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681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新型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手术刀。



背景技术:

手术刀是医生在做手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手术刀分为多种种类,例如,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的执弓式手术刀、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的执笔式手术刀;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的握持式手术刀;用于切开脓肿、血管、气管、胆总管或输尿管等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的组织或扩大皮肤切口的反挑式手术刀等等。

现有技术的手术刀,目前大多数的手术刀都是长条形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表面非常光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握刀非常容易出汗,一旦出汗后很容易打滑,容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现有技术的手术刀功能单一,不够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术刀,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术刀,包括刀片与刀柄,所述刀柄 呈阶梯状,所述刀柄包括持握部、连接部以及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持握部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填充有吸汗层,所述抵持部的一端与所述刀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抵持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持握部连接,所述持握部与所述抵持部均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持握部设置有空心的第一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池与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布置有控制器,所述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抵持部设置有空心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导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多个通孔导通,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持握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所述按钮开关、所述排风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手术刀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刀片的一端穿过所述抵持部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持握部的一端还设置有状态显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状态显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刀片位于所述第二腔体内的一端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刀片的温度值,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按钮开关传输的触发信号后,若刀片的温度值大于预存储的温度值时,切换所述状态显示灯的显示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板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采集到的刀片温度 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一手持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电路板还布置有状态变化唤醒电路,所述按钮开关、所述状态变化唤醒电路以及所述控制器依次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状态变化唤醒电路以及所述控制器集成于一系统单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持握部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与所述抵持部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手术刀的有益效果是:医生在使用该新型手术刀时,拇指置放于抵持部的弧形槽内,可使得在持握时拇指与抵持部的紧密性更加牢靠,其他四根手指持握于持握部,并且持握部与抵持部均设置有防滑螺纹,从而进一步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指在手术刀上打滑,另外,在抵持部与持握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填充有吸汗层,当医生在持握该新型手术刀出汗时,汗液会流入通孔内,被吸汗层吸收,从而进一步地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因汗液而导致手指与该新型手术刀打滑,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刀的操作体验感,从而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不会因为手术刀的原因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避免了因为手术刀与手指的打滑危及到病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吸热层与通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手术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手术刀电路连接框图。

图标:101-刀片;102-刀柄;103-持握部;104-连接部;105-抵持部;106-弧形槽;107-通孔;108-防滑纹;109-第一腔体;110-第二腔体;111-电池;112-控制电路板;113-控制器;114-排风扇;115-按钮开关;116-加热器;117-温度传感器;118-状态显示灯;119-无线通信模块;120-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21-系统单芯片;122-USB接口;123-吸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 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手术刀是医生在做手术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手术刀分为多种种类,例如,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和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的执弓式手术刀、用于短小切口及精细手术,如解剖血管、神经及切开腹膜的执笔式手术刀;用于切割范围广、组织坚厚、用力较大的切开,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的握持式手术刀;用于切开脓肿、血管、气管、胆总管或输尿管等空腔脏器,切断钳夹的组织或扩大皮肤切口的反挑式手术刀等等。

现有技术的手术刀,目前大多数的手术刀都是长条形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整体表面非常光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握刀非常容易出汗,一旦出汗后很容易打滑,容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甚至危及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并且现有技术的手术刀功能单一,不够智能化。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术刀,该新型手术刀包括包括刀片与刀柄,刀柄呈阶梯状,刀柄包括持握部、连接部以及抵持部,抵持部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抵持部与持握部均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填充有吸汗层,持握部与抵持部均设置有防滑纹。该新型手术刀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手指与该新型手术刀打滑,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刀的操作体验感,从而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不会因为手术刀的原因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避免了因为手术刀与手指的打滑 危及到病人的身体健康。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术刀,包括刀片101与刀柄102。刀柄102呈阶梯状,刀柄102包括持握部103、连接部104以及抵持部105,刀柄102的第一阶为持握部103,刀柄102的第二阶为抵持部105。

抵持部10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06,弧形槽106的形状与大小与人体的拇指的形状与大小匹配。医生在使用该新型手术刀时,拇指置放于抵持部105的弧形槽106内,可使得在持握时拇指与抵持部105的紧密性更加牢靠。

抵持部105与持握部103均设置有多个通孔107,如图2所示,每个通孔107内均填充有吸汗层123,本实施例中,吸汗层123可以采用纺布层或棉花层,当然地,吸汗层123不仅仅可以采用纺布层或棉花层,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可以用来吸汗的材料层,在此并不多做限制。当医生在持握该新型手术刀出汗时,汗液会流入通孔107内,被吸汗层123吸收,从而进一步地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因汗液而导致手指与该新型手术刀打滑,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刀的操作体验感 。

