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康复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805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康复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肢康复踏车。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治疗成为一门促进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产、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由于脑血管病、脑外伤等病因导致上肢失去活动能力,如果不进行康复训练,长此以往,会造成肌肉萎缩,最终失去自由行动的能力,为患者的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因此,上述患者需要通过康复训练器械进行康复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等症状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肌肉萎缩等症状加重,而提出的一种上肢康复踏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上肢康复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空心管,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插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通过销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低速电机,所述低速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表面径向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内设置有滑块和螺杆,所述滑块的侧壁中部开设有螺孔,且螺孔与螺杆螺接,所述螺杆贯穿条形凹槽侧壁安装有旋钮,所述滑块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连接杆与把手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固定绷带。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安装槽,且低速电机的驱动轴固定在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座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上肢康复踏车,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改变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方便人们使用,并且能够使用不同高度的人群;由于患者的上肢和手部运动不灵活,通过在把手上设置固定绷带,使患者的手部能够固定在把手上;通过在螺杆上安装旋钮,方便调节把手在转盘上的运动直径,有效的改变患者上肢的运动弧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适用不同人群,能够有效的防止肌肉萎缩等症状加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上肢康复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上肢康复踏车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销杆2、第一通孔3、转盘4、条形凹槽5、低速电机6、第一支撑杆7、第二通孔8、第二支撑杆9、旋钮10、轴承11、把手12、滑块13、螺杆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上肢康复踏车,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杆9,底座1靠近第二支撑杆9的一侧设置有座椅,方式使用,第二支撑杆9为空心管,第二支撑杆9的上部开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支撑杆9的顶部插设有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8通过销杆2连接,第一支撑杆7的顶部设置有低速电机6,低速电机6的驱动轴上安装有转盘4,转盘4的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安装槽,且低速电机6的驱动轴固定在安装槽内,结构稳定,转盘4的上表面径向开设有条形凹槽5,条形凹槽5内设置有滑块13和螺杆14,滑块13的侧壁中部开设有螺孔,且螺孔与螺杆14螺接,螺杆14贯穿条形凹槽5侧壁安装有旋钮10,滑块13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设置有轴承11,轴承11通过连接杆与把手12连接,把手12上设置有固定绷带方便固定手部。

工作流程:使用时先调节第一支撑杆7与第二支撑杆9的高度,坐在座椅上,当手部可以动时,将手握住把手12,根据患者上肢的长度通过旋钮10调节滑块13在条形凹槽5内的位置,然后启动低速电机6,便可以对上肢进行康复锻炼,当手部没有知觉时,通过固定绷带将手固定在把手上,再调节滑块13在条形凹槽5内的位置,便可以开始上肢康复锻炼,能够防止肌肉萎缩等症状加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