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051阅读:1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细采血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



背景技术:

血常规检验是化验科众多检验项目中的一种,而通常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式多为微量采血,在患者的手指指尖或耳垂上开微创口,然后对毛细血管破裂时溢出的血液进行采集,之后对采集后的血液进行化验分析,而这种采集方式一般采用毛细管采集,其步骤复杂,且血液溢出后会与空气接触,有一定的氧化性,会对化验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针头,所述针头上端设有针头管,所述针头管内部下端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端设有储血腔,所述针头管上端面设有外延杆,所述针头管与外延杆的连接处外表面开有应力槽,所述应力槽向针头管内部延伸且端部设有断裂纹,所述外延杆上部设有握柄,所述握柄上部设有柄架。

优选的,所述针头斜面设有微刺。

优选的,所述握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断裂纹延伸至储血腔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通过设有针头,直接刺破表皮使毛细血管溢血,然后通过毛细管直接将溢出的血液吸至储血腔中,减少血液与空气的接触,提高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整个采血过程一步完成,减少操作步骤,使得操作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外延杆,3、握柄,4、柄杆,5、针头管,6、储血腔,7、应力槽,8、断裂纹,9、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科用毛细采血针,包括针头1,利用楔形效应刺入皮肤,并破坏表皮毛细血管使其溢血,所述针头1上端设有针头管5,所述针头管5内部下端设有毛细管9,通过毛细原理将溢出的血液吸至储血腔6中,实现血液的收集,所述毛细管9上端设有储血腔6,将血液存储,并防止血液从毛细管9泄漏,所述针头管5上端面设有外延杆2,连接握柄3与针头管5,使之在操作时可以将力传递,从而实现工作,所述针头管5与外延杆2的连接处外表面开有应力槽7,取出收集到的血液时,将针头管5与外延杆2分离时的力的集中应力点,将断裂位置实现可控,防止断裂位置不可控造成血液取出困难,所述应力槽7向针头管5内部延伸且端部设有断裂纹8,使之断裂时的可控性提高,所述外延杆2上部设有握柄3,工作时工作人员作施力的位置,所述握柄3上部设有柄架4,工作时支撑握柄3,使之可以稳定的工作。

具体而言,所述针头1斜面设有微刺,更好的实现毛细现象。

具体而言,所述握柄3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防止工作人员操作时出现滑脱现象。

具体而言,所述断裂纹8延伸至储血腔6上端,当针头管5与外延杆2断裂分离后,破坏储血腔6的封闭性,实现血液的取出。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握紧握柄3后,将针头1对准取血表皮位置,用力下压,针头1在楔形作用下嵌入表皮破坏毛细血管,血液溢出,针头1斜面上的微刺破坏血滴表面张力,针头管5内的毛细管9通过毛细原理将血液上吸至储血腔6中,实现获取血样,储有血样的毛细针送至检验科后,对针头管5和外延杆2施加弯曲应力,应力在应力槽7集中,针头管5与外延杆2延应力槽7和断裂纹8断裂,破坏储血腔6的封闭性,将血样取出,进行化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