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8655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



背景技术: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用于腹腔镜手术。而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又被称为“锁孔”手术。运用腹腔镜系统技术,医生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然后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构件,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几个管道构件进行;即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均通过管道构件送入到腹腔中,依靠内窥镜,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仅需很短的时间,治疗效果好,创口小,恢复快,故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缝合针是在腹腔镜手术中用于内部创口缝合的器械,其使用时需要通过trocar构件送入到病人腹腔中,再依靠持针钳从trocar构件中伸入夹持缝合针实现缝合操作。为了方便缝合操作,现有技术中,腹腔镜手术缝合针均为弧形结构;而trocar构件的管径较小,故很难靠持针钳直接将缝合针从trocar构件中送入到腹腔内;缝合针进入过程中容易触碰到管壁而断裂,发生医疗事故。

ZL200520077347.2曾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缝合用可穿针推结器。推结器包括推杆和推杆前端的侧孔,其特征是侧孔为一弧状孔,孔的直径略大于缝合针直径以能穿过缝合针为宜,缝合针包括针头及与针头连结一体的缝合线,其特点是针头为与推结器上的侧孔相同弧度的弯曲状。这样,送入缝合针时,可以将缝合针置入到推杆前端的侧孔中实现固定。然后靠推动推杆可以更加方便将缝合针从trocar构件中送入至患者腹腔中。

但上述专利的推结器,仍然是将缝合针从trocar构件中送入,并没有解决缝合针弧度较大和trocar构件管径较小的矛盾,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缝合针难以安全快捷地送入到患者腹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实现将缝合针安全快捷地送入到手术患者腹腔中,避免传统放置过程必须通过"trocar"管道导致缝合针断裂、变形的风险,及尽可能减小"trocar"穿刺口达到真正“微创”的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推送杆前端为尖刃,推送杆后端设置有手柄,手柄至尖刃之间距离10-25cm,推送杆靠近前端尖刃位置设置有横向贯通的穿线孔。

本推送器使用时,可以将穿线后的缝合针的缝合线穿入到穿线孔内,然后手术操作者手持手柄,靠推送杆前端尖刃穿刺患者腹部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到腹腔内,然后再靠弯钳从trocar构件中伸入到腹腔内将缝合线从推送杆上取下,推送杆拔出腹腔,然后再靠持针钳夹持拉动缝合线将缝合线连同其上的缝合针从推送杆破开的创口隧道拉入到患者腹腔中,这样缝合针可以顺其自身弧度沿着从皮下组织肌肉构成的“柔软隧道”拉入到患者腹腔中,创口只需针眼大小即可。同时不用从trocar构件中进入,可以更好地减小trocar构件直径,达到真正“微创”,也避免了缝合针置入过程中和trocar构件摩擦碰撞而变形断裂造成医疗事故,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手柄至尖刃之间距离10-25cm,可以足够穿透一般患者腹部皮肤和脂肪层进入到腹腔内部。

作为优化,所述穿线孔侧壁上具有连通到推送杆外部的开槽。

这样,在缝合线在穿线孔中置入和取出均更加方便快捷。

作为优化,所述推送杆整体呈两侧为刃口的扁平状,穿线孔和开槽均为厚度方向上贯穿设置。

这样,更加方便穿线孔和开槽的设置,同时扁平的长条形创口比圆形创口相比,可以减轻患者负担,更加利于患者恢复。

作为优化,所述开槽外部向后倾斜设置。

这样,使得推送器在刺入皮肤过程中,不会受到开槽的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开槽外部开口处后侧外扩使其后侧的推送杆宽度大于前侧的推送杆宽度。

这样使得推送器退出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受到开槽的影响。实施时,开槽外部开口处后侧比前侧宽出略0.1-1mm即可。

作为优化,所述穿线孔为沿推送杆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孔,开槽内部连接于长条孔前部位置。

这样,使得推送器刺入过程中,缝合线可以挂在穿线孔内,不会由于摩擦力而从开槽内退出。

作为另一种优化,所述开槽沿推送杆轴心线向前设置并从尖刃尖端处连通至推送杆外侧。这样,当推送杆将缝合线送入至患者腹腔内部后,更加方便缝合线从开槽内退出。

作为优化,所述推送杆宽度方向尺寸为3-10mm,厚度方向尺寸为0.3-2mm。

该尺寸可以很好地满足对缝合线的夹持需求,并保证创口较小以利于恢复。

作为优化,所述推送杆为不锈钢材料制得,所述手柄为塑料材料制得的矩形块状结构。这样,成本低廉且利于制备且利于保证手术卫生性。

作为优化,手柄上靠近推送杆位置的前后侧面上沿前后相对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线夹槽,线夹槽槽面为弹性材料且两侧槽面相夹呈Y形。

