1)技术人员使用皮肤含水量测试corneometercm825测量受试者的试验部位,取平均值,记为空白值。2)受试者在连续使用受试样品0.5h、1h、2h、4h、6h后,由技术人员使用皮肤含水量测试corneometercm825测量5次,取平均值,记录数值,结果见表1;表1水分含量测试结果测试样品0h0.5h1h2h4h6h实施例1地茶叶发酵物35.2264.3856.0451.7949.7149.31实施例2地茶叶发酵物36.8169.5360.9856.6854.8554.32实施例3地茶叶发酵物35.6567.8859.2155.6753.4552.71实施例4地茶叶发酵物34.1568.7461.4856.3554.3853.86对比例1地茶叶提取物34.4351.2344.5241.0139.6038.92对比例2地茶叶发酵物36.8261.6852.7949.9247.0846.10对比例3地茶叶发酵物37.9061.4553.5450.8748.0347.22对比例4地茶叶发酵物37.0861.6350.9848.5346.7545.76对比例5地茶叶发酵物36.7261.2150.6848.1946.6745.82对比例6地茶叶发酵物37.9062.3952.7248.9747.4346.42透明质酸钠37.0858.4350.3847.2345.8544.78蒸馏水36.7237.1136.6836.5936.6736.42另外,本申请人对使用受试样品后的皮肤水合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水合率={(测试值-空白值)/空白值}×100%,结果见表2。表2水合率测试结果测试样品0h0.5h1h2h4h6h实施例1地茶叶发酵物082.7959.1147.0541.1440.01实施例2地茶叶发酵物088.8965.6653.9849.0147.57实施例3地茶叶发酵物090.4166.0956.1649.9347.85实施例4地茶叶发酵物0101.2980.0365.0159.2457.72对比例1地茶叶提取物048.7929.3119.1115.0213.04对比例2地茶叶发酵物067.5243.3735.5827.8725.20对比例3地茶叶发酵物062.1441.2734.2226.7324.59对比例4地茶叶发酵物066.2137.4930.8826.0823.41对比例5地茶叶发酵物066.6938.0231.2427.1024.78对比例6地茶叶发酵物064.6239.1029.2125.1522.48透明质酸钠057.5835.8727.3723.6520.77蒸馏水01.06-0.11-0.35-0.14-0.82以上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4的地茶叶发酵物均具有良好的保湿性能。并且在使用6个小时后,皮肤的水分含量值均在49以上,皮肤水合率均在40%以上,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地茶叶发酵物具有持久保湿的效果。特别的,使用实施例4制备的地茶叶发酵物后,其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实施例1-3、对比例1-6以及透明质酸钠和蒸馏水。由此可见,采用绣球菌、灰树花、松口蘑、白松露菌和夏块菌多种食用菌混合发酵得到的地茶叶发酵物,达到的保湿性能最好。实验例2临床试用观察1)测试人群:年龄在20-50岁,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的受试者200人,分成10组。每组20人。实验样品:取本申请实施例1-4提供的地茶叶发酵物、对比例1制备的地茶叶提取物、对比例2-6制备的地茶叶发酵物添加至精华液基质中,添加量为护肤品总质量的10%。相应的依次命名为实施例1-4保湿精华液、对比例1-6保湿精华液。3)使用方法:每天早晚洁脸后在脸部擦拭上述测试样品,坚持使用2个月。4)结果:超过85%的使用者表示在使用实施例1-4的保湿精华液2个月后,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超过95%的使用者表示在使用实施例4的保湿精华液2个月后,肌肤变得水润光滑细腻;而对比例1-6保湿精华液的效果不如本发明实施例1-4的保湿精华液的效果,只有40%的使用者表示在使用实施例1的保湿精华液2个月后,干燥的肌肤有所改善。5)受试者坚持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测试样品3个月后,均没有出现面部痛痒、红肿、水肿、发炎等过敏症状。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食用菌的地茶叶发酵物,具有良好的保湿功效,能有效改善肌肤干燥、紧绷和细纹问题,且不会引起皮肤过敏。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