抵持部105的一端与刀片101的一端连接,抵持部105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04的一端连接,连接部104的另一端与持握部103连接,持握部103与抵持部105均设置有防滑纹108。当医生在持握该新型手术刀出汗时,除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根手指持握于持握部103,并且持握部103与抵持部105均设置的防滑螺纹,从而进一步防止医生在 手术的过程中,手指在手术刀上打滑。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新型手术刀,包括刀片101与刀柄102。刀柄102呈阶梯状,刀柄102包括持握部103、连接部104以及抵持部105,刀柄102的第一阶为持握部103,刀柄102的第二阶为抵持部105。抵持部10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06,弧形槽106的形状与大小与人体的拇指的形状与大小匹配。抵持部105与持握部103均设置有多个通孔107,每个通孔107内均填充有吸汗层123,本实施例中,吸汗层123可以采用纺布层或棉花层。

抵持部105的一端与刀片10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将刀片101与抵持部105可拆卸连接,当手术完毕后,需要进行新的手术时,可仅仅将刀片101从刀柄102上拆卸下来,再在刀柄102安装新的刀片101,从而无需更换掉整个手术刀,节省成本。抵持部105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04的一端连接,连接部104的另一端与持握部103连接,持握部103与抵持部105均设置有防滑纹108。

持握部103设置有空心的第一腔体109,腔体内设置有电池111与控制电路板112,控制电路板112布置有控制器113,电池111与控制器113电连接,抵持部105设置有空心的第二腔体110,第一腔体109与第二腔体110导通,第二腔体110与多个通孔107导通,第二腔体110内设置有排风扇114,持握部103的远离连接部104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开关115,控制器113分别按钮开关115、排风扇114电连接。按钮开关115用于获得医生输入的触发信号并将触发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13,控制器113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控制排热风扇运转, 排热风扇的风可以透过吸汗层123,风干手指流出的汗液。

该新型手术刀还包括加热器116,加热器116位于第二腔体110内,加热器116与控制器113电连接,刀片101的一端穿过抵持部105的一端与加热器116接触。控制器113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在控制排热风扇运转同时控制加热器116对刀片101进行加热,实现对刀片101的高温消毒,杀死细菌,从而实现刀片101可以重复利用。

第二腔体110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7,持握部103的一端还设置有状态显示灯118,温度传感器117、状态显示灯118分别与控制器113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17与刀片101位于第二腔体110内的一端接触,温度传感器117用于采集刀片101的温度值,控制器113用于在接收到按钮开关115传输的触发信号后,若刀片101的温度值大于预存储的温度值时,切换状态显示灯118的显示状态。其中,预存储的温度为足以大于杀死细菌的温度,切换状态显示灯118的显示状态具体实现方式为,例如,状态显示灯118从显示红色状态切换到显示绿色状态,以提示医生,杀菌完毕。

控制电路板112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119、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20,无线通信模块119与控制器113电连接。控制器113还用于将采集到的刀片101温度值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9发送至一手持终端。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19可采用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

医生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安装的应用程序观察刀片101温度值;按钮开关115、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20以及控制器113依次电连接。控制器113在接收到被唤醒前处于睡眠状态,当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20接收到按钮开关115传输的触发信号时,唤醒处于睡眠中的控制 器113,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19、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20以及控制器113集成于一系统单芯片121。将控制器113、无线通信模块119同时集成到系统单芯片121,无需安装外围的电路和元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另外,持握部103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122,电池111为可充电电池,USB接口122与可充电电池电连接。考虑到当该新型手术刀的电池111的电能用完时,需要对电池111进行更换,不够方便和环保,将电池111设为可充电电池,可直接通过USB接口122对电池111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医生在使用该新型手术刀时,拇指置放于抵持部105的弧形槽106内,可使得在持握时拇指与抵持部105的紧密性更加牢靠,其他四根手指持握于持握部103,并且持握部103与抵持部105均设置有防滑螺纹,从而进一步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指在手术刀上打滑,另外,在抵持部105与持握部103设置有多个通孔107,每个通孔107内均填充有吸汗层123,当医生在持握该新型手术刀出汗时,汗液会流入通孔107内,被吸汗层123吸收,从而进一步地防止医生在手术的过程因汗液而导致手指与该新型手术刀打滑,同时提高了医生对手术刀的操作体验感,从而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不会因为手术刀的原因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避免了因为手术刀与手指的打滑危及到病人的身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 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