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血糖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0698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血糖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糖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创血糖仪。



背景技术:

血糖仪又称血糖计,是一种测量血糖水平的电子仪器。血糖仪从工作原理上分为光电型和电极型两种。电极型血糖仪的测试原理更科学,电极可内藏。

CN204744187U公开了一种无创式的血糖测试仪,其包括:壳体;探针组件,所述探针组件具有两个电极,以用于接触人体的两个不同皮肤位置,从而测量该两个不同皮肤位置之间的电容值;以及工作电路板,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工作电路板包括:电容值单元,其与所述探针组件电连接,用于计算所述电容值;处理单元,所述电容值单元计算出的电容值被输入到该处理单元当中;以及电力单元;其对所述工作电路板供电,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内记录有血糖值与电容值的线性比例关系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电容值计算出血糖值。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血糖测试仪,由于无需扎针,仅仅需要测人体两处皮肤区块之间的电容值,大大减少了受试对象的扎针痛苦。但是,该无创式的血糖测试仪的功能单一,缺少温度检测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血糖仪,其具有温度检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血糖仪,包括有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探针组件、电容值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电容值单元与探针组件连接,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A/D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和WIFI通讯模块,所述A/D转换电路分别与滤波电路和电容值单元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语音播放器、温度感应器、显示屏和功能按键,所述语音播放器、温度感应器、显示屏和功能按键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防水膜,可以防止人们在使用无创血糖仪时,人体皮肤上的汗水流到无创血糖仪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照明灯和开关,所述照明灯和开关连接,在夜间可以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实现无创血糖仪功能多样性。

作为优选,所述照明灯前端电线上设置有滑动变阻器,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滑动变阻器连接,可以利用调节旋钮调节滑动变阻器,从而改变通往照明灯的电流大小,起到了调节照明灯亮度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式显示屏,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储存模块可以用于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USB插孔,所述USB插孔与储存模块连接,可以利用USB插孔传输储存模块内部的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RS232通讯接口,所述RS232通讯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可以利用RS232通讯接口实现通讯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无创血糖仪通过温度感应器和WIFI通讯模块的配合设置,人们可以通过无创血糖仪检测血糖和体温,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利用WIFI通讯模块传送到远程设备,远程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此外,机壳表面设置有防水膜,可以防止人们在使用无创血糖仪时,人体皮肤上的汗水流到无创血糖仪内部;机壳表面设置有照明灯和开关,所述照明灯和开关连接,在夜间可以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实现无创血糖仪功能多样性;机壳内部设置有储存模块和USB插孔,储存模块可以用于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可以利用USB插孔传输储存模块内部的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无创血糖仪的基本构造,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创血糖仪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创血糖仪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无创血糖仪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无创血糖仪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起见,下面参照附图以示例方式对无创血糖仪加以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无创血糖仪,包括有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探针组件、电容值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电容值单元与探针组件连接,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A/D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和WIFI通讯模块,所述A/D转换电路分别与滤波电路和电容值单元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语音播放器4、温度感应器5、显示屏6和功能按键7,所述语音播放器4、温度感应器5、显示屏6和功能按键7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8051F206。

血糖检测的工作原理: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接触人体两个不同皮肤位置,测量该两个不同皮肤位置之间的电容值;A/D转换电路再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检测到的电容值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电路;滤波电路再滤除50Hz工频和高频干扰;微处理器内记录有血糖值与电容值的线性比例关系式。根据输入到微处理器的电容值,微处理器计算出对应的血糖值,并将计算出的血糖值输出,显示屏6上可以显示出具体数值,语音播放器4播放出结果,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上。

体温检测的工作原理:

将无创血糖仪夹持在人体腋窝中,温度感应器5接触到人体皮肤后,检测出人体的体温,将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显示屏6上可以显示出具体数值,语音播放器4播放出结果,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上。

使用方法:

功能按键7中包含有电源开关按键,按下电源开关按键后,无创血糖仪开启,利用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接触人体两个不同皮肤位置测量出电容值,将无创血糖仪夹持在腋窝中,温度感应器5接触到人体皮肤后检测出人体体温,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功能按键7中包含有清零按键,使用完毕后,按下清零按键可以将数据清零,进行第二次检测,当不需要再次检测时,按下电源开关按键,关闭无创血糖仪。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该无创血糖仪通过温度感应器和WIFI通讯模块的配合设置,人们可以通过无创血糖仪检测血糖和体温,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利用WIFI通讯模块传送到远程设备,远程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一种无创血糖仪,包括有机壳1,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探针组件、电容值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电容值单元与探针组件连接,所述探针组件包括有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A/D转换电路、滤波电路和WIFI通讯模块,所述A/D转换电路分别与滤波电路和电容值单元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语音播放器4、温度感应器5、显示屏6和功能按键7,所述语音播放器4、温度感应器5、显示屏6和功能按键7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防水膜(未图示),可以防止人们在使用无创血糖仪时,人体皮肤上的汗水流到无创血糖仪内部。

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照明灯8和开关9,所述照明灯8和开关9连接,在夜间可以使用照明灯8进行照明,实现无创血糖仪功能多样性。

所述照明灯8前端电线上设置有滑动变阻器(未图示),所述机壳表面设置有调节旋钮10,所述调节旋钮10与滑动变阻器连接,可以利用调节旋钮10调节滑动变阻器,从而改变通往照明灯8的电流大小,起到了调节照明灯8亮度的作用。

所述显示屏6为触摸式显示屏,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储存模块可以用于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

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USB插孔,所述USB插孔与储存模块连接,可以利用USB插孔传输储存模块内部的数据。

所述机壳1表面设置有RS232通讯接口,所述RS232通讯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可以利用RS232通讯接口实现通讯功能。

微处理器的型号为C8051F206。

血糖检测的工作原理: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接触人体两个不同皮肤位置,测量该两个不同皮肤位置之间的电容值;A/D转换电路再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检测到的电容值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电路;滤波电路再滤除50Hz工频和高频干扰;微处理器内记录有血糖值与电容值的线性比例关系式。根据输入到微处理器的电容值,微处理器计算出对应的血糖值,并将计算出的血糖值输出,显示屏6上可以显示出具体数值,语音播放器4播放出结果,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上。

体温检测的工作原理:

将无创血糖仪夹持在人体腋窝中,温度感应器5接触到人体皮肤后,检测出人体的体温,将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显示屏6上可以显示出具体数值,语音播放器4播放出结果,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上。

使用方法:

功能按键7中包含有电源开关按键,按下电源开关按键后,无创血糖仪开启,利用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接触人体两个不同皮肤位置测量出电容值,将无创血糖仪夹持在腋窝中,温度感应器5接触到人体皮肤后检测出人体体温,WIFI通讯模块将信息发送到手机和计算机,功能按键7中包含有清零按键,使用完毕后,按下清零按键可以将数据清零,进行第二次检测,当不需要再次检测时,按下电源开关按键,关闭无创血糖仪。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该无创血糖仪通过温度感应器和WIFI通讯模块的配合设置,人们可以通过无创血糖仪检测血糖和体温,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利用WIFI通讯模块传送到远程设备,远程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实现了功能的多样性;机壳表面设置有防水膜,可以防止人们在使用无创血糖仪时,人体皮肤上的汗水流到无创血糖仪内部;机壳表面设置有照明灯和开关,所述照明灯和开关连接,在夜间可以使用照明灯进行照明,实现无创血糖仪功能多样性;机壳内部设置有储存模块和USB插孔,储存模块可以用于记录每次检测的数据,可以利用USB插孔传输储存模块内部的数据。

上面参照附图清楚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