这样,手术准备时,可以将穿过穿线孔的缝合线先卡紧到手柄上的线夹槽内,避免移动拿取过程中缝合线掉出穿线孔。

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在手柄一侧侧面上设置和缝合针匹配的缝合针卡槽。这样,手术前准备时,可以将缝合针也嵌入卡接到缝合针卡槽内,避免推送器推送过程中缝合针晃动伤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用于实现将缝合针安全快捷地送入到手术患者腹腔中,避免手术创口过大而导致难以恢复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优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优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腹腔镜下的手术缝合针推送器,其特点在于,包括推送杆1,推送杆前端为尖刃2,推送杆1后端设置有手柄3,手柄3至尖刃2之间距离10-25cm,推送杆1靠近前端尖刃2位置设置有横向贯通的穿线孔4。

本推送器使用时,可以将穿线后的缝合针的缝合线穿入到穿线孔内,然后手术操作者手持手柄,靠推送杆前端尖刃穿刺患者腹部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到腹腔内,然后再靠弯钳从trocar构件中伸入到腹腔内将缝合线从推送杆上取下,推送杆拔出腹腔,然后再靠持针钳夹持拉动缝合线将缝合线连同其上的缝合针从推送杆破开的创口隧道拉入到患者腹腔中,这样缝合针可以顺其自身弧度沿着从皮下组织肌肉构成的“柔软隧道”拉入到患者腹腔中,创口只需针眼大小即可。同时不用从trocar构件中进入,可以更好地减小trocar构件直径,达到真正“微创”,也避免了缝合针置入过程中和trocar构件摩擦碰撞而变形断裂造成医疗事故,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手柄至尖刃之间距离10-25cm,可以足够穿透一般患者腹部皮肤和脂肪层进入到腹腔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线孔4侧壁上具有连通到推送杆外部的开槽5。这样,在缝合线在穿线孔中置入和取出均更加方便快捷。

其中,所述推送杆整体呈两侧为刃口的扁平状,穿线孔和开槽均为厚度方向上贯穿设置。这样,更加方便穿线孔和开槽的设置,同时扁平的长条形创口比圆形创口相比,可以减轻患者负担,更加利于患者恢复。

其中,所述开槽5外部向后倾斜设置。这样,使得推送器在刺入皮肤过程中,不会受到开槽的影响。

其中,所述开槽5外部开口处后侧外扩使其后侧的推送杆宽度大于前侧的推送杆宽度。这样使得推送器退出过程中更加顺畅,不会受到开槽的影响。实施时,开槽外部开口处后侧比前侧宽出略0.1-1mm即可。

其中,所述穿线孔4为沿推送杆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孔,开槽内部连接于长条孔前部位置。这样,使得推送器刺入过程中,缝合线可以挂在穿线孔内,不会由于摩擦力而从开槽内退出。

其中,所述推送杆1宽度方向尺寸为3-10mm,厚度方向尺寸为0.3-2mm。该尺寸可以很好地满足对缝合线的夹持需求,并保证创口较小以利于恢复。

其中,所述推送杆1为不锈钢材料制得,所述手柄3为塑料材料制得的矩形块状结构。这样,成本低廉且利于制备且利于保证手术卫生性。

其中,手柄3上靠近推送杆位置的前后侧面上沿前后相对地设置有至少一对线夹槽6,线夹槽6槽面为弹性材料且两侧槽面相夹呈Y形。

这样,手术准备时,可以将穿过穿线孔的缝合线先卡紧到手柄上的线夹槽内,避免移动拿取过程中缝合线掉出穿线孔。

实施时,还可以进一步地在手柄一侧侧面上设置和缝合针匹配的缝合针卡槽7。这样,手术前准备时,可以将缝合针也嵌入卡接到缝合针卡槽内,避免推送器推送过程中缝合针晃动伤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槽沿推送杆轴心线向前设置并从尖刃尖端处连通至推送杆外侧,其余特征和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这样,当推送杆将缝合线送入至患者腹腔内部后,更加方便缝合线从开槽内退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