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8639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室间隔缺损(VSD)伴膜部瘤形成是VSD的一种常见类型,如图1所示,伴膜部瘤的VSD由于膜部瘤形态复杂、出口多、位置分散、破口与相邻组织关系及膜部瘤组织黏连牢固程度不同等,使其在封堵方法上具有特殊性,由于普通室缺封堵器的左右盘面的直径相等,对于大入口多出口的VSD膜部瘤,应用普通对称或偏心型封堵器有时难以完全覆盖VSD孔或引起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如图3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伞盘面大、封堵效果好的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解决了应用普通对称或偏心型封堵器难以完全覆盖大入口多出口VSD膜部瘤的VSD孔或引起封堵术后残余分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包括右伞盘、左伞盘,右伞盘和左伞盘之间通过腰部连接,右伞盘的盘面和左伞盘的盘面相互平行,右伞盘和左伞盘上分别固定有右钢套和左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伞盘的盘面直径比右伞盘的盘面直径至少大4mm。

优选地,所述的右伞盘的盘面直径比腰部直径至少大4mm。

优选地,所述的右伞盘和左伞盘内均缝有多层聚酯纤维膜。

本实用新型的腰部直径细,且高度合适,可以从多个出口中尺寸较大出口中穿过,该腰部高度和直径均与普通膜部室缺封堵器相同,通过增大左伞盘的盘面直径,利用面积较大的伞盘面将膜部瘤室缺的大入口封堵上,多个小出口也一并有效封堵。

附图说明

图1为膜部瘤样室间隔缺损的示意图;

图2a为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的左盘面示意图;

图2b为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的右盘面示意图;

图2c为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的侧视图;

图3为普通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室缺的效果示意图;

图4为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封堵膜部瘤室缺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腰大边室缺封堵器,针对膜部瘤室缺而设计的。如图 2a-图2c所示,其由NiTi丝编织网制备而成,其两端由不锈钢钢套(即左钢套4 和右钢套5)结扎固定,并通过普通输送鞘管及推送杆输送。

本实用新型由左右两个双层伞盘面(即右伞盘1和左伞盘3)及中间的腰部 2组成,两个伞盘面内均缝有多层聚酯纤维膜,例如:ePTFE、PET等。

本实用新型的右伞盘1的盘面直径比腰部2直径至少大4mm,腰部高度和直径均与普通膜部室缺封堵器相同。右伞盘1的盘面和左伞盘3的盘面相互平行,右伞盘1和左伞盘3之间通过腰部2连接,右伞盘1和左伞盘3上分别固定有右钢套5和左钢套4。左伞盘3的盘面直径比右伞盘1的盘面直径至少大4mm。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腰部2能够从较大的入口进入,从多个出口中较大的口穿出,同时,左伞盘3的盘面覆盖住多个出口,将缺损封上,血流堵住,组织血液左向右分流。特别适合膜部瘤室缺大入口,多出口的特点,使用一个封堵器即可封堵尽量多的缺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